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见到好多大明星呢!”另一个小姑娘满脸兴奋地说道,“我还跟那个演皇上的伯伯合影了呢!他还摸了我的头说我可爱!”
“南风市可大了!比我们县城大一百倍!那里的楼都高得看不见顶!”
去拍电影的孩子们,一个个都跟打开了话匣子一样,兴奋地向自己的小伙伴们描述着那个对他们来说充满了新奇和挑战的“外面世界”。
而留守的孩子们也听得津津有味,眼睛里充满了羡慕和向往。
他们也分享着自己这两个月的生活。
“我们也没闲着!院长教我们唱歌了!”林晓骄傲地说道。
“对对对!我们现在是‘启明星合唱团’的成员了!”
“我们还录了新歌呢!叫《虫儿飞》!可好听了!在网上可火了!”
“真的吗?快唱给我们听听!”
第145章 时间飞快
说着,林晓和小雅就带头轻轻地哼唱起了那首熟悉的旋律。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
那空灵而又和谐的歌声瞬间就让整个食堂都安静了下来。
小胖他们几个都听得呆住了。
他们没想到,才短短两个月没见,自己的这些小伙伴们竟然变得这么厉害了。
一顿饭就在这种充满了欢声笑语和互相“攀比”的氛围中吃到了下午。
陈明看着眼前这群因为各自的成长而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开朗的孩子们,心里也是前所未有的满足。
他知道,他的“启明星计划”已经初见成效了。
这些孩子正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一点点地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闪亮的星星。
……
孩子们回来后的生活重新回到了正轨,或者说,进入了一种新的、更加热闹的正轨。
食堂里不再只有林枫一个人的琴声,而是多了一群叽叽喳喳练习合唱的小麻雀。操场上也不再只有留守的孩子们在追逐打闹,小胖他们几个把在剧组学到的那些所谓的“武术动作”和“台词功底”拿出来显摆,惹得一群孩子哈哈大笑。
整个中学校园都因为这群孩子的回归而变得更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过了没几天,陈明正躺在食堂门口的躺椅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盘算着晚上给孩子们做什么好吃的,李建国导演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陈老弟!钱我给你打过去了啊!”电话一接通,就传来李建国那标志性的大嗓门。
“钱?什么钱?”陈明被他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给搞懵了。
“嗨!瞧我这记性!”李建国在那头一拍大腿,“就是孩子们的片酬啊!你忘了?”
“片酬?”陈明这下是真愣住了。
他还真把这茬给忘了。他当初让孩子们去拍电影,压根就没想过什么片酬的事,纯粹就是想让他们出去见见世面、锻炼锻炼。
“多少钱啊?”陈明懒洋洋地问道。他现在卡里趴着好几十万,对钱这个东西已经有点麻木了。
“不多不多,”李建国在那头嘿嘿一笑,“几个孩子都是新人价,再加上苏晴那丫头的,零零总总加起来税后正好二十万。”
“多……多少?!”陈明感觉自己屁股底下的躺椅都晃了一下。
二十万?!
“怎么?嫌少啊?”李建国在那头听他半天没说话,还以为他不满意,“陈老弟,这真是行业内的友情价了,主要是孩子们都是新人,又是公益性质的电影……”
“不少不少!一点都不少!”陈明赶紧打断他,“李导,您太客气了!我替孩子们谢谢您了!”
挂了电话,陈明立刻就点开了手机银行APP。
果不其然,账户余额那里多出了一个明晃晃的“200000.00”。
陈明看着那串数字,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他感觉自己好像发现了一条全新的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
不行不行,陈明赶紧摇了摇头,把这个危险的想法给甩了出去。他可不能当那种把孩子当成摇钱树的黑心院长。
不过,这笔钱该怎么处理倒是个问题。
直接给孩子们?那肯定不行。这帮小崽子一个个都还没建立起正确的金钱观,突然给他们这么大一笔钱非得出事不可。
他想了想,决定还是得开个会,跟这几个“小功臣”好好聊聊。
当天晚上,吃完晚饭,陈明把小胖、二牛还有其他几个去拍了电影的孩子都叫到了自己的“豪华单间”里。
“院长,您找我们有事啊?”小胖墩摸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好奇地问道。
“有事,天大的事。”陈明故意板起脸,表情严肃。
几个孩子一看他这副样子,瞬间就紧张了起来,一个个都站得笔直,大气都不敢喘。
“院长,我们……我们是不是又做错什么事了?”二牛小声地问道。
“没错,你们犯了个大错。”陈明看着他们那副紧张的样子,心里暗笑,嘴上却继续吓唬他们,“你们几个不好好在家待着,非要跑出去演什么电影,结果挣了这么多钱!”
说着,他把手机拿了出来,点开那个银行转账页面怼到了他们面前。
“你们自己看看,这后面几个零你们数得清吗?”
孩子们凑了过去,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伸出手指在那串数字上小心翼翼地一个一个地数着。
“个,十,百,千,万……十万!二十万!”小胖墩数完,倒吸了一口凉气。
“二十万?!”其他几个孩子也跟着惊呼了起来。
他们虽然对钱没有太具体的概念,但也从大人的口中知道“万”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单位。而二十万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院长,这……这都是我们挣的?”一个女孩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
“那可不。”陈明点了点头,“这是李建国导演给你们的片酬。你们每个人都分了不少呢。”
“哇!我有钱了!我是不是可以买好多好多的变形金刚了?”二牛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我……我能买个大电视吗?”另一个孩子也小声地问道。
看着他们那一张张充满了憧憬和兴奋的小脸,陈明清了清嗓子,把他们的注意力又拉了回来。
“钱确实是你们挣的。但是,”他话锋一转,“你们现在还小,这么大一笔钱放在你们身上不安全,也容易乱花。”
他看着孩子们,开始了他早就准备好的说辞。这一次,他可不是凭感觉瞎说,而是动用了他那“神级”的儿童心理学知识。
“你们想啊,你们现在还在上学,需要用钱的地方也不多。这笔钱如果现在就花掉了,那等你们长大了真正需要用钱的时候,比如想上大学、想学一门技术,或者想自己创业当大老板,那可怎么办?”
他用最简单、最贴近他们生活的例子,来给他们解释“储蓄”和“投资”的概念。
“所以,我跟你们商量个事儿。”陈明的语气变得很温和,像是在跟他们商量,而不是在下命令,“这笔钱我先替你们保管着。等你们以后长大了、成年了,这笔钱连同这些年产生的利息,我一分不少地全都还给你们。”
“到时候,你们想用这笔钱去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是去环游世界,还是去开个小店,都由你们自己决定。怎么样?”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他们虽然不太明白什么叫“利息”,但听懂了一件事——院长不是要没收他们的钱,而是要帮他们把钱存起来,等他们长大了再给他们。而且,到时候的钱还会变得更多。
“我们都听院长的!”小胖墩第一个表了态。在他心里,院长说的话就跟圣旨一样,永远都是对的。
“嗯,我们也听院长的。”其他的孩子也跟着附和道。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陈明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用这种平等、尊重的方式跟他们沟通,远比用那种简单粗暴的“我是为你好”的家长式命令要有效得多。
搞定了孩子们这边,陈明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抖乐平台那边上个月的创作激励和歌曲版权收益也打到了孤儿院的账上。
《虫儿飞》的火爆程度远远超出了陈明的想象。光是这一个月的收益,加起来就有将近四十万!
陈明看着自己银行卡里那瞬间暴涨到接近一百万的余额,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有点飘了。
他现在,也是个“百万富翁”了!
上辈子,他辛辛苦苦干一辈子,别说一百万了,连五十万的存款都没见过。
现在,穿越过来才几个月,他就成了百万富翁?
这钱来得也太快了,快得让他都有点不真实的感觉。
他躺在自己的“豪华单间”里,翘着二郎腿看着天花板,心里那叫一个美。
有钱了,第一件事干嘛?
换个大房子?买辆跑车?
陈明摇了摇头,这些上辈子梦寐以求的东西,现在对他来说好像也没那么大的吸引力了。
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把新孤儿院盖得更漂亮一点,怎么让孩子们吃得更好一点、穿得更暖一点。
啧,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奉献精神了?
陈明在心里暗骂了自己一句,但嘴角却忍不住地往上翘。
这种为别人花钱、看着别人开心的感觉,好像……还真挺爽的。
……
……
时间过得飞快,在李宏那打了鸡血似的施工进度下,仅仅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一座崭新的、充满了现代化气息的三层小楼就在原来那片破旧的废墟上拔地而起。
象牙白的外墙搭配着大面积的落地窗和原木色的装饰,整个建筑看起来简约又大气,充满了设计感。
跟周围那些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审美的小楼比起来,简直就是鹤立鸡群。
开学前半个月,新孤儿院的全部工程正式宣告完工。
当陈明领着孩子们第一次踏进这个崭新的家时,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孩子们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巴,呆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眼睛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光洁如镜的大理石地面,亮得晃眼的无主灯设计,还有那充满了科技感的、可以通过语音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统……
这一切,对他们来说简直就像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
“这……这里是我们的新家吗?”一个小女孩揉了揉眼睛,有些不确定地问道,她生怕这只是自己做的一个梦。
“那可不。”陈明站在门口,看着他们那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心里得意得不行,嘴上却还是那副懒洋洋的腔调,“都愣着干嘛?进来啊,跟没见过世面一样,丢不丢人?”
孩子们欢呼一声,再也按捺不住了,一个个都像撒欢的小马驹,冲进了这个对他们来说如同梦幻城堡一般的新家。
“哇!这个灯会自己亮!”
“院长!你看!我说‘打开窗帘’,窗帘就真的自己打开了!”
“这里的床好软啊!比我们以前的床软一百倍!”
整个孤儿院里都充斥着孩子们那充满了惊喜和快乐的尖叫声。
他们在新家里跑来跑去,摸摸这个碰碰那个,对一切都充满了新奇。
新宿舍是四人间,上床下桌的设计,每个人的床头都有一个独立的阅读灯和充电口。
崭新的实木书桌上,还摆放着陈明给他们每个人新买的台灯和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