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战舰探火星,你管这叫无人机 第269节

  “可是这种绝密的装备,国家有固定的报废流程,零部件不可能外流的啊。”

  “哪怕拆出来的是废铁废钢,也要融了之后才能往外卖的。”

  “甚至其中的部分保密级别的材料和零部件,我们会二次回收,一点都不能泄露的。”

  江将军笑着摇摇头:“不是,这个流程我们当然知道。”

  “甚至你们的报废流程从执行到监督都是由我们部队来接手的~。”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同意的话,我会向上面提出申请。-”

  “目的呢,有2个。”

  “一是你们有火箭作为国家级战备火箭,这些是由我们部队进行存储和看管维护的。”

  “我们想通过这么个报废流程,多学点零部件拆卸和维护的知识。”

  “毕竟有上手的机会可比学习你们的资料效率更高。”

  “二来也是我们负责整个国家部队的军需后勤,对应着大量研究机构和实验室。”

  “他们不好意思也没权限麻烦你们,所以盯上了报废流程。”

  “想着通过报废流程,好好接触和了解星辰系列火箭,能多学点就多学点。”

  “这里面主要是一些导弹和火箭弹的研究所。”

  听到是这么个原因,彭康倒是无所谓:“可以,只要元老会批准我就没意见。”

  “我想他们还是奔着沥泉去的。”

  “但是我说句实话,沥泉可不是光靠看就能看出门道的。”

  江将军也不可惜,反而很高兴:“没事,饭要一口口吃,能学一点是一点。”

  “他们既然提了,那我们肯定想办法给他们创造机会。”

  “在现在沥泉部分核心机密没解禁的情况下,他们权限内能接触到的,能学多少就看他们自己了。”

  周院士也赞同这个方式:“这个方式不错。”

  “在现在不那么紧急的情况下,他们能学到多少吸收多少,就是他们的本事,学到了对我们也有好处。”

  彭康明白周院士说的紧急情况是什么。

  说直白点比如马上要打仗了,这时候部队评估需要沥泉发动机制造的洲际弹道导弹。

  那哪怕冒着有泄密的风险,星辰科技也会把资料共享给各家开始大规模制造。

  可是毕竟资料已经传播开,就有泄密的风险,只能是努力做到相对保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绝对保密。

  现在没有这个紧急情况,那自然就星辰科技一家配合国家进行保密最安全。

  其他的单位,只能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去接触局部内容,从中去学习。

  比如在不拆开的情况下,人家尾喷口为什么是这个角度,线路为什么这么走等等。

  要知道当初我国制造第一艘核潜艇的初步资料,可是外交人员从阿美莉卡买的核潜艇玩具。

  正是通过这个玩具,我国的科研人员才搞清楚了原来核潜艇内部是这么个布局。

  可以说这种绝对领先的装备,处处都是学问。

  “行,那我就没问题了,我这次来也就这个人物。”

  江将军松了口气,他的任务已经完成。

  周院士这时候指了指身后:“彭总,现在发射已经完成。”

  “你们要多久拿到回传的数据?”

  彭康笑了一下:“8天,8天后探月卫星会抵达月球轨道。”

  “到时候卫星上的设备会全部开机工作。”

  “不过为了追求极致的性能,这颗卫星的寿命只有3年。”

  听到这个年限,周院士眉头一皱:“3年?时间怎么这么短?”

  彭康笑着摆摆手:“不短了,3年后我们都登月了。”

  “到时候想要多少数据没有?”

  “再有需要直接从月球发射观测设备不比从地球发射成本低时间段吗?”

  “也是,3年时间足够广寒宫第一阶段完成了。”

0 ··求鲜花·· ······

  “到时候要开始载人登月了?”

  周院士看向彭康问道。

  彭康轻轻点头:“对,所以相关的人员培训,你们要开始了。”

  “航天员我们是没有的,只能是占国家的便宜了。”

  “但是我们能保证的是这些航天员绝对是有史以来最幸福的航天员。”

  “因为那时候我们的通讯网络已经全部完成了。”

  “这些航天员可以天天和老婆孩子视频都没问题。”

  “另外我们计划送点小动物上去,免得他们无聊,毕竟这一趟可是半年起步啊。”

  李将军这时候开口了:“能不能送几个我们的人或者设备上去?”

.. . 0

  “我们想考察考察。”

  彭康一听就知道部队对于那个基地计划是真上心了,不过他也没拒绝。

  “我都可以,人员方面你们你们自己协调,毕竟我们星辰科技可是一个航天员都没有。”

  “设备的话就看你们是什么样的设备了。”

  “不论是系统,还是制造规格或者能源规格,要符合我们的标准。”

  “另外就是你们要考虑如果出了问题,如何维修的问题。”

  “我们会送一些机器人上去,维修上你们得拿出维修手册。”

  “但是等待第2阶段后,我们自己人肯定也要上去的。”

  “我们自己的实验也要陆续开启。”

  周院士看向彭康:“你们要送人参与我们的航天员培训吗?”

  彭康点点头:“会送人去,但是不会全部参与。”

  “只接受前期的常规航天培训即可。”

  “我们会开发另外的运输飞船,用火箭送人多少还是有点奢侈的。”

  周院士闻言点点头,又看向李将军:“也就是说未来广寒宫只接受我们三方的人?”

  李将军肯定的答道:“必须的,这方面我们回去就会向元老院申请,广寒宫绝对不对外开放。”

  周院士低头想了一会后抬起头:“未来必定会有国际合作的,这肯定避免不了。”

  “所以那我们只能先开放空间站了。”亏.

第四百三十五章 第一次接触PIF

  彭康倒是无所谓:“空间站你们随意,但是广寒宫肯定不行。”

  “那里面有我们太多技术和资料。”

  “特别是月球地质资料,这属于绝密,不可能让外人去的。”

  周院士点点头不再说话。

  讨论完事情,一行人再次回到指挥中心观察起一级火箭的入轨数据。

  而外界,当央台播放完整个星辰科技的广寒宫计划后,整个华国彻底沸腾了起来。

  无数媒体开始疯狂转载相关报道和分析的文章。

  因为这件事并不再是规划中的多少年后,而是年后。

  这就意味着现在的所有人,都将在明年见证这伟大的时刻。

  特别是以往不太受普罗大众关注的科技媒体,这次可谓大出风头。

  因为星辰科技的计划技术含量太高,其中技术要点太多,并不是一般媒体能解释清楚的。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在这个国家前脚还在组建空间站的时代,后脚就报道出了月球基地计划,也让很多人不理解。

  而央台主持人此刻也正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那么请问李院士,我们现在的空间站计划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时候星辰科技的广寒宫是否会让我们的空间站计划成为摆设?”

  李院士笑着摇摇头:“并不会,这是2个不同的方向。”

  “空间站上很多技术都会先一步下方到民用领域。”

  “比如人们常吃的干脆面,小孩子用的纸尿裤,这些都是从航天技术中发展而来的。”

  “而我们未来的空间站,也承担了这样的使命。”

  “如果咱们可以进行太空育种,甚至很多公司未来都可以申请空间站实验。”

  “只要符合咱们的标准,都可以被入选。”

  “但是广寒宫不具备这样的性质和功能。”

  “就比如在失重状态下的材料实验这些,你要送到广寒宫去做,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一来一回路上耗时太久了,更何况这个成本也不是一般的企业和单位能承受的起的。”

  “甚至我觉得未来的空间站可以成为我们来回广寒宫的中转站。”

  “而广寒宫所肩负的使命,除了对月球进行考察外,还有太空环境研究月球、地球的起源和演变的任务。”

  “在比如在微生物遗传工程、封闭环境下生命保障系统及大尺度人造生物圈等方面进行试验和研制。”

  “这是关系我们人类未来能否进行星级移民的关键。”

  “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说,空间站和广寒宫完全是2个方向。”

  “而它们之所以同时进行,是因为我们在有空间站保底的情况下,让国内高科技企业进行前言探索,是一种更适合我们国情的发展方式。”

  “如果失败了,那我们也能收获大量的数据和经验教训。”

  “况且有空间站项目兜底,对我们来说除了金钱的损失外,其他的可以忽略不计。”

  “可一旦成功,那我们整个人类的发展,相当于大幅度的向前迈了一步。”

  随着专家的相关讲述在网上普及,华国民众这才明白这其中的意义。

  “这人有点东西啊。感觉他说的没错,失败了星辰科技就亏点钱,反正国家之前给融了一大笔。要是成功了,直接原地起飞。”

  “废话,你也不看看人家是工程院院士。知识水平不说,这种事情他们内部肯定提前沟通过。”

首节 上一节 269/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