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上百辆轻卡,几十辆坦克,包括白糖,压缩饼干之类的军需物资,同样送了一大批过去。
再加上前段时间支援的十万杆毛瑟98k,各种轻重机枪,迫击炮…北边的战争潜力渐渐开始释放。
只要配上合适的武器,这是世界上战斗力最强大的陆军之一,特别是战斗意志和精神方面,全世界无出其右。
于是乎,看似强大的马家,所谓的西北王,在北边真正武装起来,一次性出动了七八万部队,进行大规模围剿后。
仅仅两三个月功夫,纵横西北多少年的马家,直接就烟消云散了。
所有的地盘落到北边手里,让北边的实力越发的厚实起来,各种油田、煤田、金属矿的开发工作,终于能进行了。
随着李牧采购的大批器械和机器运抵北边,几处大型油田、煤田、金属矿的开采工作,正式走向正轨。
有了大批的原材料和能源供应,南阳地区的工厂,终于实现了部分工业产品的量产和自给自足。
和北边刚好优势互补。
另外,豫东地区,抗日联合军的规模,在李牧大笔的后勤和武器支持下,规模也迅速扩大,如今的总兵力已经超过十五万。
北边还派出了大量的热血青年和宣传人员,整个豫东地区的,基本建成了完善的基层组织,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对整个豫东地区进行了全面掌控,果府在这里的统治可以说已经被瓦解。
不过,豫东地区全部是大平原,人口众多,再加上一些天灾人祸,这里会经常闹一些饥荒,许多商品和物资也十分匮乏。
抗日联合军虽然尽量维持当地的民生,把这里经营成一块坚实的革命根据地,不过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李牧倒是经常运过去一些物资和粮食,不过仅仅靠这些,就想把当地发展起来,保持良好的民生,不太可能。
抗日联合军,如今占领的地盘非常大,不但包括豫东地区,豫南的淮河附近的信阳部分地区,豫北的黄河沿线新乡部分地区,还有鲁南的菏泽部分地区,皖北的亳州,阜阳部分地区…横跨三省,总人口超过两千万。
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多的人口,很多还属于黄泛区,想要把经济和民生搞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李牧倒是有些想法。近一年来,自从私人航线打通,通过青霉素赚取了大量资金,他往国内也运回了大批物资和粮食。
那些武器和建设工厂所需要的各类机械和设备,属于自用的范围,自不必说。那么多的粮食,各种国内的紧俏商品,以及各种军需物品,通过牧武商行和各种渠道流出市场,为他赚取了天量的资金。
如今,这天量的资金,可都囤在手里,而且随着他不断的往国内运回各种物资,越来越多的资金向他手中聚集,真称得上越花越多。
尽管,对于一些紧俏的军需物资,李牧只收黄金和外汇,但国内的军需市场毕竟有限,航线打通后,往返时间大大缩短,每月随便跑一两趟,就能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
反倒是民用市场,包括粮食、药品、油、糖、肉类…各种紧俏的商品物资,市场非常大。
而这些,又不能和军需品一样,强硬的要求用外汇和黄金交易。国内的外汇和黄金也是有数的,普通民众手里也不会有这些,他们手里持有的,更多是银元和法币。
于是乎,这些物资,为李牧换取了天量的银元和法币,特别是法币,李牧已经尽量了少使用和收取法币,手头还是积攒了五千多万的法币。
这还是他通过牧武商行,时时刻刻都在从外地,把法币兑换成银元黄金和外币的情况下。
不然,可不仅仅是这五千多万,他手里持有的法币将会更多。
这么多的法币,不尽快花出去,放在手里只能贬值。如今已经一九三九年了,法币的贬值,已经开始加速,拿在手里,怎么说都不划算。
倒不如花出去,哪怕做点有意义的事也好。
鉴于手里的钱越来越多,财富流通起来才有价值,李牧已经开始提升手下的待遇,比如保安军,即便是普通士兵,每个月也有八块大洋的军饷,军官更多,高级军官,仅仅靠军饷,就能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名下的各大工厂,以及启动的各种大工程,雇佣的工人,待遇也开始全面提升,不但薪水提升了百分之五十左右,各种福利待遇,也渐渐开始跟上。
如今,相比南阳的各种私企,能进入李牧名下的工厂,绝对让人羡慕。
不但是各种工厂、工地的福利在增加,迁入南阳的各大高校,办学经费,也在大幅增加。
李牧今年给他们的拨款,相比去年,高出了百分之五十,可谓经费充足。
这些大学,也经常和国内西迁的高校交流,如今成了所有高校羡慕的所在,甚至有不少高校,最近都在和南阳沟通,能不能把学校迁过来…
毕竟,小本子的空军被摧毁,在华各处战场明显进攻乏力,南阳地区,已经不大可能染上战火。又治安良好,物价低廉,商业繁华,极其宜居,确实很吸引人。
甚至,远在昆明的西南联大,也心动了,他们那边的条件实在太苦了,不但办学经费越来越少,各种条件也极差,学生的宿舍基本都是茅草屋,教室也只不过顶上搭了一层铁皮。
目前,正在和这边进行积极沟通,毕竟昆明也是军阀云龙的地盘,财力有限,对他们的支持也很有限,换一处条件更好的地方也是正常选择。
李牧当然欢迎,南阳地区接下来将会建设大量的工厂,尽量完善各门各类的工业体系,需要大量的人才,特别是高校这种培养高端人才的地方。
包括仍在西迁路上的浙大,同样在和南阳联系,浙大从前年杭城陷落后,就一直在西迁,一路走走停停,一边走一边办学。
最终穿越江南六省,行程2600公里,于1940年抵达贵州遵义、湄潭、永兴,坚持办学,抗战胜利后,才回迁杭城。
如今,他们仍在一边办学,一边西迁的路上,听闻南阳条件如此之好,又远离战火,对高校也极力支持,同样心动了。
正在和南阳积极沟通…
为了支持他们办学,也为了表示诚意,李牧已经分别为这两所高校,捐款一百万法币,缓解他们的困境。
另一边,手里放着五千多万法币,随着各种物资的卖出,尽管少收法币,大部分只收银元,仍然有源源不断的法币涌入手中。
通过牧武商行,用法币兑换黄金,外汇和银元的行动,也越发的不顺畅了,大家都意识到法币的贬值,都不肯多收。
倒是南阳的情况,比较好一点,去年李牧就开始推广银元,逐渐减少法币的使用,比如发军饷和工资,用的就是银元和粮票,早就不再发放法币了。
上行下效,如今的南阳地区,法币的市场一再萎缩,大家基本上都开始使用银元,对抗法币的通胀和贬值。
在南阳地区卖出的各种物品,收回来的基本上也都是银元,到是外地,来这里进货的商家,还经常使用法币,接下来会限制这一点,进入全面去法币化。
这五千多万法币,李牧也想到了使用方法。就多干点有益民生,有益于保留国家的元气,为未来全面工业化,打好底子,培养更多的人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恰好,抗日联合军控制的,以豫东地区为主的一大片地区,就是极好的目标,这里民生艰难,却人口众多,更容易接受思想,把这片地区打造成一片革命示范区。
至于这片地区的安全问题,倒也不必担心,不说抗日联合军现在的战斗力就极其强大,再加上李牧在背后出手,小本子即便再次进攻豫东,也不会有什么成效,甚至会吃败仗,丢失大片沦陷区。
接下来,和北边沟通后,他们自然大喜,这确实是对国家对民族都有利的好事。
李牧在南阳实行的全民基础义务教育,只有小学,还是四年制,目的也是为了让底层民众识文断字,别当文盲。
通过筛选,其中少数优秀的学生,在升入中学,进一步深造,优中选优之后,其中最优秀的一批,在上大学。
没办法,这年头,以现在的条件,即便李牧有这个钱大办中学,招更多学生,也没那么多合格的老师。
倒是小学,就简单多了,很容易就找到一大批合适的小学教师。
相比南阳,抗日联合军控制下,以豫东为核心的这片地区,面积更大,人口更多,超过两千万。
差不多需要近七八千所小学,才能满足全民基础教育的需求。
这年头劳动力便宜,特别是豫东地区,按建一所简单的小学,再加上配套的桌椅板凳,三、四百银元计算。
七八千所小学的建设费用,大概需要小三百万块银元。
如今法币虽然贬值的厉害,在国内仍然通用,一百块法币的购买力,仍然相当于二三十块银元。
于是,针对这一块,李牧直接拨款一千五百万法币,不但七八千所小学的建设费用有了,还能新建一批中学,学校的筹办费用同样有了。
随着这笔钱拨下去,以豫东为核心的这片地区,将会多点开花,全面启动所有校舍的建设工作。
预计半年内,所有的小学都能落成建好。
另外,针对民生问题,李牧又从南阳调集了一大批粮食和日常用品,并再次拨款两千万法币。
这两千万法币,全部用于改善当地的民生,并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如修建道路,修缮河道,挖掘灌溉农田的沟渠,再建设一批基础工厂。
比如水泥厂,砖厂,面粉厂…等一批消耗巨大,事关当地民生的基础工程。
能解决大批就业,也能增加当地的税收和产业。
不但豫东这么搞,陕甘宁边区同样如此,不过边区虽然地盘够大,人口却并不多,两三千所小学足矣。
李牧支援五百万法币,用于修建边区的小学事宜;针对当地的民生和基础设施,李牧再次支援八百万法币,用于修缮道路,疏通河道,灌溉农田,以及修建一批基础工厂。
希望这么多钱砸下去,能为这个国家,培养一批支撑全面工业化的工业人才。
随后,李牧针对目前国内暴露出来的各种民生惨状,针对性的又捐了七八百万法币出去,能救一些人也是好的。
如此,五千多万法币,很快就挥霍一空。
第457章 所谓耗材
这天,李牧来到新家坡,商议在澳洲投资建厂之事。实在是国内的肉类太缺乏了,很多民众,甚至几个月不知肉味儿,很有必要增加国内的肉品供应量。
澳洲的畜牧业极其发达,不但有大量的牛羊肉,甚至因为兔子泛滥,破坏草场,当地经常有组织的狩猎兔子。导致的大批兔子肉,根本没地方处理,当地民众也不爱吃,随便丢弃,还会污染环境,滋生大量蚊蝇。
有时候,当地甚至还会花钱雇佣一些公司处理这些兔子。
鉴于此,李牧决定在这里投资一批肉类工厂,生产具有极长保质期的肉罐头和腊肉熏肉,运回国内。
至于说,二十一世纪,根据研究表明,腊肉熏肉吃多了不好,容易致癌发胖,这个年代哪还讲究这个。
发胖?大家巴不得吃点有油水的东西呢,肚子里都淡出鸟来了。
甚至,别说肉了,这年头有些闹饥荒的地方,连树皮都快被啃光了,谁会在乎这个。在这个乱世,饿不死就是一种幸运。
亲身经历这个时代,特别是亲眼见证一些事情后,关于民国的一些滤镜,早就被彻底打碎了。如今底层民众的生活困境之惨烈,是二十一世纪的人无法想象的。
李牧记得,来这个世界之前,他搜集了很多抗战时期的资料,有很多疑惑解不开?来到这个时代后,有些疑惑渐渐也搞明白了。
比如,一个很敏感的问题,抗战征集的那么多壮丁去哪了?
从抗战爆发开始,果府每年征集100至190万,即便45年的前9个月,也征集了81万,八年时间里一共动员了1672万8659个。
在历史上空前绝后,在二战主要参战国里也可以和苏美一起排到前三。
但奇怪的是,二战胜利时,苏美的军队的人数,都从参战前的几十万、一百多万,膨胀到了一千多万。
而七七事变时果军总数为280万,每年平均征壮丁150万以上,到45年总兵力才五百多万,还有1000多万壮丁去哪了?
大家或许会说牺牲了。后世广为流传的是果府牺牲三百二十万军队。
其实,抗战胜利后,果府整理了全面抗战爆发以来,陆军的伤亡情况。
其中,175万9715阵亡,131万9358负伤,11万6593失踪,阵亡、失踪、负伤的总数为319万5666。
后来又加入了海、空军的伤亡后,果府把数字调整为阵亡177万6678,负伤130万1357,对因伤致残的7万7108进行了单列,失踪人数仍然是11万6593。
46年,由于盟国酝酿对日索赔,需要收集各国抚恤金支出的数字,果府进一步核实了抗战的损失情况,最终把抗战期间军人的伤亡数字确定为340万7931人,这个数字也被果府编制的《抗战损失总表》所收录,可以算官方内部的定论。
那么,总共一千六百多万的壮丁,前线军队吸收后补充的壮丁,以及加入军队的壮丁,总数不到五百万。
剩下的一千一百多万壮丁了,到哪里去了。
也有说有五百万当了交通役,那还有六百多万人呢!
以四川为例,都说三百万壮士出川抗战,其实军队只有几十万,大部分都是壮丁。
四川也是出壮丁最多的地方,高达257.8万,排名第二的豫省,出了189万壮丁,第三个是湖南,出了157万壮丁…
抗战胜利后,这些壮丁,真正能活着回来的有多少?有一半吗?
抗战胜利后,就连果府的何迎钦对此也十分疑惑,派人进行统计。按何46年的最终统计,征集壮丁的“损失”,高达1405万0521。同样,这个数字也被果府的“中研院-社会研究部”所接受,作为官方记录收入了《抗战损失总表》的“人口伤亡”科目中。
那么,这么多壮丁到底去哪了?
40年,著名法学专家何基鸿教授,参加了果府的“风纪巡查团”,对第一、第五战区所属的豫省各县进行了一次调查,揭露了壮丁征集过程中雁过扒皮的真相。
按果府40年的规定,征集一个壮丁,拨给2元钱的征集费,供应壮丁沿路的伙食。虽然少得可怜,但按当时的物价,勉强不饿死还是能做到的。
不过落到了长官们和乡贤老爷们手里,可就不会那么简单了。师管区、团管区,一般先截留1元4毛,只给县太爷发6毛;即便县太爷一分钱不扣,乡贤们也要上下其手,比如各乡的联保长一般扣1毛5、保长一般扣1毛。
大佬吃肉、小虾米也得喝口汤,到了甲长手里,还得扣5分钱,美其名曰“办公费”,如此这般下来,伙食费就从两元变成了3毛。又要买主食、又要买燃料,所以壮丁们每天只能得到和水差不多稀的两顿红薯小米粥。
另外,壮丁们的棉衣制作,也是发财的好路数,你扣几尺布、我扯几斤棉,最后发下来的棉衣全部又短又薄。押送军官们还要利用这些壮丁运输私货。比如叙泸师管区两个补充团团长,就利用到云南交兵的机会,走私两万斤川盐,全部让壮丁肩挑背驮。
更可怕的是还有不少长官十分暴戾,41年,校长的侍卫队长邱开基到川地任“剑平师管区”司令。抗战胜利后,46年,剑阁县民众就集体上书,状告他任内残杀壮丁高达4000人。
再比如甘肃,从37年至41年,共征壮丁20余万。其中效命疆场者,百不及一,而因冻饿病死者,几乎占30%,逃跑者约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