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人族,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便逐渐地走出了祖地。
他们顺着黄河支流而住、而生、而长。
四方水长,汹长波于贪海。
祖地人俊,繁亿万于首阳。
真是好水养好人!
那东方之水,运行不息妙流通,逝者如斯本化工。
此地之人,敬天礼地,心爽气平。
日后此地会诞生出人族的傲来国。
那南方之水,动乐有机春泼泼,虚明无物剑空空。
此地之人,性拙情流,无多作践。
日后此地会诞生出人族的华夏国。
那西方之水,深源自出先天后,妙用原生太极中。
此地之人,不贪不杀,养气潜灵。
日后此地会诞生出人族的哈汨国。
那北方之水,尼圣昔形川上叹,续观澜者越何穷。
此地之人,贪淫乐祸,多杀多争。
日后此地会诞生出人族的罗刹国。
真是:“一龙生九子,各个皆不同。”
申公豹一路走来,也看了四地人族,千样人生。
见到人族当中也诞生出了因果业力之后,他便是知晓,那场“人族杀劫”怕是快要到了。
月满则盈,水满则亏。
人族安逸发展了十数万年,的确是因果累积的太多。
知晓此事后,申公豹赶紧是向东海而去。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俗,千里不同天。
于人族地界上一路向东。
申公豹见惯了花开花落,岁月荣枯;
见惯了风吹草绿,万物争先。
他在行走,他在博见,也在悟道。
广大真如登彼岸,明心见性得道真。
一路赶路,一路感悟,申公豹眼神越发明亮。
三千年后,一位玄袍道人来到了洪荒东海边上。
此地也是洪荒东大陆的最东边——碣石山。
传闻碣石山原本不是东方的山,乃是北方大陆上的山。
⒈0一2㈡捌ろ○㈨8
只因“九天元劫”时期,九野争天,互相攻讦,故而打沉了北方大陆。
原先属于北方地界上的第一高山,其半截山头被蹦飞到了此地。
那山原本名为“阴山”,因其山色玄黑而得名。
因此,其半截山头被泡在水里后,这才有了“碣石”之名。
ba yi si jiu ling san qi ba jiu
后世有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说的就是这里。
此刻申公豹站在碣石山顶,正好可以东望大海。
好海!
万流皈依,汇百川而纳江河;
寸眸极望,濯星斗而铺彩雯。
岛屿如丸,散见于飚涛巨浸;
惊鸥掠迹,起没于雪谷银滨。
“` ~太一、帝俊二人这会应该是在天界当中闭关祭炼刚刚得到的四件先天灵宝。”
“趁此机会,我正好去一趟汤谷仙岛。”
说话间,申公豹就已经行动起来,离开碣石往东海深处而去。
...
东海深处,这还是申公豹第一次过来。
此地虽然是截教的道场所在,但由于东海广阔,因此他一路行来并未遇到几个截教门人。
或许他们也和阐教弟子一样,正在金鳌岛上认真修行。
只见此地:
海水翻波,旋风四起。
风逞浪,浪翻雪练;水起波,波滚雷鸣;
霎时间云雾相连,阴霾四合,笼罩山峰。
越往东来,渐渐出了海日。
只见银涛卷雪,雪浪翻银。
湍转则日月似惊,浪动则星河如覆。
申公豹站在云上,正好可以东望海天。
(赵诺的)东海无际,沧溟弥深。
烟波浩漫,碧蓝湛蓝。
“难怪三师伯要将道场放在东海,此地毕竟是紫气东来之地,大日升起之所,的确是饱含造化。”
不久之后,申公豹便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真个是景致非常幽雅处,寂然不见往来人。
立在云上,申公豹四处打量,满是好奇驴。
自其化形以来已经有数万年时间,这些年来他去过不少仙家福地、宝府洞天。
但是灵气能与这汤谷相较的着实不多。
“不愧是有一棵极品先天灵根镇守的道场,这汤谷的确玄妙!”
见此光景,申公豹也是自叹一声。
凡洞天福地、名山大川,都可以被用来开辟道场。
但是生灵气运有常,只可开辟一处道场,否则便会流失气运。
所以这汤谷虽好,但有了鬼谷山的申公豹,他也无法将道场挪到此地,来沾一沾“紫气东来”的气运.
066 金火圆满,太乙后期
汤谷仙岛并不大,至少对太乙金仙境界的申公豹来说,岛上光景他一念可扫。
不一时来到岛屿中央,只见一阵异香扑鼻,透胆钻肝。
就见前面一溪涧下,水声潺潺,波鸣隐隐。
申公豹往前一看,真是景致稀奇!
雅韵幽栖,藤缠桧柏,竹插颠崖。
狐兔往来如梭,鹿鹤唳鸣前后.
见了些灵芝隐绿草,梅子在青枝,看不尽山中异景。
猛然间就见小溪旁边有一棵桑树落座。
说是一棵,其实更像两株。
两条主干像是龙蛇缠绕一般扭结着向上生长,难怪是有“扶桑”之名。
面前这株先天灵根,看似“普普通通”,其实不然。
作为先天丙火灵根,它本该是满含大日真火的。
只不过当初东皇太一将其留在此地后,担心会受到东海地界上无知练气士们的侵扰,故而才将其隐去表面神秀。
所以此刻映入申公豹眼中的这株丙火灵根才会显得如此“普通”。
申公豹不敢耽搁,顾不得高低险峻,赶紧攀藤扪葛,手扯晃摇,取了数串桑果在手。
闻一闻,扑鼻馨香;
嗅一嗅,如甘露沁心,愈加甘美。
“好好好,丙火之物已得,丁火之物早有,回去之后,太乙790金仙后期之路成矣。”
...
来时满是心事,去时一身自由。
三千年后。
一道遁光划过苍穹。
很快在洪荒东方祖脉的山脚前停下。
自“周天大醮”之后,东方祖脉愈加俊彩。
如今仅万年不见,更是被无尽朦胧的雾气环绕。
纵然是太乙金仙都难以窥见山中真貌。
不过申公豹却是一览无余。
只因这里是小有清虚天、丹心赤城洞,是他自己的道场。
他透过雾气,见到了熟悉的洞内光景,色调一如既往的飘然若仙。
如此光景,看的申公豹是格外地心安。
在外漂泊一万载,今日他终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