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神君正得发邪 第94节

  “老师,既然此路不通,咱们就回去吧,我准备去京城万灵庙,求那毕力大萨满出手试试,之前和此人还算有些交情……”

  太史茂舒冷哼一声道:

  “屁的交情!这些信了五大正神的,没有他们的神主开口,谁敢乱来,一个个都像是那被驯好了的狗!”

  随后叹一口气道:

  “罢了,也只能如此了,总得试试……走吧,回去了,老夫先为那少年温养一下心神……”

  虽然太史茂舒和王明仁用出了毕生心血,引动了经钟四响和五响,但离着绝世名篇还差得远,自然拿不到那儒圣道韵。

  三人此时不由有些兴味索然,连那两个刚刚托出的名篇,都觉得没那么兴奋了。

  就在这时,一旁的李炎拦住三人道:

  “柳师,师祖,还有明仁先生,我来试试吧。”

  柳云鹤摇头道:

  “为师知道你和敖勒情同手足,只是这绝世名篇可不是大白菜,哪能随便写就,诗词一项,更是妙手偶得,浑然天成,若是为了儒圣道韵强行写诗,反而容易损了才情心气,不妥。”

  太史茂舒同样微微点头道:

  “你十几岁的年纪,能写出三篇得到诗钟共鸣的诗篇,已经是惊世之才,正如云鹤所说,绝世名篇万不可强求,多少年来有的是那天才人物,为了得到三钟的认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反而疯魔了。”

  王明仁微微摇头,显然也不认可李炎的做法,怕他伤及心志。

  李炎微笑道:

  “请茂舒公和明仁先生还有柳师放心,学生只是今日观茂舒公如此年纪却仍有昂扬之志,有感而发……”

  他已经选好了专门哄老头儿的诗篇,再说了,还有那唐诗三百首,里面多少名篇佳作,就不信没有绝世名篇。

  这唐诗三百首他虽然没有通篇背下来,起码有个几十篇记在心里,够用了。

  正想着,突然感觉心口一热,下一个瞬间一道道墨字从他的心口涌出,冲天而起。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炎不由一怔,随后大惊,怎么是这个?我想的不是这个!

  紧接着,心口又是一热,又是一首唐诗冲天而起。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咋这首又冒出来了?不是这个,回来,快回来!

  李炎此时猛然想到,他刚才好像在脑子里过了好几遍的唐诗三百首。

  不由连忙抬手捂住心口。

  糟糕糟糕,这下糟了,这特娘的书山学海太邪性了!

  果然,他的手根本捂不住,一行行墨字不断从他的心口涌出,径直穿过他的双手,冲向天空。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一首首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经典诗文,就那么冲天而起,从李炎的心口粗暴的钻出来,在半空中显现。

  不一会儿的功夫,已经有几十首诗文悬浮半空,熠熠生辉。

  这基本上是李炎能够背下来的所有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文了。

  怎么这样……我还想留着慢慢装逼的……李炎的眼角,一滴泪滑下来,只感觉自己的脑子都被掏空了。

  就像是一个赌徒带着一堆筹码到了赌场,本来想一个一个筹码慢慢压,没想到一个手滑,这一堆筹码一起摔了出去。

  此时漫天诗文金色光芒闪烁,甚至带起雷霆雨露,狂风暴雨。

  

  紧接着诗钟终于响起,只不过和之前悠扬的钟声不同,此时的诗钟响成了一连串,简直要变成一道嗡鸣,甚至让人有些分不清,到底哪首诗是几响。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里面起码有好几首都是引起诗钟九响的绝世名篇!

  天空中数次响起雅乐之声,一道道流光从天而降,冲向李炎,在他的周身盘旋。

  正是数百片破碎字纸虚影,蕴含大道的儒圣遗物!

  只不过这次落下的儒生遗物有点多,转眼间已经近十道破碎字纸虚影浮现,将李炎围在中间,都看不见人了。

  旁边的太史茂舒、王明仁和柳云鹤三人已经麻了。

  他们想到了李炎可能会有几首不错的诗文,却没想到有这么多!

  几十首诗,几乎每一首都有着极高的水平,其中能够称得上绝世的不下十首,剩下的也每一首都能够引起诗钟响彻,起码也是三响的传世名篇。

  那诗钟敲得都快响成一线了!

  天上那儒圣道韵跟他妈不要钱一样往下撒,这还是儒圣道韵吗?怎么看着跟破纸屑似的?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就在这时,整个书山学海猛然颤动,天空中的雅乐和儒圣遗物的光芒骤然消退了许多,那些组成书山的山峰,此时骤然轰鸣,学海也是猛然波涛汹涌,如同沸腾。

  这书山学海秘境有些短时间过载了!

  太史茂舒连忙冲到李炎面前说道:

  “够了,够了!足够了!别写了!再写儒圣道韵都不够发了!”

  李炎木然的点点头道:

  “没有了,一首都没有了。”

  我脑子里就这点儿唐诗存货,全给我榨干了。

  你这儒圣搞的这是书山学海吗?这特么天上人间吧!?

  这抄诗还能抄得精疲力尽,这个世界太邪性了。

  此刻,李炎最开始想抄的那首诗才终于从他的心口涌出,一道道墨字从他的心口涌出,冲天而起,竟然在半空中就已成碣石沧海之幻象。

  正是曹操的《龟虽寿》。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只不过这首诗虽然壮阔,但往已经出来的几十首唐诗里面一扔,也溅不起多少水花。

  这诗篇一成的瞬间,立刻又是熟悉的洪钟大吕之声响起,正是那诗钟又象征性的给了九声,丢下一道儒圣道韵。

  给人感觉倒有些像是习惯性奖励。

  太史茂舒看着这漫天的诗文,大张着的嘴就没有合拢过,就连原本气定神闲仿佛地崩山摧都不会变色的王明仁,此时也是目瞪口呆。

  柳云鹤更是眼珠子都快瞪出来。

  “小炎你……你到底是何方妖孽?”太史茂舒看着天空中的那数十篇诗文喃喃道。

  随后狂笑道:

  “好,好,好!这哪是天生神选,这分明是当世诗圣!生而知之,生而知之啊!若不是知道你是天生神选,老夫都要以为是哪个邪神降世哩!老夫……老夫遇到了真正圣贤之才!”

  李炎面色苍白,连忙说道:

  “茂舒公,既然诗钟九响,这儒圣道韵已经到手,我们赶紧回去吧。”

  “不急。”太史茂舒擦了擦眼角的泪,大笑道,“儒圣道韵已经到手,那就不用急了,那些老不修定然会被这绝世名篇所震动,想来正在赶来的路上,这些都是天下大儒,老夫带炎儿都认识认识,以后也能用得着。”

  说着,嘴角已经有些压不住了。

  随后向柳云鹤说道:

  “云鹤啊,为师思来想去,炎儿仅仅是做了这司天监的监生灵官罢了,仅仅算是你的门生,而且按的还是朝堂惯例,这可不算拜师啊,再说你也没教他治经啊,你们二人,现在并无师徒之实,只是有师生之称罢了。”

  柳云鹤郑重点头:

  “老师提醒的是,等到回去之后,云鹤就补个收徒礼,广而告之才好。”

  李炎啧啧嘴,太史茂舒这老头儿是真爱现啊,不过这倒是情有可原,毕竟这么长脸的机会,谁也不愿错过。

  不过我是真不想呆了,万一带会儿再给我拽出个什么大逆不道的东西就完犊子了。

  太史茂舒紧接着问道:

  “炎儿这么多首绝世名篇,不知都要如何处置?”

  李炎此时已经麻木,当下说道:

  “对了,刚才却是忘了,这些诗文,既然是因为茂舒公和柳师所成,那也应该加上几句。”

  抬手朝着那些绝世名篇所化的山峰连点,其上的字句立刻变动,题目下面都多了一行小字:

  或是赠柳师,或是赠茂舒公,还有两篇赠明仁先生的。

  都送,都送,不要抢,有的是。

  太史茂舒不由狂喜大悦,整个人难以自已地仰天大笑,说道:

  “如此绝世名篇,又符合老夫心性,定然转瞬就能流传天下,老夫与有荣焉,与有荣焉!”

  这畅快心情,比自己写出“大义至礼篇”,都要痛快。

  毕竟他这辈子虽然可能写不出绝世名篇了,但名字却和几首绝世名篇永远挂在了一起。

  四舍五入,这也算是他有了几篇绝世名篇了。

  关键是,能把那些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不修给馋死。

  一想到这个,他就觉得心情舒畅。

  就在此时,这书山学海不远处的天空中,十几个黑点正急速飞来,正是在各处感受到绝世名篇现世,然后登临书山的那些大儒。

  在这书山学海之中,大儒们的神念得到书山学海的认同,因此可以随意飞行,倒是方便。

  几乎是转眼间,已经有几个身影来到众人上空,然后迅速落下。

  当头一个仙风道骨的老者看到太史茂舒之后连忙说道:

  “茂舒公!怎地又有如此许多的绝世名篇现世?这些绝世名篇精彩绝伦,简直是道尽了老夫的心声!”

  另一个身穿官服的老者则是讶然道:

  “这许多诗篇,怎么会有茂舒公的名字?到底是何人赠与你的?你这老货,怎会有如此际遇!?明仁先生,你也在这里?那心学别具一格,令人神往啊。”

首节 上一节 94/2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