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除妖人 第13节

  ……

  魏明则是个家境清寒的傻小子,脑子不太灵光,但却勤奋刻苦,一心想着秋闱高中,给病床上的母亲长长脸。

  只可惜这科举考试堪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有的人不仅天赋比他高,家境比他好,关键是还比他更努力。

  因此魏明屡试不第。

  考了十五年,仍是个穷秀才。

  ……

  何晓良这家伙就更有趣了。

  他原本是个地主家的少爷,从小吃香喝辣,还跟县令的女儿订了娃娃亲。

  优渥的环境使他成了一个贪图享乐的二世祖。

  但后来他父亲死了,家道中落。

  曾经那些客客气气、满脸堆笑的熟人,都对他态度冷淡,甚至冷嘲热讽。

  县令的女儿也拿着婚约找上门,要求跟他退婚。

  何晓良气愤不已。

  他在大庭广众之下怒吼“莫欺少年穷”,同时立下誓言,要在科举考试大显身手,让那些瞧不起他的人对他刮目相看。

  然事与愿违。

  “莫欺少年穷”,变成了“莫欺青年穷”,变成了“莫欺中年穷”,变成了……

  变成了山头上一座不起眼的坟。

  …………

  只是这一切都在八年前那场灾难中烟消云散了。

  这些学生连同他们的梦想,一并化作尘土。

  没有人会记得他们的寒窗苦读。

  他们留在史册中的名字,只会是“九婴之祸”的受害者——

  “九婴”是当年那只吃了很多人的“凶神”级蛇怪。沂水县的每个居民都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

  由于它很难被彻底杀死,目前被大齐国师用符咒封印在地底。

  想到这里,周教谕心情愈发复杂。

  “顾少侠,我们该怎么办?”他转头望向顾旭,神色有些恍惚。

  “让我超度他们吧,”顾旭沉吟片刻,回答道,“周大人,您现在看到的这些身影,早已不再是您当年教导的那批学生,而是他们的残念在阴气孕育下产生的游魂鬼魅。

  “或许他们暂时对您没有敌意,但如果放任他们继续汲取阴气,他们残存的理性会被恶念所吞噬,最终会成长为凶悍可怕的厉鬼,危及县学生员们的生命安全。

  “让他们转世投胎、重生成人,才是最妥当的选择。”

  周教谕长叹一声,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然而就在这时候,异变发生了。

  如果顾旭没有猜错的话,这几个书生的残魂应该是突然嗅到了他【招灵之体】的气息。

  尽管他们的理智尚有残存,但显然不足以抵挡这强烈的诱惑。

  他们眼神里的恭谨、迷惘顿时一扫而空,化作了贪婪与疯狂——就像是饿了好几天的豺狼,看到了突然送上门来的猎物。

  黑雾升腾而起。

  周围的阴气如洪水般灌入他们的身体。

  他们的身形迅速扭曲、变化。

  面色变得青黑,嘴里长出獠牙。

  然后目露凶光,发出低沉的咆哮声,朝顾旭和周教谕迎面扑来。

  周教谕被吓得再也站不稳了。

  “啊啊啊——”

  他尖叫着,双腿一软,一屁股跌坐在地,脑子已然一片空白。

  “顾顾顾……顾少侠救救救救救……救命!”

  “周大人莫慌,”顾旭仍然一脸淡定,“这里有我。”

  同时他在心头提醒自己:下次如果再见到这位喜欢尖叫的周大人,一定要记得戴上耳塞。

  此时此刻,顾旭已大概估摸出了这些书生残魂的实力——

  比魑魅强一点点,但远逊于画皮。

  算是比较高级的“游魂”,但尚未达到“野鬼”的层次。

  总而言之,属于顾旭能够轻松秒掉的那类鬼怪。

  

  “你们这么猖狂,是迫不及待地想晒日光浴吗?”

  顾旭的嘴角微微上翘,随即从衣兜里掏出几张“太上北极镇魔杀鬼符”,念诵咒文,朝前方轻轻抛去。

  屋内光芒绽放。

  宛若晨曦载曜,万物咸睹。

  阴霾瞬间一扫而空。

  这些书生们狰狞可怖的残魂,也消散得无影无踪,没有留下丝毫的痕迹。

  仿佛从未存在过一样。

  光芒淡去。

  周教谕一动不动瘫坐在原地,脸色白得像尸体似的,迟迟没有回过神来。

  “周大人,您没事儿吧?”

  “我……我我我我没事儿。”

  顾旭淡淡一笑,伸手把神色恍惚的周教谕从地上扶起来。

  不得不说,今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对于周教谕这个凡人来说,还是有些难以接受的。

  逝世多年的学生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紧接着变成凶戾的鬼怪——

  这样的场景,足以在他心里留下深深的阴影。

  顾旭轻叹一声。

  然后闭上眼睛,默念《往生咒》:

  “太上敕令,超汝鬼魂,鬼魅一切,四生沾恩……”

  苦命的书生啊,愿你们来生不必再遭受屡试不第之苦。

  …………

  片刻后,两人重新回到县学门外。

  此时夜色朦胧,秋风冽冽。

  移动的云朵不时将月亮吞噬,又将月亮喷吐出来。

  由于符咒的生效时间已经过去,周教谕手中的红灯笼重新变回了一张废纸,被顾旭随手扔进垃圾堆。

  “这次多亏了顾先生的出手相助,”周教谕终于勉强恢复了镇定,双手抱拳,朝顾旭深深鞠了一躬,“若非顾先生神通广大、本领高超,恐怕我已经死在了那些……那些鬼物的手中。”

  不知不觉间,周教谕对顾旭的称呼由“少侠”变成了“先生”。

  在大齐王朝,“先生”可不是一个烂大街的称呼。

  它是对老师,对德高望重的长辈,或对有学问有身份的人的尊称。

  当然,也可以用来称呼本领非凡的修行者。

  可见,周教谕已经忘记了顾旭尚未加冠的年纪,开始与他平辈论交了。

  …………

  注释:

  (1)“晨曦载曜,万物咸睹。”——南北朝·王韶之《宋四厢乐歌廿首·其十一·食举歌》

  (2)“太上敕令,超汝孤魂,鬼魅一切,四生沾恩。”——道教往生咒。

第16章 文运

  “周大人不必客气,”顾旭淡淡说道,“作为驱魔司的修士,这是我分内的事情。”

  但周教谕却仿佛根本没听到他说的话,仍然客客气气地说道:

  “顾先生,如果您以后有任何需要我帮忙的地方,请尽管吩咐,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

  顾旭笑了笑:“那么我以后就要多多仰仗周大人了。”

  说话的同时,顾旭不经意地环顾四周,瞥见了月光下兀然耸立的西城门,若隐若现的沂水粮仓,还有光秃秃的玄武丘。

  书籍中记载的知识从他脑海中一闪而过。

  他突然意识到一个关键的问题。

  “周大人,您知道沂水县学里为何会闹鬼吗?”

  “为……为什么?”

  “因为这里风水不好。”

  “风水不好?”周教谕有些诧异,“顾先生还懂风水堪舆之术?”

  “略知一二。”顾旭微笑回答。

  然后他指着周围的景物,解释道:

  “周大人,您看,沂水县学西边有城门耸立,东部却空无一物,造成左右不平衡;县学背后又有粮仓挤压,使得后地不宽敞。

  “而县学大门正对‘玄武丘’——您要知道,大门在堪舆学中是‘气’的出纳口,它的位置、方向、正对的景物都密切关系到住户的凶吉。

  “玄武丘山顶平秃,乃‘多晦’之兆。

  “正是这些因素,致使县学里阴气浓郁,让士子们的残念转变成可怕的鬼物。”

  周教谕愣愣站在原地,花了好几分钟,才勉强消化了顾旭话中的信息。

  “顾先生,那……那我该怎么办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您需要做三件事情,”顾旭伸出三根手指,“第一,跟县令大人提议,迁走北边的粮仓;第二,在县学东侧修一座‘进贤楼’,与西城门相对,使其左右均衡;第三,在玄武丘上修建一座九层高的‘文峰塔’,用于镇邪,避免阴煞之气聚集。

  “这些事儿听起来或许有些麻烦,但能一劳永逸解决县学闹鬼的问题。

  “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此地文脉,使沂水县有机会出现更多才华横溢、金榜题名的文人士子。”

首节 上一节 13/6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