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214节

  因此,当德聪听到李存孝说其已经打通三条经脉,顿时坐不住了。

  等到亲自检验过真气的纯度之后,老僧更是大喜过望:

  “好好好!焰摩真气果然不凡,其中甚至还有木行的生生之意.”

  李存孝闻言还以为对方会追问自己是不是练了别的武学,但德聪只是提了一嘴便转移话题:

  “圆参,月初又是罗汉堂和达摩院发放丹药的时候了,气血丹是不是该补充了?”

  “是的师父,材料都已备齐,只是还没处理,您的意思是?”

  “你带李存孝去,先叫他配药。”

  圆参闻言有些讶异。所谓配药,便是将炼丹要用的材料提前配比。

  这份工作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更重要的是,参与了配药,实际上也就是掌握了这枚丹药的丹方。

  哪怕只是二阶气血丹的丹方,他当年也是忙前忙后服侍了德聪三年,才终于被认可。

  “李师弟,跟我来。”

  心情复杂,但圆参迎来送往,人情练达已经刻入骨子,自然不会表现什么多余的情绪。

  旁的不提,哪怕只看李存孝展现出来的天赋,一个年仅二十的黄庭武者,都是自己要竭力交好的。

  更别说对方还疑似和天鼓寺的首席师兄圆光关系密切,德正住持也青睐有加。

  要知道,自己的天赋可比不过师父德聪,与圆光的关系也只是融洽而已。

  未来就算接过药王院的衣钵,地位也不可能如今日的德聪一般,几大首座都要捧着。

  更别说,如今师父德聪都对李存孝另眼相看。

  后者什么性情,圆参早就摸清楚了。

  他知道,李存孝不一定是来动摇自己的地位,但他一定是来给德聪办事。

  如果办砸了德聪的事,难道自己能有什么好果子吃吗?

  “劳烦师兄了。”

  李存孝并不知道前方引路的圆参心中百转千回,只是跟着七拐八绕,来到了丹房后的仓库。

  一般来说,血肉、金石、草木三房分别储存对应的原料,但是丹房后也建有仓库。

  一是用来放置一些极度珍贵的材料,二来,也是如眼下这般,即将开炉之前,用于临时放置。

  否则丹房的几个炼丹房放不小,全都要杂役们临时搬过来,那就太过麻烦。

  “师弟,气血丹虽然只是二阶丹药,各大势力也都有自己的变种丹方。”

  “但我接下来告诉你的,是师父他老人家自己改良过的,是寺中的秘传,你切不可外泄,否则至少也是废去武功,明白吗?”

  李存孝自然应下。

  “好,我现在口述,你且听好——一炉之中,取干参六两三钱,川芎两分五厘,熟地黄八两七钱,白芍药六分一厘.”

  “草药之外,另需魔山魈血十斤、风鼬鼠血十斤、岩蟒血十斤”

  “若血不足,可以妖魔骨补足之,其比例为”

  圆参语速并不快,李存孝一一记在心中,一边听一边思考。

  不得不说,德聪改良的这份药方是看得出其真功夫的。

  作为需求量极大的低级丹药,德聪的这份二阶气血丹丹方当中,多数材料都可以有替代之物,相互补足。

  不仅选取的妖魔都是比较常见的种类,量大容易捕杀,而且还有种种匹配的调制之法,能最大程度剔除煞气。

  圆参看李存孝已经记住丹方,随即便让他研磨、打粉、配置。

  桌子上面,有着专门用来称药的一杆小秤,砝码和刻度都极为精准。

  但李存孝好歹也是黄庭境界,更是天人化生,肉体控制的精度比一般的器械还要高。

  甚至都不用看,随手一抓,三两下便配出一份,也就是一炉炼制的药量。

  圆参看他行云流水,好似做过许多次一般,不由惊疑地拿起一份细看。

  “嗯?!”

第169章开炉

  李存孝进入了工作的状态,一份份药材在他手中,多退少补,精确称量,一份份放置在桌上。

  圆参没有打扰对方,轻柔地拿起一份配药打量,不由惊咦一声。

  配药这份工作,说难不难,因为具体的比例,丹方中都说得清清楚楚。

  如果只是要称一个重量,那精确到一钱一分,对于黄庭武者也不是难事。

  但是要想配好一份药,其难点则不在于照方配药,而是把握药材之间药性微妙的平衡。

  毕竟,哪怕是同样的材料,其药性因为产地,就会有些微不同。

  而后的储存、处理,其实也是为了尽量使药材的药性均衡。

  打个比方,一株十年人参,和一株十一年人参,其药力自然有高下之分。

  即使是用同一个药方,但是显然后者药性更强,真的入药的时候,分量当然要比前者适当减少。

  而对于炼丹来说,这种对细微差别的要求要更加苛刻。

  丹方中之所以要将分量细化到毫厘,就是为了最大程度使得药性平衡。

  实际上,即使是圆参配的药,到了开炉之前,德聪也还是要再检查一遍,适当调整,才能使得其药性达到近乎完美的平衡。

  如此一份药材炼制出来的丹药,也才是丹方所追求的最大效力的上品丹药。

  而李存孝之前明明是在屠宰房负责屠宰,即使学了药理,却没有机会实操。

  可眼下,对方配药却是行云流水,眼观鼻嗅,凭借气味、色泽、手感,能够精准判断这些看上去一样的药材内里些微的不同。

  是以圆参一眼看去,这一份份药虽然有些多有些少,从重量上来说和丹方有些出入,但从药性平衡上来说却是近乎完美。

  至少这种程度,他也只做到过几次,而且还是在状态很好的时候。

  不像对方,随手为之,轻松写意,好似经历过千百遍的老手。

  事实上,李存孝确实已经做过千百遍了,只不过不是在现实,而是在梦中。

  比起武学,那位东王木公对于丹道更加看重。

  尤其是近来李存孝实力涨幅飞快,在玲珑塔杀得尸横遍野,对方似乎也有所反应,像是有意缩短了闯塔的时间,在丹方药理上花的时间更多了。

  这位大能究竟是执念还是回忆中的残影,对于现实到底有没有感知暂且不提。

  总之李存孝在其教导下,虽然还没开始正式炼丹,但相关的知识储备已经十分牢固。

  尤其是配药这种事,他哪个晚上不配个几百份?

  只不过东王木公让他做练习的似乎都是些高阶丹药,所配的药也只是完整丹方的一部分。

  从前他一意全在武道,炼丹这件事只是单纯地认为技多不压身,顺手学一学。

  但石铁靠着断续丹重获断肢,连带着李存孝的心中也开始火热。

  武者纵横天下当然威风,但其背后必然要有支撑。

  正如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什么挥师百万听上去威风,背后消耗的粮秣才是天文数字。

  武者修炼需要资源,如今只是黄庭境界的一瓶蓄气丹都要一万白银,五阶的丹药如定心丹等更是花钱都买不到。

  未雨绸缪,李存孝认为,实在是有必要成为一名丹师,日后无论为自己还是为家人,都能提供更好的条件。

  “师弟不仅武道天资过人,就连丹道一途,也是非同凡响啊。”

  圆参等李存孝配完三十份药材的间隙,这才开口,眼中满是感慨。

  “当初我第一次配药,还觉得照方抓药不过尔尔,结果被师父骂了个狗血淋头”

  “师弟初次上手,却能明悟药性之平衡,才是配比之精髓,为兄汗颜啊”

  “师兄谬赞”,李存孝闻言只是笑笑。

  外人看到难以理解的事,都喜欢推给天赋,只有他自己知道,为了配好一份药,不知被东王木公骂了多少次。

  这位前辈对于“李青童”处处慈爱,唯有丹道一事,极为严苛,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

  只是骂完以后,等回过神,当爹的又连声赔罪,搞得李存孝哭笑不得。

  “师尊本意是让师弟熟悉炼丹前的准备工作,但你既然已经把药性吃得这么透,那也不必空耗时间。”

  圆参思忖片刻,让李存孝稍作等待,自己直接带着一份配好的药去了丹房。

  没过多久,德聪便急匆匆带着徒弟赶来,看着李存孝,像是在看什么稀世灵草:

  “你以前真的没配过药?”

  “梦里配过”,李存孝实话实说,德聪闻言自然不会信。

  只当是他给对方的那些药理书籍,李存孝全都认真研读,甚至梦中都在思索,因此才能有此收获。

  “不错,不错”

  德聪心中越发满意,但也难免觉得可惜。

  这么省心的一个徒弟,怎么早两年不来?

  眼下对方已经被契此看上,自己教过圆参之后,也再没有什么传道授业的热情。

  但这些,比起炼丹的事,都要往后排一排。

  “好,既然你如此有天赋,我看炼丹的事,倒也不必多等,今日便让你上手。”

  “圆参,带他去你的丹房,开炉炼丹!”

  圆参经过方才的事,心中已经有所预料,闻言也不怎么感到吃惊,让李存孝带着十份气血丹的药材跟他走。

  整个药王院,三房都是辅助,真正的丹师,实际上只有德聪师徒二人。

  而罗汉堂、达摩院两院弟子加起来,也有二三百。

  如此巨大的丹药用量,只靠两人,看上去似乎很难满足丹药的需求。

  “.但其实事情不是这样。气血丹虽说是二阶丹药,但其烧炼相对简单,一炉便可炼出数十斤药泥,能制出百来颗丹药。”

  “不过师弟要炼的自然不是药泥,尽管这么说有些强人所难,但最好是能一炉成丹,才能达到师父的要求。”

  “师父不喜打扰,我另有一个小丹房,你等下便用为兄的丹炉。”

  圆参说着,便引李存孝进入自己的丹房,里面赫然有一口半人高的丹炉。

  不过这丹炉之下并没有火灶,屋中更没有木柴煤炭。

  李存孝知道,这就是所谓灵丹和普通丹药的不同。

  正如圆参所说,似气血丹这种大批量丹药,为了提高产出,并不会苛求什么完美成丹。

  师徒二人都是批量炼制药泥,然后由草木房的弟子捏泥成丸,制作方法和民间的药房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后者是熬煮药材,前者是烧炼药材罢了。

  但是真正的丹师,炼制丹药必然是一炉成就,没有后面再返工的说法,必须一次成功。

首节 上一节 214/2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