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战舰探火星,你管这叫无人机 第25节

  “另外你做好准备,等结果出来就要进京了。这事肯定是三军一起找你,跑不掉的。”.

第五十一章 进京谈判

  听到这个消息,彭康有些哭笑不得,但这又是很客观的事实。

  根据星辰科技提供的资料显示,哪怕是星辰科技的自动化工厂再厉害,脉动生产线效率再高,一个月生产4台发动机已经是极限。

  光是装备青鸾就不够,更别说空军的J20还是双发,这家伙一要就得要俩。

  这也就意味着星辰忙活1个月,就只够空军装备2架战机。

  就这还不算备用发动机的储备。

  这你让其他部队怎么能同意,你空军有多少五代机采购计划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全给你了,海军和陆军怎么办?

  青鸾不要了?

  怎么可能同意!

  这个计划要说对谁影响最大,恰恰是大家谁都想不到的一个军种:海军。

  辽宁舰去年才开始进入部队,航母的舰载机飞行员和引导员培训等等也是摸索着前进,工作压力很大。

  这时候出现一架这样的无人机,你说海军要不要?

  我有人舰载机不够,我用无人的凑啊,还特么隐身。

  航程远,载弹量大,有变循环发动机,根本不需要弹射;就这发动机推力已经富裕的冒泡了好吗!

  在海军眼里,这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所以空军一提装备计划,海军就站出来第一个反对。

  陆军当然也不干,现在整个部队都在倡导进行信息化合成部队的打造,这无人机在陆军眼里简直就是天选的杀手锏。

  有了它陆地上我谁都不怕,谁来都是弟弟。

  所以现在三方就僵住了,谁都说服不了谁,只能等总部做决定了。

  几天之后,林大校再次来到彭康的办公司,单独带着彭康进京了。

  一出帝都机场,两人就被一辆等候的轿车接上了。

  车辆知道开进了帝都郊区地界的一个军事基地。

  下车后,林大校带着正好奇四处观看的彭康,走进了一栋3层小楼的会议室里。

  进入房间后,彭康的内心只有四个字:将星璀璨。

  在做的十几人,全是将军,但是从着装上看是三军都有。

  彭康的老熟人李将军也位列其中。看见彭康他笑呵呵的站了起来握手:“彭总,这次麻烦你过来一趟啊。”

  彭康笑着摇头:“应该的,青鸾太过重要,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李将军点点头指着一个座位道:“坐吧,今天我们请你过来,就是聊聊青鸾和变循环发动机。”

  彭康坐下后开口道:“诸位将军,不知道你们对于青鸾的采购意向如何?”

  做在最核心位置的老者听见彭康的话,笑呵呵的拍了拍桌子上的文件夹:“彭总,果然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也不怕你笑话,就因为这么个文件夹,这几天你面前的这些家伙们没少吵架,从白天吵到晚上。”

  老者的话让一众将军们尴尬的笑了笑。

  彭康也不禁莞尔:“可以理解,大家都想为国防出一份自己的力量,这既是你们的想法,也是我的想法,所以才有了它。”

  “只是不知道这次诸位将军们是打算怎么采购?”

  老者笑了笑:“全力生产的话,你们星辰一个月能生产多少青鸾,多少变循环发动机?”

  彭康沉默了片刻后说道:“说实话,这得看采购数量。您应该知道,采购规模会影响到生产规模。”

  “生产规模不同,每个月的产能也不同。说句不谦虚的话,如果面临战争,以星辰现在的规模在不计代价的情况下我能做到1天生产1台发动机和1架青鸾。”

  “但是等战争过了,星辰恐怕也就只剩下青鸾的生产部门了。”

  其他人听到这话,也就都明白彭康的意思了。

  星辰生产多少,取决于部队要多少。

  但如果一旦到了必要时刻,星辰可以选择牺牲其他所有部门来确保青鸾和发动机的稳定供应。

  而现在,明显还没到那个时候,大家还有时间做出最优选择。

  虽然没有听到具体的答案,但是彭康的态度,让在场所有人都很满意。

  老者笑呵呵的摆摆手:“不至于,要真让星辰做出这么大的牺牲,那就是我们在坐的这些人失职了。”

  “这么说吧,我们第一批次的采购数量是青鸾60架,变循环发动机额外再加25台。”

  “我们要这么多,彭总得给我们一个让我们这些人安心的说法。”

  彭康点点头,他明白所谓的说法就是价格、交付数量和交付时间。

  思考片刻后,彭康说道:“青鸾的采购价格是每架4.5亿,变循环发动机是2亿。”

  “哦,发动机不是2.2亿吗?”老者对于这个价格有些出乎意料。

  PS:感谢28386..大佬的催更票,明天安排加更,今天先更新10章奉上!!!.

第五十二章 采购与尴尬

  彭康笑了笑:“如果部队的采购数量不多,发动机的最低价确实是2.2亿。”

  “但是你们在采购青鸾60架的情况下,还额外加了25台发动机的采购量。”

  “那发动机相关部件的开模和生产线等费用其实已经摊到前60架青鸾所需的发动机里去了。”

  “所以单独采购的价格才会降低到2亿。”

  包括老者在内的所有人都满意的点点头,这个价格在他们看来显然已经很合理。

  尽管青鸾现在的价格没有一个具体的参考标准,但是阿美莉卡的五代机和发动机采购价他们还是知道的。

  做个横向比较后就知道了星辰的报价可谓是良心。

  “产能的话,如果现在签订协议,从11月开始每个月3架青鸾,额外在加1台金翅1代变循环发动机。”

  “等青鸾全部交付完成,每个月保底7台金翅1代变循环发动机。”

  “你确定能做到这个产量?”

  老者疑惑的问道。

  彭康点点头:“我们的暗龙交付效率咱们军方应该知道,第一批次的采购也就2个月就完成了。”

  “就是因为我们对现有生产线进行了改造。”

  老者听到这话,满意的点点头,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就能完成交付,这已经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你们把变循环发动机称呼为金翅1代?难道还有2代?”老者开口问道。

  彭康笑着点点头:“对,因为我们在变循环发动机领域实现了全新的突破后回头在审视我们自己的青鸾时,有些不满意。”

  “主要还是因为机体材料的原因,导致青鸾在高超音速的状态下,机体会出现裂痕。”

  “所以金翅1代,其实也是一个阉割版,一个因为受限机体材料而不得不妥协的产物。”

  “而且上次我也和李将军说过,单独出售的金翅1代,我们要做程序封印,不然空军怕是要找我们麻烦的。”

  “毕竟无人机不用考虑载荷问题,但是有人机不行,必须考虑,所以这方面还希望得到部队的允许。”

  老者听完点点头没说话,而是看向空军的负责人。

  空军的负责人也是一位将军,他看见老者在看自己,明显是要自己表态,最终他也满怀遗憾的点点头。

  “以前我们遗憾和憋屈,是因为没有好的发动机,发挥不出我们战斗机的性能。”

  “结果现在发动机太好,反而发挥不出发动机的性能,我们还是遗憾和憋屈,哎!”

  听见这话,场上其他将军也都笑了起来。

  这话虽然遗憾,但是对金翅1代做出限制,确是必须的。

  发动机坏了立刻就能在换一台,但是损失一个飞行员,那就不是说补充就能补充的。

  每一个合格的战斗机驾驶员,都要经过数千飞行小时的训练。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明显是保飞行员而非保发动机。

  “好,那就是320亿的采购。这个数字没问题吧彭总?”

  老者看向彭康问道。

  彭康点点头:“没问题,操作系统和相关人员培训就算我们赠送给部队的了。”

  老者点点头,看向一旁的将军们:“你们谁还有问题?”

  话音落下,海军阵营中最前面的将军开口问道:“彭总,金翅1代的核心机能改造成燃气轮机吗?”

  彭康看了一眼他身上穿着的海军制服,眼里闪过一丝了然:“可以,但是我依旧不建议这么做。”

  “为什么?”海军将军疑惑的问道。

  彭康笑了笑:“燃油性价比。”

  “燃油性价比?”海军将军嘴里轻声念叨着这个词。

  彭康点点头:“对,现在各国海军的军舰航速都维持在30节这个节点,就是因为一旦战舰超过这个速度,比如要达到33节,发动机输出功率要增加40%-60%、”

  “只增加这几节的速度,对应的动力消耗直接就是1.5倍,这会变相降低战舰续航没错吧?”

  海军将军点点头:“对,没错。没想到彭总对军舰研究也这么深”

  彭康接着说道:“一般而言,战舰的巡航速度大概是16-22节,18节是大多数军舰的经济航速,也就是说用这个速度航行,相对油耗是最低的。”

  “但是如果用金翅1代的核心机去改成燃气轮机,您知道它的经济航速是多少吗?”

  “是多少?”海军将军目光死死的盯着彭康。

  “25节。这也就意味着,改造后的燃气轮机,你想发挥它真正的动力,战舰的航速要跑到36节以上。”.

第五十三章 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机床

  “那么问题来了,执行任务期间36节的航速,会导致舰队里其他战舰和它全部脱轨,并且战舰的续航里程会降低到一个你们接受不了的地步。”

  “因为咱们现在的战舰都已经下水了,再想通过增加吨位的方式增加携带的燃油量已经不可能了。”

  “而且你们不可能永远用经济航速来执行任务,所以如果你们一定要用金翅1代核心机来改,恐怕整个海军从船到人都要制定新的作战方式。”

  “当然,你们也可以选择将速度维持在30节左右,这样舰队里其他的战舰也能跟上。”

  “但是这样的话,何苦用金翅1代来改呢?又贵又没发挥出作用,完全不值得。”

  听完彭康的话,海军将军也尴尬了起来。

  他看向刚才的空军将军:“现在好了,憋屈的不止你们了。”

  听到他的话,其他人也是叹了口气,这次大家笑不出来,因为他们意识到海军可能要失去一款优秀的燃气轮机了。

  看着他失望的样子,彭康笑道:“这方面您倒是不用太过失望,不能用金翅1代核心机改,我们还有别的方式。”

  “比如我们把变循环的部分去掉,这样就能保证4台改造后的燃气轮机能推动咱们现在的辽宁舰。”

首节 上一节 25/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