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葫芦农场 第94节

  因为稻田要施肥、打农药,尤其打药,在水稻的各个生长阶段必不可少。

  那年头的农药毒性大,药力足,农药残余是很难彻底清除干净的。

  这就使得第一年放进去的鱼全军覆没,连放几批都不行。

  第二年,有不甘心的村民想再次尝试。

  不就是在稻田里养鱼嘛,这还能弄不成?他们还不信这个邪了。

  电视上的那人能靠这个发大财,他们也行。

  就有人专门留出一块稻田,不打农药,施肥也是施完肥很多天以后,等水稻扎根好,进入快速生长期的时候再放鱼。

  结果这次鱼没死,但到了收稻子的时候,鱼和水稻产量都低。

  毕竟不施肥不打药的水稻,和正常施肥打药的收成能差几倍到十几倍不等。

  他们这里每年雨水又多,遇到下大雨,稻田的鱼全跑了。

  还有就是水稻没长起来的时候,稻田里的水也比较浅,很多鱼刚放进去没多久,就被水鸟飞进去吃掉了。

  放的几百条鱼,最后连二十条鱼都没有,稻子收成还减半。

  实在让人灰心丧气。

  后来还是隔壁县有个人摸索出了门道。

  那人是种果蔗的,他是学着电视上在甘蔗地养鱼,结果鱼越养越瘦,还得找东西喂才行。

  这样的话铁定亏本。

  于是就在排水的时候把鱼放出来,全放到稻田里养。

  这人运气好,也有想法,怕水鸟吃鱼,专门给鱼挑了两条沟躲避,还怕鱼跑出来,把田埂加高了。

  这样东边不亮,西边亮,还真让他试出来了。

  但要说赚钱嘛,也就比往年多赚五六千块。

  在当时确实不算少,可是跟电视上报道的年入百万相比,何止差了十万八千里远啊。

  后来在这个基础上摸索了好几年。

  稻花鱼是能养成了,每年在田里挖个鱼窝,鱼基本就在里边,平时会出来找吃的,基本就跟野生鱼差不多了,也比鱼塘养的鱼要好吃。

  但想靠这个赚钱?

  那纯粹瞎扯淡。

  这种稻花鱼根本没办法大规模养殖,也不是特殊经济鱼类,多数是鲤鱼。

  慢慢地,人们才不得不相信电视上一年赚几百万的稻花鱼是骗人的。

  “不过没关系,在我这里,就绝对不是骗人的,起码质量上绝对不会骗人。”

  尚磊现在观念也转变过来了,以前他很是鄙视那种所谓的阳澄湖大闸蟹,大家调侃‘洗澡蟹’不是没道理的。

  现在嘛,他在稻田养稻花鱼,其实跟那个‘洗澡蟹’有异曲同工之妙。

  毕竟现在这个季节稻花都快落完了,再放鱼,哪里还称得上真正的稻花鱼。

  完全也是稻田‘洗澡鱼’了。

  区别是他这个不是过一遍水就走,而是要在稻田里养上一段时间,并且还要一批接着一批的长期养。

  “关键是我的鱼质量好,不管稻花不稻花的,只要好吃,假的也能成真的。”

第104章 白老虎请求,河边捡宝

  按照尚磊的想法,趁着雨季到来,这稻花鱼就要在近期安排上了。

  与稻花鱼同期进行的,还有尚磊准备开的饭店。

  他想开饭店的原因也很简单。

  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不管国内还是国外,不管是刚建国的时候,还是现在。

  不断出产高品质的初级农产品,而且还不止一种的情况下……

  时间长了,都会引来注意。

  这个注意当然也不全都是恶意的。

  比如黄山烤鱼这一项,就是很好的,对自己发展也有好处的。

  但尚磊还是要提前做好预防。

  眼下最简单的就是通过饭店,把初级农产品简单加工一下去卖,多一道工序,赚钱也放心。

  其实王涛那个饭店就行的……

  但这小子实在不给力,请个厨子都犹犹豫豫。

  尚磊又不能明说,而且不完全属于自己的店,不能随便卖东西,也有点麻烦。

  于是经过几天的考虑和调查,他准备还是自己动手开一家饭店得了。

  “还好我目前没有扩大规模的想法,要不然,遇到麻烦事,所谓的新农人可不管用,还得找个官面上的身份,疯狂给自己叠甲呢。”

  俗话说得好:船小好调头。

  趁着现在还没发展起来,把各方面该考虑的考虑到,做好规划和预防。

  等什么时候自己想做大做强了,遇到事情也不至于慌乱。

  当然,按照尚磊稳妥谨慎的性格,细水长流是最好的。

  就是说通过长时间的发展,慢慢地,潜移默化的让自己的品牌深入人心,这样肯定不会有什么麻烦。

  也是最稳妥的赚钱之道。

  “先开饭店吧,我卖鱼满打满算才刚一个月而已,体量又小,稳扎稳打即可,不用想太多,杞人忧天。”

  也的确,开了饭店,自己的东西,通过饭店制成菜品卖出去,定价高一些,奔着高档餐厅去。

  高价位,菜品有高品质才是正常的。

  没人会觉得有问题。

  “奔着高级餐厅发展,计划自然是可行的。”

  “可是这么一想,钱不够花呀!”

  “再加上村里这边也要建农场,刚赚的钱,马上又要见底了,我的大G啊,真就一个遥遥无期!”

  尚磊挠挠头,有点小苦恼。

  按照他的想法,在外面开一家饭店,是为了更好的躺平享受生活。

  而农场这东西呢,除了明面上的作用,尚磊更多是为了玩的,找乐子的。

  有了农场,养鱼、养龟,养点喜欢的东西,种点喜欢的东西,这样的生活才有滋味嘛。

  “算了,不管了,反正饭店这事儿也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那就先搞个小门面,少花点钱,先把名声打出去。”

  “反正饭店和农场都不能落下。”

  尚磊心里有了主意。

  回过神来,才注意到旁边气急败坏的‘汪汪’叫声。

  转头看到大力还在跟水沟那只大草龟较劲,甚至跳到了水坑里,左扑右跳,弄得满身泥水。

  但再怎么折腾也没用,这是只大草龟,龟壳坚硬,根本无处下嘴的。

  “走走走,山上去了。”

  尚磊招呼一声,就举着伞往山上的养猪场赶去。

  大力舍不得乌龟,又怕被尚磊丢下,便气愤的冲着大黄狗叫了一通,这才跳出水沟,在雨里狂奔着向尚磊追过去。

  一路经过两个鱼塘,小龙家的果园,再到山上。

  雨渐渐地小了,转成濛濛细雨。

  这样的天气,养猪场的猪仔们也都缩在角落里睡觉。

  以往人走过来,它们就会跑到食槽跟前讨吃的。

  现在则不一样,一个个动都懒得动,真成懒猪了。

  “这些家伙,比刚来的时候胖太多了啊……”

  尚磊站在猪圈旁,看着猪仔厚实滚圆的大屁股,拿出手机,找到当时司机给自己发的卸货视频。

  跟那时候的猪仔比起来,现在恐怕都长了有三十多斤了。

  对于黑猪仔来说,这种长肉速度绝对不慢了。

  两周多的时间,相当于每天长肉差不多能达到两斤。

  要是白猪的话,有灵气饲料,一周三十斤都没问题。

  听起来这个数字或许有些夸张。

  但要知道,有时人每天的增重都能达到两三斤的,比如产后,或者减肥后反弹……

  何况是吃饲料的猪,而且还是灵气饲料。

  “可惜黑猪后面是越长越慢的,不过这已经够了,就这生长速度比普通黑猪快,也不太扎眼,就是最好的。”

  尚磊心想,后面自己再搞一批高蛋白饲料来掺着灵气饲料喂。

  和稻花鱼一样,不管怎么说,在外人眼里,自己也要有所投入的。

  “汪汪汪!”

  大力又在挑衅阿大了。

  憨憨的阿大从狗窝钻出来,也不理会这小崽子,只是对着尚磊摇尾巴。

  尚磊见到这种实诚狗,也是比较喜欢,就走过去把它链子解开,让它和大力在雨里跑着玩。

  阿大这狗老实得很,小时候胆子还特别小,村里有汽车路过它都不知道躲,而是趴在地上不敢动。

  平时尚国立两人也会把它放开跑动一会儿。

  只是它这性格和体型也着实不适合在山上跑动,玩高兴了,就自己回窝去了。

  “过来,喂你们点好东西吃。”

  尚磊等它们玩够了,就从葫芦空间拿出来一些猪内脏,混着人参叶子喂给它们吃。

  一大一小俩狗吃得狼吞虎咽的,连猪圈里懒洋洋的猪仔听到咀嚼吞咽声,也忍不住哼哼哼的叫着直起身来。

  不过尚磊只是瞥了一眼它们,并没有给它们喂食。

  而是走到养猪场最里面的那个隔间,准备把剩下的人参叶子喂给那些黄缘龟。

  黄缘龟虽然是半水龟,偏陆龟习性,但也是喜欢下雨天的,尚磊过来的时候,它们一个个仰着明黄色的小脑袋,正在专门迎接雨水的洗礼。

  尤其是那只下了蛋的大母龟,身上爬了几只小龟,在墙壁边缘的石头上爬着,迎着细细的雨丝,眯着眼睛,似乎很是享受下雨天的气息。

首节 上一节 94/2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