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日子里,赵旭日在场上踢球不能说不努力,但他的身上总是缺少一股狠劲。
因此,赵旭日几乎从来没有受过什么严重的伤病。
高鸿博拿着赵旭日的报告,指着一旁的椅子:“感觉怎么样?”
“没问题。”赵旭日自信地坐下,拿起茶水喝了一口。
高鸿博看着赵旭日:“我觉得你从来没有在球场上接近过自己的极限。”
“极限?”赵旭日端着茶杯的手停了下来。
高鸿博敲了敲桌子:“好好想想,自你出道以来,我没见过你抽筋,没见过你因拼抢对抗而受伤。这样踢球很合理,但这不会让你成为最好的自己。”
赵旭日咬住嘴唇。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回顾他的职业生涯,踢球一直顺其自然,发挥天赋,按照教练布置的战术,努力执行。
该跑的时候跑,该拼的时候拼。
但确实,正如高鸿博所说,他从没像刘建业那样在比赛尾声因极限冲刺而抽筋,也从来没有为了封堵射门而受伤。
无论什么时候,他都习惯保留一丝余地,不让自己陷入绝境。
高鸿博继续说道:“我们不接纳平庸,只追求卓越。如果你不追求自己的极限,最好还是尽早离开。因为,这里的生活只会让你感到折磨。”
赵旭日有些犹豫。对他而言,足球只是一份工作,一份很赚钱的工作。
高鸿博直视着他:“走在街上,人们总是会把你认成冯潇霆,然后追捧你。难道你没有想过,有一天让他们认出你吗?”
一股强烈的不甘和前所未有的渴望猛地冲了上来。
拼一把吗?活了这么久,可能也是时候拼上一把了。
赵旭日想到冯潇霆送给自己的皇马球衣,在合同的上方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我能达到您的要求,请你放心。”
“行。”
送走了赵旭日,高鸿博又等来了吕鹏。
这个年轻人稚气未脱,但有着一种大将风度。作为大连实德预备队的队长,他身上具有一种超越年龄的责任感。
“高指导。”吕鹏礼貌地打了个招呼,没有普通年轻球员的那种拘谨。
高鸿博直截了当地说道:“我看过不少你的比赛录像了。吕鹏,你很聪明,基本功扎实,大局观也还不错,在大连预备队,你是毫无疑问的组织核心。”
吕鹏点点头,但没有笑。因为,这些话不重要,重要的是‘但是’之后的话。
果然。
“但是,”高鸿博话锋一转,语气平静却十分残酷,“以你的天赋,如果加入一线队竞争,无法承担起组织进攻的重担。贝隆是世界级的中场指挥官,他的传球脚法与传球视野,是你学都学不会的。”
吕鹏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认真地听着。
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也清楚预备队比赛和中超、亚冠、世俱杯舞台之间的巨大差距。
只是,现在他站在这里,高鸿博就已经肯定了他的价值。
高鸿博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我最欣赏的就是你沉稳的性格。无法成为组织核心没什么大不了,你可以担任球队中同样重要的角色——节拍器。”
高鸿博将另一份合同推了过去:“你的防守位置感很好,有韧性,预判也不错。你的转移球稳定,能在压力下控制住节奏,把球安全地交给贝隆,这就是巨大贡献。
在他身边观察、学习,学会如何在顶级对抗中阅读比赛、选择路线、控制节奏,这才是你现阶段最该做的。
最重要的是,虚心,学习,成长。你能做到吗?”
吕鹏没有任何犹豫,从桌上拿起笔,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高鸿博坦率地说出了自己所有的想法。他愿意给自己在中超联赛出场的机会,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尤其是,他可以在贝隆身边踢球!
吕鹏写好自己的名字,将合同推回去:“谢谢高指导,我有信心。”
高鸿博点点头:“那就这样,我们明天见。”
第222章 有人加入,有人离开
哨声响起,沈祥福抬起双手,示意今天的训练正式结束。
赵旭日瘫在草坪上,身上的衣裤都已经被汗水浸透。
他感觉双腿像是灌满了沉甸甸的铅块,每一次呼吸都拉扯着紧张的胸口,喉咙里弥漫着铁锈的味道。
他不是没经历过日常训练,但在大连的训练场上,九十分钟的有球对抗往往节奏舒缓,可以喘口气,甚至可以插科打诨,聊上几句。
可刚刚过去的这四十五分钟,简直就像是被塞进了一台正在运转的滚筒洗衣机。
夹杂着跑步、冲刺跑、快速传球、反复折返冲刺的有球训练,节奏极快,根本不给他思考的时间。
强度大到他难以想象,每一项训练都像是要榨干他的最后一丝力气。
张晓彬一直都是隐藏在光辉下的杀手,但他出色的完成了训练任务。
而赵旭日呢?
他累的像条死狗一样,瘫在草坪上。
赵旭日自嘲地笑了。拼一把?他已经真切的感受到了这三个字的含金量。
想到之后每次训练,都要经过这样的痛苦折磨,赵旭日就心中打颤。
吕鹏率先缓了过来,他的大腿有些紧张,跟着队友做起了拉伸运动。
“爽!”
尽管很累,但年轻人恢复的更快。作为队长,他也具备更强的韧性。
最让他震撼的是这种训练的方式与强度。
他突然能理解为什么沈阳铁骑能够取得成功。
队内训练的强度,已经胜过了大部分中超联赛的正式比赛。
当球员适应了这种强度的训练,再折回去踢强度更低的比赛,自然不会遇到任何问题。
高鸿博在场边叹了口气。
想要重新打造一支有竞争力的球队,任重而道远。
何况,球队还有许多位置的球员没有得到补充。
林乐风刚刚走出机舱,心脏还隐隐作痛。
他就知道,蓝总主动揽过引进刘健的事情一定会出乱子。
王守义这家伙惹蓝总干嘛?
原本,球队为刘健准备了两千万的预算。
但蓝梦一气之下,在大连挥金如土,用三千多万的价格打包带走了赵旭日与吕鹏。
在金钱的作用下,大连当天就将两名球员送了出来,甚至愿意将两人打晕送到沈阳。
这可是三千多万啊!
林乐风走出机场,叫了辆出租车,赶往武汉光谷。
“疯了,真是疯了。”林乐风揉着肿胀的脑袋,计程车停在训练基地外。
武汉光谷已经提前解散,球员也已经放假。
办公楼里只剩下寥寥几人,维持着俱乐部的运转。
裴总站在门口,等待着林乐风。
“裴总!”林乐风与对方笑着抱在一起。
“走吧,办公室里聊。”
两人走进办公室,裴总一开口就扎在了林乐风的心上:“你们可真是大手笔。三千万,买两个中场。”
林乐风捂住了眼睛:“别说了,我们老板是这样的。”
裴总哈哈大笑:“多好?一个不缺钱的老板。我们可就不一样了。”
林乐风直入主题:“张烈走了,我也不瞒你,我们需要一个守门员。”
“曾诚?”
“对。”
裴总陷入沉思。
曾诚是俱乐部在过去几年除了邓卓翔外的最大发现。
他反应速度极快,擅长扑救近距离射门。同时,高空球判断准确,凭借身高优势在禁区内有极大的控制范围。
气质沉稳,虽然年纪不大,但在逆境中表现稳定。
只是,他的脚下技术十分粗糙,对出击时机的把握也不太好。
不过,这只是他加入一线队的第四年。
作为一个守门员,他还远远没有达到自己的巅峰。
约莫过了五六分钟,裴总终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八百万人民币,曾诚值这么多钱。”
“裴总...”
裴总不给林乐风降价的机会:“八百万,或者你换个目标。”
林乐风看着裴总的表情,他十分坚定,没有一丝犹豫。
林乐风明白,现在的中超联赛已经不一样了。
世俱杯冠军的效应远超他的想象,加上迅速崛起,不断砸钱的广州恒大,急于补强,四处抬价的山东鲁能。
中超联赛的球队都盯紧了队中的明星球员,待价而沽。
在这些球队的眼中,沈阳铁骑是最肥硕的那只肥羊。
林乐风感到一阵窒息。这完全违背了他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的本能。
然后,林乐风咬着牙说道:“没问题,那就八百万。”
诸葛延讲的那句话很有道理。
只要目标是正确的,能够解决球队存在的问题,成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姜宁很贵,远远超出了他应有的价值。但他在球队夺冠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裴恩才哈哈大笑:“我一直讲,林总很有格局,从来不会还价。沈阳铁骑这三驾马车,你是最重要的一个。”
林乐风勉强笑了笑。
都说人捧人高,可他根本笑不出来。
裴恩才的秘书很快送来了合同,林乐风看过合同,便点点头。
带着创下国内门将转会身价记录的成绩,林乐风坐上了飞往天津的飞机。
曾诚是个很有野心的年轻人。有的人可能会顾忌张烈留下的成就,但他已经等不及超越对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