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盛家的家教,太子殿下代表皇帝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赐下了不少财物,还有两幅墨宝——皇帝写了一副,太子写了一副,全都是夸赞之语。
盛紘激动得浑身颤抖,跪下谢恩。
然后,盛紘就被太子殿下亲自扶了起来,又被告知,皇帝想要给他的六女儿当爹。
从今往后,他们家的小六盛明兰,就不止他一个爹了,还有一个皇帝爹了。
硬要扯关系的话,他和皇家也算是拐弯的亲戚了,他还有了个一品郡主当女儿,他的其他儿女有了个当郡主的妹妹(姐姐)。
盛紘喜不自胜,只觉得今日是自己这辈子最快乐的日子之一。
实在是太刺激了。
然而更刺激的还在后面。
这次轮到皇帝赵宗全亲自开口了。
赵宗全清了清喉咙,对盛紘说道:“盛爱卿如今在尚书台,实在是太屈才了,不如去礼部做一名侍郎,恰好礼部正在准备恩科事宜,主考官的人选已经定了,你就去做个副手吧……好好干,朕看好你。”
盛紘这下子是真的要晕了。
礼部侍郎是正四品的官职,含权量在四品官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存在。
礼部是六部之一,是六部中仅次于吏部的实权部门,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清流文官认为礼部才是六部之首。
这是因为礼部掌管国朝礼仪、祭祀事宜,负责举办各种仪式,比如皇帝继位、大婚、册立太子,还负责举办科举考试……总而言之就是四个字,“清贵无比”。
从大周朝立国至今的历任宰执中,很多人都出身礼部,做过礼部的尚书或侍郎。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盛紘,只是个从五品的小官,手中的权力也小的可怜。
对于盛紘来说,这次升官不止是“连升三级”那么简单,简直可以称为“一步登天”了。
至于恩科副主考之位……盛紘几乎失去了思考能力,险些呆呆地站在那里,做出失礼之举。
盛紘到底宦海多年,轻轻咬了一下舌尖,利用疼痛恢复了神智,连忙再次跪地谢恩道:“陛下!陛下!臣粉身碎骨不能报陛下之恩!”
与此同时,盛紘的眼圈红红的,两行热泪滚了下来,将姿态做得足足的。
赵宗全父子并不在乎盛紘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只是对盛紘的表态很满意。
看来他们没有看走眼,这个盛紘确实是个聪明人,这就足够了。
赵宗全笑着说道:“朕不要你粉身碎骨,你给朕好好办差,为国家取士,这就足够了。”
盛紘自然知道接受这个官职意味着自己被绑上新帝的战车,但他不在乎,他不能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否则他会抱憾终身的。
而且,这次和之前都不一样,他没有拒绝的理由和能力。
他的大女婿是新帝集团的核心成员,小女儿是新帝认下的义女。
难道他还能和大女婿、小女儿划清界限吗?
这两重关系,反倒让盛紘终于不再犹犹豫豫,直接下注了。
……
盛家老宅,葳蕤轩。
刘妈妈正在服侍王若弗更衣,同时苦口婆心地劝说。
王若弗进宫并未带着刘妈妈,刘妈妈事先什么都不知道,全是听王若弗转述的。
面对自己的心腹之人,王若弗不再装腔作势,面色复杂地道:“六丫头如今可是攀上了高枝,亏我还想着,给如兰选夫婿时,也关照关照六丫头。”
刘妈妈知道王若弗并非是对明兰心生嫉妒,或者想要做什么不好的事,只是直肠子加胃里泛酸水,说说而已。
“大娘子,这是好事呀,六姑娘立了功,做了郡主,咱们五姑娘也能跟着沾光呀。”
王若弗愣了一下,说道:“果真?”
刘妈妈耐着性子劝道:“等汴京人都知道了,谁能不赞咱们盛家的家教好,赞主君主母教女有方……五姑娘有个郡主妹妹,难道不是好事吗?遇到一些娘家不好出头之事,六姑娘往五姑娘的夫婿和公婆面前那么一站……”
不得不说,刘妈妈在劝说王若弗这件事上面,积攒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很能摸准王若弗的命门。
王若弗眼前一亮,双手下意识地挥动,说道:“他们都得给六姑娘跪下!”
刘妈妈跟着笑道:“正是!所以奴婢才说这是天大的好事呢!”
就在这时,外面有人来报,“主君回来了!”
“给大娘子道喜,咱们家主君升了礼部侍郎!”
王若弗听了,再一次惊喜交加,她的父亲做过太师,她并不是无知妇人,知道礼部侍郎的含权量有多高。
“菩萨保佑!菩萨保佑!”
平日里,王若弗并不算特别虔诚的愚妇,和绝大部分国人一样,会在有求于神佛时才会变得虔诚。
如今,却是王若弗心情激荡,只靠自身已经无法平复心情了,才要依靠神佛让自己平静下来。
一般来说,有两种人会特别虔诚。
一种是生活太苦了,一点盼头都没有的人,另一种是天上掉馅饼,觉得自己运气太好了,根本没有把握靠自己拥有同样的财富或权势的人。
王若弗就属于后者。
“太好了!太好了!六妹妹什么时候回来呀!”
这是如兰到了。
看着自己的亲生女儿如兰,王若弗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可她若是知道了如兰此时心中所想,只怕就笑不出来了。
其实,对于父亲升官,如兰自然也是高兴的,但并没有过于兴奋。
她是个标准的小富即安的姑娘,对如今的生活挺满意的,并没有太强的上进心——否则也不会看上文炎敬,还死心塌地想要嫁给文炎敬了。
梁晓这只“蝴蝶”,并没有闲工夫盯着如兰这个妻妹,如兰和文炎敬还是如原剧中一样接上头了。
如兰如今和明兰的关系很好,她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心中想得全是——“六妹妹会不会帮我!成全我和炎敬哥哥!六妹妹是郡主了,品级比全家人都高,只要她肯帮我说话,就一定能行的!炎敬哥哥……”
……
盛家老宅,寿安堂。
盛紘正在给盛老太太汇报自己升官一事。
盛老太太也将自己在宫中经历的事情告诉了盛紘。
盛紘笑道:“儿子能今日,六丫头立了大功!”
说到这里,盛紘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盛老太太也感慨道:“明丫头被留在宫里了,但皇后娘娘也说了,不会一直将她留在宫里的,她现在身份不同了,等她回来了,不能让她还跟着我住了。”
盛紘点头说道:“母亲说得极是。”
盛老太太又说道:“我已经让人去收拾暮苍斋了,只是,暮苍斋也还是太小了,不若将其周围的几处院子也都连在一起,让明丫头居住。”
若按盛老太太的规划,新的暮苍斋已经比寿安堂、葳蕤轩都大了,但盛紘却是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这就是权力的魅力所在。
盛紘压低声音对盛老太太说道:“母亲,儿子待会去一趟卫氏那里……她是明丫头的亲娘,不能不放出来了。”
这些年来,为了降低卫小娘对明兰的影响,盛老太太一直压着卫恕意,不让她四处走动,也不让她同明兰相处时间过长。
以前,卫恕意是盛紘的妾室,盛老太太和盛紘母子可以随意拿捏。
现在,卫恕意是明兰这个郡主的亲娘,盛家对其也要以礼相待了。
盛老太太一点都没有生气,反而说道:“很是,你去看看吧,以后也要对卫氏好一些。”
如今明兰已经是皇帝义女了,盛老太太也不怕卫恕意影响明兰了。
全看明兰自己想要如何对待她自己的母亲了。
……
汴京城郊,盛家家庙。
墨兰身穿一身缁衣,面如枯槁,盘膝坐在佛堂中,手中握着一串佛珠,却是在发呆。
如今的她已经麻木了。
刚被关到这里时,墨兰闹过不止一次,可盛老太太和盛紘都对她厌恶到了极点。
墨兰大闹,除了没饭吃之外,没有任何效果。
久而久之,墨兰不想饿肚子——哪怕饭菜都是没油水的斋菜,以前墨兰根本不拿正眼看——不敢再闹了。
墨兰能够做到,仅仅是用不念经来“非暴力不合作”,不过对此盛老太太和盛紘都不在意。
“你听说了吗?咱们家六姑娘立了大功,被陛下收为义女,封了郡主!”
“怎么没听说,咱们都多了一个月的月钱哩!主君也跟着沾光了,如今做了礼部侍郎,若不是还在国孝期间,上面向五姑娘提亲的人,只怕能把咱们家的门槛踏平了!”
“里面那个……真是可笑,她要是什么都不做,现在就是礼部侍郎家的姑娘,郡主娘娘的亲姐姐了,什么样的人家都嫁得!”
“谁说不是呢,那林小娘害死了自己,害了自己女儿的后半辈子,结果倒不如什么都不做,哈哈哈!”
墨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过了好久,才发出一声尖锐刺耳的叫喊,将看守她的盛家仆妇吓了一跳,齐声骂道:“你鬼哭狼嚎什么?想死吗?告诉你,你今天晚上没饭吃了!”
第190章 说服赵策英,虎贲军扩编(4K)
大周皇宫,东宫。
赵策英被册立为皇太子之后,就入主东宫,在此居住办公。
先帝驾崩之前,曾经打算册立邕王为皇太子,多年没有住人的东宫因此进行了大面积的修缮。
结果,东宫修缮完毕后,邕王一天都没住过,就被兖王带着叛军直接杀了,这处完全可以拎包入住的庞大建筑群,倒是“便宜”了赵策英。
赵策英虽然头上顶着的名头还是皇太子,实际上干的却是“常务副皇帝”的活,相当于没有期限的“监国”。
没办法,赵策英之父,新帝赵宗全胸腹处的外伤虽然结痂了,但也伤了根本,喘气都有些费劲,只是强撑着不在文武群臣面前暴露罢了。
大周朝虽然不是大一统王朝,但也称得上是幅员辽阔,除了西夏占据的灵武之地,以及北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所谓的汉地十八省中的剩余版图,全都在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内。
如此大的帝国,每一日产生的需要皇帝拍板的事少说也有上百件。
赵宗全实在是没有理政的精力,只能抓大放小。
如今通政司送进皇宫的奏本,都是直接送到东宫赵策英这里的,赵策英一本一本的批阅,小事直接写上批语,发出皇宫,令人去办,大事则是先写上自己的意见,放到一旁,每日汇总一起,去见赵宗全汇报,让赵宗全拿主意。
赵宗全将自己的伤势遮掩得很好,朝堂上的文武群臣都不知道,只以为如今这一对天家父子是特例,竟是相互信任到了这种程度。
今日,赵策英正在埋头批阅奏折,他的任务很重,他已经很久没有抬头了,忽有宦官来报,“梁将军来了!”
赵策英愣了一下,然后直接将手中的湖笔扔到了一旁,起身说道:“快请进来。”
说话的同时,赵策英还迈步向殿门口走去,将姿态做得足足的。
梁晓刚走进殿门,就被侯在此处的赵策英一把拉住了手,赵策英笑道:“稀客!稀客!”
面对如此热情的皇太子,梁晓的反应很得体,先陪着赵策英说了几句话,然后还是找到了机会脱身行了礼。
赵策英皱眉道:“清臣,何必如此多礼!”
梁晓对赵策英的“礼贤下士”很满意,但还是板着脸说道:“太子殿下,礼不可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