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喜道:“既如此,但请真人随我出庙,寻个地儿试弄一二。”
姜缘欣然应允。
二人说罢,出二郎庙,行至庙外,二郎神驾起云雾,往灌江口外去。真人知二郎神有心试弄腾云之法,口中念诀,使个‘庆云法’,将祥云一起,跃过二郎神,一路云光无影。
少顷间,二人行至一恶山中,二人驻足,但见‘山前怪石成双双,冷冷飕飕无影踪,恶风刮起天地变,拨土扬尘寂静地’,地恶无人,正是个试弄好去处。
二郎神持定三尖两刃枪,说道:“真人好本事!”
姜缘手拈拂尘,道:“微末腾云本领罢。但请真君赐教。”
二郎神道:“真人当心。”
说罢。
二人不再多言,试弄彼此神通,但见二郎神举三尖两刃神锋,朝真人劈去,真人不急不躁,亦有武艺在身,他挥拂尘遮挡神锋,二人半空半雾,一场恶斗。
这个是二郎显圣神,那个是菩提门真人,两人俱是初试弄,皆是尽兴来相斗,真君神锋如舞凤,真人麈尾显自然,神锋一心攻杀伐,麈尾遮挡随来往,三尖两刃本神兵,玉柄麈尾非凡宝,二郎道玄法更妙,姜缘三家本如然,你攻我防,你来我往,大罗斗太乙。
二人这般相斗,二十合去,平分秋色,不显胜败。
姜缘知得真君神枪锋利,只以麈尾遮挡,将神力卸去,任是二郎神何般招数来攻,他自招架不败。
此武艺乃祖师所传,自得奥妙。
二郎神亦知姜缘麈尾奥妙,其持拂尘非白鹿手中相较,将神锋一转,刚强尽去,攻势绵密,以巧破面,教破拂尘。
二者间武艺有所差距,终是真人不善斗,二郎神武艺绝伦,识破麈尾攻势,便是败象已胜,三四合间必败。
姜缘量身中武艺如何,故不再试弄武艺,只往后退,张口一吐,三昧真火喷出,烧往二郎神,风狂火势,教二郎神不敢相迎,只管后退,方退要使神通与之相敌。
然真君尚未行神通,姜缘将袖袍一展,迎风笼来,使个‘袖里乾坤’的手段,将二郎神收入袖中,神通不断,真个神速。任二郎神有甚神通,无有用处。
胜负分明也。
……
话表,花果山水帘洞中,此时猴王归山,正是与猴子猴孙,一众妖兵,连同六兄弟谈说,此说道玉帝识人不明。
猴王道:“老孙何等本事?上天下海,无所不能,那玉帝将我招上天,我本觉他有识人之明,未想是个有眼无珠的,活活的羞杀人!老孙这般,竟教我去养马,乃是个末等的官儿,说甚心猿,谈甚意马,糊弄老孙,今教我所知,我打出御马监,下界来了。”
众等道:“有眼无珠,有眼无珠!大王何等本事,怎作马夫?”
猴王道:“正是此理,我方下界逍遥快活。”
六兄弟道:“莫恼,饮酒作乐就是,那玉帝不知兄弟本事,我等自知。”
猴王道:“是该此理!小的们,快办酒来,与我释闷。”
猴子猴孙闻令即动,无有不服者。
猴王正开酒席,与一众作乐。
忽有猴子来拜道:“大王,大王!门外来了两个独角鬼王,要拜大王。”
猴王闻说,遂请其入内。
少顷间,二鬼王整衣入内,面见猴王,倒身下拜说道:“久闻大王招贤,今特来拜,献赭黄袍一件,望请大王收我二人。”
猴王大喜,穿此赭黄袍,将二鬼收下,拜为前部总督先锋,此间正是‘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马再无缚’。
二鬼拜道:“我二人闻说,那玉帝有眼无珠,奉大王作马夫,大王这般神通,怎能如此?要做,该做个‘齐天大圣’方是。”
猴王欢喜不胜,道:“好,好,好!依你等,就做个齐天大圣。”
猴王传令四方,自号齐天大圣,立竿张挂,不惧天庭。
……
却说,灌江口二郎庙。
姜缘与二郎神不知花果山种种事,二人试弄神通,胜负分明,自归此处。
二郎神敬于姜缘神通,摆了桌席,与姜缘谈说神通。
二郎神说道:“真人神通广大,非我能敌。”
姜缘道:“真君武艺精妙,我亦非敌,若教我与真君再斗数合,我定败阵。”
二郎神道:“真人怎说得此言?若教始初,你以神通来敌,我走不过二三合。”
姜缘笑道:“真君,你我二者却不同,若教你始初知识我拂尘奥妙,你亦二三合败我。你乃善斗之将,我善使神通,说不得这般。”
二郎神闻言大笑,说道:“真人果妙,不知真人方往何处去?若教无事,不若庙中与我常以论道说法,岂不妙哉。”
姜缘道:“实不瞒真君,我尚有要事,此来乃为这不省心的鹿儿,今与真君试弄神通,已是心满意足。”
二郎神道:“今不尽兴,真人既有要事,我不留你,真人将去处与我说道一二,他日闲时,我当上门拜访,那时再与真人论道。”
姜缘说道:“家中正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二郎神拜礼道:“我本以为此作师承处,未料想真人乃衣钵也。”
姜缘回礼。
二郎神不敢再留姜缘,恐误正事,遂与梅山六兄弟,庙中大小官员相送。
姜缘骑白鹿,与二郎神辞别,遂离灌江口去,往西牛贺洲翠云山,此行当收护法神。
二郎神张望姜缘远去,领众等归庙。
梅山六兄弟问道:“此真人本事怎说?”
二郎神道:“此乃有道仙真,我不如。”
梅山六兄弟闻说惊怪,自家兄弟,他们自知本事如何,今闻自家兄弟亲说,不如此人,怎教不惊。
二郎神道:“我久不闻事,不知这等真人成道,今四大部洲,尚有何事?”
有鬼判闪出班中说道:“真君,尚有一事,是以东胜神洲曾出一妖猴,成道多时,有降龙伏虎的本事,欺了四海龙王,抢神兵披挂,打闹了地府,勾销生死簿,无恶不作,教天上收去做神仙去了。”
二郎神说道:“这等事说甚?妖猴罢,比不得真人神通,有无如真人这般?”
鬼判道:“未有,未有。”
二郎神闻说作罢,与众等同入庙去。
求月票
第100章 齐天大圣乱天,姜真人候牛王(4k)
姜真人辞别二郎庙,一心往‘翠云山’去,此行正是请护法神归位,真人不急不躁,任是白鹿慢行,修行亦修心,此事暂是不提。
话表天庭,猴王乱心,打下界去,惊动玉皇大帝,遂封托塔天王李靖为降魔大元帅,三太子哪吒为三坛海会大神,兴师下界降伏妖猴。
少顷间,天王败阵而归,复至灵霄宝殿,堪叹妖猴神通大,取胜不得,奏请玉帝添兵剿除。
玉帝闻说,惊讶道:“谅一心猿不定猴儿,有多少本事,还需添兵?”
三太子哪吒说道:“望陛下恕罪,那妖猴果是神通广大,使一条铁棒,先后战败巨灵神与臣。洞门外立一竿旗,上书‘齐天大圣’,其言若不封他做此官,还要打上灵霄宝殿也。”
玉帝闻言,道:“果是心猿张狂一妖猴,着将查清来路,何处成道,惧之何等。再着路神元,归其本位诛之。”
有将班中闪出,领命而去。
不消多时,一将归来,查清来路,拜道:“陛下,今已清楚,此妖猴乃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处成道,天产石猴,不明惧之何等。”
玉帝道:“朕记下界有一真人‘广心’,亦是此处成道,与此妖猴,师出同门耶?”
那将道:“正是,正是!”
玉帝道:“广心真人深居简出,功行圆满,一心修行,朕曾敕封‘真君’,待其归位。此妖猴既与真人师出同门,怎奈心猿难定,意马无缰,今嫌官小反下界去,不识真数,那路神元下界诛妖?”
言毕,班中太白长庚星闪出,启奏道:“陛下,那妖猴不识真数,教诸般遮心蒙眼,既今一时不能收伏,恐劳师动众,此妖猴与广心真人师出同门,不若陛下大舍恩慈,再降招安旨意,教妖猴做个‘齐天大圣’,有官无禄就罢。”
玉帝问道:“怎作‘有官无禄’?”
太白金星说道:“名作个齐天大圣,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
玉帝道:“养其与天壤间,教收邪心,养其正主,再不生狂妄,使其一用。便依卿所奏。”
太白金星领旨而退,复往花果山,册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
下界猴王闻言,气焰嚣张,只觉神通广大,上天降不得他,欣然受了‘齐天大圣’的封号,官品极矣,又开府设司,喜地欢天,只觉胜大师兄多矣。
……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三载去。
姜缘骑白鹿入西牛贺洲,往翠云山去,他行三载间,途径多国,未有闻道者,只当他是个云游的道士。若好些的,教不见他,赶他走罢。若差些的,取笑他无钱无银,无子无福,真人视之不理。
有道是‘世多争名夺利者,肉眼愚迷怎识仙’。
三载后,真人终至翠云山下,他骑鹿背,但见此山正是‘嵯峨势耸欺蓬岛,幽静花香若海瀛。几树乔松栖野鹤,数株衰柳语山莺’,真是个好去处。
姜真人望之,心中暗道:“西牛贺洲多蛮夷之地,这等仙家好去处,甚少。多是有仙人菩萨所居,再者有本事广大之妖魔所居。祖师有言,此山有个芭蕉洞,洞中居个精怪,乃是我那护法神妻。”
真人细细想之,心中有数,正是梦中‘西游记’中,有记载翠云山芭蕉洞住一罗刹女,乃大力牛魔王之妻。祖师言说,护法神乃是牛,多是应在牛魔王身中。
他轻拍白鹿,使之上山。
姜缘上山不久,忽闻丁丁之声,他运气双目,仔细一看,此乃山中樵夫伐木,他使白鹿近前。
樵夫见真人骑白鹿,有感神仙降临,撇斧下拜,道:“山野小子,拜见上仙!”
姜缘下鹿背,将之扶起,笑道:“无需多礼,老兄,我今初登山,不识山势,故来一问。”
樵夫道:“上仙且问,定答之。”
姜缘问道:“老兄,我闻山中有座芭蕉洞,不知那芭蕉洞在何处?”
樵夫指定山中方位,说道:“上仙,山中果有芭蕉洞,那里居个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其使一柄芭蕉扇,十分了得。若教山里山外,无风无雨时,常以三牲香花香茶时果拜求,那罗刹女愉悦时,便取芭蕉扇起风水救济。此路向东,五六里即至。”
姜缘点头道:“劳累老兄解惑。”
说罢,他正待往芭蕉洞去。
樵夫拦住,说道:“上仙若去芭蕉洞,要小心一人才是。”
姜缘问道:“何人?”
樵夫道:“那芭蕉洞中,非有罗刹女一人,尚有一人,乃是个牛王,其乃罗刹女夫也。其力大无穷,是个不好处的哩,上仙若去,惹其不耐,恐受伤害。”
姜缘笑道:“老兄无需担心,我此来,正是要教收那牛王,我去也。”
真人骑上白鹿,往山道东去。
樵夫拜礼相送真人。
……
不消多时,姜缘骑白鹿行至芭蕉洞前,他见芭蕉洞府紧闭牢关。
他遂下了白鹿,手拈拂尘,上前叩门。
少顷间,有个女童出门,问道:“你是那来的?”
姜缘道:“灵台方寸山而来,为见牛王。”
女童答道:“牛王不在。你且将姓名与我说道,我与奶奶分说,若奶奶见你,自将府门大开,迎你入里。”
姜缘道:“我法号作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