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开局拜师九天荡魔祖师 第156节

  苏妲己微微颔首,这道人倒是懂事,晓得恭恭敬敬称她一声“前辈”。

  她虽是魂魄之身,无论如何都要偿还这段因果,然而狐族修行法门时隔千年早已失传,即便有存留下来的,也非是轩辕坟一脉的功法。

  她若是不传给小云宵,世间将再无能够使得狐妖修行至三花聚顶地仙之境的功法。

  苏妲己伸出手指在小云宵的眉心一点,将一道直指三花聚顶地仙之境的狐族修行法门,以神识烙印传授给了她。

  做完这一切之后,她的魂魄愈发透明,那双眸子却愈发沉静。

  小云宵眉心多了一丝微不可察的神识烙印,其中蕴含着轩辕坟一脉狐族的修行功法。

  陈玄郑重与眼前的狐妖女子作揖行礼。

  那狐妖女子带着请求的语气看向陈玄:“这人间的喜乐悲欢,爱恨纠缠,我已悉数尝尽,轮回转世于我而言再无意义,只是在魂飞魄散之前,还请再次施展先前那般术法神通。”

  陈玄缓缓点头,施展心相天地。

  一瞬间天空星河欲转,宛如千帆,脚下的摘星楼四处皆是熊熊大火,那魁梧男人的身影在火光中朝着妲己伸出手去。

  妲己展颜一笑,伸出素手,轻轻搭在那面目模糊的男子手掌。

  恍惚间传来一丝丝熟悉的温度,令她有些错愕。

  而后便是两道魂魄的烟消云散。

  陈玄收回心相天地,有些意外地看向一旁的转轮王。

  转轮王摇头道:“只是一道人皇残念罢了,算不得完整魂魄,不过能历经千年不灭,借着小天君的心相天地来此一遭,也算是罕见了。”

  “如此,因果了却,前尘往事随风散去,我转轮殿解决了一大麻烦事。”

  “小天君可以说你的条件了。”

  陈玄便说道:“此行来地府,原是为了寻觅金蝉长老的转世之身投生去处,不曾想意外卷入另一段因果,转轮王掌管六道轮回,可知那金蝉长老投生往人间何处去了?”

  转轮王却是答非所问道:“前日我麾下掌管转世文书的判官调遣去往别殿,至今未有补缺之判官,小天君若有闲暇,不妨委屈一番,就在转轮殿做几日判官,整理一下这几日的转世文书如何?”

  陈玄心里暗暗腹诽,天上神仙弯弯绕绕也就算了,地府鬼王也不爽利。

  不过也能理解他们,事关佛祖二弟子转世,又隐隐约约是牵动三界的大因果,地藏王菩萨都不愿意出面,教谛听转达陈玄,多方辗转,皆是为了避开因果。

  陈玄答应下来道:“既如此,我便在转轮殿中担任几日判官。”

  最后还是得他自己找。

  自己找到的,毕竟不是别人直接告诉的,出了问题,灵山自会去找陈玄,而不会谛听和转轮王。

  于是陈玄领了小狐狸云宵,在转轮殿判官处,翻阅了几日转世文书。

  几日后,陈玄心里默默记下那文书上所言:金蝉转世,南赡部洲大汉人氏,自幼出家,法号玄明。

  大汉人氏?

  陈玄心中大定,他还担心这金蝉转世到什么偏僻小国。

  要知道如今的南赡部洲,应当是刘秀开创东汉基业,东汉王朝占据半洲之地,而刘秀这位身负气运的位面之子,当初还与刚刚离开天庭的陈玄有过一面之缘。

  既然此间事已经了却,他也是时候回到人间,寻觅金蝉了。

  一旁的小狐狸云宵这几日参悟狐族功法,已经修成了四尾,她的身形也出挑了不少,从原来的十一二岁的模样,变成了十三四岁的少女模样。

  而且眉眼之间已经隐隐显现出狐族独有的柔媚。

  小云宵扬起青涩的脸问道:“师父找到那位金蝉长老的转世所在了吗?”

  陈玄颔首:“已经找到了,就在南赡部洲,这一次我们架云前去。”

  说罢,师徒二人腾云离开幽冥地府,复返阳间。

  南赡部洲,东汉国都,洛阳。

  神仙修道,云里来雾里去,朝游北海暮宿苍梧,更兼长生不老与天同寿,因此对光阴和岁月的观念十分淡泊。

  当年被王莽追赶,受青牛相助,与陈玄见过一面的刘秀,早已平定了王莽之乱,将国都定在了洛阳,在位三十二年之后驾崩。

  如今东汉皇帝乃是刘秀之子,汉明帝刘庄即位。

  却说刘庄即位之后,延续光武中兴之治,东汉国力逐渐恢复,经济文化繁荣发展。

  一日,明帝于寝宫之中夜梦神人,但见那神人通体金光,背后有日轮之光,在殿前飞绕而行。

  梦醒之后,明帝召集群臣,言说梦中之事,问及群臣那梦中通体金光之神人是何神仙。

  群臣之中有学识渊博者道:“启禀陛下,那通体金光,背后有日轮之神人,想是西方世界的得道者,名为‘佛’,能飞升于虚空,有广大之神通,更有佛经万卷,可超度世人去往极乐世界。”

  汉明帝闻言道:“朕自承接父皇之位,谨记父皇嘱托,勤政爱民,时时自省,不敢稍有懈怠,今既有西方之佛于梦中示现,朕忽而念起当年受王莽之乱枉死的冤魂不计其数,欲派遣使者去往西方世界,求取佛经,用以超度亡魂,佑我大汉国运昌盛,不知谁可为朕使者?”

  群臣之中面面相觑,无人上前。

  时有太师建言道:“启禀陛下,那西方蛮夷之地,瘴气丛生,更兼路途之中有豺狼虎豹,妖魔鬼怪,非意志坚定,一心求取真经者不可前往,陛下可下榜文广招天下能人异士,比武论道于都城之中,有武艺出众者,或有熟知西方世界者,即层层选拔,予以通关文牒,使其出使西方世界,求取真经。”

  明帝闻言欣然,即下旨广招天下能人异士,前去西方世界求取真经。

  榜文发到了洛阳城外,有一行脚僧穿布衣,戴斗笠,手持行山杖,背上背着竹箧,挤过了人群,查看那榜文上文字。

  当此时,佛法还未东传入南赡部洲,但已经有了一些自西牛贺洲而来的苦行僧,在大汉土地上扎根修行。

  因而行脚僧虽罕见,却并非见不到。

  时有那市井之中的好事者对着这位行脚僧说道:“那背负竹箧的,当今圣上欲遣人前去西方世界求取真经,你既是个苦修的,何不揭了榜文,去西方世界将真经带回大汉?”

  行脚僧低下斗笠,遮住一双明慧的眼眸,单手合十道:“我乃苦修之人,修行为自己,却不为什么天子圣恩。”

  一旁的好事者戏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这厮说什么修行为了自己,还不是在天子脚下安逸享乐,说到底不过是怕了那路上的艰难险阻,若是入城中得了别人施舍的钱财,谁知你用在哪里。洛阳城中春香楼的小娘子,可一个个嫩的能掐出水来……”

  行脚僧停住脚步,摘下斗笠,露出一颗光溜溜干净的脑袋。

  只是那双明慧的眸子之上,更有两条锋利的剑眉。

  好一个剑眉星目的俊俏行脚僧。

  即便无有头发,也是女子见了会娇羞的一张俊逸脸庞。

  行脚僧坦然道:“贫僧化缘,从不收取钱财,但得一饭果腹,便与人诵经祈福消灾,若得一瓢清水,亦在心中为施主持诵祝福。”

  他这般坦然,倒是让那好事者不好下台。

  另一边走出一名身穿道袍,头别桃木簪的道人,身边跟着一位身穿绿袍,挽着双抓髻的捧剑道童,那道人远远笑道:“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务取真经。佛门中人发愿普度众生,不去取得真经,超度幽冥地狱之中无数亡魂,教那些饿鬼转世投胎,而在市井之中化缘,但求一饭食一瓢饮,果腹解渴,岂不谬乎?”

  行脚僧转身与那道人合掌作揖道:“敢问阁下,修行务取真经,这个‘务’字,是非礼勿视的勿,还是务必小心的务?”

  头别桃木簪的道人哈哈大笑道:“于你而言,是前者,于我而言,却是后者。”

  行脚僧正思索间,早被道人一把揽住肩膀道:“走走走,洛阳城中请你喝酒吃肉!”

  那熟络的模样,倒像是多年认识的朋友。

  可玄明确实不记得,自己何时交过这样一个浑然不像修行之人的道士,尤其是他满口疯话,刚说了什么取真经,一转眼就要请自己去洛阳城中喝酒吃肉。

  僧人喝什么酒!吃什么肉!

  怎奈招架不住这道人的热情,更兼玄明心底对这道人有说不上来的信任,便随他去了洛阳城中的酒楼。

  到了酒楼之中,方才知晓酒是素酒,肉亦是素肉。

  素酒乃是未经蒸馏的低度酒,多以葡萄,糯米酿造,口感甘甜绵柔,不似高度蒸馏酒那般辛辣。

  素肉乃是些豆干,豆皮,豆腐烧制而成,调料亦不用半点荤腥,口感则与肉相近。

  古时皇帝祭祀之时不能饮食荤辛,御膳房便以素酒素肉做一桌素斋,后传入民间,因素食比肉食便宜,又风味鲜美,因而这素斋亦受许多百姓喜欢。

  玄明放下竹箧,摘掉斗笠,十分无奈地看着眼前的道人就着米饭大快朵颐。

  旁边挽着双抓髻的捧剑道童亦没有丝毫约束,直接坐下与师父一同享用桌上的食物。

  那道人夹一筷子豆皮,扒一口饭,给两人斟满素酒,抬手举杯道:“走一个!”

  说罢,不等玄明反应便一饮而尽,喝完砸吧一下嘴,全然没个吃饭的德行,长长地哈气道:“啊呀呀——”

  就连一旁的捧剑道童都一脸鄙夷地看着自家师父。

  玄明亦许久未进食,见师徒俩吃的这般香,又不好故作姿态前去化缘,便在心底为眼前师徒两个祈福,而后念了一遍揭斋咒,方才规规矩矩地拿起面前的米饭,小口小口地吃着。

  另一边的陈玄说道:“别光顾着吃饭啊,吃菜吃菜!”

  酒足饭饱,杯盘狼藉,小二上前低头哈腰道:“三位客官,该结账了,一共是三十文钱。”

  陈玄摸着肚子,从道袍的袖子里摸出三张符箓,随手递给那小二道:“这是贫道所写的三张平安符,与你换这顿饭吃,不亏的。”

  玄明一愣,小二亦是一愣。

  那小二见这道人一身穷酸相,没个正形,想是个上门吃白食的江湖骗子,顿时把三张平安符箓扔在地上,面相凶狠地招呼道:“有人吃白食!”

  三四个彪形大汉顿时从后厨冲了出来,将一桌人团团围住。

  玄明坐在一边苦笑,就知道不该信这道士的。

  这分明就是个无赖!

第176章 洛阳城中,玄明苦修

  却说陈玄三人吃了一顿白食,被酒楼之中的打手团团围住。

  行脚僧玄明起身合掌作揖,正打算与那酒楼之中的伙计理论一番,他虽然也没有钱,或可诵两卷佛经,与那酒楼老板祈福消灾。

  再不行,便只能暂且留在酒楼里,做些劳动换取这顿饭。

  玄明刚打算开口,但见一旁师徒两个对视一眼,早已默契地点头,那双抓髻的小道童云宵扛起玄明的竹箧,陈玄则一把抓起他,不知使了个什么手段,一眨眼就出现在了酒楼门口。

  “快跑啊,愣着干嘛?”陈玄一边拉着他,一边说道:“南赡部洲如今少有信佛之人,你给他们念佛诵经,等于对牛弹琴。”

  “可是……我们还没有结账!”玄明挣扎道。

  “放心好啦,我师父从来不欠别人的因果。”一旁扛着竹箧的小云宵跑的飞快,时不时看向身后追赶他们的人。

  “抓住他们!”

  三人都是年轻力壮之辈,更兼陈玄和小云宵皆是地仙,带着一个凡人甩开一群大汉,还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洛阳城中一处偏僻的巷子里,小云宵在巷子口左顾右盼,确认没有人追上来,这才对陈玄说道:“师父,我们甩开他们了。”

  陈玄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

  玄明微微皱眉道:“我们这是吃白食,那酒楼伙计分文未赚,少不得被酒楼老板责罚,你这道人着实害苦了贫僧。”

  他一路苦行,便是连化缘之时掉落在地上的米饭都要捡起来,何事干过这等吃白食逃帐的勾当?

  陈玄则微微一笑道:“当然,吃的就是白食。”

  “不过你先前饿着肚子,如今是贫道带你吃饱了饭,为何却说是贫道害苦了你?”

  “贫道可是一片慈悲之心啊。”

  玄明忍无可忍,不得不训斥道:“你这道人满肚子歪理,不知你的师父都教了你些什么诡辩之术,吃白食就是不对的,贫僧哪怕饿死,也绝不会吃白食!”

  说罢,他从小云宵手中夺过竹箧,重新背好,戴好斗笠,拿好竹杖,转身对陈玄说道:“我要回去,任凭那店家怎生处置贫僧,贫僧自会偿还那酒楼的饭钱!”

  陈玄双手拢袖,目送着玄明远去,再没有说什么。

  这一世的金蝉转世略显固执,相比前世的轻慢佛法,桀骜不驯相比,玄明身为凡人的良知和正直凸显。

  不过这样一来,想要带他去万寿山五庄观一趟,难度也就更大了。

首节 上一节 156/1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