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战舰探火星,你管这叫无人机 第162节

  心心念念的凝聚态物理学终于到手,可惜就是依旧没有核物理。

  这些年的经验让他知道,系统给他的基础知识,远比地球上现有的知识完善,可应用性更高。

  尽管没有核物理相关知识,但是也不是没有惊喜,那就是系统补齐了他光学和化学最后的短板。

  当然这种补齐并不是说他现在光学和化学已经到了全知全能的地步,这显然不可能。

  这只属于基础学科全部补齐,对于基础学科的进阶空间学科显然并没有涉及。

  地球上有限认知范围内算是补齐了,但是关于外太空什么样,显然现在彭康还并没有接触到。

  倒是天体物理学的出现,让他距离上天又进了一步。

  而生物学的这部分知识,则是可以帮助彭康真正的进入生物领域了。

  特别是其中的微生物学和生态学,这是改造环境所必须的学科。

  至于神经学,那就是承影二代所必须的高科技了。

  彭康迅速的在办工作前,开始针对这些只是进行分类和规划。

  哪些学科对于哪些项目有帮助,他必须做出清晰的规划。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彭康足不出户,都是在默默的消化知识和总结。

  并且他把其中很多内容,全部录入到了核心数据库中。

  这个数据库,是只对星辰未来实验室开放的。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给星辰未来实验室的诸多人员发布了邮件。

  提到了数据库更新的问题,要所有人都去学习。

  这个套路是彭康总结出来非常好用的一个套路,他把基础知识整理归纳之后,选择逐级开放。

  然后这些人根据之前的知识在去看新的知识,提升会非常快。

  这也是星辰科技为什么会不停出现新技术的原因。

  这种数据库是分级的,每个阶级的研究院都有自己对应权限的数据库。

  而且相关论文什么的,星辰科技并不是没有,只是全部发在内网。

  只有特定人员才能看。

  这种特别的知识管理体系才是这些顶尖研究人员痴迷星辰科技的原因。

  因为在这里,面包牛奶和馒头都有。

  要知识有知识,要钱有钱,对于他们来说可谓是天堂。

  而他们最终的研究成果,也会反哺给星辰科技,让这个庞然大物变得更加庞大。

  做完这一切后,彭康直接来到西北研究所。

  这次他的目的是生物实验室。

  走进生物实验室主楼,潘建章已经等在这里。

  作为生物实验室群的负责人,所有项目进度都是他在把控,同时他也是星辰未来实验室的人员之一。

  “数据库看了吗?对于生命绿洲计划进展有帮助吗?”

  彭康笑着问道。

  潘建章激动的点点头:“太有了,特别是其中光学的部分,让我们收获匪浅。”

  彭康走向内部问道:“那咱们的植物工厂项目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潘建章赶紧跟上,一边走一遍介绍起来。

  “现在最小型的已经搭建完成了,但是只是比现在外界的领先一点。”

  “但是说道想改造环境,还是差一些。”

  没过多久,走到了新搭建的一处玻璃厂房后,彭康看了一眼里面绿油油蔬菜的涨势,笑着说道:“介133绍下吧。”

  潘建章点点头:“这个植物工厂由智能控制系统、种植架、中央温控系统、生态循环系统组成。”

  “智能控制系统是星辰软件根据我们的需求量身打造的。”

  “种植架是星辰机械提供的。”

  “中央温控系统是星辰半导体提供的。”

  “生态循环系统中的光学部分也是星辰半导体提供的。”

  “其他的营养液智能补给系统、环境控制系统是我们自己研究的,但是设备也是星辰半导体支持的。”

  彭康点点头,这种跨公司的内部合作在星辰科技内部已经屡见不鲜。

  “那这套系统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外界实验?”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把周边的荒漠全部变成绿色,这是我们的第一步啊。”

  潘建章想了想后摇摇头:“目前来看得星辰化工那边配合。”

  “内地缺少水资源,我们不可能无止境的抽取地下水资源。”

  “现在研究所内部的用水有最近的城市提供。”

  “但是想做到改善沙漠环境,这需要大量的水资源灌溉,目前还有难度。”

  彭康点点头:“你是说海水淡化项目?”.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西北开发方案

  潘建章点点头:“对,但是这里面运输又是一个大难题。”

  “咱们这里是西北大漠,直线距离最近的出海口也是在鲁省省内。”

  “这可是有上千公里的距离,途中的沿线管道铺设,这不是我们一家公司能完成的。”

  彭康想了想后说道:“这样,你先开始进行室外实验,具体的问题我去汇报吧。”

  “看看上边领导怎么说。”

  检查完后,彭康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开始认真的查看起了整个华国的地图。

  经过两天的时间,彭康准备了2套方案,然后打通了办公厅领导的电话。

  “领导,我是彭康啊。”

  电话打通后,彭康笑吟吟的说道。

  电话里领导也乐呵呵的回到:“怎么,这次打我电话,是又有什么大事吗?”

  彭康笑着点点头:“对,这次确实是大事。”

  听到彭康这么说,领导立刻严肃了起来:“你等等,让我有个心理准备。”

  “能让你彭总说是大事的,那肯定小不了。”

  “我也做好记录的准备。”

  过了十几秒,电话那头的领导才开口道:“说吧,到底什么事。”

  彭康沉吟片刻后说道:“我要开发大西北。”

  领导皱了下眉头:“开发西北?你们要新建公司还是工厂?”

  彭康摇摇头:“都不是。我要开发西北荒漠,需要大量的水源,目前我准备了2个方案。”

  领导停顿了一下:“你说。”

  “第一,截断雅鲁藏布江。”

  “第二,东水西调工程。利用大规模海水淡化技术,从渤海淡化海水引进到西北大漠。”

  彭康间接又快速的说道。

  听到彭康的方案,领导倒吸一口凉气:“你等等,你要截断雅鲁藏布江?备选方案是从渤海引进海水淡化¨ˇ ?”

  “你确定我没听错?”

  彭康点点头:“您没听说,我也没说错。”

  “经过星辰人工智能配合光子计算机进行过演算,都具备可操作性。”

  领导有些颤抖的说道:“你真是个科学疯子,你等着,我去汇报,我立刻就去。”

  “在没有上级领导传达任何消息之前,你们不能进行任何实际前期工作,只能停留在方案阶段。知道吗?”

  彭康爽快的答应下来:“好的,这没问题。”

  其实彭康压根也没想过真的付诸实践。

  这个工程,只有国家能干。

  指望星辰科技干,这几年积攒的上千亿现金流都不够星辰科技砸进去的。

  要知道当年一个南水北调工程,可是花了国家2500个亿啊。

  这可是90年代到2014年初的2500个亿啊。

  要放在现在的2015年开始,至少3500亿打底,在持续个10年,说不定5000都打不住。

  星辰科技可没这么多钱干这个。

  半个小时后,二号元老的秘书给彭康打来电话:“彭总,领导让我问你是不是认真的?”

  “你应该知道领导的态度,如果你是认真的,那明天元老就会去找你。”

  “你应该知道元老有多忙,如果真的不是重要事件,是不可能让元老改变工作计划的!”

  彭康珍重的点点头:“我是认真的,元老可以随时带人来考察,我最近都在西北研究所。”

  秘书沉默了一下后说道:“好的,我知道了。”

  说完便挂了电话。

  晚些时候,彭康收到了秘书处传来的通知,明天会有领导考察西北研究所。

  尽管公函里只提及了考察一事。没有提及领导人选和考察规模,但是彭康已经收到了秘书的电话通知。

  得知明天来人不会少。

  涉及水利、农业、地址、建设等一系列的专家。

  次日上午,一架专机降落在西北研究所的机场。

  彭康和范莺莺以及一众管理人员早已等候在这里。

  下飞机后,元老笑吟吟的走了过来:“彭总,这些专家都是我们连夜召集来的。”

  “今天你不把前因后果说个明白,我们可绕不了你啊。”

  彭康笑着点点头:“那行,请诸位先和我去生物实验室,看看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

  “好,我就看看你彭总的葫芦里装着什么灵丹妙药。”

  元老笑着回道,然后就让彭康带路走进了生物实验室。

  带着一众领导来到一个巨大的玻璃房间前,里面一片花红柳绿的景象已经出现在众人眼前。

首节 上一节 162/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