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第161节

  清虚低声道:“广心老爷,是我无能,不能为老爷塑造金身神像,待我日后富足,定会补全。”

  姜缘摇头道:“但你心诚,我自护持,不需金身,仅一泥塑像便可。”

  他张望中堂许久,遂道:“你且将记载我的书籍取出,与我一看。”

  清虚闻听,入后房取了数本书籍出来。

  姜缘接过翻看,果真看着记载他的一些文字,但记载的并不多,寥寥无几,多是尹喜所记,也有后来者因尹喜所记,而想象他,从而记下一些故事。

  比如其中一本书籍,便有说一篇故事‘汉武帝天汉三年,帝巡东海,寻仙问道,西圣为帝诚所感,赐灵药一株。武帝不知妙处,以付外库’。

  简简单单的一篇故事,便有西圣的出场。

  姜缘见之,无奈一笑,他何时曾与汉武帝见面了,西方圣人这个称呼,他可从未听过有人称呼他。

  清虚问道:“老爷,可还有何不对之处。”

  姜缘摇头道:“这些书中所记,多为虚假,少些观看。”

  清虚抓耳挠腮,说道:“虚假?”

  姜缘点头道:“与你述说无妨,昔年我自西入函谷关,乃为老子牵牛护法,而非是甚西方圣人,我曾与那时关令尹喜说过,怎奈他不肯相信,记下这些文字。”

  清虚道:“还请老爷矫正,我等一心供奉,不知老爷真名。”

  姜缘道:“你且记住‘广心’二字便是,书中文字你知便是,不必宣扬,但你有三分心诚,我便有七分感应,若有危难时,诚颂我名,危难自解。”

  清虚闻听,拜伏于真人身前。

  姜缘教清虚备上一间房舍与他,他会在观中居住七日,期间清虚可来问他修行之事,他会为清虚解答。

  清虚闻言大喜,他再三思量后,再问真人,能否带一些道童一起。

  姜缘自是应允。

  清虚遂备上房舍,请真人入住,待是姜缘入住之后,他又准备了两间房舍给牛魔王与左良。

  姜缘入住房舍,他本以为清虚会迫不及待的入房舍之中询问修行,但他不曾想清虚并未进来,而是留足时间给他歇息。

  真人得知后,满意他这信徒的心性。

  ……

  不觉夜半深沉,话表魏郡城池处。

  城隍亲‘请’那书生而来,书生浑浑噩噩间,其魂被带入城隍府中。

  待是入城隍府正殿,城隍一拍惊堂木,啪的一声,书生如梦初醒,惊慌失措,张望四周,不明自己在何处。

  城隍呵斥:“大胆陈清缘,你可知罪?”

  书生陈清缘战战兢兢的,慌道:“我,我有何罪,这是何处?”

  众鬼判喝道:“此乃城隍府是也。城隍府君当前,还不速速下拜!”

  书生慌张跪拜,朝城隍磕头,不计其数。

  城隍道:“你今可知罪?”

  书生道:“府君,我一生孤苦,诚诚恳恳念书,只望考取功名,我何罪之有?”

  城隍喝道:“你今还在此胡搅蛮缠?你蒙受一河龙王养育之恩,传道之恩,不思报恩进取,反害龙王,欲图谋龙王龙筋,致使龙王大怒,险些水淹郡城,害人无数,幸是有仙人指点,方教龙王息怒,你尚不知悔改,外出寻人,意再害龙王,你莫以为此事无人知得。”

  书生似被道破心事,教人唬得一跌,说道:“你胡说八道,你可有证据说是我做的?”

  城隍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善恶到头终有报,你这厮,作恶多端,今我已查明,自当判你刑罚!”

  书生似知他所做,已被发觉,他颤颤巍巍的问道:“仙人指点龙王?那来的仙人,为何不指点我!”

  城隍道:“你早已见过仙人,乃你无有福气!”

  书生道:“我何时见过仙人?”

  城隍说道:“你在城外请人来降龙时,不就曾见过了。”

  书生闻听,方才那骑鹿之人,竟是仙人,他心生惶恐,竟朝城隍府外就要逃离,耳旁隐闻城隍震怒呵斥之声,自有公差上前来,要将书生捉拿住。

  这书生伸手就施展自己所学,打了三四个公差措手不及,城隍勒令鬼判齐齐出手。

  有道是‘双拳难敌四手’,书生不消多时,便被捉住,城隍大怒,数罪并罚。

  ……

  一夜无话,翌日天晓,姜缘便听闻观中道童在诵经,待是诵经功成。

  清虚方才小心翼翼的叩门,询问姜缘是否需要用茶饭。

  姜缘摇头婉拒,清虚方才忆起,西圣在书中记载时,曾有数月不饮不食之举。

  这般至午后,清虚方才来请教真人修行之事。

  清虚所请教的,都是一些道经之说。

  姜缘精通三家学说,自是轻易为其解答,往往出自他口,皆会将道经之精义,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与清虚所听。

  清虚听之,即恍然大悟。

  姜缘与之讲完后,问道:“我本以为,你会问甚修行之法,怎料你先问起经文。”

  清虚摇头道:“老爷,我道观中,素来无有甚精通经文之辈,多是自己所摸索,故传至我这一代,亦不怎知晓经文之意,我虽有些微薄法力,但不通经意,根基不稳,今得见老爷,自请补足根基,不敢有误。”

  姜缘笑道:“你觉修行,以何为贵?”

  清虚道:“以诚为贵,心诚则灵,我心诚以待,故得见老爷。”

  姜缘摇头道:“我再问你,你觉修行,修心重要,还是修法重要?”

  清虚闻听,沉吟良久,摇头不解,他法甚浅,怎会知这等问题。

  姜缘道:“你且取纸笔来。”

  清虚闻听称‘是’。

  少顷间,清虚取纸笔来。

  姜缘望着手中约二十馀寸的纸张,他笑着点头,取笔在纸张上书写,他所书写,乃是主客之说,在后边还有一些简单的修行之法,所修的皆是旁门之法。

  他不怎通旁门之法,但他知道的些许微末,亦足以教导这一处道观。

  姜缘写一旁门之法,写到一半时,发觉纸张已写到尽头。

  清虚见之,说道:“还请老爷少待,我这便去取新纸张。”

  姜缘摇头道:“不必,缘法至此,你且将此物收着,好生阅读,莫要忘记。”

  清虚领命,双手捧着纸张,再三拜谢真人,正是要退出去,忽见外边有人走来,与他撞了个满怀。

  清虚握紧纸张,唯恐被撞翻,污了纸张。他细细一看,竟是他那大徒弟。

  清虚刚要说什么,但念身后正是老爷所在,忙是将房舍门关上,拉着道童离去。

第185章 再设律法,当敬师者

  却说清虚将姜缘房舍之门关上,便要离去,与他那大徒弟撞了个满怀。

  清虚紧紧握着纸张,拉着大徒弟往外走去,说道:“你怎个跌跌撞撞的,成何体统。”

  大徒弟说道:“师父,昨日你说那西圣正在观中,我见他与神像亦有些相似,故十分好奇,意再来一看。”

  清虚喝道:“怎能如此无礼,那是西圣,乃是神仙中人,你怎能因好奇之心,便去惊扰,此乃大不敬之罪。”

  大徒弟摸着脑袋,说道:“师父,硬要说来,那当是我们的祖师爷,我好奇张望,他当不会怪罪才是。”

  清虚道:“纵是如何亲昵,但敬畏之心,终是要有的,但凡修行之人,皆该虚心,而非有好奇之心。”

  大徒弟嚷嚷道:“师父,我也不是修行之人呀。”

  清虚拍了大徒弟一下,说道:“你胡说甚?你不是修行之人,那谁是修行之人?”

  大徒弟说道:“师父,我果是无心修行,我坐不住,你还是早早放我离去,教我娶妻生子算了。”

  清虚骂道:“你这厮,今见了老爷,怎全无修行之心。”

  大徒弟说道:“师父,我往常能坐一二个时辰便是难事,这般心性,师父你亦曾说,我修不得功成,若是不得功成,不若早早放弃,莫要虚度光阴。”

  清虚答道:“今时不同往日,此有老爷亲赐的法门,你且先一看,若是实在不行,再放弃不迟。”

  大徒弟闻听,只能先接过纸张,看了起来。

  他细细一看,只觉晦涩难懂,又教人心生厌烦,根本看不进去。

  他手掌一松,那纸张忽被风卷起,竟落到地上,沾染不少水迹。

  清虚慌张,忙是去捡起,但见纸张有部分被水迹沾染,看不见文字,原本就缺失的法门,变得更为残缺,他急道:“你这逆徒,怎能将这般不小心,将这纸张打湿。”

  大徒弟道:“师父,我非是有意的。”

  清虚道:“早与你言说,当心存敬意,你怎个不听!”

  大徒弟被说恼了,叫道:“师父,这纸张湿了就湿了,你让那老爷再写一张不就好了,何至于这般说我。”

  说罢。

  大徒弟转身就走。

  清虚沉默许久,握着那张只剩半篇文字的纸张,不敢打扰姜缘,而是往中堂走去。

  房舍之中,姜缘望着清虚离去,暗自叹息,他起身走到牛魔王处,清虚那大徒弟,果真不是个修行的。

  牛魔王正在酣睡,见着姜缘走来,忙是起身而拜,说道:“老爷。”

  姜缘说道:“我有事,当去往武当山一趟,你且在此处等我,若是清虚有何疑问,你可与之解答,以你的修行,足以解其所惑。”

  牛魔王答道:“是。老爷,果真不需我与老爷一道前往?”

  姜缘摇头道:“无须,我去与玄帝一见罢。”

  牛魔王深深的唱了声喏。

  姜缘不再迟疑,他行至外边,使个庆云法,驾祥云往武当山而去。

  须臾间,真人便驾祥云行至武当山,灵官见了真人前来,急入殿中报与荡魔天尊相知,荡魔天尊自是出殿相迎。

  二人在太和宫中相见,一阵寒暄。

  荡魔天尊问道:“真人今来,可是人间又有何不法之事,教真人所知,特来告与我听,”

  姜缘点头道:“正有一事,使我前来与天尊相说。”

  荡魔天尊问道:“真人可与我言说,乃是何事。”

  姜缘遂将书生与龙王,以及西圣观观主与大徒弟的事情述说。

  荡魔天尊闻听,沉吟良久,问道:“真人,你觉当是如何?”

  姜缘盘坐在蒲团上,听闻玄帝发问,他答道:“以修行者说,渡人苦海者,当为师也。传道解惑者,当为师也。即拜度师,当如敬父母,生当恭敬,死后供奉,不可违之。”

  荡魔天尊点头道:“真人所说,甚是有理,可入黑书,当做律法。若违者,即消法脉,再无修行之能。”

  姜缘道:“本不该为此事来,但我见此事在人间多生,不可不防。”

  荡魔天尊道:“此事亦是大事。”

首节 上一节 161/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