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第219节

  当朱棣终于看清朱应的面容,尤其是看到朱应的那双眼睛时,他的神情瞬间变得极为复杂,眼中甚至涌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惊诧,整个心底都在狂跳。

  “不可能。”

  朱棣在心底一惊:“绝对不可能。这一双眼睛,怎么会如此相像?简直太像了!”

  此刻。

  朱棣的心底犹如掀起了惊涛骇浪,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汹涌袭来。

  在看到朱应的这一瞬间,特别是朱应的那一双眼睛,让朱棣的内心猛地一震。

  他的耳边,似乎隐隐约约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四叔。”

  “四叔……我带十二叔和十七叔来找你了。”

  “四叔,今天去做什么啊?听说你要成婚了,恭喜啊,不知道婶子长得怎么样啊?”

  “四叔……”

  那一声声稚嫩而又熟悉的呼喊声,让朱棣此刻的面容都变得有些呆滞,他的眼神空洞,仿佛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双脚像是被钉在了地上,无法挪动分毫。

  就在这时,朱应已经走到了朱棣的面前。

  “末将朱应,见过燕王殿下。”

  朱应来到朱棣面前,躬身抱拳行礼。

  然而,此刻的朱棣,似乎仍沉浸在自己那波澜起伏的内心世界里,对朱应的行礼没有任何回应。

  一旁的李景隆,看到愣神的朱棣,心中不禁感到一丝诧异。

  “王爷。”

  李景隆急忙用手轻轻拍了拍朱棣的手臂。

  这一拍,终于让朱棣回过神来。

  当看到眼前的朱应时,朱棣彻底清醒过来,脸上原本的愣神之色瞬间消失不见,转而浮现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这也让人几乎难以察觉他刚才的异样。

  “朱应将军,久仰大名了。”

  朱棣微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热情,十分熟络:“如今终得一见,果然如本王所知,朱将军年轻有为,英姿飒爽啊!”

  说话时,朱棣眼中都透出了赞赏。

  “燕王殿下过奖了。”

  朱应先是谦逊地道谢,然后笑着回应道:“久闻燕王殿下治军严明,昔日末将在辽东见识过北平边军的强大战力,心中便一直好奇燕王殿下是何等模样。”

  “如今一见,燕王殿下果然是颇具战将豪迈之气!”

  在历史记载中,朱棣一生最喜爱战场杀伐,立志开疆拓土。

  倘若夸赞他文弱,必然会惹他心生不悦,而夸赞他有战将之风,他定会满心欢喜。

  果不其然。

  听到朱应这番夸赞后,朱棣脸上的笑容愈发浓郁。

  “朱将军当真会说话。”

  朱棣大笑着说道,同时伸手拍了拍朱应的肩膀,那动作显得十分亲近,仿佛要将朱应当作自己人。

  “今日得见朱将军,实乃本王之幸事。”朱棣又道。

  “不知这位将军是?”朱应转过头,目光落在朱棣身边的李景隆身上,面露疑惑之色。

  “对了。”

  朱棣仿佛刚刚想起,他立刻伸出手,指着身边的李景隆介绍道:“此乃朝廷派来统兵北伐的副将,曹国公李景隆!”

  “当然,虽然名义上李将军为副,但实则兵权节制、调兵征伐等诸多事宜,都是由李将军来负责。”

  “本王也只是从旁辅助而已。”

  “朱将军别看李将军年轻,他可是深得其父真传。”

  “此番北伐,有李将军统兵,我大明天军必可克敌制胜。”

  从朱棣的话语之中,不难听出他对李景隆的推崇之意。

  然而。

  听到“李景隆”这三个字,朱应的表情瞬间有过一瞬僵硬,眼睛都瞪大了。

  “卧槽。”

  朱应在心底暗暗惊呼,似乎有着万般无奈。

  “李景隆?那个被后世称为初代大明战神,却坑得朱允炆丢了江山的超级大傻缺。”

  “朝廷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让这李景隆来领兵?”

  “老朱啊,你这次可真的是胡乱点将了。”

  “历史上可没有这一环啊,原本历史上北伐北元是由蓝玉统兵,如今怎么变了,李景隆竟然冒出来了。”

  “这可是一个十足的坑货,看来之后的行军作战,一定要想尽办法避免被他坑了。”

  朱应的内心无比复杂,暗自叫苦不迭。

  别人或许不知道李景隆的真实能力,都以为他继承了父亲李文忠的统兵之能。

  但实际上,这家伙就是一个徒有其表的纸老虎,对于真正的统兵作战,完全就是一知半解,半桶水晃荡。

  更何况,李景隆常年待在应天,身处那安宁舒适的温室之中,从未经历过战场的残酷与血腥。

  在那繁华的应天城,他或许能在朝堂之上高谈阔论,却从未见识过真正的生死较量,又怎么可能指挥得了这军团级别的大战?

  “原来是李将军。”

  朱应迅速调整好自己的表情,重新恢复了平静,当即躬身抱拳,行了一个军礼,说道:“末将拜见李将军。”

  这动作,这行礼,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

  “朱将军。”

  李景隆满脸笑容,走上前几步,十分热情的说道:“吾与燕王殿下一样,久闻朱将军大名啊!”

  “朱将军或许不知道,吾在应天时,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坊间之中,朱将军的名字已然是如雷贯耳。”

  “今日得见,此乃吾之幸事。”

  “可惜现在行军途中,军中禁酒,要不然真的要与朱将军大醉一场。”

  李景隆说话时,脸上的表情也是带着失望之色,似乎真的想要与朱应大喝一场。

  “待得北伐凯旋,自有机会与李将军畅饮。”

  朱应笑着回应道。

  虽然朱应在心底对李景隆的能力极为诟病,但如今李景隆毕竟是统兵战将,朱应自然不会傻到主动去撕破脸,毕竟这样做毫无意义。

  而且,朱应心里清楚,在李景隆之上,应该还有一位大将军负责统筹指挥全局。

  李景隆想要调兵征伐,也需要经过那位大将军的同意。

  大局之上,应该不会被李景隆坑的。

  幸亏,他不是被封为大将军而来啊!

  “说的不错。”

  一旁的朱棣也笑着说道,眼神在朱应和李景隆两人之间扫视:“待得北伐凯旋,吾等一起大醉一场。”

  朱棣声音爽朗,仿佛已经看到了凯旋大胜的一幕。

  “好!”

  李景隆大声回应。

  “燕王殿下。”

  朱应收起笑容,抱拳问道:“不知我大宁边军营地可曾安排妥当?此番末将率领骑兵先行而来,还需为后续大军安营扎寨。”

  “张将军。”朱棣毫不犹豫,当即高声喊道。

  应声。

  张玉快步从一旁走了过来。

  看到朱应后,张玉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十分热情的喊道:“朱将军!”

  “张将军。”朱应也笑着回应道,眼神中透着老友重逢的欣喜:“一年未见了。”

  “的确一年未见了。”

  张玉的眼中闪过一丝遗憾,他微微摇头,说道:“可惜朱将军大婚之时,我未能前去祝贺,实在是遗憾。”

  “哈哈,我成婚比较仓促,所以未曾顾及全面,还请张将军勿怪。”

  “不过。”

  “待得北伐凯旋,我与张将军也好好喝上一场。”

  “不过到了北平府,这可得张将军请我喝酒了。”

  朱应笑着说道。

  “那是自然。”张玉重重地点了点头,随后说道:“不过现在还是军务为重,我先带朱将军去安排大宁边军驻扎地再说。”

  “好。”朱应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对着朱棣与李景隆抱拳道:“燕王殿下,李将军,那末将就先行去安顿大军了。”

  “朱将军且去。”朱棣微微一笑。

  随即。

  在张玉的引领下,朱应快步跟了上去,准备安顿大军安营扎寨。

  看着朱应离去的背影,朱棣的脸上浮现出若有所思的神情,眼中透着一丝迷茫与思索,仿佛在朱应的身上看到了一些让他难以理解的东西。

  “这世间竟有如此相像的一双眼睛。”

  朱棣心底喃喃:“太像雄英了。”

  “只不过,不可能是他的。”

  “我是亲眼看着雄英下葬的。可是……”

  朱棣眼中带着深深的疑虑:“如若不是知道雄英已经死了,我或许都以为他就是雄英了。”

  “但也恰恰不是他,如若是他,谁能够比得过他得天独厚?哪怕大哥日后真的……我也无法阻止雄英啊!”

  对于未来,朱棣已经在心中设想过无数次。

  姚广孝为他谋划的蓝图之中,未来他大哥的命数恐怕不长。

  而未来,如若父皇还要择选太子之位,必然会从嫡子之中进行筛选。

  朱棣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他深知,相比于自己的二哥和三哥,自己绝对是最为出类拔萃的。

  所以,朱棣坚信,只要自己大哥薨了,自己在这场储君之位的角逐中,有着极大的优势。

首节 上一节 219/2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