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韩国九公子,稷下学宫祭酒荀子的弟子?”少年语气很是自信,傲然的挺立着胸口,仿佛早已经摸透了素雅衣袍贵公子的一切信息。
“你是?”
素雅衣袍的贵公子,也就是韩非,脑袋里面飘过一个不可思议的猜想。
但很快,韩非又压下了这个猜想,因为这个猜想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韩信,现在是农家子弟,未来可能是百越的大将军!”
少年韩信意气风发,言语之间充斥着极度爆棚的自信。
自信和自负的差距,其实就在一念之间。
一开始,很多人都以为少年韩信太自负。
可事实证明。
他就是自信,他有这个能力自信。
凡是不信的,都不得不承认韩信。
韩信韩信。
信而不负。
少年韩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信。
证明没有辜负天对于他这个人的信任。
“所以你就是他们口中的韩大人?”
虽然已经有了猜测,但韩非还是很难相信,一个年未及冠的少年,居然是一支上万人队伍的领头人,甚至可以带着上万人横跨上千里,从韩国直插齐国琅琊。
哪怕韩非不善带兵打仗,但不代表他不理解带着一支上万人的队伍有多不容易,别说是一个不落,甚至分发粮草也是一个技术活,能不能分到每个人的手里。
最为恐怖的是。
少年韩信居然还是横跨上千里的路途。
把一万人从韩国南阳带到了齐国琅琊。
让人心痛的是。
如此大才,绝世大才,心里面想的都是报效百越,而不是韩国。
可韩非也清楚,就算韩信有大才,放在韩国也大概率是被埋没。
如今的韩国。
根本不是你有才就能被看重的。
不可能做到秦国那边唯才是举。
“九公子,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被天亲自看过面相,那应该就是我了。”少年韩信自信的拍了拍胸口。
第53章 ,大船到了!
观面相?
韩非愣了一下,他不记得天还有这种本事,虽然总是嚷嚷着要当他妹夫,他也基本上没当回事,可这看面相的本事是怎么来的?
这么多年来,天仗着有日行三千里的青鸾,中原七国都被他跑了一个遍,甚至海外也没少踏足,大致上摸清楚了球还是那个球。
故此。
天也结识了很多七国故友,而韩国九公子韩非,就是他的众多故友之一,只是受限于两国关系,天和韩非目前只局限于酒肉朋友。
虽然天也很馋未来的韩非,法家集大成韩非子,但韩非就和张良一样,韩国没有灭亡之前,他们不可能为自己这个百越共主效力。
好在。
天辛辛苦苦努力了那么多年,还是有安慰奖的,汉初三杰,韩信,萧何,张良,已经有两位被他收入麾下。
尤其是萧何,这位出身沛县,就和张良出身韩国一样,实在是太好找了,偏偏出身平民黔首的韩信不好找。
如今七国还没有一统。
沛县隶属于楚国境内。
但由于沛县原先属于宋国,后来齐灭宋,沛县归了齐,再后来五国伐齐,沛县又归了楚,三次易手,沛县对于楚国也没什么归属感。
所以出身于沛县的萧何,对于天的招揽,虽然没有少年韩信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但也是感激涕零,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也正因为有了萧何这个大总管总理政务。
天才有空闲时间来中原找自己的焰灵姬。
不要问天之前为什么不提前找。
男人有了事业之后再去找女人。
不说事半功倍。
那也容易很多。
男人的事业是一切的根基。
没有事业可没能力找美人。
别的不说。
美人就和黄金一样,大致都属于稀罕物,一穷二白的人能护得住的吗?
所以天一开始就是干事业,等事业稳定了,这才准备好好的享受一下。
.......
“怎么,你不信?”
少年韩信脸上藏不住事。
他看出了韩非的不信任。
“我和天见过,经常一起喝酒吃肉,不记得他有相面的本事。”
韩非老老实实的承认了,他承认,他确实不够了解百越共主。
“可天很了解你,他说你是大才,未来可以称子的绝世大才,只可惜生在韩国,不能和他一起并肩而行。”少年韩信有些不信天这句话。
在他看来,韩非这个韩国九公子确实还行,对比一般的王公贵族,看上去还算顺眼,毕竟能被荀子收做弟子,就证明了韩非非常不简单。
但想称子。
可不容易。
老子,孔子,墨子,孙子,孟子,荀子........
无论哪个子,都是韩非望尘莫及的存在。
“他这么看好我?”
“怎么不当面说?”
韩非忍不住嘀咕了两句。
没想到天如此看好自己。
互相对比一下。
自己反而总是担心天这来去自由的本事,背着自己偷偷拐骗红莲,是不是不够信任朋友?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红莲还好生的待着,没有被神出鬼没的天,拐骗到千里之外的百越。
“对了,天说了,最近他可能要做一些对不起你的事情,准确的说,对不起韩国的事情,你以后可不能拿这个事情要挟他。”
因为日行三千里的青鸾,少年韩信和天一直保持着联系,前不久,天让少年韩信给还在齐国稷下学宫求学的韩非带一句话。
“具体什么事情?”
“他又想做什么?”
韩非有些头皮发麻,天知道他第一次听说摊丁入亩,贵族一体纳粮这种变法改革,有多么的惊为天人,甚至把这个当成了韩国的救命良药。
然而韩非在认真研究之后发现,摊丁入亩和贵族一体纳粮都是好东西,好政策,但不合适重病缠身的韩国,强行变法改革就是点燃了炸药。
届时。
韩国不需要敌国灭。
自己能把自己玩死。
不过最让韩非感觉气人的,还是有关摊丁入亩和贵族一体纳粮,天也就只会口嗨。
具体怎么制定律法,以及怎么执行下去,就完全摸不着头脑了,需要他帮忙完善。
不过韩非也只能帮天完善摊丁入亩和贵族一体纳粮的律法,具体怎么执行下去,能不能执行到位,就只能看天有没有治世之能臣了。
虽然天很是自信,说自己有治世之能臣,得之可以安天下的萧何,但那个时候的韩非真没当回事,可现在看完少年韩信有些恍惚了。
总不能从未谋面的萧何。
也有着韩信这般的大才?
可如果天没有吹嘘。
萧何真的也有大才。
那么韩非真的很想问一句。
天,他到底何德何能,让那么多大才效忠他?
为什么韩国就没有大才,救韩国于水火之中。
“没什么大事,就是天调动了一千九黎狼骑,准备迎接火雨公的嫡女回百越,去继承火雨公的爵位。”
少年韩信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很是羡慕,不是羡慕其他,他就是想早点长大,立下大功,拜将封侯。
“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有什么对不起我的?”韩非语气有些不解。
“天说有可能马踏新郑,可能会吓到你父王。”少年韩信淡淡道。
马踏新郑?
韩非第一时间就是不信。
一千骑兵就能马踏新郑?
可紧接着。
韩非发现天身上那些不可信。
实际上都是真的事情太多了。
那么问题来了。
到底是怎样的一千铁骑。
可以也一千骑马踏新郑?
想不明白。
理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