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场景在训练中层出不穷。
陆远在场边,时而皱眉,时而舒展。
他像一个精密的仪器,观察着场上每一处运转卡顿的地方。
他会在暂停时把队员们拢过来,用简洁的笔触在战术板上迅速勾画刚才出现的防守问题:“这里,李冉挤过掩护慢了半拍,加内特的延误位置卡得不够彻底,给了斯潘持球冲进来一步的空间,然后纳什被带走了,弱侧底角的史蒂芬本该轮转进来协防一下持球人,但他稍微犹豫了没动,导致底角的科沃尔被韦德盯死,而罚球线附近出现了大空档…这就是连锁反应!一个点没跟上,就被人家抓住机会了!下次遇到同样的挡拆路线,基里连科!你如果预判到李冉挤不过去,可以提前呼喊强侧队友进行包夹延误!”
“明白!”基里连科沉声应道。
他脑子转得快,对于场上变化的感知确实是一流的。
虽然尼克斯现在主要练的防守,但是他们进攻端的火力依然凶猛。
大郅在训练中一次次展示着他那手让奥克利都感慨“现在的大个子投篮简直不按套路出牌”的美妙投射。
“空间型内线的终极形态”——陆远看着他拉出去投出的精准弧线,心里很满意。
斯潘诺里斯用他那种带着浓浓欧陆风味的运球和传球,经常能撕裂换防球员的缝隙,创造意想不到的机会。
韦德的突破依旧像一把淬了火的尖刀。
但整体上,当防守方,尤其是首发五人组成的防守组逐渐吃透了“体系转换防守”的节奏和沟通方式时,进攻方得分的难度在肉眼可见地增加。
那种行云流水的进攻配合越来越罕见,取而代之的是高强度对抗下硬碰硬的强解和一次次艰难的出手。
“这才是我们要的效果!让对手每一个回合都要剥层皮!”陆远的声音在球员们又一次成功地通过轮转逼得24秒违例后,清晰地响彻球馆。
高强度的一天训练终于临近尾声。
夕阳的余晖透过高处的气窗斜斜地射进来,在地板上拉出一道道长长的光影。
大部分球员瘫在地板上,连手指头都不想动一下。
只有李冉还在场边做着简单的拉伸,汗水顺着他精悍的肌肉线条不断滴落。
角落里,纳什和基里连科凑在一起,对着战术板低声讨论着什么。
加内特则一边做着核心训练,一边跟坐在旁边的老尤因不时聊几句,两人似乎在回忆过去哪个防守悍将更难对付。
奥克利则拎着几瓶水,笑骂着给累瘫了的年轻人们挨个分发:“这就顶不住了?想想季前赛那些等着看我们笑话的家伙们!”
连训练快结束时才来活动活动身子的戴尔·库里和史蒂夫·科尔这两位老射手,也在场边认真地做着拉伸。
陆远看着眼前这一副累瘫了却透着一股顽强生机的景象,心中那根紧绷的弦略微松弛了一些,涌上心头的是一种沉甸甸的满足和对未来的热望。
要为这柄联盟最锋利的矛打造一件无坚不摧的铠甲,这就是他整个夏天倾注在此的目标。
而眼前这群精疲力尽、伤痕累累(主要是精神上的)的队员们,在汗水和对抗中,正在让这套名为“体系转换防守”的铠甲,一点点地显露出它慑人的轮廓和冰冷的光泽。
他相信,当这套体系真正镕铸到每个人的骨血里,如同呼吸般自然的时候——任何对手,想在他们尼克斯面前轻松得分?
都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牙口和耐心够不够硬!
离季前赛的时间还长,训练馆里的灯光却亮得更久了。
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纯粹的疲惫,而是一种磨刀霍霍、准备割裂一切的锋利感。
那不只是防守的声音,那是纽约尼克斯对新赛季、对最高峰发出的、无声却无比清晰的呐喊。
第275章 首战!开拓者!大寒帝星统治比赛?
纽约长岛的酷热终于慢慢退烧,空气里那股蒸腾的、带着篮球橡胶和汗水味道的气息,也随着时间推移,被一种新的、更紧绷的期待感取代。夏训营告一段落,紧锣密鼓来到的,是正式踏上新赛季征途之前的小小热身戏——夏季联赛和季前赛。
对于尼克斯这样一支新赛季志存高远、阵容经历大换血的队伍来说,陆远对这堆热身赛的态度,就如同老船长对待浅海区的几次试航。真正的风浪,在大洋深处。
“德维恩,这几场由你带队,”训练馆里,陆远指着聚拢起来的季前赛小组名单——上面多是老将和需要找感觉的新面孔。
“主要目的就一个:找状态,练配合,别玩命伤着。”他瞥了一眼跃跃欲试的韦德,“特别是你,德维恩,别看到五个人在内线还硬往里面扎,收着点。”
韦德咧开嘴,露出标志性的微笑,带着点狡黠:“放心吧,头儿!我就上去蹓跶溜达,给小伙子们传传球。”
这话也就听一半。韦德骨子里那股好胜和表现欲,注定他不可能真的“溜达”。
于是,在拉斯维加斯和几个非热门球队的夏季联赛场地上,以及随后的几场季前赛中,球迷和媒体记者们看到了一支略显“奇特”的尼克斯。
球队真正的主力核心——加内特、纳什、基里连科、李冉、王治郅——要么一身休闲装安稳地坐在板凳席最远端,抱着战术板或者干脆笑呵呵地看戏,要么象征性地活动几分钟就赶紧下场(比如王治郅,投两个漂亮的空位三分热身就撤)。
场上,主要是“闪电侠”韦德领着一帮偏门角色在打。
别说,韦德这“溜达”也挺有看头。
他会使出那招牌的迷踪步突破,在人缝里钻来钻去,然后在一个匪夷所思的角度将球塞给悄悄埋伏到底角的科沃尔。
“唰!”
准!
他会利用自己爆炸性的第一步牵扯防守,为史蒂芬·杰克逊创造出单挑的空间。
“武圣”杰克逊正好趁机舒展筋骨,用他那标志性的转身后仰跳投打几个回应球。
他也会耐心地放慢节奏,和欧陆新援斯潘诺里斯打几个挡拆配合,欣赏一下希腊人灵动的脚步和手术刀般的传球。
戴尔·库里和史蒂夫·科尔这两位身经百战的老神射手,则彻底变成了战术演练的“活靶”。
他们慢悠悠地在场上跑着那些陆远设计的无球挡拆战术,只要出机会,韦德的球总会恰到好处地送到,然后便是两声清脆利落的“刷网”声。
观众们挺买账,特别是看老库里还能保持那样优雅流畅的投篮动作。
奥克利和尤因老爷子偶尔也意思意思上场顶个几分钟,往篮下一站,啥也不干,对方年轻内线就得绕着走——名气和那“过往经历”的威慑力是实打实的。
这支尼克斯二队甚至三队打出的结果,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
赢几场弱旅没问题,碰上稍微像样点、也在练兵磨合的队伍,互有胜负。
场面嘛,观赏性不错,但整体性一般,韦德个人的光芒有时显得过于耀眼。
媒体评价也很平淡:“韦德状态火热,尼克斯练兵意图明显。”
“角色球员寻节奏,尼克斯季后赛主力集体休整。”
“防守松散,进攻依赖球星,典型的休赛期球队表现。”
没啥惊喜,也没啥重大瑕疵。
跟陆远预想的完全一致。
他对这些报道看都懒得细看,沃格尔整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报告才更重要——那些关于斯潘诺里斯对抗弱点的细节,科沃尔移动掩护防守的问题,替补阵容间战术跑位生涩的地方,才是沃格尔笔记本里最有价值的部分。
锡伯杜更是抓紧一切机会,在场边对着替补席上的年轻人大吼防守轮换的站位细节。
就这样,夏日的喧嚣波澜不惊地淌过。
然而,这份尼克斯自认低调的“中规中矩”,落在地球另一侧的某些人眼里,却硬是解读出了千层含义。
首当其中的,就是驻扎在纽约的那撮韩国体育记者。
自从去年那个令他们颜面扫地的“朴圣俊事件”(棒子记者质问陆远为何不用加内特交易状元签选河升镇)后,这群人就像被拧紧了发条。关于波特兰开拓者队新签下的那个高大新人、他们的“大寒帝星”——河升镇的消息,天天刷屏。
在他们笔下,河升镇简直就是奥尼尔和姚明的结合体还没出道时的模样。
身高七尺三(2.20米),体型敦实,步履稳健……虽然夏季联赛和季前赛里河升镇在开拓者只能捞到零星时间,拿个几分几个板,失误和犯规倒是不少。
但这些瑕疵,被韩国记者们选择性无视,或者用充满希望的话术包装——
“他在适应NBA强度和裁判尺度!”
“潜力肉眼可见!”
“波特兰捡到宝了!”
而当他们看到尼克斯主力们集体缺席这些热身赛时,一些离谱的逻辑链条被迅速构建起来:
“看啊!尼克斯主力根本不敢在热身赛露脸!他们怕了!”
“为什么怕?当然是因为心里有鬼!他们不敢让加内特提前面对我们伟大的河升镇大人!”
“陆远心虚了!他一定后悔没有用加内特去换状元签!他害怕河升镇在球场上证明自己!”
“第一场就打波特兰!这是上帝安排河升镇正名的舞台!让纽约人好好看看被他们错过的是怎样的天才!”
这些报道和电台评论,连带着配图中斗志昂扬(实则表情管理不太到位)的河升镇,如同加了料的腌白菜——味道辛辣又莫名自信。
当然,他们也有“证据”:河升镇在季前赛一次替补登场时,曾在一个防守回合,依靠身高封盖了一个饮水机后卫的上篮!
这足以让韩国记者团在开拓者下榻的酒店外,对着镜头声音高八度地宣布:“看到了吗!这就是统治力!这只是小试牛刀!”
在尼克斯训练馆,这些“韩流热风”多多少少也吹了进来。
李冉偶尔也会看几份体育报刊,看完后默默递给旁边的基里连科。
基里连科扫两眼,耸耸肩,面无表情地还给李冉。
王治郅听得多了,也只是无奈地笑笑。
陆远则压根懒得理会这些噪音,他在研究开拓者的录像,琢磨的是兰多夫怎么防,是“小飞鼠”斯塔德迈尔的突破,是德里克·安德森的无球跑动和三分,至于河升镇?他在战术板上标记河升镇的记号笔颜色,和开拓者替补席角落里某个快退役的控卫是一样的。
真正的焦点——尼克斯新赛季首战,终于在喧哗与躁动中来临了。
麦迪逊广场花园球场再次被喧嚣点燃,灯光洒下,熟悉的尼克斯蓝橙色海洋翻涌,空气里是爆米花、汗水和期待混合的味道。
当日历翻到2004年秋天,新赛季正式揭幕的号角就要在喧嚣的麦迪逊广场花园吹响。
尼克斯全队上下,压抑了整个休赛期的饥渴与野心开始从每个毛孔里散发出来。
训练馆里最后几堂课的分贝都高了不少,真正的铁血主力们开始摩拳擦掌。
他们的首战对手,是波特兰开拓者队。
按道理,这只是一场普通的赛季揭幕战。
尼克斯坐拥主场之利,志在开门红;开拓者则是由扎克·兰多夫、达柳斯·迈尔斯、德里克·安德森等一干实力派球星领衔,目标也是赢球。
这本应是一场强强对话,充满看点。
然而,一个在陆远看来几乎快被遗忘的名字,以及这个名字背后一群无比亢奋的群体,一下子让这场比赛的赛前氛围变得……奇妙起来。
河升镇。
那位被韩国媒体捧为天选之子、“大寒帝星”的大个子中锋。
也是那位曾经引得几位韩国记者堵在MSG门口,脸红脖子粗地质问“为什么不看好未来联盟第一中锋”、“为何不交易加内特换状元签选他”的大寒民国“内线霸主”。
命运就是这样奇妙。
赛季第一场,尼克斯,碰上的恰恰是这个韩国人梦想登陆NBA的第一站——波特兰开拓者。
虽然河升镇在开拓者只是板凳席末端的非主流角色球员,但这不妨碍韩国的体育媒体又一次集体高潮了!
比赛前两天,麦迪逊广场花园外围的媒体中心就迎来了一波异乎寻常的亚洲面孔。
各种贴着韩文台标的麦克风、摄影机架设起来,记者们神情亢奋,眼神里燃烧着一种混合了民族自豪感和“复仇雪耻”的熊熊火焰。
“河升镇首秀倒计时!在纽约证明大韩民国的力量!”
“陆远教练的误判?亚洲第一中锋的试金石!”
“河帝出征!尼克斯内线颤抖吧!”
诸如此类的标题早已在韩国本土体育报刊头条上炸开。
一些跟随开拓者队采访的韩国资深记者(就是当初堵陆远的那几位主力),更是逮着河升镇在酒店门口、训练场的空隙时间猛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