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朕不是天下共主 第215节

  “十年前,中原人口首次突破了四千万人,可随着韩国灭,六国一统之战,短短十年,中原人口就直接减半,如今只有两千万人不到。”

  “虽然大汉也为此得到了不少的人口红利,接纳了数百万南下逃难的七国流民,但也有一千多万人,悄无声息的死在了统一之战里面。”

  天虽然早已经迈入了中年。

  但还是和二十年一样年轻。

  一方面是保养得道。

  一方面是修炼有成。

  诚然。

  直到现在,天还是没能创造出圣心诀,这种能让人长生不死的玄幻武功,但在晓梦的帮助下,不知道能活多久的长生诀倒是成功创造出来了。

  当然。

  圣心诀也好,长生诀也罢,只是一个比喻,举一个例子,如今天修炼的是长春功,名字简简单单,但天却更感觉自己比二十年多前还要年轻。

  “陛下,这是不可避免的,等到大汉和大秦决一胜负后,我们的后人,应该能享受一段和平时光。”

  韩非老了,比之十年前,他老了很多,脸上已经有了皱纹,头发也有些花白了,但人却非常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

  自从韩非这位韩非子入主大汉帝国。

  成为三阁九部之中司法阁大司宪后。

  诸子百家的态度。

  发生了彻底转变。

  天,终究是还小瞧了能在诸子百家之中称子的人,而且还是当世显学法家之中,诸子百家之中公认的韩非子。

  随着韩非子的站队,儒家,法家,墨家,道家,兵家,医家........等等诸子百家,开始前仆后继涌入大汉帝国。

  法家不用说,从百越大一统后,可以说一直都很力挺大汉。

  只是这一次的法家,不再是单一的齐法家,而是整个法家。

  法家和道家一样,其实也有所谓的天人之分,商鞅的法治派【秦法家】、申不害的术治派【晋法家】,慎到的势治派【齐法家】,也就是所谓的法,术,势。

  但随着韩非这个集法家之大成者的韩非子,选择了如今的大汉帝国后,其他法家流派,也像是有了主心骨一样不断往大汉这边走,试图跟着韩非子更进一步。

  至于儒家。

  可能是时间久了,也可能是爱屋及乌,反正随着爱徒韩非子选择了大汉,明面上一直不支持中原七国任何国家的儒家后圣荀子也释怀了。

  不仅时常带着稷下学宫的学子和华夏大学的学子探讨,本人也时常乘坐青鸾前往大汉各地讲学,十年来,为大汉帝国培养了不少的人才。

  墨家可能是想明白了机关术方面,墨家所有人加起来都不如天一人。

  再加上大汉帝国这些年来的做法,又非常符合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

第226章 ,日不落

  故此。

  明明只打算做第三方调停者的墨家。

  最后也选择了看起来更温和的大汉。

  说句不好听的。

  如今的大秦帝国,虽然号称大秦,但大部份人私下里都叫暴秦。

  因为统一之战是惨烈的,人口减半的代价远比想象中的要恐怖。

  可能很多的人。

  只把人口减半当成一个数字。

  很难体会到人口减半的沉重。

  实际上。

  人口肩膀,就像是三口之家,最少要死一个人。

  或者你认识的人里面,平均每两个人要死一个。

  所以暴秦二字真不是冤枉。

  因为战争实在是太惨烈了。

  可能后人觉得大一统是华夏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但当代人不会理解人口减半的大一统有何意义。

  死的是他们。

  而不是后人。

  后人根本就无法感同身受。

  无法体会人口减半的惨烈。

  最主要的是。

  不同于后世的驱除鞑虏。

  为了守护一个华夏而战。

  七国本就是一家人,虽然有了自己的文字,自己的语言,长此以往下去,将会彻底分裂。

  但春秋战国的七国,名义上都隶属于中原,七国的战争,本是中原内战,但却异常惨烈。

  这导致了很多的七国百姓。

  向往一直和平安稳的大汉。

  虽然天很想告诉这些七国百姓,大汉的和平安稳,其实是有人背地里负重前行。

  但大汉几十年的休养生息,确实和平安稳,国力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别的不说。

  就说人口。

  百越各部族刚刚大一统之际只有一百多万人。

  大汉刚刚立国之际也只是勉强有六百万人口。

  可如今。

  大汉去年刚刚完成人口大普查。

  人口数量已经突破了三千万人。

  可如今的大秦。

  按照天的估计。

  如果在不计算大量人口南逃的情况下。

  如今大秦总人口怕是不足一千五百万。

  不要问为什么不去管制人口流失。

  后世都没办法彻底控制人口偷渡。

  如今的大秦虽然也在想办法尽可能减少人口流失。

  但终究拦不住那些想要南下逃命的海量七国遗民。

  确实。

  底层黔首不会在乎统治者是谁,甚至很多黔首也不太在乎家国。

  但大部分人都想挣扎着活下去,甚至为了活下去无所不用其极。

  在中原人口减半的情况下。

  南下逃难求活路不可阻挡。

  翻山越岭。

  徒步千里。

  任何胆敢强行拦截这群七国遗民的人。

  都将是这群七国遗民不折不扣的死敌。

  不让他们活了。

  也就只有拼了。

  为此。

  大秦内部也有人建议,大秦也应该学习大汉休养生息,而不是继续征战,不停的耕战,如此下去,只会让大秦的黔首跑的更加迅速。

  然而提出这个建议的人,还是没能说服当今的大秦皇帝,少了一个【始】的皇帝嬴政,最后只能默默看着大秦和大汉一战蓄势待发。

  其实大秦内部不是没人明白这个道理。

  只是如今的大秦根本没有办法停下来。

  耕战。

  耕战。

  除了耕种。

  就是战争。

  秦国也好,大秦也罢,都需要不停对外扩张,对外不停发动战争,通过掠夺来舒缓内部的压力。

  一旦停下来,大秦可能不会二世而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秦早晚有一天会被大汉强行吞并。

  届时。

  大秦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六国。

  就真的是为了大汉做了嫁衣。

  嬴政不愿意。

  大秦不愿意。

  没有人能接受这种被摘桃子的命运。

  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大汉黄雀在后。

  ........

  光阴似箭。

  几个月后。

  大汉,长安。

  大明宫,金銮殿。

首节 上一节 215/2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