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锤40k,我欧格林人诸天行走 第420节

  指挥室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极其微妙的寂静。

  哪怕是养气功夫登峰造极、对异形天生抱有最深切敌意和警惕的极限战士们——卡尔加、西卡留斯以及几位在场的机械教首脑——他们的眼神中都难以抑制地掠过一丝惊讶。虽然转瞬即逝,但这已足够罕见。

  在帝国漫长的历史中,与人类形态最接近的异形无疑是灵族(Eldar)。

  他们同样有鼻子有眼,只是身材更为高挑纤细,性格极端傲慢,视人类为低等生物。

  万年以来,帝国与灵族的关系是打打停停,充满了背叛与暂时的、基于利益和形势的结盟——通常是为了对抗共同的混沌威胁。

  但这种复杂关系的根源之一,正是两者在形态和部分思维模式上那微妙的趋同性,使得在极端环境下,第一次接触时的敌意可能被压缩到最低。

  相比之下,像钛帝国(T'au)、兽人(Orks)、太空死灵(Necrons)这些种族,帝国边疆的指挥官或审判庭的个别特使或许会因为现实需要而与其进行短暂、充满猜疑的沟通或战术妥协,但那绝对是特例中的特例。

  而阿莎丽人这种独特的单性、精神融合繁殖方式,其生物学和社会结构的“异形”程度,甚至超过了帝国常识中大多数异形种族的范畴。

  能让身经百战、见惯了宇宙怪诞的星际战士高层都为之惊讶一瞬,足以证明其特殊性。

  这份小小的插曲并未持续太久。卡尔加战团长只是微微蹙了下眉头,便恢复了那磐石般的沉稳。阿格曼和西卡留斯的眼神则变得更加锐利,仿佛在评估这种独特生物可能带来的战术或战略层面的变量。

  谢庸适时地拉回话题:“作为神堡空间的三大议会种族之一,阿莎丽人看中了人类人口众多、急需外部星系资源、且本身展现出不俗武力的特点。”

  “她们联合了议会种族中的第三个关键话事人——塞拉睿人(Salarian),”全息投影再次切换,出现了皮肤光滑、有着巨大复眼、形态类似直立蝾螈的塞拉睿人形象(同样展示了男性和女性),“共同劝服了突锐人,并推动了人类以‘准成员’身份加入了神堡空间(Citadel Space),成为神堡议会下的一个独立种族势力。”

  至此,全息星图上清晰地标注出了神堡议会三大核心种族——阿莎丽、突锐、塞拉睿——以及新晋的人类势力范围。

  在场所有的帝国高层,无论是战士还是贤者,都清晰地认识到了在这个名为“质量效应”的宇宙中,人类所面临的明面上的主要异形势力格局。

  而谢庸知道,这仅仅是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水面下的复杂形势和即将到来的黑暗才是攻略这个宇宙最大的拦路虎。

第651章 星链之钥与静默海啸

  冰冷的全息星图在寂静的议事厅中央缓缓旋转,钩勒出银河的宏伟轮廓,却在质量效应宇宙的疆域标识处显得模糊而疏离。

  谢庸,以欧格林之躯立于摄政王基里曼、极限战士战团长卡尔加以及几位沉默如钢铁塑像的帝国重臣之前,刚刚结束了关于神堡议会三大种族阿莎丽、赛拉睿和突锐的简述。

  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机油,只有沉思者阵列低沉的嗡鸣是唯一的背景音。

  “关于该宇宙的关键造物,”谢庸的声音在欧格林粗粝的声带中滚动,带着一种刻意的平稳,“便是质量中继器。”

  他巨大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点动,星图骤然切换。

  无数闪耀的节点和连接它们的、横跨虚空的巨大光带瞬间点亮了整个议事厅,其结构之精妙,规模之宏伟,远超帝国已知的任何一种亚空间航道标识。

  果然。谢庸心中了然。他能感觉到,当那跨越星海的路径展露无遗时,议事厅内那无形的、属于权力者的专注力瞬间绷紧了。

  尤其是身旁的那位摄政,冰蓝色的眼眸中锐光一闪,那是战略家看到终极机动力量时的本能反应。

  投影中的卡尔加抱着双臂,动力甲关节发出轻微的摩擦声,审视着这颠覆常识的造物。

  机械教代表的机械义眼则爆发出贪婪的数据流红光。

  “此造物利用零号元素(Eezo)生成的质量效应场,扭曲空间实现超光速跃迁,”谢庸尽可能用帝国高层能理解的语言描述,“核心中继器能在激活后数日内,将舰队从此端投射至银河彼端。”

  他强调了其“非灵能”、“非亚空间”的本质,以及对物质宇宙规则的惊人驾驭,“当然,其在本土宇宙的效能与抗混沌污染能力尚属未知。”他谨慎地补充道。

  基里曼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谢庸详尽叙述了中继器的启动机制、网络结构以及那恐怖的战略投送能力。整个过程中,无人打断,无人质疑。

  但谢庸能清晰地感知到,那沉默之下涌动的巨大兴趣,尤其是来自摄政的方向。

  这造物的价值不言而喻。

  其实,在质量效应宇宙,帝国常用的亚空间引擎其实在类似亚空间环境中的航行速度,并不是完全慢于零素引擎——至少按照效率第一的方式来看,是完全可以达到等速的。

  只不过,这种效率第一的代价就是极高的损耗率和事故发生率而已。

  甚至,有传闻说灰骑士战团曾经尝试过使用灵能和禁忌力量的情况下直接在一下子就穿过了十万光年的距离,这甚至比质量中继器还要强。

  但要知道,那只是非常极端和特殊的情况。实际情况是,亚空间航行以安全的角度出发确实要比零素引擎慢一点,而完全比不上质量中继器。

  于是,话题也不可避免地转向了帝国远征军遭遇的困境——灵能失效。

  “当地宇宙的亚空间类似环境——暂定名为‘虚境’——其能量惰性极强,”谢庸陈述道,“导致星语者通讯能力近乎归零,导航员第三眼效能大幅削弱,灵能者亦难以引动力量。”

  他注意到,在座的重臣们——无论是基里曼、卡尔加,还是可能的机械教投影——对此消息的反应都异常平静,甚至可以说是漠然。

  意料之中,谢庸暗想。

  这里没有一个是导航员家族的盟友,机械教更是在黑暗科技时代历来把灵能者视作奴隶,视作工具甚至是隐患。

  工具失效了?那就换工具。没有价值的变种人,不值得浪费情绪。

  “为应对通讯困境,随行的机械修会已着手交易本地量子纠缠通讯装置,”谢庸继续报告,“同时,正对本地特异功能者‘异能者’进行深入研究,尝试转化灵能者或开发替代技术。”

  他刻意用了“研究”这个中性词,但所有人都明白那意味着什么——解剖、实验、冰冷的效率。而这,同样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灵能失效是环境所致,非战之罪……谢庸心中掠过一丝明悟,这种冷漠印证了他长久以来的一个猜想。

  如果当年帝皇的网道计划成功,彻底摆脱对亚空间的依赖……那么导航员、星语者这些不得不倚仗的“变种人”,其地位恐怕……这个念头太过敏感,他立刻将其压下,目光下意识地扫过在场的重臣们。

  帝国最厌恶不稳定因素,导航者家族那超然的地位,不过是建立在帝国无法摆脱其能力的无奈之上。

  多少眼睛在暗中盯着?一旦出现真正的替代方案……谢庸深知,质量中继器的存在,无异于在帝国水面下最汹涌的暗流中投入了一颗恒星!

  这才是摄政真正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军事机动性,更是彻底重塑帝国权力结构、实现帝皇未尽理想的钥匙!

  但这一切,都只能在他心底翻涌,却绝不能宣之于口。

  就在谢庸准备结束关于当前宇宙和新宇宙的差异,着重于困境的汇报时,卡尔加那如同锻打钢铁般的声音响起,打破了议事厅的沉寂:

  “审判官。”战团长的投影走了过来,动力甲在冷光下折射出寒芒。他的目光如同两柄出鞘的动力剑,直刺谢庸。“你描述的对手,”卡尔加的声音清晰有力,带着阿斯塔特特有的直率,“无论是神堡议会、塞伯鲁斯、影子经纪人,还是什么家伙……以你所掌握的力量,尤其是一支成建制的星际战士战团和帝国海军舰船,这些势力似乎并非不可战胜。”

  他向前一步,无形的压迫感弥漫开来。“然而,你的行动却显得过于审慎,甚至……”卡尔加锐利的目光审视着谢庸,“……近乎妥协。这不符合一位审判官的作风,更与你过往展现出的……果决风格相悖。”他刻意省略了“窃取混沌种子”、“合作制造阿斯塔特”等具体指控,但话语中的暗示已足够锋利。

  “所以,审判官,请坦诚相告。是什么,真正束缚了你的手脚?是什么困难,让你必须如此行事?”

  唉,都是人精啊。谢庸在心中喟叹。

  卡尔加的洞察力果然敏锐得可怕,直接戳破了他表面策略下的深层顾虑。

  他之前的“保守”行为,在这位身经百战的战团长眼中,确实显得格格不入。

  谢庸庞大的身躯似乎更加沉重地靠在了支撑物上。他迎着卡尔加压迫性的目光,巨大的手掌无意识地摩挲着动力甲的边缘,发出沉闷的摩擦声。

  他必须给出一个足够分量、足够真实的答案。

  是时候该跟基里曼摄政和帝国重臣们讨论一下收割者这个挥之不去的阴霾了。

第652章 终焉倒计时:收割者的审判

  冰冷而寂静的零号战情室内,空气凝滞,惟有沉思者阵列低沉的嗡鸣在精金与大理石构筑的宏伟空间里回荡。

  卡尔加的问题如同冰冷的钢针,刺破了谢庸试图维持的平静表象,也让他意识到自己必须要说点实话了。

  他巨大的欧格林身躯挺得更直,头颅微微低下,以最符合审判官身份的庄重姿态,面向旁边如同山岳般伟岸的身影,沉声道:“殿下,请恕我冒昧。恳请您准许,将代号‘收割者’的全部相关资料导入系统。”

  基里曼那双洞察一切、蕴含着无尽智慧与威严的眼眸平静地注视着谢庸,微微颔首。一个无声而精准的手势自他指尖发出。

  嗡——!

  王座厅中央,那片璀璨的银河星图瞬间被无形的力量抹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冰冷、庞大、结构非人而充满压迫感的造物投影。

  它悬浮于虚空,形如金属巨鱿,无数粗壮的机械触手如同死亡之矛般伸展,散发着纯粹而令人心悸的异形科技气息。

  谢庸巨大的手指以无可辩驳的严肃姿态指向投影,声音低沉有力,如同宣读审判文书:

  “这便是彼方宇宙的终极主宰,凌驾于所有已知文明之上的存在——收割者异形。”

  “嗡——!”

  这一次的嗡鸣,源自两位机械教顶点的存在,带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专注与贪婪!

  铸造将军乌迪亚深红兜帽下,多光谱义眼瞬间爆发出炽烈而冰冷的幽蓝光芒,如同两颗骤然点亮的星辰!

  他庞大的机械身躯微微前倾,精密的伺服关节发出极其轻微、却又无比清晰的“咔哒”声,那是极致的求知欲与对异形顶级造物的纯粹渴望在驱动!

  即便只是推演模型,其展现出的古老科技形态与奇异材质,已足以撼动大贤者的心志。

  神圣大贤者贝利撒留·考尔则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投入了终极运算。他深陷于复杂颅骨中的义眼,蓝光以高频、近乎恒定的强度闪烁着,面前数个悬浮数据屏瞬间弹出,无数符文与扫描线如同活物般疯狂覆盖上收割者的投影。

  从他的劣化分身传回的模糊认知被这清晰的模型彻底点燃,化作纯粹的研究意志——解析!理解!掌控!

  “检测到高度发达的异形科技造物,”乌迪亚的机械合成音响起,带着一种刻意的、符合教义的厌恶腔调,试图掩盖其下沸腾的渴望,“其结构原理与帝国科技迥异,充满污秽的未知性。强烈建议由火星主导,对其进行彻底的收容、解析与无害化销毁流程。”

  “解析”二字,被他咬得格外清晰。

  考尔依旧沉默,但那份沉默比任何言语都更具压迫感,他所有的思维核心都沉浸在对投影数据的饕餮盛宴中。

  “形态极具威胁性。”卡尔加战团长沉声评价,他锐利的目光如同鹰隼锁定了投影的每一处细节,冷静地评估着其作为军事目标的潜在威胁。

  西卡留斯战团长同样神情肃穆,手稳稳按在动力剑柄上,眼神中闪烁着战士面对强敌时的凝重与计算。

  “审判官谢庸,”基里曼的声音平稳而富有穿透力,如同定下基调的洪钟,“详细阐述你所掌握的收割者信息。”

  “遵命,殿下。”谢庸肃然应道,声音庄重。他操作投影,画面变幻,一只更加古老、庞大的太空生物形象显现。“收割者,起源于十亿年前的利维坦种族。其被创造之初,目的是协助该种族管理银河。”

  他的语气如同讲述一段失落的历史,“让其迭代演变至最终,蜕变为一种……周期性的净化机制。”

  画面切换,血腥而冰冷:利维坦被无形力量束缚、分解,其精华融入一艘收割者战舰的轮廓。

  “他们对造物主实施了所谓‘升华’——摧毁有机形态,将其DNA信息与有机组织彻底融合,铸造成一艘两公里长的、可在虚空与地表自如行动的机械构造生命体。”

  战情室内响起几不可闻的吸气声。

  乌迪亚眼中蓝光微凝。卡尔加与西卡留斯交换了一个沉重的眼神——造物反噬造物主的悲剧,在另一个银河尺度上重演,其规模与冷酷令人心寒。

  “自此,收割者开启了为期十亿年、每五万年一次的有机文明收割轮回。”谢庸的声音带着宣告宿命般的沉重。

  画面切换,巨大的质量中继器散发着幽蓝冷光。“为高效执行其‘职责’,他们建立了遍布银河的质量中继器网络。任何种族激活中继器,即标志着踏入星际时代,同时也将自己置于收割名单之上。”

  下一幅画面充满毁灭的窒息感:无数收割者战舰如死亡之云般笼罩星球。

  “当判定该轮回中有机文明与其创造的人工智能间无法达成‘平衡’,或宇宙暗物质利用达到某种临界阈值,”谢庸的声音斩钉截铁,“收割便会启动!它们将包围所有星际文明的母星,收割其生命,萃取其文明精华,最终凝聚为一个聚合型机械意识——此即为每一艘收割者的智慧核心!”

  他再次切回收割者模型,精确标注其尺寸与武器系统。

  “单艘收割者舰船,标准长度为两公里,”他以审判官汇报军情的严谨口吻陈述,“主要防御手段为动能屏障。主武器为舰体轴心主炮,辅助武器为分布于机械触手的高能激光阵列。”

  他看向卡尔加等人:“仅从体积判断,其体量约等同于帝国护卫舰至轻型巡洋舰级别。轴心主炮威力,依据其能量特征推测,可能接近或等同于我方巡洋舰舰艏主炮水平。然未经实战验证,此评估存在不确定性。”

  就在众人对其实力尚存一丝疑虑时,画面切换:收割者如山岳般矗立于破碎的大地之上,小型单位在其脚下肆虐。

  “然而,”谢庸的声音陡然加重,带着不容忽视的警告意味,“其具备将庞大舰体直接部署至行星地表的能力!借助强大的质量效应场,其地面机动性与破坏力远超同体积帝国泰坦,是地表防御体系的灾难!”

  他目光扫过乌迪亚和考尔,两位大贤者眼中蓝光剧烈闪烁——非恐惧,而是对帝国神圣战争机器被比下的强烈警惕与对那未知力场技术的极致渴望!

  “当然,”他严谨地补充,“在未取得轨道控制权前,其主力舰体不会贸然降落地表承受轨道打击。其拥有两百米级运输舰及一百六十米级驱逐舰负责地面投送与清扫任务。”

  “其拥有自主意识的舰船数量在于多少?”卡尔加的声音沉稳而直接,问出了战略评估的核心。

  谢庸巨大的头颅缓缓抬起,双眼环视战情厅,目光严肃而凝重。他沉默片刻,如同在确认一个沉重的事实,然后以审判官宣读最终判决般的口吻清晰宣告:

  “每一被收割的成熟星际文明,其精华会凝结为一艘收割者舰船。十亿年积累,其基数保守估计不低于两千艘。而本轮回等待收割的成熟星际文明,经初步判定,至少有三至四个。因此,”他深吸一口气,吐出那个冰冷的数字,“收割者舰队拥有自主意识的主力舰数量,保守预测在八千至一万艘之间。”

  八千至一万艘!每一艘都等同于帝国巡洋舰级的火力核心!

  这个数字带来的并非绝望的恐慌,而是一种沉甸甸的、对潜在对手规模的高度警惕与对帝国需要投入资源的严峻评估!

  乌迪亚的义眼蓝光恒定,处理器疯狂运转,计算着这庞大“样本库”的价值。

首节 上一节 420/5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