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 第41节

  “臣,臣……”一时间,东平伯面色惨变,张口结舌,竟说不出话来。

  庆帝目光幽幽,看着已经瘫倒在地上的东平伯,“东平伯马成,勾连匪人,阴结不轨,着夺爵,下狱,清查不法所得,家眷发回原籍。”

  靴子落下,殿中所有人心头都是一凉,这事儿整的。

  王公贵族,权贵家庭,暗中扶持一两个底层势力,这是常有的事情,只要事情做的不过份,基本上都没人管,甚至,京都最底层的秩序,都需要这些地下势力来维持,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东平伯做的事情,不过是最平常不过了,可是今天,庆帝竟然借着这个由头,将东平伯夺爵抄家了,这……

  随着庆帝话音落下,当下便有两名力士出列,一左一右,拉起了已经如一滩烂泥般的东平伯,要将他带出殿。

  吱呀,吱呀——

  平静的大殿上,突然响起了轮椅滚动的声音,只见李承乾的轮椅慢慢的移到了东平伯的面前。

  “太子又要发癫了?”

  这个太子,又要搞什么么蛾子?

  此时东平伯已经被拉起,看到已经来到身边的太子,眼中透着绝望以及茫然。

  李承乾来到东平伯身边,语气平淡,“说,谢谢!”

  ”

第59章 正在买年货,今天迟一点更新

  带老婆小孩去买年货了,本来以为会很快,谁知道一直在逛,今天更新,要迟一点

第60章 朝堂震动

  说,谢谢!

  谢什么?

  殿中众人脑子都一愣,但聪明的人立刻明白了过来,望向太子的目光变的复杂起来。

  “说谢谢!”

  李承乾看着还没有反应过来的东平伯,又说了一句。

  “谢,谢谢!”东平伯语气涩然,旋即,立刻明白了过来,也不知道哪里生出来的力气,一下子挣脱了两名力士的挟持,叭的一声,跪倒在地,连声吼道,“谢谢,谢太子殿下,谢太子殿下,大子大恩,若有来恩,罪臣必当牛作马,结草衔环以报重恩。”

  李承乾嘴角掀起,满意的点了点头,转动轮椅,又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庆帝面色一黑,挥了挥手,两名力士便将还在地上不停磕头的东平伯拖了出去。

  此时,殿上气氛变的诡异起来。

  “太子,上次是真的发癫吗?”

  废除教坊司,修改庆律,给朝臣一个体面。

  有些人一开始还觉得太子多管闲事,暗暗可惜,以后少了一个找乐子的地方,可是现在呢?

  板子不打到自己身上,是不会觉得疼的。

  可有一种感情叫共情。

  今天亲眼看着东平伯被拿下,焉知明天被拿下的不是自己呢?

  伴君如伴虎,朝堂险恶啊!

  自己能一辈子平平安安呢?

  更何况这朝堂上站着的大部分人屁下来面都是一坨史,谁也不敢说自己是干净的。

  若是不小心站错了队,莫名的犯了大忌,换到以前,那就是男子代代为奴,女子代代为娼了。

  这么一想。

  嘶!

  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太子仁义啊!!

  是个体面人。

  一时之间,望向太子的目光中,都多了几分善意来。

  气氛的微妙转变,逃不出身为大宗师的庆帝灵觉,心中一动,便明白了怎么回事,顿时,望向李承乾的目光更加不善起来。

  别人收拢人心,也是要看势力,看背景,看品行的,你倒好,直接把目标对准贪官身上。

  话说,你只是建议,教坊司是我裁撤的,庆律是我改的。

  合着我办事,你收好处是吧?

  仿佛察觉到了庆帝的目光,李承乾抬头,报之以微笑。

  “哼!”庆帝暗自冷哼一声,以极大的意志力维持着自己的体统。

  “臣,京西节度沐承恩启奏。”

  随着东平伯被拖下,朝堂恢复宁静,又一人从队列中出来,躬身道,“前日,京西固城山有盗匪滋扰商道,臣奉命剿之,共灭盗匪三股,后经查问发现,这三股盗匪实是一股,有大盗于固城山中建立山寨,几成大患,现以剿灭匪寨,拿住匪首,并于匪首密室内发现与东乡侯通信书信十二封,请陛下明查。”

  “胡说……”

  “住口。”庆帝心情不好,这一次连话都没让东乡侯说,只是盯着那战栗如麻的东乡侯道,“勾结盗匪,贩卖人口,京西固城山都被你养了三千人马,京西商道几至断绝,你当朕是瞎子吗?”

  “臣,臣……”

  “夺东乡侯爵位,与族中有关人等一体打入天牢,家眷,家眷流放东番岛,以儆效由。”

  当下,又有两名力士出现,夹起东乡侯,将他拖出了大殿。

  短短时间罢,连夺两爵,承天殿里静的吓人,不管心里有没有鬼,不管品级高低,都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生怕庆帝的目光落到自己身上。

  “他没说谢谢。”

  寂静的大殿中,李承乾的声音不大,却让原本严肃的气氛变的怪异起来。

  “哼,让这些奸佞之臣感谢你,你还沾沾自喜了。”庆帝的声音从龙椅上传来,听不出喜怒。

  李承乾抬头,带着淡淡的微笑,与庆帝对视一眼,拱手道,“陛下,这大殿之上,没有奸臣,都是忠臣,只是,有些人走错路罢了。”

  没有奸臣,都是忠臣?

  这话,在这个时候说,殿中众臣心中都是一暖,有一种略放下一些心的感觉。

  太子仁德啊!!

  只有龙椅上的庆帝,心中一堵,狠狠的瞪了李承乾一眼。

  便在此时,又有一人从队列中站了出来。

  “臣,礼部尚书郭攸之启奏。”

  郭攸之出现,庆帝面上闪过一丝意外,目光不由自主的望向了林若甫,看到林若甫面上惊讶之色一闪而过,他便知道,这不在林若甫的计划之中。

  这就有意思了。

  这个世界,其实和李承乾前世差不多,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

  今天的大朝会,夺了一侯一伯的爵,看起来惊天动地,事实上是早就安排好的。

  谁来启奏,拿出什么证据,定什么样的罪名,如何处置能够在稳定朝堂的基础上达到目的,这是早就商议好了的,而林若甫则是总导演,而在他的导演中,郭攸之不该出镜。

  不过,万事万物,都不能求全责备,任何时候都会有意外发生,何况是大朝会呢。

  “郭卿,是不是裁撤教坊司的时候出问题了?”

  “启奏陛下,教坊司裁撤一直按照计划行事,一切有条不紊,不过在裁撤的时候,臣发现了一些事情,老臣民惭愧,身为礼部尚书,竟然没有事先发生教坊司内竟有如此勾当,这是臣的失职,臣在此自行处份,另外此次臣要弹劾礼部少卿王敏之、太常寺卿郑伯阳及下属礼部官员,刑部少卿张少安等,内外勾连,收受贿赂,贩卖、私放官眷,贩卖人口,共一十二名官员名单及相关清单,伏请陛下圣裁。”郭攸之双手捧着奏折,跪伏在地,脑袋埋在双臂之下,语气沉凝。

  殿中先是一静,随后炸开。

  被郭攸之点到名的三人面色大变,双腿发软,那礼部少卿王敏之倒是一步出列,随后腿便一软,瘫在了地上,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庆帝点头示意,殿中内侍自郭攸之手中取得奏折,呈到他的面前。

  翻开奏折,过了一遍,庆帝抬起头,面色看不出什么喜怒,只是淡然的道,“郭攸之,发生这样的事情,的确是你的失职,但这件事情早在你出任礼部之时就存在了,以些来重罚,不免有失偏颇,这样吧,罚你一年的俸禄,降三级留用。”

  “谢陛下隆恩!”郭攸之心中一松,知道自己赌对了。

  “拿人吧。”庆帝将手中的奏折递到近侍手中,不多时,便有十名力士出现在殿上,将礼部少卿王敏之,太常寺卿郑伯阳等五名在殿上的官员拖走,至于还有七人,他们都是礼部和刑部的小官,还没有上朝的资格。

  咚咚咚咚咚咚——

  就在殿中众人心中惴惴,惊魂未定之时,便见殿外一名近侍急匆匆的跑进殿内,“急奏,北武卫统领秦恒急奏,抚远侯鲍建宁勾结西北小国明夷,意图于西宁镇自立,业已被剿灭,秦将军已兵发明夷。”

  “轰!”

  一颗巨大的炸弹,丢在朝堂之上,文武皆惊。

  比起之前的几名官员,被夺爵的一侯一伯,这抚远侯可是真正的掌着军权的权贵啊,手上有三万余兵马,驻扎在西宁军镇,与北边的三个小诸侯国接壤,怎么会这么想不开,意图自立了?

  不对,事情不对。

  已经被剿灭了,鲍建宁手中有三万余人,据说还有一个马队,都是常年驻扎在边境的百战悍军,用以镇压北方小国的,是这么容易被剿灭的吗?

  还有,秦恒虽然是北武卫统领,但也只是北武卫统领而已,平常领兵操练可以,但是要发兵征战,是需要兵符的,他的兵符哪来的?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想到了眼前这位高高在上的身影。

  再联想到今天朝堂之上的这一系列震动,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却又仿佛抓不到。

  细思极恐啊!!

第61章 父子局

  正午刚过,李承乾便已经回到了东宫。

  今日大朝会,南庆朝堂发生了巨大的动荡,夺了一侯一伯的爵位,处置六部大量的官面,还处置了一名军事权贵,事情看起来很多,但时间并不长,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的,一个上午就结束了。

  李承乾甚至来得及回到东宫吃午饭,再睡个午觉。

  午后小憩两刻,李承乾悠闲的坐在东宫的葡萄架子下喝着下午茶。

  然后,他看着练武场上的郭保坤笨手笨脚的打着沙袋,兴致头不是很高的样子。

  显然是听到了自家老子被贬了三级留用,心中可能有些担心。

  看着他那漫不经心的样子,李承乾随后捡起盘中的一粒瓜子,随后一弹。

  瓜子疾射而出,叭的一声,正打在郭保坤的腿上。

  噗——

  郭保坤脚下一软,一头栽倒在练武场上。

  “要练武就好好练,没有心思就歇歇,你看看,这个东宫,就你一个最拉垮,同时当的付读,拜的同一个师父,人家秦元都九品了,你特么还在五品晃当,丢人不丢人?”

  “是,是,下臣给太子丢人了。”郭保坤灰头土脸的爬起来,来到李承乾身边,哭丧个脸道。

  “怎么了,心情不好,知道你爹被降级了?”

  “嗯,刚刚听说。”

  “要不,我给你个假,你回去安慰安慰他?”

首节 上一节 4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