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战舰探火星,你管这叫无人机 第208节

  “航空发动机用的航空煤油一般情况下它燃烧产生的温度是不足以让旋转发动机在燃烧室内产生爆轰效应的。”

  “所以需要这种辅助燃烧剂起到催化作用。”

  “极端情况下,燃烧室内的温度可以接近万度,哪怕你们的航母整舰都是用第一代碳分子多晶钛合金造的都不够它烧的。”

  “因为航母的燃料库除了航空煤油,还有航母自身所需的重油。”

  “这些玩意要是因为隔离壁被烧穿然后混在一起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在加上我们的辅助燃烧剂....”

  “1万多度的高温下你们觉得船上几千人有几个能逃生?”

  “在加上船上数以千吨计的各种弹药,到时候我们在座所有人有多少脑袋都不够枪毙的。”

  听到彭康这么说,所有人都严肃了起来。

  萧将军赶紧开口:“不行,绝对不行。在没有绝对安全的保管手段技术前,绝对不能用。”

  张将军一时间有些颓然,叹了口气后问道:“那就只能用金翅1代了?”

  彭康摇摇头:“也不至于,你们要的无非就是高涵道比和大推力。”

  “而且你们缩短了航程,但是对于青鸾163舰载版的燃油效率没有太高要求吧?”

  “所以我的想法是用我们全新的第二代碳分子多晶钛合金打造一款金翅1代的舰载机版本。”

  “虽然它在省油方面不如金翅1代,但是我们却可以做到更高的涵道比和大推力。”

  “毕竟你们就要求1500公里的作战半径,就凭你们对青鸾全身4个邮箱做的修改方案,是可以做到的。”

  “说白了,相比普通的金翅1代,升级后的会更贵一点更费油一点。”

  “但是想做到极限载荷8吨还是可以的。”

  “对应的,到时候整机的重力支撑构件也会用第二代碳分子多晶钛合金进行制造。”

  “因为全新的发动机带来的是更迅猛的速度,到时候飞机降落时俯冲时自身的重力加上重力加速度的力,这对机体强度要求更加高了。”

  “起落架、轮胎这些也要全部换新的。”

  “你们做好心理准备吧,舰载版本会比路基版本的青鸾贵很多。”

  张将军闻言和身旁海军一众军官讨论了起来。

  过了十几分钟后他点点头:“只要能达到我们的要求,价格贵一点可以接受,但是会贵多少?”.

第三百四十七章 正式代号:应龙

  彭康笑着看向他们:“你们可以放心,肯定比你们采用旋转爆轰发动机的方案便宜。”

  “旋转爆轰发动机单台的价格就比一些三代机贵了。”

  “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发动机,也可能是世界上最贵的发动机。”

  “但是,这是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

  听到彭康这么说,萧将军松了一口气:“那就行。”

  “其实说白了,和我们设想的方案里,唯一的变动就是把预定的变循环发动机换成了金翅1代的升级版。”

  “其他的还是没什么变化,都是一些舰载机的常规优化内容了。”

  彭康点点头:“对。另外就是旋转爆轰发动机短时间内你们就别打它的主意了。”

  “我可以把话说死了,它是为六代机准备的。”

  “你们别尽想着大马拉小车这种事了。”

  听到这话,张将军不好意思的笑了:“这个主意当初是我提的。”

  “以前我们总是受发动机的性能限制,导致我们的战机设计制造和任务形态上做着各种妥协。”

  “现在有好的了,我就老是忍不住想都用上。”

  彭康也认可了他这种想法:“您有这个想法是人之常情。”

  “但是我们做研发的,得把所有情况都考虑到。”

  “就比如我刚才说的辅助燃烧剂,它的稳定性就不是很好。”

  “要达到爆轰的效果,就必然会在其他方面做出妥协。”

  “稳定性不好的问题,在陆地上看不出来,因为陆地机场可以有非常稳定的储存和保管条件。”

  “但是到了船上,这可就未必了,所以我们要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

  “而且即使我们做到了,也不会在五代机上用,因为性价比太低了。”

  “为了多出的那么点无关紧要的性能,多花这么多冤枉钱,还要做单独的限制,其实划不来的¨ˇ 。”

  “所以除非到了紧要关头,不然我建议你们先放弃这个想法。”

  “再说了,光是金翅变循环发动机,就足以让我们领先至少二十年,所以不用太心急。”

  萧将军也点点头:“行,那就这么定了,你们就按照金翅1代升级去做,这个方案回去时我们向总部汇报。”

  “虽然与原计划有变,但是使用条件不成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而且就像你说的,我们现在的条件已经好了太多,完全还没到需要旋转爆轰发动机救命的时候。”

  “你们就慢慢完善吧。”

  “现在说说新型的无人直升机。”

  彭康点点头:“星辰,打开应龙的设计图。”

  “好的,主人。”

  随着星辰的话音落下,会议室头顶的投影仪开始启动。

  很快,双涵道垂直起降无人直升机的设计图被完整的投影了出来。

  相比上次彭康有几十分钟手画的草图,这次看起来就充满了科技的美感。

  设计图分为2张,一张是垂直起降时机身两侧涡扇发动机垂直于地面喷气时的状态。

  另一张是直线飞行时涡扇发动机平行于机身向后喷气式的状态。

  “这个,就是上次我提到的双涵道垂直起降无人直升机,内部项目代号:应龙。”

  “星辰,放出应龙的参数。”

  项目名称:应龙-双涵道垂直起降无人直升机

  机组乘员:0人/有人版本2人(飞行员、副驾驶)

  机舱乘员:30人/15副担架及医务人员

  长度:21.8米

  翼展:18.5米(连同发动机连接柱25.8米)

  高度:8.73米

  机翼面积:33.5平方米(发动机连接柱面积为6.8平方米)

  空重:19532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42400千克

  载重:9866千克和外挂7269千克货物

  动力系统:2×JC-1J涡扇发动机,每台推力16.8吨

  最大飞行速度:683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9120米

  航程:最低3550千米,最大5800千米

  作战半径:1775千米

  爬升率:13.8米/秒

  翼载荷:165.23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8.43

  搭载武器:无人版本:7联装火箭弹*2(备单70发);高速设计重机枪*2(每分钟1500发,备弹1万发);有人版本暂无

  空中加油:支持

  “各位看看吧,这就是上次提到的双涵道垂直起降无人直升机最终定型的数据。”

  看到这个数据,陆军的李将军直接起身目光直直的盯着墙壁。

  海军的张将军也是如此,倒是空军和战略支援部队,因为他们用不上,所以他们倒是稍微能淡定一些。

  但是依旧被强大的性能所震撼。

  看了一会后,张将军直接开口:“` ¨彭总,不对吧?这里面有问题啊?”

  “发动机没太推力16.8吨,这都能推动战斗机了,怎么速度才只有683公里的时速?”

  彭康点点头:“故意的。因为你们要的是直升机,所以速度天然就有限制。”

  “它的大推力,更多的用在了载重上。”

  “你没发现它的载重高达40吨吗?这已经可以算是全球最大的直升机了。”

  “再说了,一款直升机而已,要那么快速度干什么?”

  “真要是超音速,到时候低空支援时,超音速的音爆都能把下面那些人给震死,那还救援什么?”

  “直接去收尸算了。”

  “更何况现在这个速度对于有人版本的火控系统研制难度就已经飞上天了。”

  “要是速(得王好)度在快点,到时候咱们的直升机操作员还怎么瞄准?”

  海军的李将军则是指着航程问道:“为什么航程不是定值,而是一个区间?”

  彭康也解释了起来:“因为最大40吨的起飞重量让它起飞时可以携带足够的燃油。”

  “具体带多少,看你们任务类型。”

  “要是长距离奔袭救援,那就把燃油带够。”

  “要是短距离运输,那就减少燃油多带货物引。”

  “总之具体多少你们自己分配。”

  “但是你们不用怕不好计算,计算软件我们会出厂时就内置好。”

  “同时交付时给你们一个说明手册,3500公里要加多少吨燃油,4000公里要加多少吨燃油这些都会写清楚。”

  “当然,你们还可以带的再少点,1000多公里的航程也可以,只要不怕出意外。”.

第三百四十八章 可自由搭配和换装的设计模式

  萧老爷子没有纠结这个问题,而是问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爬升速度只有每秒13.8米。”

  “这和发动机的性能也不匹配啊。”

  彭康看了一眼数据后耐心解释到:“因为要考虑有人版本的舒适性。”

首节 上一节 208/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