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平凡亦不平凡的一生--张建志回忆录 第10节

点击:

去日本也不是临时决定的,当时我女儿右耳长了一个瘤,本来想在国内做,但在国内没有交保险,所以就必须在那边做。那时候我已经生病了,我想如果我这种病时间久了就会透析,要透析的话哪都不能去了。所以就这么打算去了,因为做手术得有人照顾。到了日本,我感觉日本的医生和护士真是比咱们国家的人有敬业精神。说实话,我们国家的医疗体系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暗箱操作,还要送红包,日本的医院不会出现这样情况,他们特正统。

我感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差距太大了,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我们到那从入院到住院,办手续我发现日本人管理的特别好。一到咱国家就感觉到农村了,其实也是高楼大厦,咱硬件挺好软件不行,管理各个方面,让我感触最深。咱们只是和谐社会,人性化管理,咱们只是口头上的,而且让你感觉到特别虚伪,老是嘴里头叫唤,实际上没做到。日本的人性化管理体现在每一个细节,我们刚入院办手续的时候,虽然我们语言无法正常沟通,但我刚到那儿就能看出来。办手续的时候,家里人可以在一旁等候。在办手续窗口的对面有一大排沙发,家属可以在那坐。办完手续之后,会有护士下来专程接送,帮忙把东西拎进病房。然后介绍医院的设施,怎么使用,介绍洗衣房在哪,他们的洗衣房在一个特别大的地方,好多洗衣机、烘干机,都是投币使的,特先进。你要是想洗,随时可以投进去,里面有洗衣粉,往里放完,洗好甩干了就可以拿走,没有让你感觉不方便的。

护士给介绍完了所有的设施,像电视怎么看,一天120日元,都是投币制的,有一张像一卡通的卡,插上以后你想看多长时间就看多长时间,是不计时的。还有冰箱,彩电,一个人一个小电视,小冰箱,每个人都有耳机,谁都互不影响。而且你想看24小时也没人管,你看时间长,就收的钱多。都介绍完了以后,手术大夫,麻醉师,护士长全都来,家属病人都在病房等着就可以了,等他们一来,首先是一句问候:“您好”,然后鞠躬敬礼,再做自我介绍,介绍日程:需要住多长时间院,每天日程安排,到几点查房,哪天做手术,都给规定一下。让你一看心里特别明白,我哪天手术,几点干什么,他们管理的特别好。他们的洗澡时间是加班,每天10点到10点半然后给你排好班,你想几点洗给你记上,这个时间就是你的时间,如果你不洗,澡堂是空的别人也不能用。

他们复诊的时候,看病也是。第一次初诊排队,第二次复诊以后都是提前预约的,然后给你预约。比方说上午9点至9点半,一个病人最多看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只能给你看病,你说你来晚了,那就不给你看,让你排到下班为止的时候最后给你看,挺守信用的。让你看着特规矩,有条有序的,没有收红包这么一说,医院随处都会贴上“禁止收病人的红包”的标语。

还有去医药拿药,你看咱们医院给吃药,就拿个大碗里面所有的药都放一块,而且你也不知道是治什么的,你得问问,要是赶上好护士帮耐心的给你说,要是赶上不好的护士她们还不耐烦。

日本这些医院的护士都非常的耐心。比如病人需要吃五种药,他们会把药平均分配到五个小袋子里面,上面写上服用时间,还有药品名称,再用一个大袋装起来。让我感觉特别细心,印象很深刻的。

医生给病人做完手术之后,脱下手术服便随同护士一起把病人送入病房,守在病床前,直到把病人叫醒为止。等麻醉药效过了之后,医生就会把病人慢慢叫醒,会关切的问:“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觉得不舒服。”病人答应没事儿之后,医生再给病人家属说一下病人的手术情况怎么样,照顾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把病人所有的问题交代完之后,医生才离开病房,这些都体现出了人性化。我发现咱们中国的医生就是大爷,病人是卑微的小奴婢。

日本的环境和中国也不大一样,我去的时候是八月份,因为日本离赤道很近,走在大街上就像被烤一样,所以大街上经常是空空荡荡,没有人。我女儿说,大街上经常都是这样。这样一来,我都不敢骑车出门了,万一迷路了,找不着可咋办呢?

日本的城市建筑和街道看起来很整齐,特别是环境为生,非常的干净,我在日本住的三个月几乎没擦过鞋。路政交通的管理也是井然有序。比如说超市门口停车的地方,有专门停自行车的地方,有专门停汽车的地,还有专门供残疾人停车的地方。都规划好了,而且也有要求,残疾人停车的地方,正常人是不可以停的。

不过有一点,日本人都很守规矩,比如骑车到红灯下的时候,就会自觉的停下来,没有交通协管员。还有比方说行人要过马路,但是大街上也没有什么人,但你也在那等着,司机在车里面示意让你过去,特礼貌。不像咱们这似的,一瞅行人绿灯的时候人很少,赶紧抢过去。

在那住了三个月,就没有看见过扫卫生的,大马路上更没有见过警察,保安更没有。而且我觉得还有一个就是厕所干净极了,比咱们家的还干净,他们的每个厕所都有手纸。

日本之行

后来我到东京住了4天,陪女儿去医院,医院的地板擦得非常的干净,有时候家长带小孩来看病,小孩累了直接往地上一躺就可以了,家长也不会管。

超市、医院的卫生间里边,有的家庭父亲上班,主要由母亲一个人带着,去卫生间特别方便,而且有的小孩还需要换尿布。卫生间里面会放着小床,上面铺着褥子、床单,家长就可以在里面换尿布,如果家长要上厕所,可以把小孩放到墙角那块,小孩可以坐着,要不然把小孩放到床上就可以了。还专门有个房间,外屋有两个小床一边一个,还有两个垃圾筒扔尿不湿。然后这边墙上放热水器可以冲奶粉,还有洗手池子,最里面有一个特别小的房间,也就是三四米有一个沙发,母乳喂养的可以坐在那,关上门,每一个小细节都体现出人性化。

超市门前有椅子,顾客逛累了,可以坐下来休息。日本是热带海洋性气候,随时都可能下雨,所以医院、超市都会在门口放伞,供大家使用,这些伞也都是免费的。

日本的超市里面没有安装感应器(防止顾客拿走未付款的商品),他们的收银台设置在商场中央,就算你没付款直接把商品拿走也不会被察觉。更没有保安,但大家都很自觉,我觉得这和生活水平以及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说实话,要在中国,商场如果搞成这样,不得亏死,得丢多少东西。

什么叫做人性化?把服务做到每一个细微点就是,处处为别人着想。超市门口有很多推车,儿童可以免费骑车和父母一起逛。还有夏天买冰激凌,专柜旁边有很多冰块供顾客使用,去领个袋子,装上冰块,就可以把冰激凌带回家了,这些都是免费的,而且为顾客考虑的特别的周详。

去日本还是挺习惯的,不过有一句话真说的很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我刚去的时候老吃海鲜,经常便秘,不过后来慢慢就好了。日本的国民给我的印象很好,他们热情,非常的有礼貌。

有一天我在家闲着没事儿,女儿住在郊区,于是我想骑自行车去城里玩。后来回来的时候,我就不想按照原路返回,我凭着记忆打方向,想找一条新路回去,结果越来越迷糊,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了,这会儿我该着急了,路上又遇不着人,也不知问谁?

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像洗车房一样的地方。我问了一个人,他不知道,但还是很热心的让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问问。

在邮局门口有一个小伙子特别热心,他对中国人挺好的,给我划上地图,怎么走,有什么标志,在哪儿拐弯。虽然语言不通,但是我按他给我划的就这么走,有一次应该是过一个红绿灯,我就开始犹豫了,是拐弯啊还是继续。大街上也没有人,好不容易看到一个中学生,我就问问他爱知大学怎么走?我写了一张纸条。这小孩也就16岁,告诉我之后,我就照着他说的一直走,可我怎么觉得越走越不像呢,过了有7、8分钟,因为问完了以后我们就分开走了,他往左走我往右走了。过了一会儿那小孩就骑车追过来了,上来就说:对不起,我刚才说错了,你应该再过一个路口,他拿纸给我写,给我划。我觉得日本人特实在,他们办什么事很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