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第280节

陆渊周围看了一圈,自觉整个大楚,乃至整个九州天下,应该是没人能比自己更长寿了。

所以大概率的,这种贪腐现象,或者说王宫内的贪腐现象,因是不会出现的。

若真有人不长眼,敢贪自己的钱。

那么神武大王并不介意,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做君威如天,不可触怒。

一个永生不死的皇帝,只要自己不堕落,从这方面来看,对于治下臣民而言,也算是件好事了。

而在自律方面,陆渊觉得,只要自己还有奋斗目标,只要外面还有威胁存在,那么基本是不用担心自己堕落的。

嗯。

逻辑闭环,完美。

心中这般略略得意的想着,陆渊同时也在算着账:“这样的话,朝廷一年的军费开支,大约在一千六百万两银子。而朝廷官府日常开支,则在三百七十万两银子。

加起来就是一千九百七十万两银子了。

而收入则是一年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另外苏国、南海国那边,每年还有五百万两银子、四百万石粮食援助,加起来也有两千万两银子了。

一年下来的结余,在三十万两银子左右,没错吧?”

陆渊看向孙思文。

“今年的话,确实是这样。”孙思文点头,然后道:“不过大王下过诏,从汉中、西川二郡迁移过来的民众,前三年不收税。

所以今年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的税收,是不包含那两百三十万移民的田税、口赋、算赋的。

如今去年已过,今年也过去半载,再等一年半,也就是神武三年的时候,这些移民便可收税了。

到时候多了两百三十万纳税之民,国中的田税、口赋、算赋,大约能多出二百七十万两银子的税收。

而随着这些移民在地方安稳,也会购买商货,吸引商旅前来。

到那时国中的关税、商税,也会比今年更多。大概也能多出一百八十万两银子左右。

各项杂税收入,同样也能增加个五十万两银子。

这便多出了大约五百万两银子的税收了。

因此两年后,到了神武三年,我大楚国一年税银,应可达到二千万两银子之巨。足可维持国中大军以及朝廷官府所用了。

到那时,苏国、南海国援助的五百万两银子,便可节余下来,留作它用。”

孙思文显然是想过这方面的问题的,此时回答起来,也是井井有条。

好在陆渊经过先前的缓冲,此时再听到两千万两碎银的数目,倒也没先前那般吃惊了。

….

想想也是。

如今楚国之内,编户之民有五百七十万,跑去老幼和女子,成年男丁应该有两百万左右。

而落实陆渊没记错的话,当初他在庐陵府时,县城内最低等级的苦力工,一月都能赚个一两银子。

就这,还是有着户口的,社会最底层的收入。

其它正常的农民、有点其他手艺门道的城里人,收入还要更多些,能达到月入二两乃至三两银子。

所以只算成年男丁的话,整个大楚国百姓的收入,取中间值一点五两算,一年总收入便在三千万左右。

但事实上,正常百姓家,总收入自然不可能全靠一个男人。

便是女人,在农村里,也是能帮着干点农活,种点桑树织点布,有着额外收入的。

如果在城里,想找赚钱的活计,就更简单了。

帮人洗衣、帮人打扫、去大户人家做下人、帮自家弄点小生意,各种门路简直不要太多。

以上这些活,女人能做,老人小孩自然也能做,他们也是能创造收入的。

所以全家收入算上,大楚五百七十万民,只算底层百姓的话,全年收入加起来,应该在五千万两左右。

这还只是底层百姓。

在他们身上,朝廷只能收些田税、口赋、算赋,顶天还有点商税。

其他还有世家大族、地方豪强、富商地主、官员权贵,这些人所占有的财富,可不见得比这些底层百姓少。

而如今又是大争之世,各国战乱,年年用兵,对于钱粮的需求可不小。

哪怕你是权贵豪绅,在收税面前,那也是一样平等的。

不会因为你是读书人、是官员、是贵族,就少收你钱了。

当然,那种偷税漏税,相互隐瞒财产,也是避免不了的。

但就算算上这些,一现如今大楚明面上报出来的年收入,这些世家大族、地方豪强、富商地主、官员权贵,全年收入应也在五千万到七千万之间。

具体大小浮动,就看地方官府,是否将税法执行到位了。

不过即便如此,大楚所有百姓权贵,全年的收入按最低的算,也有一亿两银子了。

从一亿两银子的收入中,收两千万两的税,不过五税一而已。

大楚的赋税,比起其它各国,已经算很轻了。

周边各国,能跟楚国一样的,也就只有不怎么折腾的南海国了。

向东边的宁国,听闻为了应付连年战事,已经将税赋涨到四税一了。

西边的汉中、西川二国,为了养军抵御周国的威胁,也同样是四税一。

而南边的苏国,在苏玄歌穷兵黩武之下,税率更是涨到了丧心病狂的三税一。老百姓都被逼的活不下去了,地方出现了大量的逃亡。

跟周边的一群邻居对比,陆渊才五税一的税率,真的是仁政了。

地方上的百姓,能这么快归心,也与他的宽仁,有很大关系。….

不过有一点需要知道的事,以上这些税率,还只是明面上的税。

就像当初陆渊还是个猎户的时候,想要进城,会被人多收许多入城费一样。

在地方上,朝廷制定的费用是一样,但地方上的那些贪官胥吏会怎么执行,又是另一样了。

楚国这边还好一点,新朝肇立,一切都是打破重来,没那么多利益网,政治还算清明。

底下人就算想要借名目弄钱,也不敢太过分。

但南海、宁海,西川、汉中,还有继承了前越所有积弊的宁国,他们可不同于陆渊,国中可是有大量的利益网的。

让这些人收税。

信不信四税一的税法,能直接给你干到三税一?

三税一直接干到二税一?

别奇怪,这是很正常的。

要知道楚国这边,在和苏国接壤的边境上,光是这一年多下来,据陆渊接到的通报,就已经收容了五千多苏国的逃民了。

据这些人讲,在他们当地,杂七杂八的苛捐杂税加起来,官府就是二税一。

若不是活不下去了,谁舍得抛家舍业,逃亡它国?

‘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想起这些,陆渊心头慨叹一声,然后便是喜悦了。

因为若真按孙思文所说,两年后,楚国收入能到两千万两银子,那么便可真的做到自给自足,不求于外了。

到那时。

便是南海、宁海二国与自己交恶,也不用担心军费问题了。

甚至如今,这两国每年援助的五百万两军费,都可拿来另作它用。

就比如,陆渊这段时间正在愁的,想要兴建水师的军费,该从哪来?

此时便就有了眉目。.

第251章长子诞生

对于水师的问题,早在年前的时候,那时还是长沙国,陆渊领着三国同盟与宁国对峙的时候,就深刻意识到了这个缺陷。

宁国不过出了五万水师,就直接将洞庭郡一分为二,把长沙国隔绝南北。

那时候长沙南北交通断绝。

商旅往来,阻塞于各地港口。国内政令通传,不得不延后迟滞。南北信息沟通,甚至还要派出武林高手乘着小船,从宁国水师的封锁中偷渡过去。

几乎可以说,对方一封锁了长江,差点就让长沙国停摆了。

此等教训历历在目,如今不过过了大半年,陆渊自然没有忘记。

只是虽然知晓水师重要,也把此事放在心中,深以为耻。

但想要办起水师,却需大量钱财。

而如今的楚国,恰恰缺的就是钱。

“不过现在的话,两年后长沙国的税赋,便可收支平衡。到时苏国、南海国援助的五百万两银子,便可拿来供养水师。

五百万两银子,纵然供养同等规模的水师,耗费是陆军的两倍,也可养出五万水师了。

到时有这五万水师在,在长江上与宁国水师争雄,或许艰难。

但依托巴陵、天门、襄阳等长江、汉水一线的重城,阻敌于国门之外,保证国内南北交流畅通,却还是可以做到的。

能做到此点,便就足够了。”

陆渊心中这般计算着,便渐渐有了些眉目。

对于水师的要求,他从未指望过能够靠着水师,击败宁国,从而夺取江东之地。

宁国继承越国,而越国又继承前朝,在这些临海世族的经营下,整个金陵朝廷积累的水师方面的人才,简直不要太多。

对方两千多年的积累,是你说能打败对方,就能打败的吗?

能够保卫国门,对他来说,水师就已经完成自己的任务了。

其它与宁国争锋的事情,自有自己统帅着精锐陆军,在岸上直捣豫章、临海,一路打进金陵城去。

相比于现在还没一个影的水师,自己已经统领了十数年,有了丰富经验的陆战,显然更靠谱些。

不过虽然主要还是靠陆军,但水师方面,现在也确实该筹备起来了。

眼下宁、楚之间,虽然由于各自都需时间休养消化,暂时处于和平状态。

但在这等大争之世,谁也不知战争,在下一刻是否会来临。

可别到时候两国战事起了,宁国水师又毫无阻拦的长驱直入,把楚国分为两半,这就太令人难堪了。

所以现在先搭起一个水师雏形,把架子搭起来,然后再慢慢填充组件完整,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钱财从哪来?

建个水师雏形,纯当积累经验了。也不需招太多人,有个五六千即可。纵然算上打造战舰的耗费,一年也不过四五十万两银子。

如今陆渊的私库还有不少银子,自然可以先行垫出。

首节 上一节 280/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