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 第362节

卦象显示,便是今日辰时。

若说因果之说,李长笑尚可不信,那这福祸卜算之类,他便不得不信了,因为他的眼睛,便能看到人之福祸。

他直觉此行艰难,因鲛人一族,提前他数月寻到小真,事事早他一步,不…十数步。

且梦泽城外,他透过梦境暗果,见到一道熟悉身影。正是鲛人族当代三大天骄之一,冀北冥。

面对冀南,冀陆,冀获三人,他可通过斗法、暗杀、法器等手段,一一击杀,不轻松却也不困难。但面对冀北冥…他不得不更加小心应对。

至少不会试图与其斗法,李长笑从不因灵气枯竭,而小瞧天下英雄。

无论时世如何变幻,天骄终是天骄,任何时候,都能散发出,只属于自己的光辉。

卦象显示,此行半吉半凶,阻难极多,若急于勇进,会碰壁而归,相反,若随心随意,凶吉之相会模糊混沌。

换而言之,急不得。

……

飞不过百里,李长笑便落于山头,改为步行,他编一条长藤,爬下山去,行于山林之间。

路过一片沼泽,蛇虫鼠疫,鳄鱼,猛兽极多,李长笑不愿涉足,便踩着青萍剑,悬于地上三寸,如此低空划过。

途中,他摘一根笔直树枝,再凝一根梦丝,一头系在树枝之上,另一头垂入沼泽之中。

他盘坐剑上,似垂钓客一般,用那简陋的鱼竿,垂钓着沼泽中,万事万物的梦境。

不一会,有东西上钩了,梦丝缠着一团雾气,那是一个生灵的梦境。

李长笑查看一番,又丢回了沼泽。

就这般,有一白衣客,不厌其烦的,垂钓着一个又一个梦境。

如此低空飘过沼泽,却也不算无趣。

……

行七日。

路见一座大山,巍峨耸立,直入青云,扎入云头,一眼看不到顶,更高处有彩霞腾飞,有异鸟做巢,初阳打在山岩,晕染上一圈金黄意。

无论远观还是近观,皆是美极了。

山脚行人居多,此山是一处交通关隘,方圆百里城镇,想去西边城镇,大多要路过此山,需绕山脚而行之。

更特殊之处,是此山有神明,乃是一尊山神。

大余国大山神并不算多,仅十二尊而已,但自开国起,便一直留存至今,可言历史悠久,深入人心,百姓敬畏有加。

莫说百姓了,便是一国之君,路遇这十二座高山,也会特意去上一支香。

开国皇帝曾言,这十二尊山神,是大余国的擎天巨柱,撑起大余的国运。有他们在,大余国国运永存。

这座山名为“天剑山”,虽说可直接饶山脚而过,来往行人却大多选择上山,登四百余米高,那里有一座山神庙,庙内香火不断,甚是热闹。

李长笑也上了山,等四百余米,终于得见那座山神庙宇。相比于东神君庙,河母庙,等庙宇,山神一类庙宇,数目要少得多。

就以此天剑山山神庙为例子,虽贵为大余国仅有的十二尊山神之一。

然他的庙宇,却仅在以天剑山为中心,方圆百余里内流传。不过即便如此,日日享受之香火,自不会少多少,这片区域的小山神,土地、都归他所管辖。

那山神庙前,栽种着一棵参天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树干需要五六人合力,才能勉强抱住。

树下插着百余支香,香烟上飘,把树叶熏得发黑,李长笑一眼看出此树不凡,那日日香火熏陶,已让此树,起到了类似“雷击木”般的变化。

李长笑入了庙宇,抬眸看去。

是一尊石像,庙里僧人给他介绍,这尊石像来历非凡,世间仅只有此一尊,乃是取自天剑山之巅的一块巨石,耗费十年时间,雕琢而成。

石像威武不凡,只见那山神,身披褴褛袈裟,盘坐于一只巨鹰之上,一眸开,一眸合,眼睛如有神,自有一股气势飞扬。

“施主。”

守庙僧人急切提醒:“不可直视,不可直视,这是对山神大人的大不敬,恐降灾啊,恐降灾啊。”

“哦。”

李长笑以笑回之,收回目光,抬手欲喝酒。

“施主,不可喝酒,不可喝酒,庙里戒酒。”守庙僧人又出言提醒。

“规矩真多。”李长笑心底默念,还是收回了葫芦,也不上香,就这么离去。

第472章 盘玖城,二差一犯

李长笑出庙口,又朝上行四百多米,一阶一阶皆难行,路陡阶高,常年失修,两侧杂草丛生,偶有异蛇盘踞前路,让人生寒。

本与他同行者还有数人,皆是贫苦之人,想着再上四百米,立有山神食斋堂,历来神庙规矩,仅三枚铜板,便可饱餐一顿,便想着再上山去。

那只那路难行,无奈打起退堂鼓,慢慢只余李长笑一人,那点危险险阻,对他而言,有却似无。他脚尖点地,身影飘忽,似惊鸿般跃起。

终是到那食斋堂,非吃那斋饭不可,值得一提,若过了那食斋堂,还欲继续向上攀登,那路却肉眼可见,好走了许多。

意义何为,自不难猜,只是不知是人为,还是天然如此。

他用三枚铜板,要一份斋饭,再去后山泉水处,舀一口清泉水畅饮。吃饱喝足,下山了去。

天剑山山如此其名,行于山道,似剑走偏锋,两侧怪石嶙峋,远观山极美,可若是真上了山道,试图去登山,那便叫苦不迭了。

偏偏赶路行人,不敢抱怨,明知上山难却偏要上那一支香。据说是有意如此,山神老爷在考验大伙的诚心。

难难难。

难此一段路,日后便顺了。

上山下山之百姓,大多这般自语。

原路返回,回到天剑山山脚,随后绕着路而行,因为天剑山高万余丈,直入云天,来往行人大多不会耗费力气,横渡此山。绕着山脚而行,路虽远了些许,却省力得多。

有山神庇护,四周的匪祸,似真少了许多。沿途行了四五里,也未见路旁哪儿,跳出个剪径的大王,即是打劫的。

传言称,敢在山神老爷子眼皮子底下打劫,那是自找苦吃,是断子绝孙的事。

这一地带,关于那山神的传说有许多。多是友好正大的形象,让李长笑注意的是,这天剑山之山神,似乎偏向“佛”这一属性。

那山神身披袈裟,脚踩巨鹰,眼睛一开一合,倒也极有特色。

离开天剑山区域,接下来的路程,便难走许多了。

又七日。

跋涉多日,李长笑站于一山巅,朝远处眺望,终又见一座大城。他目力非凡,相隔极远,便远望到那城门之上的匾额,上面写着【盘玖城】三字。

李长笑打开地图,这沿途中,他向一行脚商买来的。得见盘玖城,便证明他与那大余城,相隔已是不远,以凡人脚程,可能还需行三个月余,但以他的速度,最慢一个半个月可到,最快一天之内也可到。

李长笑终于得见人流闹市,一时有些心悦,打算入了城去,休息一些时日。

毕竟卦象显示,随心随意便好,那他便随心随意。

他看着手头余钱,还剩下“三两”,左右考虑,决定潇洒一回,去住最豪华的客栈。

盘玖城有名客栈,拢共就那三家,一家曲直客栈,一家回离客栈,一家承天客栈。

曲直客栈立于闹市,附近便是素有销金窟之名的烟花勾栏处,那可是红尘滚滚之地,却也最让人向往。回离客栈便宜大气,简单素雅,不失内涵,受商客较为喜爱。

至于那承天客栈,如其名,承天之下,是一座与官府官差,有道不清关系的客栈。李长笑花费一两银子,在承天客栈办理入住手续,拿了房牌,回了房去。

睡至傍晚,他伸了个懒腰,推开窗户,见街道行人匆匆,好不热闹,便也下了楼,随着那人流,边是闲逛,边是欣赏风土人情。

自是一阵热闹。

入夜。街道上人渐少,李长笑也回到客栈,准备休息。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需饱餐一顿,满足一下肚里馋虫,再是入眠,才能算是香甜。

于是,他朝那凳子一坐,喊来那家店小二,大手一挥,点了一碗热面,一碗牛肉,一盘香酥豆,以及一份小酒。

“客官,晚上的菜,每道要再加三文钱。”店小二提前说道。

“没事没事。”

李长笑摆摆手,浑不在意那小钱。

店小二道一声“好勒”,便是忙活去了,盘玖城三家客栈,仅有承天客栈,日夜不停歇,因为有时夜里,会有赶路的官差借宿。

此时,外面天色昏暗,算算时间,应该是亥时,这个时段,外面伸手不见五指,十分漆黑,故几乎无行人。

此刻的客栈大堂内,也仅有李长笑这一怪人,还不睡觉,却自饮自酌。

好一会,店小二端上菜来,先是一盘开胃的香酥小豆,后是一碗牛肉,至于那热面与小酒,还需再等上一些时间。

李长笑也不计较,先夹起牛肉,包着香酥小豆,一同送入口中,肉香与豆香填满口腔,这时再饮上一口,他自己酿造的春冬梅香酒。

整个人如欲登仙,飘飘然呼。口腹之欲得到极大满足,那店家小二见此,都不忍咽一口口水,腹中馋虫作祟,也想如此尝上一口。

这时。

敲门声响起。

店小二急去开门,烛火晃动,门外凉风吹入屋内,夹杂几分体味。许是这来人,一路奔波辛苦,出了不少汗水,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但见那来人,足有三人,并肩而立,将那门口堵得死死的,店小二刚开门时,吓了一跳,还以为来者不善。

再细细看,原来是官差。

小二后退半步,侧身作揖,“老爷,快快请进,快快请进。”

话落,那三人却没有动作。

右侧的官差,眉毛微挑,眼底闪过一丝不悦,抬手重重推了一下中间那人。

中间那人步伐踉跄,三两步间,跌跌撞撞踏入客栈内。

店小二这时才了然,左右两侧,是羁押犯人的官差,中间那个,才是被羁押的犯人。

“二位老爷,旅途劳顿,要吃些甚?”

待三人皆入客栈,店小二合上门,谄媚问询道。

“二两小酒,牛肉,驴肉看着来。”一人豪迈喊道。

“大哥,这不好吧。”

另一人看了眼罪犯,“我们还有任务在身。”

“怕啥,以你我二人的功夫,便是给她十个胆子,她还能跑了不成?”

“也是。”

……

二人坐下,店小二把李长笑点的那份小酒,先是上了二人的饭桌。

二人先喝酒暖身,浑身舒畅。

李长笑也不恼,而是好奇的看着三人装扮。

先说那两名官差,好一个虎背蜂腰螳螂腿,一人光头刀疤脸,一人方脸精光目,精气神皆旺盛无比,一看便知,是武学上的高手。

再看其衣着,身穿半武半差服,一人手持杀威棒,一人背背大砍刀,杀意森森,戾气浓浓。

难怪仅是一照面,便将那店小二吓得腿软,单看外貌,确实勇猛霸气。

首节 上一节 362/5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