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外。
真见正行至静室外,他读禅书,心有所悟,正待寻大师兄,向其问法。
他尚未近静室,祖师急拽步出门,问道:“是何人近前?”
真见慌忙检束,拜礼道:“师父,是我哩,是我哩!”
祖师仔细一看,问道:“真见,你不在前台修行,过来此处如何?”
真见说道:“师父,我读大师兄所著禅书,心有所悟,故来问法,不慎惊冒师父,望乞恕罪!”
祖师说道:“广心此刻正值修行关键,断不能止,你方修行去,我曾赐你太玄清生符,你性命无忧,且方禅悟,待日后再请教不迟。”
真见怎敢说个‘不’字,唱了个诺,照旧路回。
祖师望真见远去,心中暗自道:“此丹难成,天地难容,童儿能否丹成,且看自身,我教无人扰你矣。”
丹道七步,此时童儿走第四步矣,此步作难,于元神,心神,五人种种,俱是难关。
“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决,空言口困舌头干。”
祖师往静室走回。
……
真火难炼先天药,不觉再有四十载光阴。
姜缘盘坐静室,起得真火煅烧鼎炉四药,受他四十五载真火煅烧,四药浑然不动,教他火候再深,亦无法烹炼功成。
此动不得他心,他有玉符在,二神阻不得他道,他只管烹炼就是。
他道心不移,不生懒惰,正有信心功成烹炼,然他身中五人,随元神日日运真火,受真火而生了动摇。
似那心猿分思走神,金公隐随心动,意马躁动不安,木母懈怠成性,独有黄婆安稳居中。
姜缘暗道一声不妙,若教五人动荡,此时正值运火,一旦出错,大道成空。今时真火已起,再不能停,非是四药炼形,便作他身死道消。
祖师赐他玉符,护他不受二神阻道,但五人松懈,却是无法。
“心猿,意马,金公,木母,黄婆。”
姜缘欲教分神警醒五人,然他此间真息绵绵不绝,怎有余力。
正当童儿心存疑虑际,忽有豫鼎大震,神光隐入身中,咚的一声,令五人醒来,再不生松懈,全心随元神运火,煅烧四药。
童儿再无分心时,一心烧得四药显,纵光阴作耗亦不再停。
……
真火日日烧四药,四药从不显变化,童儿只道志心烹炼,绝不敢误,求道多年心未变,终在童儿苦心烹炼再有六十三载,功果有成。
姜缘缓吐真息,体中真火作烹,细细一看,初时真火如灼灼金蛇,今时真火如威威血马。
再看鼎炉内,乌精有变,伴着真火煅烧,隐成圆形,正是无缺之相,混元之相。那兔髓,木液,金精同是有显化之形,此大药终为他所炼。
姜童儿不敢疏忽,运火再起,吞真息烧武火,教火势汹涌,依照祖师传下火候秘法,煅烧四药。
他知此间,二神常阻拦于他,盖因祖师所赐玉符常有震动。
童儿自烹炼一百零八载后,乌精烹炼功成,呈无缺,混元之相,余三药接二连三烹炼功成,在五载内,三药终是烹炼功成。
见得鼎炉之中,四药作四圆形,无缺之相,果是无形烹炼作有形。
丹道第四步,终是功成。
此步烹炼,难在火候一步,若掌得火候,此步功成一半,再者难在道心此步,若真火煅烧多年不得门道结果,多会心生懈怠,后再有二神阻扰。
非是大毅力者,大气运者,不可功成,错一步则亡。
此常事也,金丹正道本难,非是天资卓越,悟性不俗,兼有大气运者,断不走此路,多是修旁门左道。
姜缘回神,此间他烹炼功成,火势未止,需个止火,方作完功,此步才是个圆满。
童儿静神,令元神,五人齐心,共同‘止火’,他口念上品火候之秘‘止火之诀’,伴随最后一缕真火真息缓缓吐出,脐下鼎炉收火,鼎炉以口诀封固,将四药牢藏,休教漏泄。
功成之时,见鼎炉不动,四药藏气于中,他方安心。
姜缘睁眼,将玉拂尘放好,再将玉符放于拂尘边,取太玄清生符,豫鼎随身,披上紫袍,他今丹成四步矣。
余三步者,他一旦炼成,窥得道妙,得成正道,久视长生。
姜缘感叹不已,盘坐室中蒲团,口中唱吟:“夫金丹者,火候为重,顺元神之妙用,吞吐真息之往来,一聚一散,一升一降,一烹一炼,循环不绝,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以应自然。”
“四药藏体,此药难寻,盖散则混融无形,聚方凝结成药,教五人得寻。五人者,心猿意马,金公木母,黄婆刀圭,婴儿姹女,灵龟金乌,离龙坎虎,若是之不一者,皆五人之异名也。非恒者,烹炼不成。”
“难,难,难!金丹难!旁门左道三百六十,大道真一也。”
姜缘摇头遂起身,往祖师静室去……
第62章 守山
话表,一日,灵山胜境,但见那‘瑞霭漫灵山,虹光拥弥勒’。
弥勒菩萨自三星仙洞来,走走停停,时而修行,时而静禅,今身伴无量光,归灵山面见如来,合掌皈依道:“世尊。”
如来道:“弥勒菩萨,东来佛法如何。”
弥勒菩萨道:“世尊,此法玄之又玄,我方未学成,初窥门道罢。”
如来道:“此新佛法,作何等也?”
弥勒菩萨笑意盈盈,说道:“世尊,佛有二法耶?”
如来道:“佛无二法,我法作佛法,禅法亦作佛法。”
弥勒菩萨合掌道:“世尊?我随广心真人修行禅法,却知禅法无修无经也,盖此法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见性成佛。无经可读,无法可修,人人皆有觉性,得觉性遂成佛,我悟得‘佛即心兮心即佛’,知得门道。”
如来沉量许久,道:“人人皆有觉性,人人皆佛,此果上等法也。”
弥勒菩萨说道:“禅法终成,无外些许光阴。”
如来道:“此作佛法也。弥勒菩萨,你觉菩提弟子广心如何?”
弥勒菩萨答道:“广心真人得菩提道兄真传也,三家配合本如然,心中绝无佛门,玄门之分,只道一心修行,早日得道。”
如来道:“你曾以莲台相邀否?”
弥勒菩萨颔首道:“许以大职正果加身。”
如来说道:“既无缘法,便罢,便罢!你料此童正道可成否?”
弥勒菩萨笑道:“已有仙相。”
……
三星仙洞。
姜童儿此烹炼一百馀载,再走出时,已是物是人非,洞中弟子走去许多,又有许多生面孔,人间不知几代去。
他入静室拜见祖师。
姜缘拜礼道:“师父,弟子今烹炼功成!”
祖师盘坐蒲团,笑道:“早料你成,且起,且起!”
姜缘笑问道:“师父怎料我成,烹炼端是凶险。”
祖师取戒尺指定姜缘,说道:“你个童儿,千难万难走来,怎会烹炼不成,你心静不急,隐有仙相,定教成之。”
姜缘却不惧戒尺,笑道:“师父这般赞我,莫不怕我心生娇纵,坏了修行。”
祖师戒尺轻敲姜童儿天灵,不知手上有个什么法门,敲时轻,落时重,打得童儿抱头痛呼,怎料祖师戒尺时轻时重,遂心如意。
祖师笑骂道:“你跟我修行有几百载,若此个心性全无,你尚修何金丹正道。”
童儿道:“师父,弟子知错哩!弟子心有所感,离丹成不远矣。”
祖师道:“余三步,作是温养,交媾,九转成金丹,此三步里,说难不难,说易不易,看你缘法矣。”
姜缘说道:“弟子素来老实,定教能成。”
祖师哭笑不得:“此与你老实有何干系?莫要贫嘴,你教歇歇,或是温养?”
姜缘笑道:“自是歇歇,听师父开讲大道。”
祖师颔首:“既如此,你方歇歇去,莫扰我清净,去,去,去!”
姜缘只得离去。
童儿自静室出,未回室去,他往瑶台走去,去看一看真见如何。
他方走出,闻前方喧哗,听得声音,是个老柏树下传来,他往声处走去。
不消多时,姜缘走近,见是大众老柏树下会讲,此等大众,他俱不识得,料是新入门下的师弟。
他细细一看,真见正在大众里讲说,他走上前去。
真见看来者,慌忙检束,拜礼道:“大师兄!”
大众闻说皆惊,早闻三星仙洞有位有道仙真大师兄,今见姜缘,大众急整衣向前:“大师兄!”
姜缘说道:“诸师弟,无需多礼,你等今在此讲个什么道?”
大众道:“不瞒大师兄说,我等今在此会讲,乃讲师父早年说的‘动’字门中之道,真见师兄有见识,故有师兄为我等讲说,此间绝无外姓喧哗。”
姜缘笑道:“诸师弟勿惊,我非怪罪,乃见你等会讲,故来一窥,非是作个‘六耳’哩。”
大众道:“请大师兄来。”
大众遂分开,要将老柏树下好位让来,童儿却摆手,随意挑个蒲团坐下。
姜缘问道:“诸师弟,我乃个长年苦修,少有外出,故不知今时何年何月,不知诸师弟入门,排个什么字辈。”
大众答道:“是个‘海’字辈哩。”
祖师门下十二字辈,是作‘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今是个‘海’字辈,第八小辈。
姜缘颔首道:“劳诸师弟解惑。”
大众道:“不敢,不敢!”
姜缘未作姿态,只道让真见讲说,他亦教听听。
真见听言,与大众会讲。
姜缘听着,心中有些评价,真见虽伤根本,但此等年来,安心修行,倒也有几分风采。
待真见说完,又轮大众讲说,一应说完,他方离去,回静室歇歇。
……
不觉三载过。
姜童儿室中静修,除却听得祖师开讲大道外,再无他事。
此日间,姜缘盘坐蒲团,忽闻声来。
“童儿,来。”
童儿闻言,推开室门,往祖师静室去。
他走入祖师静室中,见祖师似从三星仙洞外归来不久,刚落座于蒲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