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战舰探火星,你管这叫无人机 第268节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飞往月球的这段时间,速度我们并不知道,星辰科技也没有透露。”

  “当年嫦娥一号上的霍尔推进器让嫦娥一号花了110多个小时才抵达近月点。”

  “可我们有理由相信星辰科技要花的时间绝对比这个短。”

  “至少以星辰科技的技术造出领先10年前科技水平的霍尔推进器肯定没问题,关键就是领先多少的问题!”

  “所以以此为参考的话,元旦前我们就能收到探月卫星回传的数据。”

  “只是具体是哪一天我没办法算出来。”

  央台主持人也不纠结这个问题,而是果断换了个问题:“那咱们在说会广寒宫计划吧。”

  “星辰科技的目标是明年上半年就开始执行计划。”

  “但是我们都知道航天工程是一项庞大而精密的工程,星辰科技这次不同以外的没有给出精确时间是因为什么呢?”

  “请两位专家发表下自己的看法。”

  李院士首先开口:“这个我想我了解的多一点,我先抛砖引玉说下自己的看法。”

  “之所以没有给出精确时间是因为我们没有拿到观测数据。”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方案是建造半潜式基地。”

  “别看用导弹炸个坑就行,但这个坑其实是深度25米,直径3000米的坑。”

  “无论是深度还是直径都是有要求的,这不仅要求导弹威力要精确控制,还要充分分析南极目标点的土壤结构。”

  “` ¨不论是炸小了还是炸大了,这对后续计划都是相当大的打击。”

  “因为星辰科技的基地就这么大。”

  “所以这非常考验备用方案的完善性。”

  “只有地基打得好,后续工期才能正确的估算出来。”

  刘教授也开口补充起来:“还有一点就是要考虑火箭的生产进度。”

  “我们都知道星辰科技的回收技术属于国际一流。”

  “可是建造这么庞大的基地,不是1、2个火箭能承担的起的任务。”

  “势必要数量庞大的火箭进行组装和替换,哪怕是回收回来的二、三级火箭还要保养完善。”

  “哪怕我们有再完善的工业体系,数量庞大的火箭制造和组装,也是相当耗时耗力的一件事。”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航天计划,要制造的火箭肯定是2位数起步(了得的),这里面涉及的项目管理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工程之一。”

  “星辰科技在这方面选择保守不公布具体日期才是真正体现对航天以及科学的严谨性和负责人的态度。”

  酒泉,彭康正在临时腾出的办公室里笑呵呵的看着央台的新闻。

  没等他看多久,他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韦尔奇先生,现在阿美莉卡可是凌晨,你还没休息吗?”

  接通电话后,对于这个熬夜的通用电气总裁彭康也不由得有些佩服。

  “彭先生,我是被人吵醒的占。”

  “你们总在我们睡觉的时间搞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我实话实说吧,有很多人托我打听星辰航天的事情,我想你应该明白他们的意思。”

  “看着你正在逐渐实现在G20峰会上说的话,很多人着急了。”.

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箭的用途和处理

  电话这头的彭康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因为我们的计划?”

  韦尔奇略带兴奋的答道:“对,所有人都知道月球上有比石油黄金期货更值钱的能源,只是以往没人能获得而已。”

  “但是现在你们将计划付诸实施,很多人都动心了。”

  “我想不久后就会有很多人想和你谈谈星辰航天的事情。”

  “无论是融资,还是最终从月球上采集的各种资源,你们都需要合作伙伴帮你们销售不是吗?”

  彭康摇摇头:“还不一定呢,首先星辰航天想实现这个计划需要海量的资金。”

  “其次,无论是采集还是运输,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况且我们现在可控核聚变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氦-3运回来也用不了。”

  “所以情况没有你们想的那么乐观。”

  韦尔奇赶紧摇头:“不不不,亲爱的彭先生,我们有充足的耐心。”

  “况且月球上除了氦-3,还有稀土、钛、铀等各类珍惜资源,这些都是我们所有人需要的。”

  “至于资金,这更不是问题了,只要你开口,我想我们所有人都会出力的。”

  这时彭康会议室的门被人推开,彭康看见李将军等人210走了进来,彭康立刻示意他们坐下。

  “韦尔奇先生,我这边还有事情等着处理。”

  “这些事情不急于一时,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去聊。”

  “况且国内很多手续我们还没有走通,现在说这个还是太早了点。”

  见彭康要忙,韦尔奇和彭康简短的说了几句后就挂断了电话。

  “怎么?国外的合作伙伴?”

  见彭康挂断了电话,李将军笑着问道。

  彭康点点头:“这帮人研究技术不行,但是在资本层面的嗅觉是真没的说。”

  “盯上了星辰航天想参与融资。”

  李将军点点头,没有在说什么。

  企业的事他不好插手,况且他也知道这项计划一旦开始,国家肯定会盯死星辰科技,外人不可能插手的。

  财务投资可以,为星辰科技送钱谁都不会拦着。

  但是也仅限于此了。

  周院士也没在意这个问题,而是问起了广寒宫计划:“彭总,火箭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

 (accg) 彭康摇摇头:“进度不快,无论是航天科工集团、电子科技集团还是航天科技集团,我们都已经下了订单。”

  “连同我们自己星辰科技,全国在这方面最顶级的4个集团我们已经全部发动了。”

  “从订单上来说,各家都一样,每家六枚火箭。”

  “第一批次24枚,然后其中可回收的部分我们会回收在利用。”

  周院士眼里闪过一丝火热,热忱的开口道:“就是这个事,我接到领导的通知,想和你聊聊。”

  彭康示意周院士继续说下去。

  “广寒宫计划按照你们说的,需要36枚火箭才能满足在明年制造完的计划。”

  “但是我们都知道,造这么多是为了节省时间。”

  “所以这也意味着等广寒宫计划完成,后续节奏不那么快时,这其中很多火箭会封存吧?”

  彭康颔首:“对,会封存作为我们和部队的战备资源。”

  “对我们而言,如果有什么紧急任务,临时总装比重新制造来的快。”

  “部队的战备资源也是如此,以往未来卫星被敌人打掉后没有卫星可用,我们会封存着留作未来的紧急备用火箭。”

  周院士面色如常,这点不出乎他的意料。

  毕竟这种计划国家肯定会有,星辰科技的火箭一次就能顶的上一般的好多次发射,部队肯定会用。

  特别是这种有过实战证明后重新完善封存的,远比新的更受部队喜爱。

  因为这意味着所有的软件设置和硬件设置全部处于可用状态。

  如果真的有需要,拉出来组装好就能发射。

  远比造个新的走完一整套测试验收激活这些流程来的更快更保险。

  周院士也不谦虚:“部队的战备封存我们肯定不动,但是你们的战备的能不能让出来?”

  “我的意思是我们想等你们用不上时候,先买个几枚给我们。”

  “你们如果需要,在重新造就好了。”

  听到这里,彭康呵呵一笑:“那给你们造新的不行吗?”

  “没用过的岂不是更好?”

  周院士连忙摆手拒绝:“彭总,你不老实啊。”

  “都是这个圈子的人,你可忽悠不到我。”

  “这种可回收火箭,用过1、2次有9成新的火箭可比全新的火箭靠谱。”

  “不仅更便宜,而且更可靠,每一枚还有现成的大量工作运行数据可以参考学习和研究,这比多少新火箭都划算。”

  听到周院士这么说,李将军也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彭总的如意算盘打歪咯。”

  彭康也不意外,都是专业的,自然分得清好坏:“可以,等有闲下来的了,部队挑完就给你们挑。”

  “等你们挑完剩下的,我们会一直用到报废为止。”

  这时李将军身旁的一个军人开口道:“彭总,你说的报废,是它不满足上天条件,还是无法工作?”

  “是不满足上天条件。”

  彭康说出了答案:“我们一般上天,对火箭的安全系数要求是99.9997%。”

  “经过我们反复测试和实验,极限使用次数12次。”

  “也就是说达到这个次数后,后续无论怎么维护保养,安全系数都会远低于这个数,只能勉强达到95%。”

  “因为内部零部件和设备的磨损衰老是不可逆的,如果更换这些零件成本会高于回收维护的成本,已经没有维护价值了。”

  “所以一旦低于这个数,我们就会采取报废处理。”

  “别看成功率有95%,但是失败率可高达5%。”

  “在航天上,这5%可以说和50%已经没多大区别了。”

  问话的军人看向周院士,周院士点点头,表示彭康说的没错。

  这个军人又开口道:“那报废流程现在定了吗?”

  “如果你们没定的话,能不能把报废的任务交给我们?”.

第四百三十四章 广寒宫就这么被分了

  听到他这么说,彭康把目光转向李将军,明显是要他介绍下这个人。

  毕竟这个人是李将军带来的,都穿着便装,彭康也没多问,所以还不清楚他的身份。

  李将军笑着开口道:“这位是我们军需后勤部的副部长,江涛降将军。”

  一听是负责军需后勤的,彭康多少有点明白了:“你们是要拆解后的零部件?”

首节 上一节 268/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