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战舰探火星,你管这叫无人机 第26节

  “同样的它也能适配咱们现在的绝大多数军舰。”

  “这个方案接受吗?”

  还有这好事?这可真是喜从天降。

  说是好事是肯定的,彭康前世在网上看过,辽宁舰的动力系统是9台蒸汽动力的发动机。

  现在缩减成4台那就意味着动力室大大减少,对应的船体内的空间将增加许多。

  这样的话无论是多装几架战机还是选择扩大人员生活区域,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海军将军赶紧点头:“要,就它了。”

  彭康点点头:“好的,那我回去会进行设计,到时候有消息我会通知林大校的。”

  海军一方满意的点点头。

  然后空军的领导间他们讨论完,也开口询问道:“彭总,金翅1能改成大涵道比的发动机吗?”

  彭康楞了一下,思考片刻后肯定的点点头:“可以。但是油耗会增加很多,会限制未来运输机改装成加油机后的燃油携带量。”

  听到彭康的话,空军的领导们也楞了:“彭总知道这是为运输机准备的?”

  彭康笑着点点头:“大涵道比的发动机除了运输机和轰炸机,其他飞机是用不上的。这并不难猜。”

  空军的将军点点头:“有没有办法像海军那样优化?”

  彭康笑了笑:“有,但是顺序恐怕你们得商量下,谁先谁后的问题我可做不了主。”

  “这不仅仅是研发顺序,还包括生产顺序。毕竟现在星辰科技园就这么大。”

  老者大手一挥:“钱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给你,生产的地方不要放在星辰科技园,我们给你找地方。”

  “在保证地方足够的情况下,能不能做到研发有先后,生产无先后?”

  听到这里,彭康点点头:“可以,简化并不难。”

  听到彭康肯定的回答,众人一时间有些不适应。

  发动机问题,确实成为了困扰他们很久的问题。

  但是发动机最核心的问题,其实还是基础材料的问题,能承受住发动机燃烧室几千度高温的合金非常难以开发,加工更难。

  这其中就涉及到五轴联动加工机床,这是机械加工领域皇冠上最闪亮的明珠,外国在这方面对国内是严格限制的。

  彭康之所以能做出来,就是因为星辰有自己的五轴联动加工机床。

  此刻哪怕是不懂研发的他们,也大概知道了什么。

  老者关切的问道:“你们搞到了足够的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机床?”

  彭康闻言摇摇头:“没有啊,这玩意我们哪有渠道搞?是我们自己研发的。”

  场上一众人员闻言狂喜,老者更是急忙开口问道:“能不能卖?”

  彭康苦笑着摇摇头:“生产线和厂房都要改造去生产青鸾和发动机,哪还有多余的产能去生产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机床啊!”

  “但是如果资金到位够快,我们可以把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机床的生产放到庐州,青鸾和发动机的生产线全部搬迁。”

  “而且我们手里还有陆军的暗龙相关订单,实在忙不过来啊。”

  听到彭康的话,他们也沉默了起来。

  这时候确实是需要他们去做一个取舍,但是国内有些单位又急需,也等不得.

第五十四章 星辰科技需要时间

  看见他们为难的样子,彭康想了想后说道:“这样吧,如果咱们确实急需,有一个稍微变通的方式。”

  “至少目前,在青鸾和金翅1还没开工前,我们会富裕出3台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机床是用不上的。”

  “毕竟新的厂房建设和生产线建设还得几个月。”

  “如果需要的单位不嫌弃,可以先把我们这几台2手的买过去用。当然,说是2手,至少也是95成新的。”

  “毕竟我们刚生产出来没几个月。”

  “我们自己可以再生产新的,等新工厂落成,机床差不多也能到位。”

  国内很多重点单位想要没有,星辰科技居然多了3台一直在睡大觉。

  这时候场上这些将军突然想一把掐死彭康,这么重要的消息如果他们不问那是一丁点都不知道的。

  “你们就从没想过出售给国内需要的单位吗?”老者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看着彭康。

  彭康摇摇头:“现阶段不能。我们的半导体还差些火候,核心芯片虽然是我们自己设计的,但是流片和采购还得依靠外部。”

  “现在我们不能出风头,等我们芯片一旦能做到自产,到时候星辰可以卖的东西有很多。”

  “星辰科技需要时间!”

  彭康说的没错,现在的星辰,还需要低调一段时间。

  因为在半导体行业,说烧钱都不能形容其花销之甚。

  就那芯片来说,一款芯片,设计是第一步,流片是第二步。

  第一步星辰科技已经完成,流片则需要交给芯片生产公司,这方面国内最知名的就是华芯国际。

  比如彭康前世知道的华芯国际的价格来说,45nm线流片一次,每平方毫米12万。

  是的,单位就是平方毫米,一毫米乘一毫米,就是你拇指指甲盖几十分之一的大小,就要十二万。

  很多人虽然知道芯片重要,但是他们同样以为手机里的那些芯片芯片不值太多的钱。

  有这个想法也不算全错,因为芯片本身真的不贵,单独采购确实也就几百到上千的价格不等。

  但是设计费用和制造费用,却极其惊人。

  这还仅仅是45nm生产线,28nm线流片的话,每平方毫米高达23万。

  甚至于未来十年最先进的7nm线,5nm线,要每平方毫米百万元以上;一次流片失败,几个亿就打水漂了,还特么没听见响。

  也就是说,但凡流片失败几次的代价,十几亿就没了,很多上市公司都不值这么多钱好吗!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星辰科技还需要低调。

  哪怕去年一年他们的收入比很多上市公司的市值都高,但是星辰科技的花销同样也是海量。

  听到彭康这么说,场上众人点点头。

  老者沉默片刻后说道:“你们需要多久?”

  彭康自信的伸出食指:“1年,我们只需要1年。”

  “芯片六大机台,最复杂的是光刻机,其他的我们已经搞定,光刻胶已经有化学部的在实验,目前实验室已经有了样品。”

  “核心的光刻机,我们目前准备研发的不是走EUV的路子,物理实验室旗下的光学实验室目前正在实验全反射变焦镜头组件。”

  “一旦实验没问题,就意味着光刻机核心的激光问题我们就解决了,同时波长我们能做到1纳米以下。”

  看着彭康意气风发的样子,场上一众人员有些懵逼的看着彭康,因为彭康说的东西他们不懂。

  毕竟他们也不是相关行业的研究人员,让他们理解彭康说的东西确实有些难了。

  彭康看了他们一眼,尴尬的笑了笑:“总之就是我们还需要1年的时间。”

  老者放下茶杯,欣慰的笑了起来:“好啊,几十年都过来了,不差这一年。”

  彭康也笑着点点头。

  其实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什么除了光刻机外另外六大机台已经搞定,其实根本没有。

  不过知识都在他脑子里,也不算没搞定。

  而且他在等,等任务完成,目前声誉9325/10000。

  还差一点他就能完成任务,现在的他十分期待后续的奖励。

  一年的时间,他十分自信自己可以完车任务。

  到时候他完全可以用新的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他来说,传承系统中最有种的,不是各种高精尖的知识,让他收获最大的反而是各种基础学科的知识。

  因为所有的高精尖知识,全是在基础学科上建立起来的。

  一旦基础学科有了突破,很多行业遇到的问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PS:今天10更已经完成,明天开始加更5000鲜花的一章和28386..大佬的打赏和催更的章节。也感谢所有大佬的支持,感谢!!!.

第五十五章 江城和长安

  在帝都呆了3天,签订完合同之后,彭康第一时间回到了庐州。

  回来的第一时间,他就把秘书钟弘业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钟哥,你这边安排下,联系行政、财务和法务,成立3家分公司。”

  “一家叫星辰无人机,一家叫星辰机械,一家叫星辰化工。”

  “星辰无人机成立地点放在庐州本地,这个是国资委要参与融资的,你这边和市政府联系。”

  “星辰机械,注册地点放到长安。”

  “星辰化工,注册地点放到江城”

  长安,就是彭康在帝都呆了3天离开时总部领导给星辰科技选定的地点。

  未来的青鸾、变循环发动机和机床等设备,会全部放到星辰机械去生产。

  对于这个地方,彭康也十分满意。

  因为国防七子之一的工业大学就坐落这里,人才来源不缺,同时在安保上也有保障。

  钟弘业笑着点点头,立刻安排人手开始去注册公司。

  而彭康,则带着钟弘业直飞江城,华鹏云被他派到了长安去考察场地去了。

  这次来到江城,目的就是为了做到他当初的承诺,来这里建厂。

  同时他已经确定了自己要放到江城的业务,那就是化工。

  未来星辰半导体公司核心的原材料之一光刻胶,就会诞生在星辰化工!

  飞机落地,秘书处的秘术已经带着前来办理注册公司信息的人等在这里。

  一同来接机的,还有区政府的秘书刘高飞。

  “彭总,欢迎回家乡投资啊。”

  刘高飞热情的上前握手。

  过年后彭康就直接回了庐州,一走半年没消息,这让江城市政府已经近乎绝望。

  但是前两天,负责工商部门的领导突然找到刘高飞,告知他们部门今天收到了一份工商注册申请。

  公司名字就叫星辰化工有限公司,隶属于星辰科技全资子公司。

  这个突然的消息让刘高飞十分惊喜,立刻将消息上报,同时也接待了前来办理业务的人员。

首节 上一节 26/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