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我朝廷鹰犬?我乃大秦武圣! 第133节

  一丝煞气缓缓凝聚。

  这散乱兵卒,竟然有了几分样子。

  “这就是敢战之兵吗?”站在张远身旁的赵阔喃喃低语,“我若是指挥如此军卒,何愁不胜……”

  张远转过头,看向赵阔,笑着道:“赵兄弟可知为何败给了彭校尉?”

  “我兵书读的不精……”赵阔面带惭愧。

  “彭校尉乃是大秦骁远伯家世子,他家兵书堆的比屋顶还高,他五岁读书,背过的兵书比你吃的肉都多,你输给他不冤。”张远笑着开口。

  伸手拍拍面带错愕的赵阔肩膀,张远轻声道:“赵兄弟你酷爱读兵书,可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啊,在我看来,赵兄弟你如此好学,跟着彭世子必然有机会成为一代名将。”

  张远转身离去,赵阔立在原处,面上神色变幻,最终全都化为激动之色。

  “我赵阔要做一代名将,一代名将。”

  看向前方的彭政,他长舒一口气,大步走过去。

  片刻之后,他接到了彭政给他的第一个任务。

  “劝降……”赵阔面上全是为难之色。

  他自己败就败了,降就降了,还要去劝另外两营投降,这得多丢脸?

  “你要知道,如今边界之地通圆寺的僧兵只剩两营,怎么能是小天龙寺那四营兵马对手?”

  “你不去劝降,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他们被小天龙寺的僧兵剿灭?”

  彭政的声音平静,无一丝波澜。

  赵阔面上神色纠结起来。

  “赵阔,同袍一场,你也不想看到他们送死吧?”

  彭政看着赵阔,声音变得和缓:“赵营首,你是军前冲阵的猛将,但是如何整军还要学。”

  “你要赢得麾下军卒信任,让他们敢为你赴死,那你就要抛去名誉与生死。”

  “刚才你连死都不怕,现在去劝降,你怕什么?”

  ——————————————

  过鹰愁崖外山道,数十里。

  赵阔领着十多位僧兵,骑马前行。

  “营将大人,我们真要去劝降吗?”

  赵阔身侧的僧兵压低声音开口。

  赵阔面色阴沉,深吸一口气:“兵不厌诈,如果我们能回转营地,当然不可能劝降。”

  他的话让随行的僧兵面上露出喜色。

  “大人,要是,要是我们不回来,那些兄弟,可就都惨了……”后方,一个僧兵忐忑出声。

  其他人相互看一眼,都不说话。

  他们能随赵阔活着归来,其他人到时候就算不死,也没好果子吃。

  “哼,一将功成万骨枯,大秦兵书上早说过,为将者不能仁慈。”赵阔低喝一声,驾驭战骑,提速前行。

  众人有人长舒口气,有人面色复杂,都紧随跟上。

  奔行十多里,落在后方的僧兵忽然一声高呼:“大人,你看!”

  赵阔回头,眼角抽动。

  后方,一队战骑跟随在数里外,再往后,则是大军前行引动的气血烟尘。

  “他们根本不信任我们……”

  “我们要是不劝降,他们恐怕会直接攻击营地。”

  几个僧兵面色惨白。

  一营之兵,怎么挡得住后方掩杀而来的这些战骑和军卒?

  劝不劝降,根本不重要。

  赵阔咬着牙,握紧拳头:“兵不厌诈,兵不厌诈,这个彭政,有几分本事。”

  “走。”

  再奔行十多里,赵阔抬头,面色已经变了。

  前方,通圆寺僧兵营地,激荡的气血撞击,引动云气动摇。

  有大军在围攻营地!

  “是,是小天龙寺的人……”

  跟在赵阔身后的僧兵瑟瑟发抖。

  “大人,怎么办?”

  赵阔此时也是头皮发麻,紧盯那营地方向。

  “将为兵胆,若是本将归营,还能有守住营地机会。”

  “只要秦人出兵,我们内外夹击,有机会败小天龙寺的僧兵。”

  “对,大秦兵书上有言,哀兵必胜,此时绝境,正是哀兵。”

  他一声喝,转头高呼:“你们在此等大军来,与我里应外合,杀退小天龙寺的僧兵。”

  话音落下,他战骑飞奔,向着大营方向冲去。

  “本将赵阔在此,谁人来战——”

  先天境的气劲升腾,声音传遍十里。

  那营地之中原本衰落的气血,瞬间鼓荡。

  “咱营将,虽然读兵书读傻了些,人还是不错的。”

  “是啊,起码有事他真敢上。”

  几个僧兵立在原地,看着奔行而去的赵阔,轻声低语。

  片刻之后,后方的大军到来。

  几个僧兵连忙禀报。

  “大人,快救我们营将吧……”

  “大人,营将说了,里应外合,就能杀退这些小天龙寺的人。”

  僧兵的哀求,没有让张远和彭政面上有丝毫动容。

  张远看向彭政,开口道:“彭世子,此战,你看该如何?”

  彭政的目光缓缓转向小天龙寺僧兵营地方向。

  “如果赵营将不能支撑到我们破小天龙寺僧兵营地,那死了就死了吧。”

  彭政的声音,不带丝毫情绪。

  张远面上露出笑意。

  “兵不厌诈,彭世子越发果决。”

  那几个僧兵面色惨白,看着大军转向,往小天龙寺僧兵营地冲去。

  “这才是真正的慈不掌兵……”

  “咱营将要学的,还很多啊。”

  ……

  “呜——”

  远处,小天龙寺的僧兵营地方向,御敌号角声音响起。

  张远双刀压在腰间,身穿鳞甲,伏在战骑之上,急速奔行。

  后方,彭政所领的平云军和徐长志指挥的庐阳府武卫缓缓相合,化为三角锥阵。

  淡淡的气血之影浮现。

  在那些收编新兵,还有新归降的僧兵眼中,三角战骑军阵直接踏破营地,撞碎阻阵之敌。

  数百小天龙寺僧兵,被一冲而散。

  这就是大秦战骑。

  大秦军阵,冲锋无敌。

  “大秦,威武……”

  几个新编的军卒低语。

  那些随着军队前行的袁家凹青年,全都是握紧手中的兵器。

  这一刻,他们仿佛自己就是大秦的军卒。

第139章 大秦之兵,虽迟必到

  小天龙寺留守营地的僧兵不过两百余,被战骑一冲就散。

  后方冲来的僧兵和新兵都不需要动手,这些小天龙寺僧兵就降了。

  能搬走的物资全都搬走,大车装上兵甲,粮草,还有那些营地工匠,然后一把火将营地点燃,带着俘虏,往下一处营地冲去。

  小天龙寺主力大军都去围攻通圆寺僧兵营地,此时营地之中都是战力羸弱的僧兵,根本守不住战骑冲击。

  连破两处营地,俘获四百余僧兵,各种物资几十大车,大军掉头,向着通圆寺僧兵营地冲去。

  这一次领军冲阵的不是张远,而是彭政。

  组建战骑军阵,彭政在前,张远和周元武在侧,平云军和武卫在后,然后是骑乘战马的僧兵与新兵,还有些郭少东家他们带的护卫,在后方形成颇为壮观的战团。

  “战骑冲阵,皆看前锋之勇。”

  彭政驾驭战骑,口中低语。

  “《九兵册》上曾有言,一鼓作气,锋芒展尽。”

  “《临阵录》记载,大秦勇将,百越侯秦雄,每战必冲阵。”

  彭政此时背兵书,不是他也如赵阔一般,尽信兵书,而是此时他身侧随军冲阵的,是以三十骑破三百龙甲卫的张远!

  这些时日来,他亲眼看张远领他们在梁原域中肆意横行。

  他也看张远带着战骑冲阵,撕碎敌阵,就仿佛撕开破纸一般轻松。

  身为骁远伯世子,他彭政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

  可是这骄傲,在梁原域腹地无尽之敌处境面前,一文不值。

  他努力去跟上张远领军的节奏,去揣摩张远为何要这般做,为何要那般动。

首节 上一节 133/3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