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百年,天尊讲了人仙之道。乃是“夺天地之秀气,采日月之华精”之法。
再一百年,他讲了地仙之道。乃是“运阴阳而丹结,按水火而胎凝”之法。
再一百年,他讲了天仙之道。乃是“应四时而采取药物,养九转而修炼丹成”之法。
再一百年,他讲了真仙之道。乃是“跨青鸾,升紫府;骑白鹤,上瑶京”之法。
再一百年,他讲了玄仙之道。乃是“二八阴消,若恍若惚;三九阳长,如杳如冥”之法。
这五百年,元始天尊讲的很是仔细。
因为那些昆仑散仙,他们大都处在这五大境界当中。
而天尊也正是在为他们讲道。
毕竟阐教门人中,修为最低的申公豹和邓华都已经是玄仙境界。
当然,这些昆仑来客们也知晓这是元始圣人在照顾他们。
就见玉虚宫外,听道亭台中,那听道的群仙听得是如痴如醉,无不是全神贯注于其中,生怕错过了一点。
申公豹虽然早已成就玄仙巅峰,但是并没有像那些阐教亲传那样,对这些“粗浅”的仙法不屑一顾。
反而,他是听的极为认真,这种天道法则如长河一般向着自己冲刷而来的感觉让他沉醉不已。
他像是一团棉絮般,疯狂地撷取着水气。
他从未感觉到自己能与道与理如此之近。
在【载道金册】的帮助下,各种道法奥秘似乎是彻底地暴露在他的眼前,任由他来欣赏、感触和琢磨。
像是在一瞬之间,他的心头便是涌现出了无数种道法感悟。
似乎,法为我用、道在眼前。
不过申公豹也没闲着,他是一边听道,一边悟道,一边在紫府中以【著法玉笔】摹刻着圣人的讲道内容。
申公豹倒是不怕此举会被圣人发现,然后引来圣人不满。
因为在整个玉虚宫中,像他这么做的人不在少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此理在哪里都是一样。
千-寻⑨⒍○⑴贰⑹㈡70
就在申公豹沉溺于听道悟道之中时,元始天尊终于讲到了“金仙”之道。
①澪⒈㈡弍/彡○㈨捌
金仙者,永恒也!
修为到了金仙,便是实现了寿元永固。
算是与天同寿,与地同疆。
当然,寿元无尽不代表不死不灭。
元始天尊同样是给金仙法讲解了一百年时间。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根脚高低对一个人的影响了。
根脚高的人,他们的悟性也高,比如上品先天灵宝化形的广成子、上品先天灵根化形的赤精子等人,这些妙法圣人只讲了一遍,他们就记住了、理解了。
但是那些根脚低的人,他们却是眉头紧皱,一时半刻之间真是难以理解。
按照之前,申公豹就是这类人。
1零壹㈡②捌30㈨⑧
日积月累之下,也难怪那些阐教亲传们会身居傲气!
毕竟他们的天资与这些昆仑散仙相比,诚可谓是人中龙凤!
不过这会的申公豹已经不一样了。
一来,他有【载道金册】和【著法玉笔】暗中相助。
二来,他已在玄仙境界沉淀了许久,何日如破到金仙境界,那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因此在这个一百年中,他的周身法力在不断地提升。
修行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一百年后,元始天尊讲完了“金仙之法”,此时他也是停下了讲道。
qq輑:8 14 9 03 79 8
但是玉虚外厅中的那些人却都还沉溺在道韵当中。
见到他们苦苦思索的模样,天尊便不好再为他们讲了,否则便是贪多嚼不烂了。
因此天尊当即吩咐了白鹤童子,那些昆仑散仙可回去好生体悟,日后再来听道。
于是,整个玉虚宫内外便只剩下了阐教门人,以及寥寥几位修为越过了金仙境界的修士。
等到玉虚宫空荡下来后,元始天尊也不急于讲道,而是对着诸位门人询问道:
“这一千年来,我给你们讲了玉清仙法、玄门神通、上真秘诀。你们也都听了千年、悟了千年,心底可有什么疑问?”
不知是不是错觉,说到这句的时候,申公豹能感觉到似乎元始天尊的圣念特意落了一道在他的身上。
也是,这千年来天尊的讲道并不高深,而阐教的一众亲传们又早已都有太乙金仙的修为。
因此,若是该有疑问的话,那就只有包括申公豹在内的这一十一位外门弟子了。
阐教门人,不多不少一共是二十六人。
其中亲传十二人,外门十一人,童子一人(白鹤童子),脚力一人(四不相),副教主一人(燃灯道人)。
其实外门弟子也是该有十二人的,旁人不知晓这其中缘故,不明白天尊为何把这名额暂且空着,但是申公豹自己知晓,这个位置乃是天道注定属于“封神量劫”的主劫之人!
也好,二十六人并不算多,因此每人都可以向天尊询问。
众人从燃灯道人开始,按照拜师顺序依次向元始天尊提问,问的也都是有关修行的问题。
轮到申公豹的时候,申公豹稽首行礼道,“启禀师尊,弟子‘道德仙’不敢求,‘福德仙’亦不敢望也。不知‘功行仙’之法,弟子可得耳闻?”
申公豹口中的“功行仙”之法,其实就是修得太乙,得证大罗之法.
012 仙道中成,突破金仙
元始闻言,看了一眼申公豹后,缓缓说道,“下等根脚难出小成法,中等根脚难过中成法,上等根脚难越大成法。”
天尊此言却是在昭示:根脚不好的人只能修行到金仙境界,根脚还行的人只能修行到太乙金仙境界,根脚不错的人能够修行到大罗金仙境界。
当然,天尊并未将话说满,他的“难出”、“难过”、“难越”三字用的极为妥帖.
又见天尊说道:“三成之数,其实一也。用仙求道,人固不难,以道求仙,仙不出远,你且用心听道。”
申公豹闻言,心底顿时闪过一丝惊喜,连忙稽首行礼道,“弟子多谢师尊。”然后站了回去。
退回之后,邓华等人也上来挨个请教,申公豹是内心激动不已,不过还是收敛心神,准备用心听道。
不久之后,阐教外门十一人已经问道完毕,天尊接着开讲妙法。
这一回他的针对对象便不再是申公豹、邓华等这样的外门弟子了,而是他的亲传。
就见天尊先讲太乙金仙之道五百年,后又将大罗金仙之道五百年。
玉虚宫内堂当中,天花普散缤紛,天龙同绕如玄。
大成法门自然是非同凡响,真理、道法、仙术、妙音、道蕴结合着昆仑山巅的先天灵气,化为了一朵朵金色莲花,化为一对对龙凤仙禽,各在空中飞舞翻腾。
顷刻间,申公豹等人便沉醉在了道音道韵当中。
申公豹陷入悟道之后,【载道金册】也在不断地记录着天尊讲道的内容,并且还在为申公豹提供着悟性加成。
得到了【载道金册】加成的申公豹,他虽然修为不到太乙,但听起太乙之道来也越发的轻松。
就像是世间真理在你眼前一一展开。
申公豹一边听道,一边本能地吸收着道场中金莲,吸取着先天灵气和圣人道蕴。
像那些阐教亲传,他们也在用这些灵气和道韵洗涤元神,因此收获极大。
但是申公豹的收获远超过了他们,他在洗涤元神真灵的同时还在不断地打磨肉身。
肉身如缸,元神如网。
如此一来,他的身上法力也在不断增强。
于此同时,【载道金册】上的《玉清仙法》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增多,在【著法玉笔】的一笔一划中终于压过了《麒麟土德经》。
除了肉身和元神,申公豹体内的几件先天灵宝,尤其是那三件可以晋升品级的【瑞兽图】,它们此刻也在疯狂地吸收着金莲内的圣人道蕴和先天灵气。
这也导致申公豹虽然是站在了玉虚宫外厅,但是他所吸收的灵气却一点也不比内堂中的十二亲传要少。
光阴逝水,流年沧桑。
沉醉在悟道中的人,是感觉不到时间流逝的。
一瞬间千年已过,这中间申公豹的修为终于更进一步,从玄仙巅峰跃到了金仙境界。
如此,他便处在了“小成”境的巅峰,却是“中成”在望。
也是,身为阐教门人,爱好面皮的天尊岂能让自己的弟子处在“小成”境界?
如此却是在丢他元始天尊的圣人面皮。
千年已过,元始天尊正好讲完了大罗金仙之道。
眼下阐教十二亲传们尚未修行到大罗圆满境界,因此天尊也就没必要再接着讲后续之道了。
道韵渐渐消散开来后,玉虚宫内堂外厅中的阐教门人也都陆续醒来。
无人不喜悦!
无人不高兴!
无人不喜上眉梢!
果然,圣人讲道,效果斐然。
天尊的千年讲道胜过大家万年的苦修!
这便是大教底蕴!
天尊停止讲道,睁开圣眼,看到众门人都有所得后,一连颔首三下,却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看了一眼南极仙翁,就见仙翁身上,厥中惟虚,厥外惟无,浩浩荡荡,却是到了大罗金仙后期修为。
他又看了一眼云中子,就见云中身上,五气朝元,万化禀生,五宿焕明,却是到了太乙金仙巅峰境界。
他再看了一眼阐教十二亲传。
广成子头顶运推数极,三气开光。
赤精子顶上气清高澄,积阳成天。
便是最后的黄龙真人身上也是三气圆满,九气萦绕。
天尊又看向外厅中的外门弟子,当看到申公豹的时候,他心中更加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