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设立在南极两旁的太阳能集群阵列,则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月球自转周期为14个地球日。”
“也就意味着,在月球上,白天的时间是14天,黑夜的时间也是14天02。”
“所以我们在南极两旁分别设立太阳能集群阵列能源站,这样无论哪边是白天都能保证广寒宫有源源不断的能源。”
“第三部分则是辅助区。”
“刚才视频里展示的休息舱、工作舱、能源舱、通讯舱、生态舱等都是辅助区。”
“其中工作舱有4个。”
“其中2个分别负责月球水资源的提取和净化。”
“这部分的技术我们已经在威海卫建立了海水淡化厂进行测试和实验,目前技术已经准备好了。”
“另外2个则是负责月球上其余资源的检测、化验、识别。”
“以便我们能精准无误的分别出月球上有哪些有价值的可用资源。”
“为我们第二阶段建立氦-3和其他资源的提取、储存、运输做准备。”
“这里我说的有价值的可用资源是地球上稀少的可用于科技和能源发展的资源,不是金银这一类的有色金属,这种资源对我们来说一文不值。”
“而生态舱是辅助区的核心设备之一,它是整个广寒宫生命维持和循环系统的核心。”
“也是未来广寒宫上驻扎人员的口粮来源。”
说到这里,彭康让星辰展示出了植物工厂的实时监控画面。
“诸位请看,现在诸位在监控画面里看见的,就是生态舱核心的植物工厂。”
“它不仅会源源不断的吸收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还能产出蔬菜。”
“肉类和水果虽然重,但是可以通过真空包装的方式运输上去。”
“况且一次运个几吨十几吨肉类、水果以我们的技术和运载能力完全能做到,也够广寒宫的驻扎人员吃很久。”
“但是如果在地球之外,能吃上一口新鲜的蔬菜,对他们来说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至于厨具的问题,我们找了国内几家顶级的厨具家电集团,任务交给他们了。”
“安全起见,月球上不能有明火,所以生产由他们进行,在这方面他们是专业的。”
“材料、设计、芯片由我们提供,他们负责生产。”
听完彭康的介绍,周院子站了起来,走的最前排:“彭总,能麻烦星辰在播放一次吗,我想在看一遍。”
彭康笑了笑,又让星辰播放了一遍。
不到10分钟的短片再次播放完后,周院士长处一口气,尽管面色看起来平静,但是颤抖的双手显示出他的心情可不如面色那般。
“彭总,现在第一阶段还差什么?”
周院士目光紧紧的盯着彭康:“现在看来你们设计工作已经都完成了,那下一步肯定是研发制造环节。”
“火箭我不担心,这方面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和公司比你们强,所以运载能力我也不关心。”
说到这里,他伸手指向投屏:“这里面的设备,目前进行到哪一步了?”
彭康看了一眼高丰茂,高丰茂点点头:“星辰,打开我的账号里命名为广寒宫建造计划的项目书。”
星辰也传来了回应:“好的,生物识别通过,已查找到对应项目书,正在读取转化。”
没过几秒钟,一个PPT被投影了出来,高丰茂也站了起来开始介绍:
“目前来说,整个广寒宫基地的建设,其实分为能源、材料、设备三种。”
“能源方向,主要是指提供整个广寒宫运行的能源,包括但不限于电能、氧气等。”
“在这个方向上,太阳能面板已经研发完成了,用到了星辰科技最新的氮化镓等技术。”
“另外插一嘴,这个技术也是有源相控阵雷达T/R组建的核心部件的制造技术,已经提交国家审批了。”
“氧气、水资源方面彭康已经介绍了,我就不重复了,技术上已经没问题了。”
“接下来是材料方向,主要是构建整个基地的材料。”
“包括但不限于穹顶的合金材料、单向透明高分子碳化玻璃、单向高分子附着光学变色油墨等。”
“这其中单向高分子附着光学变色油墨是涂抹在玻璃外层的,目的有几个。”
“第一,吸收和阻隔宇宙射线及其他不可见的有害类不可见光。”
“第二,反射和抵消可见光,保护广寒宫里的各种精密设备。”
“但是光学变色油墨又是印钞中所需要用到的,所以目前也正在走审批报备。”
“虽然咱们不会闲着没事去造假钞,但是必要的报备还是要有的。”
“得益于星辰物理实验室、星辰化学实验室和星辰化工的努力,这部分的材料我们也已经搞定了。”
“最后就剩下设备的问题了。”
“这里面问题最大的是人造重力设备。”
“我们设想中最完美的人造重力设备是介子环流发生器,但是因为粒子加速器还没有建成,这个研发还没发启动。”
“所以现在只能用类似离心机的机制先制造一个出来对付着用。”
“其他的都没什么问题了,像是什么高频光谱分析仪这种,你们本来也有,我们直接买就行,就不费事了。”.
第四百二十七章 月球经济特区构想
听完高丰茂对整个项目的介绍,周院士有些急了:“所以现在卡着你们进度的是人造重力设备?”
高丰茂笑着摇摇头:“不,一个人造重力设备不至于卡着我们。”
“真要造一个替代品其实没什么技术难度,甚至可以说是整个计划里最简单的部分了。”
“之所以放在最后,是因为我们在不停的优化。”
“它大点、重点我们都能接受,但是这个东西太耗电了。”
“月球上又不能用卡门涡街发电塔,毕竟真空环境下卡门涡街效应是不存在的。”
“所以我们在想办法降低能耗,如果实在不行,就只能多花点钱把两个太阳能集群阵列造大点了。”
听到高丰茂这么说,这下不仅是周院士,航天科工集团的其他人也急了。
“彭总,这个计划你们准备什么时候执行?”
周院士直接开口问道。
彭康想了一下:“现在已经快年底了,等相关技术报备审批流程走完,我们就要申请发射了。”
“明年第一季度吧。”
“别呀彭总。”
“不能这么急啊,要谨慎啊。”
“彭总,你得等等我们!”
彭康刚说完,航天科工集团的这群人就急了。
他们没想到星辰科技的步伐这么快,已经快到了他们没办法追赶的地步。
毕竟他们的设备还没开始研发制造,想赶上明天第一季度的发射,现在立刻启动都来不及。
技术总得研发验证吧,验证机得制造吧。
随随便便一算进度都干到2018年甚至更往后去了。
“彭总,你们进度太快了,我们跟不上啊。”
周院士也赶紧拉住彭康:“你们不能这么快啊,得等等我们。”
“要不然我们的设备单独发射上去,那成本太高了¨ˇ 。”
“哪怕是神舟,价格都太高了。”
彭康笑着按了按手,同时示意航天科工集团的人也先安静下来。
“别着急,大家都冷静下。”
“你们先说说你们要准备哪些设备!”
“我想你们和我们一样,肯定也是分阶段进行的。”
“有些设备,其实根本不用第一阶段就送上去。”
“就比如矿产探测设备。”
“月壤中的氦-3资源总量可达100至500万吨。”
“8吨氦-3所发的电就可满足华国一年的用电量,100吨氦-3就能满足全球一年的电力需求。”
“但是现在核聚变都还没办法可控,更别提商用。所以探测根本不用急,第一步是先分析。”
周院士点点头:“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我们有更大的规划。”
“月球上的沙克尔顿陨石坑想必大家都清楚,那里80%的时间都有光照。”
“南极是会出现极昼极夜情况的,在这里,甚至会出现连续180天的光照。”
“光照条件这么好,是很符合观测太空的。”
“虽然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不选在这种地方,但是总体来说南极的水冰资源比北极更聚集。”
“我们内部有一个构想,就是结合双方共同打造的月球基地,也就是广寒宫,建设一个月球经济特区。”
“想要建设一个这样的特区,地理条件、空间环境条件等都要满足。”
“所以我们想着和你们第一阶段一起,为我们的经济特区打月球地基。”
“核心就是在月球上打洞,挖空内部,通过对建筑进行充气支撑、灌注月壤混合物等手段,打造我们的月球溶洞穴基地。”
“以上这些只是我们最基础的方案,目前只是有个大体思路。”
“我们让你们等等,就是想着合并我们双方的方案,一起构建属于我们华国的月球基地。”
这次高丰茂也拿不定注意了,他转头看向彭康。
意思很明显,这种合作已经到了国家层面,必须得彭康和董事会定夺。
但其实他也清楚,说是董事会,其实还是彭康定。
国资委和部队的董事会成员,根本不管你这些。
只要你不是把月球炸了或者把公司折腾没了,他们才不会干涉星辰科技的月球基地计划。
董事会其他人在科技方案上更是不会否决彭康,毕竟谁都没有彭康专业。
彭康低头沉思片刻后摇摇头:“没必要一起,我们两者的方案虽然有很强的互补性,但是你们确实可以往后一点。”
听到彭康这么说,周院士的目光立刻直勾勾的盯着彭康。
显然是要彭康给一个交代。
彭康也没让周院士失望:“` ¨你们的计划涉及到了大量的基建计划。”
“说实话,哪怕是在地球搞基建,好歹也要有碎石机和搅拌机这些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