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战舰探火星,你管这叫无人机 第209节

  “想更快也可以,但是就怕到时候机舱里的伤员受不了。”

  “这个速度也是一个起始速度,最高可以支持20米每秒。”

  “无人机版本要考虑的会明显会有人机版本少很多。”

  “如果是有人机版本,机舱内有大出血的伤员的话,20米每秒的爬升速度基本上就是谋杀。”

  “真以这个速度飞,可以不用等着送到后方医院了,直接送殡仪馆更合适。”

  “这个速度是在考虑到实际情况和舒适性上做出的一个平衡。”

  “具体速度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萧老爷子这才点点头:“看来你们的很多设计指标,并不是一个定值。”

  张将军也附和道:“你们的研发思路还真是独特。”

  “以往我们都是确定一个定值,在这个定值上进行调节,根据实际使用环境看。”

  “你们确是确定最大值后进行调节。”

  “没办法,我163们做的很多设计,都是前无古人的设计,后有没有来者也还真不敢保证。”

  “所以我们采取这种最保险的方式进行设计。”

  “如果你们也能给我好几年的时间,让我们慢慢琢磨,一点点优化,我们也可以做到现在这种方式。”

  彭康玩笑似的说道。

  萧将军闻言立刻摇头:“那不行,你们就是要发挥你们独特的作用。”

  “更何况你们的很多设计思路和理念现在国内很多单位也在学习。”

  “经过他们内部的消化和分析,证明这种方式其实很可靠,并不是无的放矢的。”

  彭康点点头后说道:“星辰,放出立体设计图,我讲解一下。”

  “好的,主人。”

  随后会议室前面的诸多摄像头和光学镜头开始启动,然后在空中汇聚成了3D立体式的应龙。

  彭康走到旁边开始讲解起来:“总体而言,在无人机部分,有些东西我们还是会采购的。”

  “比如雷达,你们是用脉冲多普勒雷达、机械扫描雷达还是有源相控阵T/R雷达,这些由你们指定。”

  “飞控、电控、火控系统和智能集群阵列控制系统在无人机版本是由我们负责内置组装的。”

  “但是也有很多可选项提供。”

  “第1,要不要智能战斗系统。”

  “第2,要不要激光防御系统。”

  “第3,要不要未来升级高能武器的潜力。”

  “第4,武器系统你们可以自己设计,也可以指定单位指定型号由我们采购。”

  “第5,红外诱饵弹或者滤波片模块由你们自行选择。”

  “总得来说有这4个方面供你们选。”

  听到彭康这么说,萧将军肯定的说道:“1.2肯定要。”

  “你们的智能战斗系统简直太好用了。”

  “激光防御系统也必须要,防地对空导弹就靠它了。”

  “至于第5条,这都要,你们用的是涡扇发动机,对于红外制导的导弹来说,目标格外明显,这是必备的。”

  彭康点点头,吩咐星辰记录下来后问道:“那第3和第4呢?”

  张将军沉声到:“第4条能否做成平台模块,由我们自由组装和拆卸?”

  彭康想了一下后给予了肯定的答案:“可以,反正数据链通用,这个对我们来说变动不大。”

  “但是你们后勤维护的压力可就大了不少。”

  “装子弹导弹和装整个作战系统可不是一个量级的工作量啊。”

  哪怕这样,张将军也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这很有必要,我们要根据任务灵活搭配武器。”

  “但是选择那些武器,我们肯定会和你们沟(accg)通好。”

  “对,这点还是有必要的,相应武器信息数据还是要导入系统的。”

  “只是这一步不影响我们研发,甚至等我们研发完了,你们在研制对应武器模块都行。”

  “数据导入算是整个研发过程中最简单的活了。”

  彭康笑着答应,这一点确实没什么难度。

  海军的李将军则是问道:“关于第3条,能不能讲解下,我不是太懂。”

  彭康整理了一下思路后解释起来:“总的来说,用热武器的配套系统和用高能武器的配套系统是不同的。”

  “这个不同不仅仅是软件,还包括硬件。”

  “软件上,以热武器来说,从雷达发表目标到计算机计算出作战方案在到火控系统接收到指令开火,是要严格符合热武器的规则的。”

  “比如重机枪冷却和备弹量,火箭弹计算不可逃逸区和用哪个孔位的导弹,这些都是要机载计算机进行计算的。”

  “但是高能武器的话,要计算射程、角度、能量汇聚强度和速度、开火时间、照射时间以及冷却时间等等。”

  “这就导致两个武器系统的整个计算流程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点我想大家都能理解。”

  听到彭康这么说,大家点点头,这么一说大家都能听懂了。

  彭康打了个响指后指向3D立体图的应龙下方道:“因为上述两种系统软件的差别,所以硬件上也有差别。”

  “这个差别就是从硬件的半导体零部件、电路铺设、安装位置、能量储存等多方面都有差别。”

  “如果你们选择要有升级为高能武器的潜力,那么在上述这些位置,我们会尽量采用模块化设计和换装。”

  “这样未来我们技术成熟了,你们想换,就可以返厂我们拆除和更换对应模块。”

  “虽然听起来麻烦,但是这是可以做到的。”

  “缺点就是整机应力会有变化,部分关键部位材料要特制的,以确保整机强度达标。”

  “如果你们不要这种潜力,那内部这些模块我们就会进行一体化设计。”

  “优点就是刚才我说的机体强度就不是问题,至少在这一部分的成本会减少很多。”

  “但是缺点就是未来你们如果要高能武器版本的应龙,那就只能重新设计了。”

  “说白了它就不是应龙了,可能是应龙2代,也可能是其他编号。”

  “就是进行一次整体升级。”

  “那花钱和花时间就是另外的了。”

  PS:今天5章做不到了,痔疮犯了,白天跑医院了。这章写完我要继续趴着休息了,抱歉哈。等好点了我补回来。求鲜花月票,感谢各位读者大佬的支持!.

第三百四十九章 最终方案确定

  萧老爷子点点头:“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放弃高能武器的潜力,在当前版本制造成本上能省一些。”

  “但是未来想要高能武器的话,就需要重新设计一款机型,”

  “现在的机型是不满足的。”

  彭康颔首:“对,但是并不代表它没有升级潜力。~”

  “常规战机和直升机的升级方案它依-然可以用。”

  “比如雷达系统的升级、武器平台的等级、电池的升级等等,这些都是支持-的。”

  “所以关键在于咱们对于应龙的定位是什么。”

  “如果只是基于地面的火力支援,那其实用不上高能武器。”

  “但是如果想猎杀其他低空目标,那未来高能武器的使用成本肯定比热武器低多了。”

  张将军思考了一会后问道:“未来的高能武器可以打坦克吗?”

  “可以,但是得几年以后了,到时候高能武器正式量产的话,不一定要用它。”

  “单兵激光武器也可以。”

  彭康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萧老爷子想了想之后说道:“这个我们内部讨论下,下午给你答案。”

  “总得来说我们这次的目标其实已经差不多完成了。”

  “但是我们有个不情之请,想请彭总你们能答应。”

  彭康疑惑的看向萧老爷子:“您说,能满足我们尽量满足。”

  萧老爷子笑了一下:“年初你们借给部队演习用的承影很早就还给你们了。”

  “我想这段时间你们对它肯定有诸多改动吧?”

  彭康点点头:“确实有,演习完后你们不是还借了一段时间嘛。”

  “刚好那段时间我们收集了不少数据,做出了很多优化和改进。”

  “你们这次要的订单里的都属于正式型号,就是按照这些优化后的承影进行升级。”

  萧老爷子看了一眼副官,副官点点头,拿出一个U盘递给彭康。

  彭康接过后插上电脑投影出来,发现里面是关于承影正式服役后的涂装。

  李将军开口解释起来:“这是我们相关单位根据我们给到的承影的数据为它专门设计的涂装。”

  “研发部门坦言虽然兼顾了地形隐身的问题,但是更多的时候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而且我们从心底也觉得这个大家伙想做到全地形隐身太难了。”

  “这次呢,我们就是要正式接收这一批承影,并且给它们涂装正式涂装。”

  彭康愣了一下:“包括军徽?”

  李将军点点头。

  要知道测试涂装没问题,这属于很正常的要求。

  之前相关单位只有数据,他们没有承影的实体,顶多做出模型进行研究。

  现在要正式涂装这是人之常情。

  但是涂军徽那就不是随随便便能涂的,一旦涂了军徽,那就代表正式承影会正式服役。

  同时也表示对于现在这款涂装,部队已经正式认可和接受这套方案。

  想到这里,彭康不由得疑惑起来:“承影想做到全地形隐身确实不可能。”

  “部队战士可以根据地形换装,狙击手有吉列伪装服。”

  “但是承影作为单兵装备的一个变种,一旦确定了涂装,就代表它的应用场景会很有限。”

  “沙漠迷彩去丛林就是活靶子,丛林迷彩去高原也是活靶子。”

  “咱们部队真的想好了?”

首节 上一节 209/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