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赔钱的我竟然打造中超新豪门 第233节

  至少,李明还有李霄鹏等人作为他的竞争对手。

  想到这里,高鸿博一声轻叹。

  韩日世界杯,是国内足球的一座高峰。所有人都以为这将是国内足球腾飞的开始,却没人能够想到,这是国内足球走下坡路的开始。

  短短几年时间,人才竟然凋零至此。

  高鸿博收拾心神,问道:“人呢?”

  蓝梦指着训练场:“沈指导正带着他适应环境呢。你要去看看吗?”

  “不用了,沈指导办事我放心。”

  蒿俊闵跟在沈祥福身后,沈祥福正领着他熟悉俱乐部的基地。

  这个训练基地拥有十六块训练场,拥有地暖系统,场边十几个摄像头拍摄着每一次训练的细节。

  除了室外训练场以外,还有训练馆,包括休息室、娱乐室等等。

  球员们可以在训练馆玩乒乓球、羽毛球、台球等等。

  蒿俊闵越看,越觉得自己离开天津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沈阳铁骑要赚多少钱,才能够修建这样一个训练基地。

  每个赛季,光是草皮的养护费用就不是一笔小数目。要知道,这里可是北方,是全国最冷的地方。

  沈祥福问道:“对了,你要自己买房吗?还是要俱乐部给你安排住处?卡瓦尼和他的女朋友已经去了意大利,你可以住进他空出来的房子。”

  “可以吗?”蒿俊闵没想到,俱乐部连这些也管。

  “那肯定。”沈祥福很干脆,“我等会儿让后勤把房子钥匙拿来,让他领着你去。小区名字就叫龙腾苑,步行只需要十分钟。球队正在休息,所以你暂时见不到队友。还有什么吗?”

  蒿俊闵问道:“健身房呢?我想去见识一下。毕竟,这基地太专业了,我之前从来没见过这样的...”

  沈祥福能理解他的感受。毕竟,沈祥福自己第一次来到新基地的时候,也是一样的。

  很多设备都是他头一次见,甚至连用处都没听过。

  “走吧。”

  沈祥福领着蒿俊闵走进训练馆,健身房在一层。

  两人走进来的时候,张玉宁正在躺在一台机器上,他的双臂推动横杆,身体像一张拉满的弓,每一次推动都伴随着低吼,像是在和看不见的对手角力。

  汗水如溪流般从他的鬓角、脊背上淌下,在地上铺着的垫子上汇成一团水洼。

  现在他最大的问题就是体力。年满三十二岁的他只拥有半场体能,在激烈的比赛环境下,他的体能条显得更短。

  蒿俊闵问道:“这是?”

  沈祥福解释道:“健身房全天候开放,想来的时候都可以来训练。当然,这得队医同意你加练才行。身体如果一直超负荷运转,很容易被伤病找上门。”

  这时,张玉宁走下仪器,说道:“而且,要学会正确的用法。比如这台模拟机,用于锻炼肌耐力。每一次推杆都需要调动全身的力量,机器会给你不同方向的力,你需要用相应的力量与之对抗。”

  沈祥福问道:“练完了吗?”

  张玉宁抹去额头的汗:“结束了,我现在去做个肌肉拉伸,然后回家。”

  看到这一幕,蒿俊闵下意识地看看自己。

  眼前的这位前国脚,和他近几年的风评截然相反。酗酒、身体下滑、状态一落千丈。

  可如今他亲眼所见,那贲张的肌肉线条,那搏命般的神情,你管这叫下滑?

  和现在的张玉宁比起来,蒿俊闵瘦弱的像一根竹竿。

  “走吧。”沈祥福转身便要离开。

  蒿俊闵指着那台机器问道:“我能试试吗?”

  沈祥福摇了摇头:“我了解你的心思,但你需要尊重运动科学。在教练根据你的身体状况为你量身定做训练方案之前,我不能允许你在这里使用除跑步机外的任何训练器械。这是为了身体安全而做出的规定。”

  “好吧。”蒿俊闵点点头。

  就在蒿俊闵参观训练基地的时候,他的转会消息终于问世。

  第二天一早,沈祥福来到办公室,高鸿博正躺在沙发上,看着报纸。林乐风在一旁喝着牛奶,同样在阅读报纸。

  沈祥福看向茶几,上面还摆着好几份报纸。

  比如南方日报的头条《破坏联赛生态:哄抬物价的始作俑者》

  《申城晚报》的版面头条《人傻钱多?沈阳铁骑运作堪忧》

  沈祥福随手拿起一份。

  [恒大集团刘永灼先生虽力主引进罗纳尔多等巨星打造品牌战略,但其主要目标还是国际球星市场,对国内球员转会保持着相对理性的评估。

  沈阳铁骑此番4000万天价拿下蒿俊闵,无异于在国内转会市场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此举将严重扰乱刚刚建立雏形的国内球员转会价值体系。原本几百万已是国内顶尖球员的标杆,如今被瞬间拔高数倍。后续优秀球员的交易,其他俱乐部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

  蓝梦此举,是在用金元为刀,破坏本就不甚健康的联赛生态,最终受损的将是所有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徐佳印先生曾经提及构建良性竞争,打造优秀联赛生态环境。沈阳铁骑如今的操作恰好与其背道而驰。]

  沈祥福将报纸丢在茶几上,眉头紧锁:“什么垃圾报纸!”

  他又拿起一份。

  [当上海申花依靠理性引援和战术打磨稳步前行,联赛新贵沈阳铁骑却祭出令人瞠目的大手笔。4000万人民币!

  这个数字打破了沉寂多年的本土球员转会纪录,对象是天津泰达的蒿俊闵。

  诚然,蒿俊闵是本土尖子,技术细腻,但将其身价瞬间抬升至欧洲普通国脚级别,是否背离了最基本的市场运行规则?

  蓝梦主席曾慧眼识珠将苏亚雷斯、卡瓦尼等外援带到国内,然后又以数十倍的价格他们送往欧洲高价套现。

  如今,她又以溢价数倍的价格购入国内球员,这是因为国内球员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总之,以笔者看来,这笔交易更像是恐慌下的病急乱投医。]

  “放屁!”沈祥福将报纸摔在桌子上,这些报纸简直是一派胡言,完全漠视事实在讲话。

  难道最先开始破坏市场规则的不是广州恒大?

  戴琳以6000万人民币的价格转会,这些人视而不见。转过头就说沈阳铁骑打破了本土球员的转会记录。戴琳呢?难道他不是本土球员?

  何况,广州恒大的这些球员只有一个中甲冠军,却能拿到沈阳铁骑功勋球员近80%的薪水,这不是破坏市场规律是什么?

  要说金元足球,没人能比得上广州恒大。

  高鸿博放下手中的报纸,安抚道:“别气,他们只是迟迟没法在赛场上超越我们,太过心急,这才使用这些盘外招。”

  说着,高鸿博将手中的报纸递给沈祥福:“看看,写的还挺有意思。”

  沈祥福接过来一看,这是《上海日报》的体育版块。

  《好大喜功!沈阳铁骑昏招频出,王朝或已终结》

  [坊间传闻,沈阳铁骑老板蓝梦在这次蒿俊闵转会案中多少带有赌气的成分。

  据悉,上海申花老板朱俊在超霸杯决赛中出言讥讽,这才让蓝梦下定决心,做出大手笔引援。

  若此传闻属实,那么用4000万球迷的血汗钱去争一时意气,实乃职业俱乐部运作的大忌。

  沈阳铁骑的管理层此刻是何种心情?

  无视俱乐部更新换代带来的成绩压力,强行以天价引入一名未必适合俱乐部的新援。如此随意的转会策略,真的能让沈阳铁骑走出目前的困境吗?

  巨大的转会成本带来的压力,蒿俊闵又是否能够顶住压力,给出完美表现呢?

  何况,有了这么多新援,高鸿博身上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他又是否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引导新援融入球队呢?

  种种乱象,暴露了沈阳铁骑内部权力结构倾轧与专业能力的缺失。

  一旦球星表现不佳,或球队战绩不达预期,就将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彻底压垮这支不堪重负的球队。]

  “似是而非,不知所云。”沈祥福再次将报纸拍在桌子上。

  沈祥福的胸膛不停起伏着,问道:“看看我们几个,像是争权夺势的人吗?要是林总真是小肚鸡肠的人,他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林乐风无奈地笑笑。

  这又关他什么事?

  沈祥福继续说道:“瞧瞧林总的格局!蓝总说买人就买人,什么时候问过林总的意见?蓝总说要卖的人,林总什么时候说过不?”

  “别别别!”林乐风连连摆手,“我没有,我不是。蓝总有自己的打算,我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

  沈祥福看着笑嘻嘻的高鸿博,问道:“看看高指导,一直被塞人,主力球员说卖就卖,抱怨过吗?在媒体面前说过球队一句不是吗?”

  “别别别!”高鸿博连忙打断沈祥福,“我对蓝总引进的球员没有任何意见。蓝总的眼光多么优秀,能有她为俱乐部规划引援,我求之不得。”

  这时,蓝梦走了进来,问道:“你们聊什么呢?人这么齐!”

  沈祥福不慌不忙地说道:“我们刚聊到你,林总和高指导都觉得您的引援犹如仙人指路。无论是苏亚雷斯和卡瓦尼的神来之笔,还是蒿俊闵的转会操作,都无可挑剔。”

  “是吗?”蓝梦十分惊喜,然后她注意到了桌上的报纸,表情逐渐变得严肃。

  沈祥福连忙说道:“蓝总,媒体那帮人懂什么?蒿俊闵这样的球员,值这个价!我们看过他多少比赛?技术、意识、传中脚法,国内右边路他就是头一份!这笔买卖做得值!”

  蓝梦忍不住问道:“是这样吗?”

  “当然是这样。”林乐风点头附和,“与其买几个水货凑数,不如一步到位砸下一个顶级的。蒿俊闵来了,我们的右路攻防得到了提升,战术选择也多了不少。”

  蓝梦听到两人的表态,说道:“那我可就等着你们的成绩了。”

  高鸿博终于坐直身体:“放心吧!这赛季球队没法像上赛季那样大杀四方,但也不是他们能够挑战的。”

第240章 新援亮相

  大连,金州体育场。

  曾经的魔鬼主场在如今有些凄凉,连年糟糕的成绩极大的影响了主队球迷的观赛热情。

  那些承载了球迷们记忆的球员各奔东西,被俱乐部以高价挂牌。

  当赵旭日踏上这块熟悉的草皮,脚步不由得沉重了几分。金州,这里承载了他太多记忆。

  自打实德接手以来,这块草场每年都会变得更加糟糕。今年更是跌破了底线。

  许多地方,土地裸露在外,草皮无法覆盖整块球场。

  此外,坑洼不平的球场简直是球员的噩梦,一不小心就会崴脚。

  赵旭日甚至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踢球的荒地,那里荒草丛生,比这里更像足球场。

  那种雕敝衰败的气息根本遮掩不住,就像看台上稀疏的观众数量。

  看台上稀疏的人群里,赵旭日依稀还能辨认出几张老面孔。比如,总是在场边助威的王大爷,今天他在身上写的是‘不忘初心’几个字。

  从以前的‘赢!’、‘我就爱大连赢!’,再到今天的‘不忘初心’,他身上的字迹见证了大连从王朝球队跌落到中游球队的经历。

  球场的广播里念到他的名字时,球场内安静的可怕,赵旭日感觉喉咙有些发干。

  尽管他刚刚接过球队的队长袖标,但球迷们没有埋怨他的离开。

  这是冰冷残酷的现实,现在的实德就像是一艘漏水的破船,但凡还有能力离开的人都不会留在这里。

  放过国歌,双方球员握手。

  赵旭日与一个个前队友握手,看着他们或羡慕,或鄙夷,或冷漠的眼神,心中满是苦涩。

首节 上一节 233/3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