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
“罗镇你放心。”
“这是好事,相信那些贫困户不会拒绝的。”
听到这些村长村支书的回应,罗和光却眼睛一眯:“有些事情你们要自己把握好一个度,毕竟都是一个村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这一次我就一个要求,让帮扶计划真真实实的落实下去,我再说一遍,是真真实实的落实下去。”
几个村长随即干笑了起来。
“是是…”
“我们一定贯彻落实镇政府的指示。”
毕竟谁是真正的贫困户,这些地头蛇哪一个不清楚。
而罗和光虽然不知道每一个村的具体情况,但是他非常清楚,这其中一定有猫腻。
之前他没有抓手,自然不会太过于计较,只要别太过分就可以了。
现在他借着帮扶计划作为抓手,自然要好好警告一下这些人,毕竟这件事关系到他的升迁,由不得他马虎大意。
第74章 护身符
金町村的村委会。
村长王建新和村支书方勇一起开车回来后,就召集了村委会的其他人,连夜开小会。
方勇给在场的几人派了烟,然后看向王建新:“老王,你打算怎么办?”
“怎么办?照办呗!”王建新点燃了烟,缓缓地吸了一口:“呼…罗镇的意思非常明白,而且这一次帮扶计划,你该不会想插手吧?”
“也可以优先照顾一下自己…”
“好呀!阿勇,你家里面有谁在养鱼?伱让他们改养埃及鱼呗!”
“我不是这个意思。”方勇小声说道:“这件事镇政府应该有补贴吧?我们可以…”
王建新再次吸了一口烟:“呼…别想了,镇政府确实是打算补贴,但不是直接补贴,而是打算请挖掘机免费帮贫困户开塘。”
“那也可以登记一下,然后从其他地方进埃及鱼…”
“阿勇,别太过分了,而且这种事情你以为可以瞒得住?到时候那些人闹起来,大家都不好,罗镇那边也不好交代。如果你真要名额,还不如直接去找海陆丰公司,反正只要有鱼塘,都可以签约。”
“可我家里面的鱼塘都被征用了。”
“那你想怎样?”
“反正一个村有70亩额度,挤一挤应该可以挤出一些的。”方勇眼神之中露出一丝贪婪。
王建新目光有些似笑非笑地盯着对方:“呵呵,如果到时候你交不了鱼给海陆丰公司,那你想怎么办?一亩违约金9万,你要多少亩?要不全部都给你?”
“埃及鱼到处都是…”
“你可以想到,别人会想不到?到时候肯定有人会想到低价外购埃及鱼,你们都外购,要不要考虑运输成本?也就是说,你们最多只能在汕美本地购买,本地除了海陆丰公司的签约养殖户,还有谁大规模养殖埃及鱼?到时候你们都去买,别人都是傻子,会便宜卖给你?成本一上来,你真的可以赚钱?”
王建新仿佛在看傻子一般看着方勇。
而听完这些话的方勇,顿时被吓出一身冷汗,连忙吸了一口烟,缓了缓心情:“呼…”
过了一会,方勇才缓过来,然后他才反应过来,王建新是在救他,赶紧道谢起来:“多谢了,老王。”
王建新心想:‘要不是看你这个大傻子好控制,方便当枪使,老子才懒得提醒你。’
不过他表面还是笑呵呵:“知道就好,把这件事落实好,这些人也会承你我一份情,就当为下一届拉票了。如果有人想找你,你直接让他们去找海陆丰公司签约好了。”
“我明白。”方勇打消了各种小心思之后,自然变得大公无私起来。
其实低价外购这种情况,早就被江淼考虑在内,定量采购合同就是为了卡这种事情,同时高额违约金,也是遏制手段之一。
定量采购合同之所以可以压制通过大量低价外购,从而赚取差价的行为。
就在于海陆丰公司会发出公告,罗列出签约养殖户的养殖规模,同时卡死收购的总量。
这样一来,没有签约的养殖户自然不会轻易去养殖埃及塘虱,以埃及鱼在岭南地区的臭名昭著,各地养殖埃及塘虱的规模是很有限的,特别是汕美本地,除了野生的埃及塘虱,真的没有多少养殖户会养殖。
这些签约养殖户想赚中间商的钱,就必须大量购入埃及塘虱,而且还必须低价购入。
可是本地非合同之内的养殖规模有限,一旦大量购入,必然会快速抬高市场价格,并且会造成本地的埃及塘虱很快被收购一空。
购入价格提高,加上运输成本,赚头就不大。
至于从外地购买,更加行不通,一方面岭南其他地方的埃及塘虱养殖规模同样很小,另一方面运输成本会飙升。
更何况,江淼还准备另一招,那就是突然发临时牌照,只要持有临时牌照,就可以根据临时牌照的额度,向海陆丰公司出售埃及塘虱。
就如同王建新所说的,别以为别人是大傻子。
只要海陆丰公司放出临时牌照,那些非合同范围内的埃及塘虱,很快就会被海陆丰公司吃下去。
而当初定下每公斤3块钱的收购价格,就是考虑到了本地的运输成本便宜,如果从外地运输,那个成本就足以让这笔买卖变得毫无价值。
普通大货车每公里每吨的运费报价在1块钱左右。
而海陆丰公司要求埃及塘虱必须是活体收购,这意味着不能使用普通大货车,只能使用运输水产品的专业货车,报价每公里每吨大概在3块钱左右。
假设从最近的鹅城黄埠镇运输过来马宫镇,全程五十多公里,每吨运费加起步价,就要300块钱左右。
而外地的埃及塘虱收购价格,每公斤在2~3块钱。
也就是说,距离超过200公里之外的埃及塘虱,就算是运输到马宫镇,基本也不存在利润。
这一切都早已经在核算成本的时候,江淼就让公司进行过专业的计算。
只要到时候有人贪心不足,故意大量签约合同,准备玩低收高卖的把戏,公司就定期放出临时牌照,吃掉周边地区的埃及塘虱,让这些人没有办法在近距离内购买到埃及塘虱,从而造成违约。
那些真正的贫困户,肯定没有办法玩这种低买高卖的把戏,就算是有,也是在几个村里面的小范围小量采购。
只有那些大户才有能力这样做。
坑这些人的钱,江淼毫无心理压力。
反正愿赌就要服输。
估计被搞一两次,这帮人就不会再打埃及塘虱的主意。
其实如果那些大户真投资搞埃及塘虱的养殖,也是可以在海陆丰公司这边赚到钱的。
江淼讨厌的是那些贪得无厌,想利用海陆丰公司的帮扶计划,来投机取巧的家伙。
倒不是他江淼正义感爆棚,而是帮扶计划可以捆绑大量贫困户,从而增加海陆丰公司在当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有时候公司规模大到某种程度,就需要给自己打造护身符了,从而实现大而不倒。
这可是护身符之一。
看看袋鼠外卖,疯狂压榨骑手,为什么一点事情都没有?还不是袋鼠外卖手握着庞大的外卖骑手,已经到了不能轻动的地步。
很多员工规模庞大的企业,往往都是关系到稳定。
而帮扶计划就是江淼给海陆丰公司准备的第二张护身符。
至于第一张护身符,自然是他那特殊的医术。
谁敢坏他的谋划,那就是他的打击对象。
因此那些想钻空子的家伙,不仅仅是窃取了本来该给贫困户的资源,还有在破坏江淼的计划,江淼自然会想方设法对付这些人。
第75章 深层指令(求订)
有了镇政府和各村委会的全力配合,海陆丰公司在当地的签约养殖户数量暴增。
仅仅用了不到五天时间,配额给帮扶计划的400亩鱼塘,就被马宫镇下辖六个行政村完成了。
一共有316户贫困户签订了定量养殖合同,镇政府为此还拨款了150万的专项资金,用于帮助一部分没有鱼塘的贫困户挖鱼塘。
而一部分有鱼塘的贫困户,已经开始准备养殖的相关工作,订购埃及塘虱鱼苗,联系亲朋好友要他们的剩饭剩菜。
这股风潮也影响到了那些普通村民,很快剩下的两百多亩鱼塘额度,也被周边的村民抢空了。
考虑到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江淼和姐夫等人讨论之后,批准再增加五百亩鱼塘的配额。
这才将当地有意签约的养殖户吸纳一空。
而另一边。
从阳江杜老板那里采购的二手饲料生产线,也通过十几辆大货车,陆续被运回到马宫镇。
杜老板还算厚道人,将之前定购生产线设备的供应商,也介绍给了海陆丰公司去接收设备的人员,同时还将他和对方签署的后期养护、检修合同,一并移交给了海陆丰公司。
而江淼考虑到设备安装的问题,并没有重新找其他设备公司来安装,就让那个设备供应商派人过来安装,同时要求对方尽快对于这些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和保养。
不过这些事情,不需要江淼自己去时刻跟进,他就是签一个名的事情,真正对接跟进的人,肯定是下面的员工。
同样,公司下属的环保办公室那边,陆明远等人已经从梅拢镇的金银加工厂完成考察工作,带回来了一份初步的环保改进方案。
办公室内。
江淼给陆明远倒了一杯凤凰单丛。
“老板,这是我的环保改造方案。”陆明远先将方案计划书递过来,才拿起茶杯喝了一小口。
接过文件,江淼翻看了一会。
金银加工厂的环保改造方案,主要集中在噪音隔绝、空气粉末沉降、金银粉末回收、污水循环再利用上,设备和施工改造的整体费用,大概需要60万左右。
他抽出圆珠笔在上面签了名,批准了这个方案。
“明远,你回来正好,我新的任务交给你。”
陆明远放下茶杯:“老板请吩咐。”
“饲料厂的一部分生产设备已经回来了,饲料厂的场地那边也在修缮,你趁着工厂还没有投产,尽快规划好饲料厂的环保工程。”
对于这种分内之事,陆明远自然不会推拖:“没有问题,我明天就带人入驻饲料厂。”
紧接着,江淼又交代了之后的一些工作,让陆明远继续跟进金银加工厂的环保工程进度,同时开始安排考察饲料厂、罐头厂、实验室、农场,为这些工厂和场所规划设计好环保配套工程。
…
处理好了环保工程的安排,江淼将其他事情交给了副总经理蒋海波,自己则将精力集中在实验工作上。
实验区这边的事情,安佳德公司内部虽然出现了不少变动,其公司的股票在港股上风云变幻了好几天,期间上演了好几次文斗武斗。
不过这些事情和海陆丰公司关系不大,因为对方已经按时完成了问题整改,包括更换了那些偷龙转凤的二手仪器。
既然对方已经整改好了相关问题,江淼在确认没有问题之后,就痛快签下了工程验收书。
这几天他就带着书雅、张成栋等人,在熟悉那些实验仪器,特别是那些最重要的转基因仪器。
因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是公司未来的重要方向,他和书雅等人必须尽快熟悉。
好在有鉴定面板,鉴定面板虽然不能推演未知的技术,但是对于已存在的物品,其各项情况都会被鉴定面板巨细无遗地展现出来。
这就让他对这些设备了如指掌,很容易操作这些仪器,毕竟鉴定面板已经将仪器的所有信息都展现出来了,如果这还学不会,那就真的无药可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