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215节

  关键不是形状好不好看,而是丹者圆融,一炉成丹,是药性融合的体现。

  出品的丹药坑坑洼洼,就说明火候不到;

  丹药光滑平整,才说明文武得当,药材得宜。

  更有甚者,还会生出种种异象,譬如满室生香、化虹飞去之类,那就是品相极佳的灵丹才会出现的情景了。

  “炼丹最重要的是真气之火,师弟如今开了三条正经,炼一炉丹药倒也勉强够了。”

  “气血丹的烧炼之法并不复杂,只需以文武火”

  圆参细致地说明着烧炼的步骤,文火多久、武火多久,药材发生什么变化时应当转换火力,乃至于他个人炼丹时的一些心得,也并不藏私。

  李存孝一边听着,一边对这位师兄起了几分佩服。

  换做寻常人,眼前忽然多了一个来争宠的,怎样暗地使绊子都不为过。

  但不知是不是德聪这老头儿脾气太古怪,把圆参折腾得太狠。

  后者却是被打磨得十分世故,做事周到甚至是有些处处退让的感觉。

  但他心里也清楚,对方也只是在自己面前这般模样,在外人面前,药王院首徒、天鼓寺炼丹师.哪一个身份不叫人敬三分?

  等到将烧炼的方法细致地讲过一遍,又让李存孝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圆参这才出了房间。

  然而,他却没有走远,而是朝着门外等候的德聪行礼。

  “师父。”

  “嗯”,德聪应了一声,走到丹房外的一侧墙壁。

  随手一摸,便有一块人脸大的位置渐渐变得透明,里面的人却没有任何察觉。

  这是德聪靠着丹师手段特别炼制的一种药泥,用特定方法便能使其从有色变为无色,以前他就是借此来观察圆参炼丹的表现。

  圆参看着师父小心翼翼的模样,到底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疑惑,传音道:

  “师尊,李师弟他虽然天赋异禀,可却未必能帮上您的忙,玄门丹.那可是七阶丹药啊。”

  德聪闻言,无声地叹了口气。

  “二十四节通天骨,打破泥丸开门户玄关啊,难难难!”

  真形出定,天梯淬骨。真形境界圆满,下一步便是淬炼脊椎二十四节。

  等二十四节脊椎淬炼完成,便要修炼元神,打破玄关。

  这一步,不知难倒多少武者,如天鼓寺中达摩院道元首座、戒律院道清首座,都是上一辈的人物,年纪都过了一百岁,在玄关前蹉跎不知多少岁月。

  偌大宗门,只有德正一人踏足第七境。

  德聪是丹师,也是武者,自然不愿意原地踏步。

  玄门丹,便是用于辅助突破第七境的灵丹,炼制的难度自然是可想而知。

  “圆参,你黄庭圆满,真气的量足,质却不足”

  “玄关之境,需要一股至精至纯的心神意念,才能踏过这一层门户”

  “相应地,这玄门丹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煞气魔气。”

  “《猛焰迦楼罗拳经》说到底只是上品,比不得绝学。”

  “找来李存孝,为师也是出于无奈,此事成败,不在你我.”

  难得听到师父说几句贴心话,圆参不免动容。

  而更令人吃惊的是,听德聪话里的意思,这位师弟修炼的竟然是比上品武学更高一层的绝学?

  “德正住持一脉的绝学,乃是木行风属,如此说来,难不成”

  不提师徒二人这边感慨万千,丹房之中,李存孝手抚丹炉,却没有急着开火炼丹。

  药材配比,加上烧炼之法,二者合一,才是完整的一份丹方。

  事情到了眼下地步,李存孝的目标早已从屠宰房里的一点煞气转移到炼丹本身。

  多的不说,光是二阶气血丹的丹方,已然是银两都买不来的好东西。

  收了这么大的报酬,德聪要做的事必然不简单。

  想到此处,他心中非但不惧怕,反而跃跃欲试。

  梦中炼丹,次数再多也是虚的。如今有实地操作的机会,怎能放过?

  “正好验证所学,如此方能进步”

  李存孝主意已定,当即不再犹豫,手掌轻轻贴在丹炉的一个特殊手柄上,真气注入,丹炉的中央,立刻燃起一捧火焰。

  等到火焰的温度稳定,他才打开一旁的开口,开始加入材料。

  这丹炉,显然是一件特殊设计的器物,真气进入之后,火焰凝聚不散,好似真气化形,但后者却是要黄庭大圆满才能做到的事。

  但这丹炉里却没有一点魔头煞气,说明其并非魔宝。

  若按东王木公的说法,这都是为了丹药纯净。他便称自己的丹炉乃是灵器,但什么是灵器,却又没有多说。

  道门炼丹,有所谓“九转七返”之法,练出的号称玉液还丹,服之成仙。

  不过气血丹只是二阶丹药,自然没有那么麻烦。

  一般来说,炼丹有三个步骤:

  起火、调侯、停火封固

  起火便是点燃丹炉,初期用武火炼化药物杂质。

  调候则是根据鼎内丹药的色泽状态,转换文武火。

  停火封固是在文武得宜之际,暂缓火力,让药物自然交融成丹,也有在这一步最后猛火煅烧升华药性的。

  丹炉上有一个特制的镂空小窗,真气输入之后,窗格之间便会升起一层透明薄膜。

  便于观察的同时,却不会让火力外溢,杂物飞入。

  起火炼化药物杂质并不算难,一刻钟后,李存孝手边的药材便已经尽数投入丹炉。

  焰摩真气煅烧之下,各种杂质化灰沉底,只剩多种草药和妖魔血肉的精粹,逐渐融合为一。

  到此处,炼丹最难的一步才开始。

  文火绵绵,武火猛烈,火力的变化,背后实则是对真气的掌控。

  少一分,火候不到,药力不足;

  多一分,火候太猛,丹药成灰。

  丹炉的作用,让李存孝这黄庭三脉都可以真气外放化形,但同时也放大了真气的变化。

  一丝一毫的波动,都会让火力发生明显的涨缩。

  李存孝也并没有十足把握,只是按照圆参传授的法子,调节火力。

  如此,一个时辰过去。

  “终于好了,也不知第一次能成丹几颗?”

  期待地注视下,丹炉盖子揭开

第170章三昧真火

  炼丹时全神贯注,转眼一个时辰就过去。

  真气源源不断地流逝,这时候他才知道,圆参说打通三条正经勉强能炼一炉丹药并非玩笑话。

  即使李存孝有木蛟火蛇两个魔头加持,真气的储量是一般黄庭三脉的一倍,仍然有种疲惫的感觉。

  用于炼丹的真气倒是足够,但持续不断地输出,还要密切关注丹炉里的温度和丹药的形态变化,精神上的疲惫远比肉体上的疲惫多得多。

  如果真的只是普通的黄庭入门武者,那等到开炉的时候,怕是也只剩下走路的力气了。

  “结束了吗?”

  在外面盯了一个时辰的德聪带着徒弟走了进来。

  受罪的不仅是李存孝,两人一样是在旁边看了一个时辰。

  其实原本他们以为等不了这么久,毕竟李存孝是头一回炼丹,德正根本就不指望对方第一次成功,都已经做好对方炸炉的准备了。

  到时候他也好出来指点一番,让李存孝心里对炼丹多一些敬畏,知耻而后勇,之后才好用心帮他处理材料嘛。

  没想到这么一站,就是一个时辰过去。

  虽然隔着老远看不清丹炉中的情况,但只看李存孝的神情变化,德聪也能知道,这一个时辰里,前者出错不止一次,只不过应该都不是大问题,最后也才抢救了回来。

  否则,对方现在的表情便不会这么平淡了。

  “德聪首座,圆参师兄”,李存孝收回放在丹炉上的手,已经微弱如火苗的真气之火顿时熄灭。

  “开炉吧,看看你第一次能成丹几颗。”

  李存孝闻言点头,起身,一双肉掌直接抓住了发红发烫的丹炉。

  若是天人化生之前,这高温或许还会把他烫伤,但如今他的肉身,即使是烧红的烙铁按上去,都未必留得下印子。

  不过焰摩真气虽然是火属,但温度还没到能熔化铁石的地步。

  能够炼制丹药,主要还是丹炉当中有特殊的结构,可以强化火力。

  丹炉盖子揭开,一股袅袅烟气腾空,德聪只是微微动下鼻子,心中已经有数,但还是迫不及待地凑上前,圆参紧随其后。

  三人同时朝丹炉中央看去,李存孝尤其紧张,等烟雾散了,就看到那丹炉里特地设计的托盘状结构,其中央有四颗红色的丹丸安静地躺在那里。

  丹丸大体圆润,但上面有些微不明显的凹陷和凸起,近似椭圆形。

  “四颗?竟然真的练成了?”

  圆参以真气包裹着五指,将四颗丹药放在容器当中,细细端详。

  德聪是炼丹老手了,不去看成丹,反倒是伸长了脖子,去看丹炉当中的灰烬。

  李存孝一时有些忐忑。

  那位东王木公处处随和,唯独涉及丹药,要求严苛。

  这一炉丹药,原本按照原料分量,至少能炼出二十颗来。

  如今只有四颗,显然损耗是有些大的,若是那位木公看到,必然是不合格。

  但对方的境界之高,显然早就超过了天鼓寺的上限,要求必然也比寻常丹师高得多,李存孝不会拿对方的标准作为常规。

  关键眼下,无论是获取更多的丹方还是实操炼丹,李存孝都需要药王院的资源。

  若是德聪不满意这第一次炼丹的结果,又让他去打杂,那就有些浪费时间了。

  毕竟在梦中类似的事情已经做得太多,他现在需要的是练习,应证所学。

  可是炼丹就是在烧银子,这些原材料都是花钱买来的,他却不是德聪的正牌弟子。

  甚至按照德正的话语来猜测,他算是寄养在天鼓寺,那个便宜师父又迟迟不现身。

  这种时候要想获得足够的资源,肯定是不能白拿,就好像剿杀明教一样,得为天鼓寺做贡献。

首节 上一节 215/2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