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两天爆更
第73章 人全天地数
却说三星仙洞中,祖师设席相请老君,谈及姜童儿功成去处,只道‘功完随作佛和仙’,老君未再多问,与祖师闲谈。
二三日后,祖师唤姜童儿带牵牛童儿去三星仙洞中戏玩一阵,姜缘领命而去。
祖师取棋盘,却与老君对弈一局,二者摆开阵势,一递一着,好不热闹。
良久,一局落下,老君以一子之差,赢得此局,老君笑道:“菩提,心忧你徒广心难关之事?”
祖师摇头道:“非也,我料我徒功成矣。”
老君道:“你有信心,盖广心道心不移也。却是我那牵牛童儿,恐有懈怠。”
祖师笑道:“你那童儿,有赤心。”
老君道:“此牵牛童儿有赤心不假,但木母难定,贪恋香华,恐他日生出祸来。”
祖师道:“好生教导。”
老君道:“道在脚下,听与不听,全在他身,做不得主哩。正如昔年你上京山中收徒广心,你曾规劝其修丹道?”
祖师摇头道:“此道之难,我怎不知?我本教广心修个旁门,他年定成正果,怎奈广心向道心坚,一心持修,未想今朝将功成。”
老君道:“此子道心上真,果教人堪羡,真缘法也,我那兜率宫中,童子诸多,却无一有广心功力。”
祖师张望楼台外,说道:“老君,我此立洞天,数百载矣,门下徒众无数,却未有类广心者。”
终是闻道者少,人云亦云者多。
祖师与老君二人谈话间。
……
三星仙洞府门,姜缘带牵牛童儿至日间诸弟子会讲的松树前戏玩。
他本想将青牛牵来,放其走动,却遭牵牛童儿抗拒。
牵牛童儿道:“那老牛却无趣,广心师兄,莫使其来。”
姜缘坐松树下,笑道:“怎作无趣,此牛乃老君坐骑,全应自然,倒是有趣得紧。”
牵牛童儿怨道:“此老牛十分无状,怎个有趣,广心师兄不知,此老牛食肠大,却要我伺候,令人心烦。”
姜缘笑而不语。
牵牛童儿只得于松树下戏玩,好不快哉,待天色将晚,他才将牵牛童儿引入洞府,但见祖师与老君尚在谈话,他便将其带入静室,让其歇息。
不觉半月过。
此日间,老君出了三星洞,欲返天去。
祖师与姜缘遂相送。
老君唤牵牛童儿将青牛牵上,说道:“菩提,广心,他日闲时,上兜率宫坐坐。”
祖师应下,只言闲时定去。
老君朝姜缘招手道:“广心,且过来。”
姜缘上前拜礼道:“老君。”
老君笑道:“广心,昔年我初见你时,你教二神遮蔽,心猿未定。后你为我护法过函谷关,西行万里,那时你金公隐成,却未有今日般修行。今你丹道将成,我恰逢到来,却合该我助你一功。”
姜缘闻言,回首张望祖师,但见祖师笑着颔首,他遂道:“不瞒老君,我知此余步作真难关,久不曾行,一来未曾功备,二来却无把握。今劳累老君助我,定记深恩,绝不敢忘。”
老君倒骑青牛,唤得牵牛童儿,使其牵牛往前,近了姜缘,他方说道:“广心朝前来。”
姜缘曳步上前,站于青牛身侧。
老君展开手,指定天地,说道:“广心,天地之间相距,共八万四千里。天地间气液升降全一周,需三百六十日,此与人相似也,你知有何处相似否?”
姜缘闻说心中隐有灵机,他眼中元神凛凛,似有神光显,他说道:“老君,家师曾教,人有骨三百六十,有穴窍三百六十,有玄府八万四千,人之心肾相距八寸四分。此与天相似,是以人全天地数也。”
玄府即毛孔也。
老君笑道:“人难修道,闻道者甚少,修之甚难。若教人修持,千载难成,广心,你修行至此,有何见解?”
姜缘道:“道阻且长。”
短之四字,道尽辛酸,怎个‘难’字能说,历生死间不知几何之计。
老君点头道:“盖人全周天数也!天地有者,人亦有之,毫厘不差,故难修持,若修持功成,乃非常之道也。广心之虑,不足为惧也,须知南瞻部洲雄关不在少数,其于天地之前,何其渺小之。广心,言尽于此,余者唯有你自悟也。”
说罢。
老君道声‘走’,青牛四足驾起瑞霭祥云,承牵牛童儿,同往天界去。
姜缘张望老君远去,心中隐有灵机,得了好事,已知得当怎行三关,行九转成丹之步,他丹道将成。
祖师走近道:“童儿,且回。”
姜缘唱了个喏,同祖师回三星仙洞。
不消多时。
祖师与姜缘回到静室之中,祖师落座问道:“童儿,老君所说,你可有所悟?”
姜缘行至跟前,说道:“师父,弟子明矣。”
祖师笑道:“怎说?”
姜缘拜礼道:“身中有天地,三关阻不得天地。”
祖师再问:“为何这般之说?”
姜缘道:“师父,人全天地数,天地有之,人亦有,我意以温养之功,温养八万四千玄府,与天地通,再请身中脐生门掌精气之太乙神君,同身中各处,以助我走三关之路。”
他却明,全天地之数,引身中各处为用,或请助之,或助长五人威气,再行三关之路,定破魔障,保他行三关功成。
祖师含笑道:“善。童儿,且去,且去!待丹成时,来寻我就是。”
姜缘道:“师父,弟子定当功成来报!”
说罢。
他领命离了静室,返他之静室去。
自上京山始,修行数百载,他终将功成也。
……
却说姜缘回静室,盘坐蒲团上,不急于温养身中,助长五人,他静心养性,使不生骄躁,不生乱子,更不使二神扰他,方是以温养身中。
姜童儿习火候多载,火候秘法里记载诸多火候,他尽熟矣,生文火与他易也,他以温养脐下生门,周身玄府及身中各处,助长五人。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五载过。
姜缘以温养之功,将周身玄府,生门及是身中各处温养功毕,助长五人,全了造化,使五人威气涨。
此日间,姜缘知功备,今当行得三关路,一心通三关,使大药与元神相合为一,九转穴窍,将丹道作成。
他运气而起,调令五人,将行三关。
第74章 三关
静室里,姜缘盘坐蒲团,调令五人,护持心神,他内观脐下金鼎玉炉,将混元一体的大药取出,令黄婆携大药,同入尾闾关。
初入尾闾关,他方觉五人受到阻力,此关如河道般,暗流涌动,但见那翻波跃浪乾坤暗,每行一步,皆受阻力,要教五人不得朝前。
姜缘见之,知得此路作‘漕溪’也,祖师言说,经此路达夹脊关也。
尾闾关,闾者,聚也,水聚之处,此路作漕溪,正是应名。然他欲要达夹脊关,却需得逆流而上,他五人得身中各处滋养,威气有涨,未想此道阻力这般之大,若他未曾温养身中,五人岂非寸步难行。
今五人得身中之助,此河道难不住五人。
姜缘内观之下,方见五人逆流而上,黑白二鱼开路,黑鱼汹汹,白鱼辅之,将水路破开,行得良久,忽见路中有雄关屹立,阻他去路,此关非彼关,乃阴关也。
此关于姜缘,无甚难处,盖因祖师讲道多年,曾有言说,此三关破法,他所虑之,乃此漕溪道上魔障,而非此关阻碍。
尾闾关位于脊椎之尽,阴关固闭,非以纯阳者不可通之,纯阳者,非心猿莫属,当以心猿击阴关,破之。
姜缘遂令心猿破关,心猿得令即攻关,水道阴关作心猿身前,却遭九下猛攻而破之。
阴关一破,五人护持大药,逆流而上,方行不久,但见水道上,一羊车停于道上,任水流如何汹涌,不可撼动此车,端是玄妙。
姜缘但见羊车,不敢妄动,不知魔障何在,他本教五人绕开羊车,然五人近羊车时,水流湍急,竟使威气大增之五人不可进前。
童儿心中暗道:“此漕溪难行,难行!然羊车受此水流,不为所动,或该承此羊车,方可达双脊关。”
他遂令五人乘羊车,借羊车之力,往下一关去,却是让五人提防,免遭魔障之难。
五人坐上羊车,但见那羊拉车,细步慢行,水流湍急不阻其道。方见五人坐车不久,河道两侧,不知何时,多出许多金银珠宝,又似水中有玉人儿相邀,神兵利器隐藏其中。
姜缘明悉,此关魔障乃作欲神拦路,以诸般之物,勾动欲望,教五人下车,若是下车,他作功败也。
他细细观之,但见心猿,意马,金公,黄婆对诸般之物,不生波澜,再观木母,一如四人,不为所动,眼中清明,一心归正,自烹炼后,木母再不似前,再者得身中各处相助,怎会为此而动容。
姜缘安心内观,他知得,此当作欲神最后一搏也,他将成丹,欲神识神再无所行,将再无机会。
他凝神静气,内观漕溪道,以防有变。
……
不觉三载过。
姜缘日日内观漕溪道,不敢松懈,终在三载后,他远远望见夹脊关,此关却有不同,水道作小,乃小路也,小路有二,路之尽头,有二座雄关,乃阴阳之理。
此方有惊无险,过了尾闾关。尾闾关难在初至漕溪,却有不便,及阴关拦路,若心猿不足,阴关无法破之,再者乘羊车时,五人须恪守本心,不使欲神得逞。
姜缘知得,若无他温养身中助长五人,此定非这般易过此关。然则此关于他今时而言,却是拦不住,正如老君言说‘雄关于天地之前,渺小不已’。
漕溪道上,五人乘羊车慢行而来,待行至夹脊关阳关前,羊车停下,驻足不前。
五人遂持大药而下,齐心协力,往关中入内,方入关中,但见关外有一鹿车静候,正是往上之路所乘。
五人正待乘鹿车,忽是有人至关中,将五人拦下,此人作老相,其鬓蓬松,白发飘搔,银丝摆动,老态龙钟,其眉宇间与姜缘有五分相似。
老者说道:“此路不通。”
五人止步不前。
姜缘见之,以心神亲见老者,待他心神落在关中,他问道:“你作何拦路?”
老者道:“你看我是谁?”
老者将银丝撩开,现出面容,此番无发丝遮挡,与姜缘有七分相似。
姜缘道:“你是我。”
老者道:“我乃真正之你也,你苦心修行,却不愿见你的真面目,你早已垂垂老矣,却以太玄清生符驻颜,你欲得长生,却不敢直面自己之老,你作何修行!”
姜缘听言,他修行数百载,与二神打交道多矣,怎不知此老者作‘识神’,他道:“识神,昔年你遮心未曾阻得我道,今你亦阻不得也。”
识神道:“非我阻道,盖你不识你的真面目!”
姜缘道:“老或不老,与我长生何故,你以外相之说,以来阻道,不觉此作谬言?”
识神道:“怎作谬言说?我如今这般,方是你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