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 第43节

  “其实父皇不必担心,这帮人之所以让父皇感到威胁这么大,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的核心就在京都之内,与父皇离的太近了,膨胀的太快了,自然需要修剪一番,让他们分清大小王,知道轻重,晓得天高地厚,经过这次的教训,我想朝臣们应该都收敛一点,还有,鉴查院要动起来,不要像蜡烛一样,不点不亮,不能因为院长是瘫子,整个鉴查院也变成瘫子了。”

  “嗯,现在倒是有个太子的样子了。”

  “太子?”李承乾眉头一挑,“算了吧,父皇,我挑明这些事情,只是想告诉你,我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有那个闲心,多操心操心二哥吧,我这一次之所以把礼部的盖子掀起来,也不是为了王道安,而是为了二哥。”

  “为了承泽。”庆帝微微一怔。

  “二哥起势太快,有些急了,身边的人良莠不齐,又是在礼部观政,他虽然聪明,但是耳根子软,我怕他立不住,太早被人拉下水,所以就帮他修剪修剪枝叶,免得父皇你无人可用,又来烦我,搞的家宅不宁。”

  庆帝深吸一口气,盯着李承乾,“你就不怕他抢你太子的位子?”

  “他不行的,还需要父皇用点心,好好调教。”

  庆帝先是一怔,旋即失笑,“是啊,还需要调教一番。”

  看着一脸淡然的李承乾,忽然觉得好离谱啊!

  在太子面前讨论怎么把另外一个皇子调教好和太子打擂台,太子还在一旁察漏补缺?

  四目相对,相顾无言。

  就挺尴尬的。

第63章 天选打工人

  最近大庆朝堂震动频频,由戴忠明被杀案、秦元被刺案,牵扯出的教坊司案,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地震。

  一大批的官员被罢黜问罪,甚至涉及到了六部尚书和那几位地位超然的大学士。

  抚远侯、东乡侯、东平伯下狱,家产抄没,吏部尚书颜行书告老,礼部尚书降三级使用,礼部少卿王敏之、太常寺卿郑伯阳及原太常寺一应官吏全部下狱,礼部几乎被清空了。

  余者涉及的大小官员达百余人,吏员更是不计其数……

  待到了三月,整个案子终结之时,大家才骇然发现,因为此案牵扯到的人员,竟然达到了三千余人。

  戴忠明案结的有点潦草,在东乡侯与固城山的盗匪通信中发现了线索,审问之后,东乡侯承认是他指使固城山盗匪所为。

  很多人不信,因为大家都知道戴忠明与东乡侯过往极密,甚至可以说是东乡侯手下忠实的走狗,不过,也不是没有可能,走狗这个东西,如果知道了主人太多的秘密,是会被灭口的。

  但看着不像啊!

  好吧,你嘴大,你说啥就是啥。

  纷纷扰扰了三个月之后,总算是尘埃落定了,一切,仿佛回到了从又,但似乎又没有回去。

  大家仔细想想,终于发现了华点。

  以前一直是个孩子的太子开始上朝了。

  每每看到坐在庆帝下首,但已然是昂藏少年形象的李承乾,大家赫然意识到,太子已经不是个孩子了。

  太子上朝,这难道是一个信号?

  想到三个月前太子在承天殿的风采以及庆帝当时的态度,很多人都开始猜测起来。

  但是,很快,一个更加强烈的信号出现了。

  二皇子进了临湖殿。

  这可是个重磅新闻。

  临湖殿的分量,在朝堂不算是太大的秘密。

  朝堂中也有不少人去过。

  不过那都是庆帝单独召见,碰到了与他们有关的重大事件的时候,才能得到征召。

  平常的时候,也就是陈萍萍和范建经常去,据说是陪着陛下钓鱼,因为小的时候,他们就经常在那湖里钓鱼,等到庆帝继位之后,为了钓鱼更舒服,所以专门起了个临湖殿。

  糊弄鬼呢!

  除了这两人之外,也就是林相和秦老将军是常客了,现在,常客里,又多了一位二皇子。

  这个信号,够强烈了吧?

  朝堂的风向,飘忽不定,更让他琢磨不定的还是陛下的心思

  且看看吧。

  ※※※

  京都城外,十里亭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虽是四月,亦非江南

  但是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也不输江南。

  亭内

  顾青斟满酒,面对这几日白发多了一半的颜行书,语气哽咽。

  “老师……您……”

  “罢了,我有此报,也是自找的。”颜行书苦笑着举起酒杯,一口饮尽,“今日离去,倒也算得了个善终,倒是你,初入官场不久,却已置身于漩涡之中,需得步步小心。”

  “弟子明白。”

  “这些年,我在吏部,称不得什么政绩,但人才还是培养了一些的。”颜行书自包裹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名册来,“吏部,辖制百官,但真正得用的人并不多,这里面的人与你我一般,都有着共同的理想,也算比较可靠,不过,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联络。”

  “是,老师。”接过小册子,顾青一脸的感动。

  “你和二皇子走的太近了,需要注意一些。”

  “二皇子如今已是临湖殿常客,陛下栽培之心昭然若揭,若是此时不能稳固地位,不免为人所趁。”

  “太早了,且看看吧。”颜行书看着顾青的表情,无奈的摇头苦笑,“罢了,一切看你的心意便是,不过行事之间,还要谨慎,你还年轻,最重要的是惜身,不能给你留下太多的把柄。”

  “弟子谨记教诲。”

  顾青深深一礼,举杯一饮而尽。

  一番小聚,颜行书也没有太过耽搁,很快便踏上了归程的马车。

  “老爷,陈大学士刚刚遣人送来一封信。”

  马车行了不久,一名老仆便上了马车,掀开车帘,低声说道。

  颜行书接过信,打开扫了一眼,冷然一笑,“老东西,还能活几年啊,真想拿我当垫背啊。”说罢便将信揉成一个纸团,放到一旁的炭火中烧成灰烬。

  “颜安,告诉夫人,老夫需要先回书院一趟,让他们先回乡。”

  “是,老爷。”

  ※※※

  东宫

  李承乾将轮椅摆成躺椅的模式,就这么半躺在轮椅上,一脸的生无可恋。

  庆帝逼他上朝了。

  上朝真的是一件很烦的事情。

  坐在承天殿上听一群朝臣吵一个上午,有的时候,事情多了,还会吵到下午来。

  皇帝也好,他这个太子也罢,也只能正襟危坐,耐着性子听完。

  “所以说,要和父皇搞好关系啊!”

  当将目光转向诸天万界之后,李承乾便没想过和庆帝争那个皇位。

  争什么,争个屁啊。

  庆帝不过是个凡人罢了,就算是大宗师,能活几年啊!

  这是竞争对手吗?不是。

  这是父皇啊!

  大宗师实力的父皇啊!

  李承乾是希望他活的越长越好,最好在位的时候把北齐东夷都灭掉了,先一统东方这一块大陆,然后依他的性子一定不会满足于现在与神庙的关系,说不定还会与神庙起冲突,不说干翻神庙,但也能让神庙受点损失,然后……

  然后他死了,自己登位,继承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坐享其成。

  不,还不够,如果精力旺盛的话,大一统之后,还要变法,还要改革,再往深水区趟一趟,最好能顶一波改革的雷再驾崩。

  看看,多好的父·天选打工人·皇啊!

  嗯,是这样的,这样再完美不过了。

  所以,他和庆帝之间没有矛盾,也不会有冲突。

  只是老登虽然强悍,受到时代局限性的约束,政务处理的不怎么如他的意,可能也是因为叶轻眉的缘故,对于新生的事物好奇归好奇,但更多的是警惕,时不时的来一个新政,但都是换汤不换药的政策,最重要的是,李承乾发现了一个极不好的苗头。

  这位天选打工人虽然本身就是大宗师,但是对于大宗师这样的存在越来越厌恶,觉得这样的人不应该出现在世界上,所以有意无意的强调大庆的文治,武者在朝堂上的话语权越来越低。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秦老爷子为代表的军方势力,在朝堂上被慢慢的边缘化了,而以四大书院为首的文官集团在朝堂之上迅速的崛起,话语权越来越重。

  李承乾并不在意文官集团的话语权有多重,他在意的是四大书院。

  这也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感觉到最不和谐的地方。

  “四大书院,在原著里根本就没有存在感,为什么我来这里之后却发现,这四大书院,处处都在,事事都有他们的痕迹呢?”

  ※※※

  一个巨大的屏幕竖在房间之内。

  屏幕内是一片无尽的虚空。

  不知过了多久,一道绿色的光点出现在虚空之中。

  顿时,巨大的屏幕开始闪动起红光,发出尖锐的鸣叫声。

  啪!!

  一只大手出现,按在一个开关之上,屏幕的尖鸣声消失。

  喀嚓

  站在屏幕前的男子一口咬掉手上的半个金苹果,看着屏幕上突然出现的绿色光点,笑了起来,“第四个修炼成功的,复生,监测他们的轨迹,看看他的运气怎么样,是否能……”

  话音未落,便见屏幕内的虚空突然发出涟漪一般的扭曲,那道绿光一头栽入涟漪之内,消失不见。

  男子有些意外的看着屏幕,连金苹果都不吃了,最后,无奈一笑,“运气还真不错,这么快就被吸引了,复生,记下来,适时监测。”

第64章 我就喜欢喝茶

  “我日,竟然是投胎!”

  庆国,东宫

  李承乾猛的睁开眼睛,面色古怪至极。

  就在刚才,他察觉到死机的第二元神猛烈的震荡着,本能的开始联接,便发现原本一直在虚空中裸奔第二元神不知为什么突然离开了虚空,进入了一个有光的世界,还没有等他看清这个世界,便感觉到一股巨大的,无可匹敌的吸引力出现,然后,便投胎了。

  天可怜见,他还没来得及观察一下这个世界呢,眼前一暗,就利落的落入母胎之中。

首节 上一节 4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