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缘点头道:“昔年蒙受我师怜悯,收我入门下,心怀感激,不敢有忘,阎浮世界此类事,当杜绝之。”
荡魔天尊笑道:“正是此理。说来,真人可知,取经人一众,将要抵达灵山?”
姜缘摇头道:“在人间行走,不曾知得,但算算时间,亦差不多该到灵山了。”
真人平日不曾注意取经人一众,但他知得上次狮驼山之事,那儿便已经接近灵山了,如今算算时候,就算不曾接近灵山,那也当快接近了才是。
荡魔天尊说道:“昔日佛老挑选善信,往灵山而去,取经归东土,本有传法,保全寂灭法之意,但亦有渡南瞻部洲众生之意,故无神不保,无天不佑,三界通知,十方拥护,皆乃一助渡众生之功,今取经将功成,你觉佛老能否渡得众生?”
真人摇头道:“不谈能否渡之,但若要渡,你我便要助其一功。”
荡魔天尊道:“真人与佛老之赌赛,真人不去往灵山?”
姜缘笑道:“玄帝,我早在灵山留下真经,佛老定会将真经放与取经人面前,若是认得,取经人但取走便是,若是认不得,那只能作罢,胜负如何,皆无大碍。”
荡魔天尊道:“真人好心性。”
姜缘道:“玄帝可知,取经人一众,今已行过多少难?可有九九之数?”
荡魔天尊道:“不曾有九九之数,七十馀难罢,当还差几难功成。”
姜缘起身道:“若是这般,我当快些去人间多走走,待是我那师弟功成归来,当要好生相迎。”
玄帝知姜缘之意,不曾阻拦,留姜缘在太和宫中吃几块碧藕,喝上两杯香茶,便使姜缘离去,在离去前,与姜缘言说,若遇无法阻挡之难时,当要遣人来武当山调兵。
真人一一应下,驾云离去。
……
话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
有位菩萨正驾云来到三星仙洞前,要与真见一见。
第186章 真见上灵山
却说三星仙洞,文殊菩萨到访此处。
文殊菩萨方才行到此处,三星仙洞府门便大开。
真见从府内走出,手持叶扇,笑意盈盈,周身有祥雾环绕,禅机闪动。
真见说道:“文殊菩萨,可有何事?若欲见我师父,我自迎菩萨入内,但若欲见我大师兄,却是不可,我大师兄离山多时,尚不曾归。”
文殊菩萨望真见这般姿态,堪叹三星仙洞人杰地灵,屡出神通广大之辈,菩提祖师尚是不说,其座下三位弟子,俱是本事不俗。
那门下弟子姜广心,有高深法力,道行日深,三界内外,能胜其者少之又少,曾与佛老论法不败,玉帝二请不得,三界但有些法力门道者,俱知其名。
那门下弟子,今时的沙门弟子孙悟空,更是天生地养的,亦有高深法力,曾打得十万天兵束手无策,后为道祖炼化不死,大闹天宫,乃佛老亲降方教其停下,皈依沙门后,行得西行大路,一路降妖炼魔,法力日深。
如今还有这位弟子真见,虽名不传于外,但其本事,他等却是知得的,这位真见以禅法得正果,明心见性,身中自有法力,纵比不得广心,悟空那等,但于三界而言,真见可不弱。
今文殊菩萨便是奉佛老之令,欲请真见坐莲台。
文殊菩萨合掌说道:“今所来,非为见菩提老祖,亦非为见广心真人,乃为见你。”
真见不解其意,但不敢失礼,迎文殊菩萨入内。
文殊菩萨拜礼,而后随真见入内。
二人行至三星仙洞楼台之中,真见设席以待文殊菩萨。
真见落席而坐,问道:“文殊菩萨所言来寻我,不知怎说?可是我有何处可助得文殊菩萨?若是那般,但请文殊菩萨明说,我定相助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摇头说道:“非我有问题,我却不瞒你,我乃奉佛老金旨而来,特来请你坐莲台。”
真见闻听,有些惊诧,问道:“佛老怎个请我坐莲台?”
文殊菩萨笑道:“你禅法有成,乃是个得正果之人,佛老亲请,有何不可。”
真见答道:“我虽禅法有成,但法力却并未有见长,微末罢,当不得佛老亲请。”
文殊菩萨摇头道:“莫要妄自菲薄,你的修行有成,灵山之处,胜你者亦是不多,但若论禅法,灵山胜境,非是东来佛祖,无人可胜你也。”
真见道:“承蒙佛老恩情,我却无心离去,只愿在府中静修。”
文殊菩萨说道:“不妨再多思量些许,你虽明心见性,得禅法要领,可称一声‘禅师’,但你今时而言,静修与你修行无有甚助处,不若上得灵山,那时自有沙门无上经文供你而看,寂灭法不同禅法,然有道是‘天无二日,佛无二法’,若能习全寂灭真法,必与你有大用处。再者说,菩提老祖门下弟子,真人与大圣俱名扬三界,禅师却不显名声,不免有些埋没,若能入灵山而坐莲台,三界定当知禅师你之名。便是入灵山,与方寸山间,亦是随时可来往,并无限制。”
真见听闻,有些意动,但他仍是摇头,说道:“只愿在府中静修。”
文殊菩萨望出真见意动,笑道:“禅师不妨再多思量一番,此乃佛老金旨遣我而来,本有罗汉劝说,遣一阿罗来便可,但佛老言说,禅师不俗,须金旨菩萨亲请方可彰显诚意,望请禅师知得佛老之意。”
真见拜道:“佛老诚意,我自知得,但请菩萨在此少待,我问家师一二。”
菩萨回礼道:“当是如此,我便在此处等候,禅师请去。”
真见起身正要离去,但恐他独自离席,留文殊菩萨一人在此,未免有些失礼,他沉吟良久,正要说些甚,忽见外边有脚步声,府中但有脚步,多是重阳。
他有些欢喜,走出楼台,便见重阳途径。
真见上前拦住,与重阳言说事情,请重阳代他陪同文殊菩萨。
重阳得知后,欣然应允,随真见前往。
待入楼台,重阳入席,真见说道:“菩萨,我当去面见家师,但恐我离席而去,失了礼数,故请我师侄重阳作陪,望菩萨莫要怪罪。”
文殊菩萨摇头道:“谈何怪罪,重阳是那位的弟子,禅师可能与我言说?”
真见答道:“乃我大师兄座下大弟子也。”
重阳见状起身拜道:“重阳拜见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闻听是姜缘弟子,上前将之扶起,说道:“不曾想是真人弟子。”
真见不再多想,再与文殊菩萨言说一番,便离楼台,往祖师静室去。
楼台内,文殊菩萨与重阳落座,菩萨说道:“我却不曾听闻真人收徒,若早闻真人收徒,我早当来拜会。”
重阳道:“当不得菩萨这般言说。”
文殊菩萨问道:“不知你今修行何道?”
重阳说道:“修的乃是正道,但今不曾有悟,修行甚慢。”
文殊菩萨赞叹道:“重阳你得的乃是真人真传是也。”
重阳摇头道:“不敢当此说,家师法力深厚,我怎敢言说得家师真传。”
文殊菩萨见之,心中暗道:“重阳心性甚佳,得真人看中,他日定有窥道之日,但正道难成,此人是否能成,尚是两说,然就此心性言,纵难成正道,可旁门正果亦可成得。菩提老祖门中三代,何其昌隆也。”
他遂道:“重阳于佛法可有见解?”
重阳闻听,本欲说些甚,但他思虑片刻,摇头道:“不曾有见解。”
文殊菩萨闻听,有些惋惜,但并未曾多说,与重阳闲谈起来。
……
却说祖师静室处。
真见行入静室里,拜见祖师,此间祖师正盘坐在蒲团上,望着真见。
祖师道:“你来之意,我已知得,但你若心动,当可前往,无须多虑。”
真见跪伏说道:“师父,弟子这般,不知是对是错,虽有意动,但恐行差踏错,再无回转之几。我自知悟性低下,比不得大师兄,昔日一叶障目,教我无路可走,今时不知当如何,但请师父舍下大慈悲教我。”
祖师叹道:“痴儿,你只管去便是,你坐莲台亦为三星仙洞弟子,能多学些本事,自是好的。”
真见道:“大师兄不曾受莲台,但恐其中有甚门道。”
祖师摇头道:“你且安心,无有门道,你大师兄不受莲台,乃他生性自在,不说灵山,便是大天尊二请,你大师兄亦不曾受。”
真见道:“师父,弟子果真当可去得?”
祖师道:“你去便是,莫要再谈。”
真见迟疑:“师父,若弟子去了,府中岂非余师父一人?”
祖师道:“尚有重阳在,那牛圣婴亦常来,你且安心。”
真见一连问了数个问题,祖师一一回答后,真见方才安心离去。
真见回到楼台,重阳正在与文殊菩萨谈说,见了真见,二人俱起身,重阳拜礼,文殊菩萨答道:“禅师,怎说?”
真见道:“我愿领佛老金旨,上灵山胜境去。”
文殊菩萨喜道:“若是如此,还请禅师收整一方,随我去见佛老。”
真见欣然应允。
重阳不解其意,问道:“师叔,你要上灵山不成?”
真见道:“正是。”
说罢,真见将事由与重阳讲说一阵。
重阳闻听后,拜道:“请师叔准我相送,师侄当恭送师叔上灵山为菩萨佛陀。”
真见道:“重阳,你当好生修行,若遇着难事,你便去问你祖师,祖师向来疼爱你,定会为你排忧解难。”
重阳道:“是,师叔。”
真见瞧着重阳这般模样,心知重阳定不会去寻祖师的,重阳曾修行有些不解之处,都是问他,唯恐惊扰到祖师修行。
真见无奈道:“重阳,若真遇难事,莫要不忍,当上禀祖师,大师兄今不在此处,府中无人为你排忧解难。”
重阳知真见所说为何,他摸着脑袋笑道:“师叔,我果真知得,师叔莫要忧虑。”
真见只得离去,与文殊菩萨往外走去。
重阳亲送真见出府,待行出府外,重阳深深躬身,拜别真见。
真见与重阳辞别后,同文殊菩萨驾云往灵山而去。
……
话表南瞻部洲魏郡广心观。
姜缘回到此处,尚未入房舍之中,他便见着老道清虚正在中堂处供奉。
此间天色将晚,中堂处无人,道童多是往房舍去,独老道与一五六岁道童在其中。
姜缘走入,便见老道正在擦拭神像,道童摆弄一些时果供奉在他身前。
道童望着时果,吞着口水,却不敢偷吃,唯恐老道发觉。
姜缘走近,取了个果子递与道童。
道童见是姜缘递来果子,犹豫再三,摇头道:“这是要供奉的果子,我不能吃,要等供奉完才能吃。”
姜缘摇头道:“你可知此供奉的是谁?”
道童说道:“供奉的乃是西圣,我怎能不知,听师父说,如今供奉的乃是广心,西圣与广心是一人。”
姜缘问道:“你可知我是谁?”
道童答道:“你是西圣老爷。”
姜缘点头道:“你供奉的正是我。既然你供奉的是我,我将果子与你,有何不可。”
道童闻听,这才喜笑颜开,拿着果子吃了起来。
老道专心擦拭,不教神像有尘,听闻咀嚼声,回首正要说教道童,便见姜缘站于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