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第135节

  龟蛇二将说道:“定会替真人转达。真人,此七星有水火之力,若遇妖魔拦道,只消将剑一指南方,真火自来,听从号令,将剑一指北方,真水自来,听从号令。”

  姜缘应了一声。

  龟蛇二将再三拜礼,方才退去,驾云雾往武当山归。

  姜缘细细一看七星宝剑,但见其上道气浓重,定是一见不可多得的宝贝,他将宝剑悬于背后,手拈拂尘,腰间系着戒尺与豫鼎,将山间白鹿唤出。

  白鹿得令即出,行至真人身前。

  真人翻身上背,说道:“鹿儿,往翠云山而去。”

  白鹿道:“是,老爷。”

  白鹿足下起云,乘着真人上天,往翠云山而去,他驾云速度较往前,大有长进,快上许多。

  姜缘乘鹿背,问道:“鹿儿,近来修行可有长进?”

  白鹿乘云,摇头道:“老爷,近来修行不曾有长进。”

  姜缘笑道:“我见你本事有长进,怎说修行不曾有长进?”

  白鹿道:“老爷,我的修行较之老爷,牛王,差之远也,故那等微末,不敢言之长进。”

  姜缘闻听,笑着轻抚白鹿,不曾有言说,心中暗道白鹿修行大进。

  ……

  不消二日。

  白鹿终是行至翠云山,牛魔王闻听真人再临,遂与罗刹女,红孩儿出府相迎,将真人迎入府中,设席以待。

  牛魔王以真人为席尊。

  席间,姜缘问道:“牛王,那猪八戒可曾放归了?”

  牛魔王说道:“老爷,自是放归,留在府中饿些时候,教他不敢再胡言胡语后,便将之放归,使其西行去了。”

  姜缘说道:“如此便好。”

  牛魔王道:“老爷,我见那取经数人,除我那贤弟外,余者,难以功成。”

  姜缘笑问道:“怎说?”

  牛魔王说道:“那取经人一众,除贤弟外,猪八戒不修口德,木母作祟,那唐僧贪嗔痴俱全,不似高僧,沙悟净好些,然只得苦工罢。”

  姜缘说道:“道常在。取经人一众的路,已在前方,若是不闻,怨不得旁人。”

  牛魔王拜道:“老爷,受教了。”

  姜缘说道:“今我来,乃有一事,须你下山同我前往,为护法神。”

  牛魔王闻听,不问事由,起身告辞,少顷间归来,穿戴盔甲,手执混铁棍,说道:“老爷,这便前往,可须我麾下兵马?若是须得,我可调兵遣将,与老爷共往。”

  姜缘道:“无须调兵遣将,你与我一同便是。此去为阎浮世界走一遭,不消大动干戈。你可与妻儿道别,我在山中歇息数日,那时再走。”

  牛魔王只说不敢误事,即刻前往。

  罗刹女亦言说,山中有他,断然无乱。

  故姜缘不再多说,离去山中,他骑在鹿背上,牛魔王护法在旁,半云半雾往南瞻部洲而去。

  ……

  话表取经人一众,行过八百里火焰山,脚力不紧不慢,往西而去。这西行路难行,取经人一众行至一国,慢了脚步,细细观看。

  唐僧停马观看,但见前方隐有热闹繁华气象,他问道:“徒弟,那前方是那一国?怎有这般不输中天气象。”

  行者驾云雾至半空遥观,见那国中有些神气,但隐有凶气其中,国内繁华热闹,正是个好国度,那城上有碑文是以‘宝梁’二字。

  行者复落地,说道:“师傅,那前路是个宝梁国。”

  唐僧道:“不曾听闻宝梁国。”

  猪八戒挑担上前,说道:“师父,此路大小国度,不知几数,怎个师父都曾听闻不曾。”

  沙悟净道:“师父自中土而来,见多识广。”

  行者笑笑不语。

  唐僧道:“徒弟们,既是前路有大国,我等入内,倒换关文,再者住宿一晚。”

  行者道:“师傅,倒换关文无事,但我见国内神气中隐现凶气,故只得倒换关文,莫作他事。若真有难事,亦须上前来求拜,我等再助之。”

  唐僧道:“依你,依你。”

  行者笑道:“但请师傅谨记。”

  取经人一众再是向前而去,刚要入内,有一老者忽是在远处,叫道:“那西进的长老,且暂住了,莫要入内,恐要妖邪害命。”

  唐僧闻听有妖邪害命,大惊失色,险些跌下马来,幸是行者扶住了,不使受伤。

  行者将唐僧扶稳,与之叮嘱莫要乱走,遂走上前拜礼道:“老先生,我这厢有礼了。”

  老者扯住行者,说道:“长老,莫要入国,若是入国,必遭害也。”

  行者道:“老先生怎说这等?”

  老者说道:“你等西进,一副和尚装扮,可是东土来的和尚?”

  行者道:“老先生,我等正是东土大唐来的和尚,正为去西天取经而来。”

  老者说道:“国中有妖邪,早有风声,要害一伙西进的和尚性命,定是你们。”

  行者闻听,笑了笑,睁圆火眼金睛,扯住老者,说道:“你是那里的神圣,将姓名道来。若等闲生人,莫说报信,便是见了我这一众相貌丑陋,必是生畏,岂会如你这般。”

  老者闻听,知了败露,他摇身一变,成了一三尺老儿,行得大礼拜道:“宝梁国外智贤山土地拜见大圣。但请大圣恕罪,唯恐惊扰大圣,故以生人模样来言说。”

  行者笑道:“无罪,无罪。既你言说国中有妖邪,且与我细细说道,这是个甚国,里边是个甚妖精?”

  土地道:“大圣,此乃是宝梁国是也。此国国母乃是一妖精所变,迷了国主心智,祸乱国中,曾听闻大圣一众将来,又闻金蝉长老之肉,食之长生不老,故早有吩咐,捉得东土来的和尚,那国母是甚妖精,小神不知,望大圣恕罪。”

  行者道:“怪不得老孙见国中有些凶气,原是国母乃妖精。此宝梁国有妖精作祟,祸乱国中,为何还如此繁华?”

  土地道:“大圣,此国有些来头,昔日极为繁华昌盛,较中土不遑多让,若是大圣早些年数来,见之更为繁华昌盛。”

  行者道:“你与我细细说道,此国有什么来头。”

  土地说道:“大圣,你可曾听闻昔太上老君西进函谷关,化胡为佛?”

  行者点头道:“自是听闻,乃千年多前的旧事,我门中大师兄那时亦曾跟随太上老君西行,此国与老君有甚关系不成。”

  土地躬身说道:“此事与广心真人亦有些缘故。”

  行者道:“你快些说道。”

  土地说道:“太上老君西进,传一书于一人,那人即为智者,曾教导于宝梁国,使其知礼。后广心真人亦曾途径此地,在国中教导多时,使其昌盛,那时宝梁国方有大兴之相,宝梁国国人曾使真人留名,真人只道‘不必留名,若后有智者,那即是他’,后便离去,从那之后,宝梁国敬重智者,故智者频出,国家昌盛,方才有如今妖精乱国,仍是繁华之相。”

  行者道:“不想有如此缘故,劳你前来报信,我知得此事,定小心戒备,不使妖精害命。”

  土地拜道:“不敢,不敢。若大圣无事,我这便退去。”

  行者摆手道:“你且去,且去。”

  土地不再多言,钻入地中,消失不见。

  行者遂返身,回一众前,将先前那土地所言悉数与唐僧等述说。

  唐僧闻说,心忧不已,说道:“徒弟,此国国母乃是妖精所变,这可如何是好,我等怎样过得此国?莫说倒换关文,便是性命都难保全。”

第161章 真人入阎浮世界

  唐僧正是心忧性命,一路走来,饱受妖魔侵犯,怎不教他胆战心惊。

  行者笑道:“师傅莫忧,莫忧。若不倒换关文,我等怎西行去?前路纵有妖邪,亦当降得,一来保我等西行无阻,二来解救无辜生人。”

  唐僧闻听,合掌道:“既如悟空所说,那便入城去,须是上心。”

  猪八戒挑担近了行者前头,说道:“哥啊,你怎个近来这般能说会道?莫不是服用得灵丹妙药?”

  行者扯住八戒,说道:“你这呆子,怎有灵丹妙药?你且好生修口德,定亦有长进。”

  猪八戒低声道:“哥啊,你这般能说会道,不若你坐那马背上。”

  行者道:“呆子,莫要胡说,且安心前行,齐心协力。”

  八戒不敢再言,挑担前行。

  取经人一众行至城门吊桥前,有兵卒望见,上前来道:“你等是何处来的?”

  行者说道:“我等乃是东土大唐来的和尚,奉唐帝旨意,去往西天取经。”

  兵卒面面相觑,眼中有凶光闪烁,嘴中嚷嚷道:“东土来的和尚?你等且进,且进。”

  行者牵马过吊桥,待入里边,他近了白马,说道:“师傅小心,那兵卒有些凶气,料是与那国王后窜通一气,定去报信。”

  唐僧问道:“可有法子化解灾殃?”

  行者说道:“只消入内,任他万般邪法,胜不得正道。有我与二位师弟护持,师傅安心即是。”

  唐僧闻听方才安心,往城内走入,自过高耸巍然城门,入内行道,又见里有民众,安于廛里,再往里些,层层殿阁,叠叠廊房,果真乃大国气象。

  取经人一众入内,见天色将晚,安歇于馆驿中,明日上朝时,再是倒换关文。

  ……

  话表王宫内,兵卒报信教王后所知。

  王后闻听唐僧到来,喜不自胜,在殿内渡步,心中暗道:“早闻这唐僧之名,有说乃是金蝉子转生,有十世的修行,若我吃他一肉,定长生不老,得道成真。但有闻他那三个徒弟,俱非善等,尤其是那大徒弟孙悟空,号齐天大圣,当年曾大闹天宫,有通天的本事,不可不防,若是不慎,恐为之所害。”

  “明日上朝,他定来倒换关文,那时三个徒弟不在,我使个障眼法,将他当朝变成一妖怪,使陛下将之擒拿,那时我再偷梁换柱,取走他慢慢品尝。”

  王后心中有计,正是要对付唐僧。

  王后想通这一点,吩咐侍卫前来,告知大王,明日让唐僧独自前来。

  侍卫领命,前去通报。

  ……

  翌日天晓,唐僧在一众徒弟的服侍下,披了锦襕袈裟,带上通关文碟,左手持着钵盂,右手持着锡杖,便要去朝拜,倒换关文,再是西行。

  忽有侍卫来报,唐朝僧人上朝礼拜,须一人前行,不得有他人随行。

  猪八戒闻听,笑道:“这国王倒是实在,知我等东来,疲惫不堪,四人受累不如一人受累,故教师父一人前往,让我等歇息。”

  沙悟净道:“二师兄,莫要这般言说,大师兄曾言此国国母乃妖精也,今来此说,恐要害师父性命。”

  唐僧闻听,脸色惨白,唬得跌倒,说道:“这可如何是好?”

  孙行者上前道:“师傅莫怕,使我去朝拜那国主就是,我与他分说,倒换关文。”

  唐僧道:“但恐见你,不肯倒换关文。”

  行者说道:“师傅,我有七十二般变化,待我变成你这般模样,那国主自是与我倒换关文,师傅你可瞧好。”

  说罢。

  行者身子一抖,摇身一摆,成了唐僧模样。

  行者合掌道:“贫僧乃东土大唐奉圣旨往西天拜活佛求真经者。”

  唐僧慌了道:“悟空,是你么?”

首节 上一节 135/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