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甩开纠缠向篮下冲去,但戴维斯像疯狗一样缠住了他的腿;
外线的佩顿、费舍尔抬起头,眼神随着球的飞翔而移动。
篮球似乎在空中悬浮了永恒。
它终于开始坠落。“啪!”的一声轻响,球体下部触网的声音在那一刻显得如此清晰!
然后……
“唰!”
空心入网!
95:93!
计时器上猩红的数字无情地归零:00.0底特律活塞替补席瞬间如同油锅里倒了凉水,彻底炸开!
穿着西装的球员们如同脱缰的野马冲进了场内!怒吼、拥抱、疯狂捶打着彼此胸口!
格兰特·希尔落地,身体甚至还保持着些许投篮后平衡的姿态。
他看着那颗穿过篮网落下的篮球,听着身边瞬间掀起的、几乎要将球馆屋顶掀翻的活塞队友的狂潮般的怒吼,脸上却没有立刻出现夸张的狂喜。
他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一刻,所有的喧嚣似乎都离他远去了。
眼前闪过的,或许是新秀时万众瞩目的意气风发,是在活塞时期波澜不惊的漫长苦旅,是在陆远麾下公牛王朝时手握三冠、却总是被麦迪的光芒笼罩的微妙心境,是重回底特律这梦开始的地方后重新找到的价值与信任……
然后,是刚刚科比封盖时指风掠过面颊的冰凉感,是球出手那一刹那对身体平衡的绝对掌控和对篮筐方向的笃信。
千般情绪像熔岩般奔涌,最终却只化作一股从脚底涌上头顶的战栗般的温热。
他睁开眼,那光芒重新凝聚,锐利之中带着一种历尽劫波后的深沉平静。
他没有像年轻队友那样疯狂嘶吼,只是抬起握紧的拳头,重重地,无声地挥向天空。
动作沉稳而有力。奥尼尔巨大的身影站在原地,双手叉腰,胸膛剧烈起伏,眼神直勾勾地盯着地上滚动的篮球。
科比·布莱恩特落地后也站定了,他没有去看落网的球,也没有看狂欢的对手。
他只是用力地绷紧了嘴角,抬头看了一眼那高悬的、显示着“95:93”最终比分的记分牌,眼神复杂得如同一片深不见底的湖泊。
卡尔·马龙走到科比身边,沉默地用大手拍了拍他的后背。
佩顿叉着腰狠狠喘着粗气,眼神中的不甘几乎凝成实质,最终还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菲尔·杰克逊坐在教练席上,双手交叉抵在额前,那标志性的平静面容下,掩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和一局倾尽全力却最终被棋高一着的落寞。
斯台普斯中心内,金色的海洋凝固了。
巨大的欢庆泡沫瞬间破灭,只剩下零星几点象征客队的深蓝色活塞队服在场上疯狂地跃动。
喧嚣在刹那的死寂后,化为一种巨大失望弥漫下低沉的呜咽,最终归于落寞的沉寂。
大卫·斯特恩面带标志性的微笑,宣布了结果。
当他把那座沉甸甸的FMVP奖杯举起来,念出“格兰特·希尔”的名字时,底特律的欢呼达到了今晚的最高潮。
希尔被兴奋的队友推上前台,从总裁手里接过了那座象征总决赛之王的奖杯。
奖杯冰冷而沉重,传递着沉甸甸的荣誉感。
他把它高高举起,终于露出了今晚最浓烈也最释然的笑容。
那笑容仿佛融化了多年以来人们对他是否能真正扛起绝对核心质疑的坚冰。
当主持人的问题落到这个曾经的“乔丹接班人”、如今的蓝领冠军领袖身上时——“格兰特,时隔不到一年,你再次获得了总冠军戒指!并且拿下了职业生涯第一座FMVP!这感觉有何不同?”
希尔的目光从奖杯上抬起,仿佛穿透了球馆的穹顶,望向遥远的岁月另一端。
他的回答清晰而平静:“感觉?完全不一样。在芝加哥,教练引领着我们,他是毫无疑问的中心,是灯塔。我的任务是成为体系里坚固的一部分,让那艘战舰能乘风破浪。而在底特律,这里没有一个人是孤岛。是我和场上的每一个兄弟,还有卡莱尔教练、杜马斯的信任和支持,我们一起从泥坑里爬出来,靠拳头和脑子,拼到了最后这块最高的骨头上。”
他顿了顿,语气带上了一种穿透了喧闹的真诚:“底特律告诉我,胜利可以有很多种颜色。今晚的颜色,是属于每一个活塞队员铁和血的颜色。”
他的话音未落,身边的队友们爆发出更激狂的嘶喊和拍掌,“铁血!活塞!”“铁血!活塞!”的喊声响彻斯台普斯。
纽约训练中心的多功能厅里,电视机已经关掉。
房间里一片安静。锡伯杜还在回味着活塞那几个教科书级别的终极防守回合;
尤因对着屏幕沉默不语,不知在想奥尼尔那最后时刻的遗憾,还是希尔的绝杀;
奥克利重重拍了下沙发扶手:“妈的,格兰特这小子……命是真硬!”
语气复杂。
陆远靠在椅背上,看着已经暗下去的电视屏幕。
窗外,纽约的夜色深沉。
屏幕上倒映着他自己的轮廓。
希尔的绝杀球,那道完美的弧线,和活塞那张用铁链组成的、连F4都无法最终撕裂的无情大网,如同烙印般刻在他脑中。
一种强烈而灼热的兴奋感在血液里涌动,仿佛那不仅仅是一场属于活塞和希尔的胜利庆典,更是在远方,用一种极端的方式,点燃了他眼前那布满符号和线条的战术板上潜藏的巨兽影子。
KG、AK、纳什、韦德……
这场厮杀刚刚结束,下一场却已迫不及待。
陆远起身,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户。
夏日夜晚温热的风带着城市深处永不疲倦的喧响涌入。
他的声音很轻,像是在对身后的团队诉说,又像是对远方某个还未成型却已然咆哮的对手低语:“明年……谁都挡不住我们的路了。”
第272章 你为什么不用KG交易状元签来选择河升镇选手?
当活塞带着那沉甸甸的奥布莱恩杯和属于希尔的无尚荣光凯旋时,整个联盟短暂的静默被另一片喧嚣取代——一年一度的选秀大会在曼哈顿的麦迪逊广场花园剧院拉开了帷幕。
这注定会成为一个充满戏剧性转折和未来格局注脚的夜晚。
剧院穹顶下巨大的水晶吊灯将柔和却并不温馨的光芒洒满整个会场。
西装革履的球队高管、神色各异的经纪人、满怀憧憬等待名字被念响的年轻球员、以及无数双交织着贪婪、揣测、艳羡乃至嫉妒的眼眸,在这片狭小空间里无声地碰撞、发酵。
空气粘稠,混杂着昂贵的古龙水的味道和无形却炽热的欲望。
谁将成为状元?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早已尘埃落定,却又在暗处涌动着不易察觉的波澜。
天赋横溢的高中生中锋德怀特·霍华德,那巨大的骨架和内线野兽般的潜质,几乎出现在所有专家预测榜单的首位。
手握状元签的芝加哥公牛,拥有着足以让联盟大多数球队垂涎的重建核心——勒布朗·詹姆斯。
围绕他搭配一个真正的内线基石,是所有人都能预见的必然。
陆远坐在属于尼克斯的席位后面,位置不算靠前。
他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脸上没什么波澜,只是安静地看着前方,偶尔侧头和身边的弗兰克·沃格尔或史蒂夫·科尔低声交流几句,手里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滚动着一些数据和粗略的笔记。
他的目光扫过前排,能清晰地看到那些攥着高顺位签的球队经理们紧绷的侧脸,那眼神深处燃烧着“如果”的火焰。
羡慕?
不,那是一种看到别人握有稀世宝物的眼红。
状元归属几无悬念。
高大壮硕、天生肩胛骨似蕴藏着移山倒海之能的高中生德怀特·霍华德,名字高悬在所有榜单榜首,这是一个本该在未来与他杀得天昏地暗、上演一出“单换詹姆斯”江湖传说的超级魔兽。
而可以拿着这张王牌的,是拥有勒布朗·詹姆斯的芝加哥公牛——
陆远的目光扫过前排公牛管理层兴奋得微微发红的侧脸。
他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带着一种全知者观看历史齿轮陡然偏转的黑色幽默。
未来的“魔兽”本该在东部另一角磨砺爪牙,用无厘头的笑容和飞天遁地的表演成为詹姆斯漫长生涯中一块顽固的绊脚石。
谁能想到,命运的编剧突然打了个嗝,让这块巨大的绊脚石直接滚进了詹姆斯的阵营,成了他脚下最牢固的基石?
那标志性、仿佛不知愁滋味的咧嘴大笑,即将与“小皇帝”的睥睨出现在同一个更衣室里。
未来那个在奥兰多掀起青春风暴的“超人”,此刻成了芝加哥复兴蓝图里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大卫·斯特恩的招牌微笑出现在舞台中央,伴随着经久不息的掌声和相机闪光灯的爆鸣。
当他从那个标志性的信封里抽出写有“第一顺位”的卡片时,整个会场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中央空调低沉的嗡鸣。
“在二零零四年的NBA选秀大会上,”斯特恩清晰平稳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回荡在剧院里,“芝加哥公牛队…选择了……来自西南亚特兰大基督教高校的德怀特·霍华德!”
预料之中,却依然引爆了全场。
聚光灯霎时追逐到一个高大、宽厚、如同被上帝按下了强力生长键的少年身影。
霍华德脸上绽放出毫不掩饰的兴奋笑容,与家人用力拥抱后大步走上舞台,步履间带着一种初生巨兽般的自信。
他戴上了属于芝加哥公牛的红黑色棒球帽,从斯特恩手中接过那件印着“1”号的公牛球衣,用力地将其举起。
台下,公牛管理层代表笑得合不拢嘴,主教练拉里·布朗那张刻板严肃的脸庞也难得地松弛下来,鼓着掌,眼中闪烁着一种名为“蓝图初定”的精光。
后台的采访区瞬间被挤爆。
话筒几乎要戳到了拉里·布朗的脸上。
“拉里教练!恭喜!德怀特的天赋有目共睹!你们拥有了一位超巨新星詹姆斯和一位顶级内线苗子霍华德的球队!能具体谈谈您对他们的组合有什么期待吗?公牛的前景会因此而彻底改变吗?”记者的提问像连珠炮。
拉里·布朗挺直了腰板,眼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充满把握:“谢谢。德怀特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身体天赋和球场感觉,这是我们毫不犹豫选择他的原因。结合我们现有的核心勒布朗·詹姆斯。”
他提到詹姆斯名字时特意加重了语气:“他们代表着芝加哥公牛的未来基石。一个充满爆发力的外线引擎与一个能在禁区翻江倒海的擎天柱,想想吧,球场上内外联动的破坏潜力会是怎样的光景?”
他的声音不高亢,却带着绝对的笃定:“我们拥有马库斯这样经验丰富的内线大闸,拉希德能在攻防两端带来技术和强硬,再加上道格的铁血防守和科克这样沉着聪明的年轻后卫,板凳席上的球员都能提供可靠的火力深度支持。我们有信心,这支队伍内线的深度和硬度,放眼整个联盟,都难寻对手!芝加哥公牛的下一个辉煌篇章,将由这两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共同开启!”
这番宣言,透过现场收音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剧院每一个角落——自然也落入了尼克斯区域的每个人耳中。
锡伯杜撇了撇嘴,小声对着沃格尔嘀咕:“坎比和华莱士……确实够硬。再加上那个像大犀牛一样的霍华德……真让他折腾起来了,内线进去就得掉层皮。”
沃格尔点点头,没说话,只是在本子上飞快记录着什么。
尤因抱着胳膊,哼了一声,眼神里带着点“过来人”的挑剔审视。
奥克利则直接得多:“哼,先把那大宝贝身上的毛躁劲打磨掉再说吧!光有蛮力没用。”
只有陆远笑而不语。
公牛的操作行云流水,目标明确,野心更是昭然若揭。
选秀大会的进程继续。
魔术拿到了榜眼签,在霍华德之后退而求其次,选中了拥有出色投射能力的大前锋埃梅卡·奥卡福;
山猫队史第一个探花签则选择了进攻天才本·戈登。
随着一个个名字被念响,球员被心仪的、或不如意的球队领走,现场的喧嚣、期待、失落不断交替上演。
时间在这种漫长的等待中流逝,仿佛一层层剥茧的过程。强队继续着各自的补充,弱旅试图寻找建队基石。
对于没有今年首轮签的纽约尼克斯来说,会场中心的聚光灯几乎与他们无关。
陆远和他身旁的科尔、沃格尔更像是冷静的观察者,偶尔用只有彼此能听到的声音交换着对某些新秀前景、位置选择的看法或轻微质疑。
“波特兰选了塞巴斯蒂安·特尔费尔?”科尔低声说,“这小子很有冲击力,但独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