遥控战舰探火星,你管这叫无人机 第122节

  彭康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肯定会有,但是什么时候发生,发生在哪我不知道。”

  “但是肯定与阿美莉卡有关。”

  “彭总的意思是能源?”张总询问道。

  彭康颔首:“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总量为3.08亿吨。”

  “你知道这对产油国来说是多么庞大的一笔财富吗?”

  “而这全是用美元支付的。”

  “可一旦我们减少使用,美元在IMF的占比就会相应的降低,而我们又在推行去美元化的布局。”

  “02石油可不是仅仅是产油国的生意,这是一门遍布全球的生意啊。”

  “我们的发电技术加上你们的输电技术,这是一把砍向石油美元体系的大刀啊。”

  “而且是一把砍向大动脉的刀。”

  听到彭康把事情说的这么严重,张总也吓了一跳:“那彭总,咱们这?”

  说着他还指向远处的工地,意思很明显,要不要停下等上面做出决定再说。

  彭康毫不在意的摆摆手:“放心吧,要是想拦早拦着了。没有拦就说明没事。”

  “而且这是实验阶段,距离商用还要一段时间呢。”

  “再说了推广也需要时间,一夜之间淘汰化石能源是不可能的。”

  “最基本的,原油的衍生物不仅包括包括石油、汽油、柴油、煤油、重油这些,还包括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大类。”

  “听听就知道这里面涉及了多少行业多少产业链多少工作岗位和家庭,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全部废弃?”

  “如果真废了,这不仅是革欧美的命,也是在革我们自己的命啊。”

  张总点点头:“确实,我们当初分析也是这样,但是最起码的降低进口量是肯定的。”

  “而且这还涉及到我国国内的诸多火力发电厂和煤矿企业啊。”

  彭康闻言有些无奈:“能源革命就是这样,必然有些行业要慢慢转变。”

  “但是所幸转变不会这么快,而且煤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作为储备能源。”

  “算了,不聊这些了,这个小型预计发电厂多久建好?”

  彭康指着不远处的工地问道。

  张总笑了笑:“预计半个月。”

  “这么快?”彭康十分意外。

  张总肯定的点点头:“在你们一开始说要在这里做实验,相关设计图我们就已经开始做了。”

  “人员、设备、物料全是现成的。目的就是最快速的进行实验。”

  而就在彭康和张总聊天时,范莺莺走了过来:“彭总,工地不远处来了一群记者想要采访,您看是否同意放行?”

  彭康看了一眼,这群人正被彭康随行的安保人员给拦在外围。

  “张总,虽然是我们做实验,但你们也脱不开,这事怎么说?”

  彭康笑着看向张总。

  张总想了想点点头。

  彭康示意了一下范莺莺,她点点头。

  很快一群记者在安保人员的带领下走了过来。

  范莺莺熟练的开口说道:“诸位,提问题请举手示意,咱们一个个来。今天的时间比较宽裕。”

  就在范莺莺说话时,后面的一些摄像大哥们也快速的架号摄像机开始录像。

  首先被点到的是央台的记者,这没什么疑问。

  她也很快的提问:“彭总,请问你们建设的这种新型发电设备就是从龙城总装厂运过来的吗?”

  彭康笑着点点头:“很聪明啊,一句话里藏着2个问题。”

  “第一,这确实是一种新型发电设备,现在国内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电网改造就是为了配合这个发电设备。”

  “第二,确实是从龙城总装厂运来的。”

  彭康回答完,又一个记者被选中:“彭总,可以详细介绍一下这种发电设备吗?”

  “设备名为卡门涡街风力发电塔。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利用卡门涡街效应发电的设备。”

  “简单来说就是用发电设备模拟卡门涡街效应,然后用卡门涡街效应带动扇叶转动,从而实现发电。”

  “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微风就能带动这套设备,理论上来说有点像是永动机理论。”

  见彭康不再多说,那个记者点点头。

  又有一个被选中的记者问到:“请问彭总可以介绍一下装机容量、发电功率、发电成本和运维间隔吗?”

  彭康有些诧异的看了他一眼:“提前做过功课?”

  这个年轻小哥笑着承认了:“对,做过一些分析,所以提前准备了一下。”

  彭康笑着点点头:“现在还没有详细数100据。既然你做过功课就应该知道不同的装机容量和不同的功率带来的数据也不一样。”

  “但是你们可以去猜嘛,毕竟这么大个西北研究所,只需要2根发电塔还用不完。”

  彭康虽然没给出答案,但是这也相当于给了答案,毕竟西北研究所的耗电量是非常庞大的。

  而2根发电塔就能解决,足以说明它的装机容量和效率。

  其实彭康倒也没说错,2根发电塔就能满足西北研究所的用电,并且还有富裕的电力输送到城市内的电网。

  解决这个西北小城电力吃紧的局面。

  “请问张总,如果这里实验没有问题,那是不是意味着会面向全国普及?”

  财经报的一个记者问出了一个含义比较深刻的问题。

  得益于两人之前的谈话和张总自己的准备,他并没有过多的思考和紧张。

  反而是自信的笑了起来:“并不会立刻普及。”

  “因为我们的电网改造需要时间,这是个系统的庞大工程。”

  “但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这样的,因为从刚才彭总的介绍就可以得知这种发电设备不仅环保,成本还会比较低。”

  “我们会在一些电子资源匮乏的省份和对环境要求比较高的保护区等地先开始。”.

第二百一十七章 动了,它动了

  发布会简短的进行了一会后,范莺莺便礼貌的把这些记者请走了。

  看到周围人都走开了,张总才好奇的问道:“彭总,这个家伙真的像你说的这么简单那岂不是很容易就被模仿?”

  彭康笑了笑:“不说的简单点,他们怎么会投入资金去模仿呢。”

  “扇叶由控制杆控制,控制杆由系统控制,系统运行依赖于芯片。”

  “芯片制造需要用到碳基基底。”

  “这就是个光明正大的陷阱。”

  张总点点头,瞬间想到了另一个问题:“这么先进那岂不是意味着我们采购价格会很贵?”

  “确实不便宜,但是也不会贵到哪里去。”

  “国家采购自有一套标准体系,我们也逃不开这个体系。”

  “你们又不是部队,合同还需要保密,该透明的都会透明,这块你就不需要担心了。”

  彭康笑着说了起来。

  “行了,那半个月之后我们就开始试验,这段时间就麻烦你们了,我还得回去忙呢。”

  简单的和张总告别后,彭康就回到了西北研究所开始分拆无人机母舰的设计图。

  手续已经获批,相关零部件的设计需求需要发放给各个供应商了。

  这一忙就是半个月,他甚至连感动华国都没去,让梁妮代替去的。

  理由十分强大和无敌:有重要项目需要攻克。

  这个理由让节目组相当无语,但是又无法拒绝。

  彭康实在是不想浪费时间在这种时候,因为零部件设计图的问题,各个相关单位每天的问题非常多。

  彭康甚至组织了一个团队专门和这些厂家单位进行对接。

  等到彭康再次走出西北研究所时,周围已经彻底被隔离起来。

  自从半个月前记者采访的消息报道出去后,这个神秘的研究所再次引来广泛的关注。

  其实一开始也有很多人质疑是否值得这么关注,但是一个网友的话很直白的提醒了大家:

  “要说值不值得,你得先看看他们以往都干了些什么。哪一样符合现在的科技发展路线¨ˇ !”

  “现在星辰科技就是说要卖包子,我都会相信这个包子一定具有极高的科技含量,别更说这个新型的发电设备了。”

  “你觉得不值得只是你不懂而已,要是你都懂了,那星辰科技十几万人不是白招了?”

  随着舆论的发酵,这里每天汇聚的人也越来越多。

  而随着组装的完成已经现场的封锁,所有关注的人都明白实验要开始了。

  次日早上6点多,彭康就被范莺莺叫醒。

  等他洗漱完走出西北研究所,就发现封锁区里面已经来了一大票人。

  而此刻遮阳区域甚至还没搭建完。

  “张总,你们怎么来这么早?”彭康笑着走上去问道。

  张总摇摇头,指向身后一群白发老者:“这些人可以算是我国最早的电力工程师。”

  “知道我们要测试,这些老人家不远万里从全国各地赶来这里,但是他们早都退休了。”

  “他们吵吵着要过来,我们不敢有意见。”

  彭康有些感慨的看着这些老者,但是他们的目光,全被远处高达百米的银色怪物所吸引。

  三片巨大的扇叶后面,是12根控制杆与之相连,并且组成一个繁复的图案。

  而12根控制杆,又连接着高达百米的银色巨柱。

  彭康赶紧通知范莺莺招人搭建工作区域,同时把水什么的送过来。

  然后才和张总一起走了过去。

  看见彭康走了过来,人群中颤颤巍巍的走出一个杵着拐杖的老者:“彭总,你告诉我它是不是真的能做到装机容量960兆瓦!”

  彭康郑重的点点头。

  老者闻言激动的用拐杖杵了杵地面:“好,好哇。没想到老头子入土前还能等来这一天。好哇。”

  说着就流出了泪水。

  对于老一代电力人所受的苦难,彭康心知肚明,只能递上手绢宽慰起来:“您老可得多活些年,今天只是它第一次试验。”

首节 上一节 122/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