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除妖人 第262节

  “哼,还在嘴硬。”

  时磊无奈摇了摇头,伸手想去摸摸她的脑袋,替她理顺被风吹乱的发丝,但是时小寒却立即躲开了。

  他顿了顿,又说:“甭说别的。你就告诉我,你愿意不愿意。”

  听到这话,时小寒沉默许久,然后抿起嘴唇,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轻轻地“嗯”了一声。

  她的脸颊在不觉间涨得更红了。

  …………

  婚姻从来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在大齐王朝,一对夫妻从议婚到完婚,一共有六个步骤,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也被称作“六礼”。

  其中,“纳采”就是男女派遣媒妁到对方家中初步商议亲事——“媒”指男方的媒人,“妁”指女方的媒人。倘若双方均有意,则男方正式派遣媒人往女方家中提亲,并携带一定的礼物。

  古话有云: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1)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2)

  大齐王朝虽然不像顾旭前世明清时代那样设有严格的男女之防,但是在婚姻一事上,仍然遵循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

  哪怕是两人已经情投意合,也需要通过媒妁来完成说亲、提亲、定亲的整个过程,才能算是一桩完满的婚姻。

  于是两天以后,当顾旭在自家宅邸修炼时,一位姓刘的驼背老婆婆突然上门拜访,自称是来说媒的。

  顾旭微微皱眉,本想委婉谢绝。

  最近这段时间,由于顾旭在洛京名声大噪,派遣媒妁来他府上的人不计其数,但都被顾旭以“临近洛水大会,需要专注修行”为理由,统统赶走了。

  然而这位刘婆婆的一句话,却打消了顾旭的这个念头。

  只听见她满脸堆笑开口道:“是莱州府的时千户让我来的。”

  “莱州府的时千户……”顾旭在心头把这个名字默默重复了一遍。

  众所周知时磊只有一个女儿。他谴媒妁上门,谈论的自然将会是时小寒的婚事。

  顾旭尽管年轻,但毕竟活过两世,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情——登上过金銮殿,攀上过崂山之巅,也曾与凶神当面对峙。这使得他面对各种不同境况时,基本上能够做到处变不惊。

  但此时此刻他却有些不知所措。

  

  他的内心原本静如止水。

  可这一瞬间,却有一粒石头落入其中,使得平静的水面漾起层层涟漪。

  “顾大人,时大人早就预料到了您心里会有所顾虑,”看到顾旭的神情后,刘婆婆一边笑呵呵地说着,一边把一个信封递到了顾旭的手中,“所以他特意让我把这个东西交给你。

  “时大人的女儿现在正值芳华,生得楚楚动人,想去时家府邸议亲的人不计其数。

  “我猜得到,顾大人,像您这样的青年才俊,心里想的或许是‘先立业,再成家’。但您要明白,人家姑娘可不会一直陪你等下去啊。”

  顾旭没有立即回应。

  刘婆婆的这番话,使得他的目光又变得凝重了几分。

  PS:抱歉这章短了一点。最近头晕得厉害,思路很混乱,一直找不到状态(经常几个小时挤不出一行字,写出来也感觉不太对劲QAQ),希望大家能给我一点时间调整下。

  …………

  注释:

  (1)出自《诗经·卫风·氓》;

  (2)出自《诗经·豳风·伐柯》。

第302章 商议

  顾旭从刘婆婆的手中接过信封,将其拆开。

  信封中装着一张雪浪笺,纸上的字体潇洒飘逸,颇为眼熟。

  他能轻松认出,这是洛司首的字迹。

  纸上的内容为:“圣人之上。”

  顾旭深吸一口气,盯着它看了许久,迟迟没有说话。

  凭借一贯敏锐的思维,他知道这是洛司首对自己将来的预言,也明白时磊想要通过这个预言打消自己心中的忧虑。

  但他并没有因此感到轻松。

  因为在经历过青州府的那场灾难后,他并不像大齐王朝大部分修士那样,对天机推演之术的结果充满盲目的信心。

  世间有无数种手段,可以干扰天机推演的结果。

  在他看来,能否修成圣人,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自己的努力,以及外界的诸般机缘——并不是司首大人做出预测后,他就一定能够突破第七境。

  虽然在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着跟因果命运相关的道法。但是顾旭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想要把一切都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不经意地,他把手中的雪浪笺翻到背面,看到了“世事万变,天机难测”那行小字,目光愈发凝重。

  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是察觉到顾旭眼神中的诸般顾虑,刘婆婆开口对顾旭继续说道:“顾大人,我跟时家小姐见面的时候,也曾问过她关于这场婚事的看法。

  “她说她自己是斩妖除魔的女侠,立志要替天行道、为民除害,婚姻嫁娶之事从来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但是,如果对象是您,她可以另当别论。

  “否则她这辈子谁也不嫁。”

  顾旭沉默着,没有开口。

  刘婆婆的这番话,确实很像是时小寒会说出来的。

  “对了,她还说,”刘婆婆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她知道您面临着不少困难,也知道您现在需要抓紧每时每刻,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修行之中。

  “她不想在看到,您背负着沉重的压力,独自去面对这一切。

  “不论未来状况如何,结局如何,她都想一直陪着您,保护您,去尽己所能地帮您解决一切阻挠您的问题。”

  说到“保护”二字的时候,刘婆婆不由自主地笑了笑。

  像时小寒那样娇小纤瘦的姑娘,踮着脚尖,昂着下巴,扬言要保护当今风头正盛的大齐天骄,着实是一副颇为有趣的画面。

  听到刘婆婆的这番话,顾旭轻轻叹了口气,把信封和雪浪笺收进口袋,右手不禁握紧拳头。

  现在,时小寒在知晓他身体状况的前提下,仍然愿意嫁给他,与他分担压力,共同应对未来的风险。

  他如果再犹犹豫豫,推三阻四,反倒显得不像个男人。

  “还请替我转告她,”他沉吟片刻后,对刘婆婆说道,“既然她选择了我,那在我有生之年,也绝不会辜负她。

  “如果可以,我会竭尽全力,和她一起走到白头。”

  …………

  待刘婆婆离开后,顾旭仍然久久伫立在台阶上,出神地眺望着远方。

  

  这场婚事来的很突然。

  但隐隐之间,又好像是内心深处所希冀的。

  此时此刻,他只觉得自己仿佛是在做梦——修行,事业,婚姻……这一切都似乎在按照他所期待的样子进行。

  也不知这场梦何时会醒。

第303章 嫁妆

  婚事商定之后,顾旭便按照大齐王朝的规矩,备上纳采礼物,送往时家在京城临时租用的宅邸。

  纳采礼物常用“雁”。

  古人云:“用雁为贽者,取其顺阴阳往来者。”

  在此之后,则是“问名”。

  女方家长在接纳提亲之后,将女儿的生辰八字带返男方家中,使得男女门当户对,亦可卜问吉凶。

  由于顾旭和时小寒相识已久,早就对彼此的生辰了如指掌,所谓“问名”,基本上就是走个过场。

  然后是“纳吉”和“纳征”。

  收到庚帖后,会将其置于上苍神像之前请示吉凶,倘若双方的八字没有相冲相克,那么婚事就已经初步议定。

  接着男方需要将聘书和礼书送往女家,协同聘金和聘礼。

  按照大齐王朝的规矩:“纳征如吉仪,加玄纁,束帛,函书,不用雁。”

  至于“请期”,顾名思义,就是商定婚期,即男家择定合婚的良辰吉日,并征求女家的同意。

  顾旭提议把婚期定在“洛水大会”,并得到了时磊爽快的答应。

  按照时磊的说法,人生的喜事,有“洞房花烛夜”,有“金榜题名时”。若是能够在“洛水大会”中夺得一个好的名次,那样的大喜事比起金榜题名,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为一个对权势并没有太多追求的官员,时磊此时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女儿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上,如愿以偿地施展身手,然后看着她坐上花轿,和一个爱护她的人一起共度余生。

  而顾旭身为六品官员、大齐子爵,以及洛京城风头正盛的天骄,他的订婚,无疑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

  当听闻他与时家小姐订亲之后,很多达官显贵,包括襄阳陈氏、洛京勋贵等,都倍感遗憾,只感到失去了笼络这位天之骄子的绝佳机会。不过想到顾旭跟时小寒曾经是沂水同乡,在同一个衙门下办事,又曾经在空玄散人的祭坛前患难与共,便又觉得这对年轻男女走到一起,属实是理所当然。

  按照大齐王朝的习俗,婚期定下之后,时小寒也将进入“婚前培训”。

  时磊特意派人把丫鬟晨熙接来京城,让她帮助时小寒收拾嫁妆,并教导她一些婚后应该注意的事宜。

  在时小寒的嫁妆里,有金银首饰、衣物、字画、布匹、古玩等物品,也有衣服、被褥、家具、药材等日用品,很多东西都是她早逝的母亲留下来的,在族中代代传承。

  在此过程中,时小寒的心情紧张且期待着,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

  与此同时,她也会跟在晨熙的身边,好奇地盯着自己的嫁妆盒子。

  “这是什么东西?”她从箱子里掏出一个拳头大小的、椭圆形的瓷器,对晨熙问道。

  “这叫做‘压箱底’,”晨熙笑了笑,回答道,“我正想找机会跟你谈谈它呢。”

  时小寒皱了皱眉,打开瓷器的盖子,从中取出了一个小巧的瓷制雕刻,为一对不着寸缕、紧紧相拥的男女。

  她感到有些困惑,脸颊上却不经意地泛起一丝红晕。

  

  “他们在做什么?”她又问。

第304章 少女心事

  时小寒作为官宦人家的独生女儿,从小被致力于培养成一个大家闺秀,再加上她性格单纯、不谙世事,总是一门心思想着修习刀法、斩妖除魔,故而对男女之间的事情一无所知。

  按照大齐王朝普遍的做法,通常要等女子出嫁的时候,才会把这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她。

  “小姐,您知道一对夫妻,是如何生出小孩的吗?”只听见晨熙接着说道。

  “难道不是晚上睡在同一床被窝里,就会怀孕?”时小寒秀眉微蹙,不明白晨熙为何要郑重其事地跟她提起这众所周知的简单问题。

首节 上一节 262/6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