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从梁家开始封狼居胥 第139节

  面对梁晓如此做派,赵策英心中不怒反喜,对梁晓更加的欣赏了。

  赵策英再次携了梁晓的手,走进大殿,自己在主座上做了,然后挥手让小宦官直接取来了坐具,示意梁晓坐下说。

  “清臣,你来我这里,应该不是来串门的吧?可是有事要汇报?”

  梁晓点了点头,说道:“太子殿下目光如炬!臣接手殿前司已经有段时日了,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特来汇报。”

  赵策英收起了笑意,很是郑重地说道:“清臣,你说。”

  梁晓点头道:“太子殿下放心,殿前司中并无有贰心之人,倒是有几个刺头,也已经被我收拾了,只是……”

  赵策英听了,表情有所舒缓,等听到这“但是”二字,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连忙追问道:“只是什么?”

  梁晓无奈地道:“只是,战斗力堪忧,说句不客气的话,平叛、剿匪都不在话下,可若是想靠他们打外仗,那就是……”

  话虽然没有说完,但赵策英已经明白了梁晓的意思,说道:“那就是痴人说梦了,哎,国朝承平日久,武备废弛……”

  赵策英的负面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对此他早就有所准备了。

  这段时日,赵策英和梁晓促膝长谈了好几次,对于梁晓,赵策英很是欣赏,在梁晓面前也不隐瞒自己心中的大志。

  让赵策英十分满意的是,梁晓非但没有给他泼冷水,反而也直抒胸臆,也将自己的志向告诉了赵策英。

  两人称得上是一见如故,赵策英将梁晓引为知己。

  赵策英想了想,说道:“清臣,你只管放手去做,从现在开始,殿前司你说了算,这绝不是空话,你大可放心……殿前司的禁军,已经是大周朝最精锐的军队了……”

  殿前司的禁军就算再拉胯,也比大周朝的其他军队强了不止一点半点,这就叫矮子里拔将军,实在是没办法。

  所以赵策英所想的,也只是尽量提高殿前司禁军的战斗力,能提升多少算多少,走一步看一步。

  梁晓对此却是有不同的想法,摇头道:“太子殿下,不是我危言耸听,只是,大周承平百年,久无战事,禁军已经烂到了根子里,而且更重要的是……里面的利益关系蟠根错节,根本无法理清,不知有多少勋贵从中获利……只要不动他们的利益,他们自然效忠于陛下和太子殿下,可若是要断了他们的财路,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没有用……”

  “可若是要提升禁军的战斗力,这些伸向禁军的黑手,就都必须砍断,否则无论做什么,都是白费力气罢了,这就是个死结……请太子殿下恕我说话不中听,禁军,已经没救了……”

  赵策英自然不会怪罪梁晓,宽慰道:“清臣,你还是太客气了,我自然是信你的……你总不会是来找我抱怨的吧,这可不是你的风格,快说吧,我知道你必定是有了主意,才来找我的。”

  梁晓笑了笑,说道:“全都瞒不过太子殿下的眼睛,殿下,您应该听说过虎贲军吧。”

  赵策英笑道:“清臣说的是哪里的话,我怎么可能不知道……虎贲军是先帝时创立的,前身叫做京畿卫士,第一任练兵使就是清臣你……”

  说到这里,赵策英不说话了,只是目光炯炯地盯着梁晓看。

  赵策英是聪明人,只这一个问答,就将梁晓的心思猜得七七八八。

  “清臣的意思是,继续扩大虎贲军的规模?”

  梁晓点头道:“殿下,虎贲军是我一手建立起来的,前不久先帝还命我重掌虎贲军,我敢拿颈上人头担保,虎贲军从建立至今,训练从未懈怠,精气神都和三司的禁军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更妙之处在于,虎贲军建立还不到十年,又一直被先帝亲自庇护,并无勋贵在其中有利益……也不是没有,准确地说,只有两人,就是我和英国公府的张昆……这两个人都挺好解决的,您说是不是?”

  虎贲军是先帝新政少数保留下来的“成果”,可以说是先帝的面子工程。

  新政失败后,先帝一直冷处理虎贲军,不裁撤,也不扩大规模,同时始终保持满饷的待遇,高强度的训练,还时不时拉出去剿匪。

  当着赵策英的面,梁晓也说得很是坦荡,最后还讲了个冷笑话。

  赵策英很给面子地笑了笑。

  梁晓继续说道:“世人都说,虎贲军规模小,虽然精悍,虽然屡立战功,但起不到大用,甚至以此来抨击先帝……但我对此有不同意见,我认为这是先帝给陛下和太子殿下留下的最重要的遗产,那就是一支强军的框架,虎贲军的框架已经搭起来了,这五千士卒全都是识字的,全都上过战场,杀过贼人,也就是说,全都是合格的低级军官,只需要补充家世清白的良家子士卒……”

  随着梁晓的言语,赵策英的眼睛变得无比明亮,声音都变大了,说道:“对!对!我怎么把虎贲军给忘了!五千名军官!全都是忠君爱国之士!全都是英勇善战之辈!”

  “清臣,你立了大功了!你说得对,这才是先帝给我们父子留下来的最有价值的遗产!”

  梁晓笑而不语。

  赵策英激动地道:“将虎贲军的规模扩大十倍!稍加磨砺,就是五万精兵!哈哈哈哈!”

  梁晓觉得自己该泼一些冷水了,说道:“殿下,并不像您说的那样容易……”

  赵策英摆了摆手,并不让梁晓说丧气话,而是说道:“清臣要说的,我都懂,但这确实是个好的开始,不是吗?总比看不到希望要强!”

  这倒是无可反驳的一句话,梁晓也就不再言语。

  赵策英继续笑道:“等虎贲军成了气候,就逐步裁撤旧军……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甚至有可能解决掉冗兵的问题。”

  梁晓对赵策英的反应很满意,这证明自己没有“选”错人,先不论能力,赵策英的态度是没的说的。

  赵策英深吸一口气,又问道:“清臣,你觉得这件事交给谁来做?”

  梁晓连忙说道:“殿下,虎贲军是我一手带出来的,我应该避嫌的……”

  赵策英“哼”了一声,说道:“我就知道你会这样说,虎贲军是你一手带出来的,难道还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吗?”

  “避嫌?避什么嫌?避个屁的嫌!”

  赵策英并不是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太子,他自幼混迹于闹市之中,说话粗鲁太正常不过了。

  梁晓心中更满意了,但还是做足了姿态,还想要再次辞让。

  赵策英却是不想听了,挥了挥手,说道:“此事交给我来办,你等着接旨就好了……除了这件事,你还有其他事吗?”

  梁晓说道:“并没有,那臣就告退了。”

  他不知道赵策英能不能说服赵宗全,但都无所谓,作为宋英宗投影的赵宗全,就算再能活,又能活多久呢?

  更何况赵宗全还深受重伤。

  这天下,迟早是赵策英做主的,他并不着急,也等得起。

  若能现在就开始,那自然是最好的,如若不能,那就再等一两年。

  只是,那个机会,也许就错过了。

  ……

  大周皇宫,垂拱殿。

  赵宗全斜靠在御座之上,看着下面满脸激动的长子,只觉得心很累,深吸一口气,斥责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赵策英一点都不怕,只是略微收敛了一点,然后将自己和梁晓的对话全都告诉了赵宗全。

  赵宗全微皱眉头,迟疑了片刻,还是说道:“祖宗之法,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大周朝能够承平百年,可见祖宗之法是有用的……”

  这是并不想让梁晓去管虎贲军的意思。

  赵策英大声道:“父亲,开国时太祖陛下横扫天下,灭国无数,那时难道也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是太宗曲解了太祖之意,矫枉过正,虽有些成果,但也断送了大周统一天下的可能!”

  顿了一下,赵策英又说道:“等虎贲军扩军完成后,自然要逐步裁撤旧军,再建一支新军,与虎贲军相互制约……还有,银钱粮草,也不让清臣经手,如此可保万无一失,这也是对清臣的保护。”

  赵宗全点了点头,说道:“还不算太傻。”

  赵策英笑道:“父亲这是同意了?”

  赵宗全“哼”了一声,说道:“我不同意有什么用,这天下早晚是你的,我也只是暂时保管罢了……”

  想到自己身上的伤,赵宗全的情绪有些低落。

  赵策英连忙说道:“父亲是天子,自有天助!”

  赵宗全摆摆手,不想再听这些没意义的话,只是问道:“你就这样大刺刺地作保证了?若是我就是不同意呢?”

  赵策英“嘿嘿”一笑,说道:“是父亲不同意,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可是个好人。”

  赵宗全听了这无赖一般的话,猛的咳了几下,然后笑骂道:“还不害羞,多大的人了!”

  赵策英讨好地笑道:“父亲……”

  赵宗全却是不想听了,只是叹气道:“罢了罢了,当爹的不就是给儿子背锅的吗?别看你现在笑的欢,等你儿子大了,你也逃不掉……”

  赵策英顺势无赖地笑了起来,说道:“您孙子才刚会走呢,早着呢,哈哈哈!”

  赵氏父子两人一起大笑起来。

  梁晓再添新差事,重掌虎贲军,负责虎贲军的扩编工作,也就定了下来。

  ……

  盛家老宅门口。

  一辆极为华贵的马车出现在这里。

  盛家中门大开,马车缓缓驶入,直接来到了二门处。

  王若弗已经带着儿媳海氏在此等候了,目视马车停了下来,从上面跳下来两名宫女和两名宦官。

  然后,身穿郡主服饰,贵气逼人的盛明兰,缓缓走下了马车。

第191章 大胆康王氏,见了郡主,因何不跪?(4K)

  盛家老宅,二门。

  明兰缓缓走下马车,带领着小桃,以及两名宦官和两名宫女,来到了王若弗、海朝云婆媳两人身前。

  “母亲,我回来了。”

  明兰朝着王若弗蹲身行礼,王若弗连忙带着海氏避开,不敢受明兰的礼。

  前不久,新帝赵宗全已经正式收养宫女蕊初和盛明兰为义女,将两人封为了从一品的郡主。

  此时站在这里的若是赵氏郡主,非但不用给王若弗行礼,王若弗反而要对赵氏郡主大礼参拜。

  王若弗是明兰的嫡母,靠着这一层的关系,她不用给明兰行礼,明兰也还要给她行礼。

  但王若弗再也不能坦然接受明兰的礼节了,必须要避让,否则就是不尊重明兰的另一重身份。

  说起来很是拗口,但这件事就是这样的复杂。

  归根结柢,还是明兰的情况太特殊了。

  宫女蕊初的父母都已经亡故了,皇帝认她做义女,封郡主,就没有这么多问题。

  明兰父母双全,却又被皇帝认作了义女……

  对此朝堂上也并非没有反对意见,毕竟涉及到了礼法。

  甚至连太后都隐晦地劝说赵宗全再考虑考虑。

  但赵宗全已经有了安排,态度还是十分强硬,终于压下了所有的反对意见,将这件事办成了。

  王若弗避开了明兰的礼,心里突然有些不是滋味,正不知道说什么。

  这时海氏上前向明兰行礼,倒是给王若弗解围了。

  盛长柏夫妇是明兰的兄嫂,但又和父母不一样。

  海氏恭恭敬敬地给明兰行礼,明兰下意识地想要避开,却被身后的两名宫女扶住了。

  其中一名宫女在明兰耳边轻声说道:“郡主娘娘,您现在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皇家,请您一定要注意。”

  明兰有些不自在,但也知道对方是为了自己好,冲着对方温和地笑了笑,站在原地不动,没有避让,只是在海氏行礼过后,亲自上前将海氏扶了起来。

  海氏的情商比王若弗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对此早有心理准备,接受程度也更高。

  被明兰扶起来后,海氏面色如常,笑着说道:“郡主娘娘,快些进去吧,老太太一直在等您呢。”

  明兰淡淡笑了一下,说道:“嫂嫂还是叫我六姑娘吧,都是自家人,不要生分了。”

  辞让了几次,海氏才接受了,改口管明兰叫六姑娘。

  王若弗此时终于调整好了心态,笑了笑说道:“老太太最近都是从早上盼到晚上的,你快去看看吧。”

首节 上一节 139/2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