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 第466节

求变五百六十一年,中下旬。扁祸一去不回,也不知是探查清那病因后,便将南海之事抛之脑后,还是觉得来过一回南海,觉得没甚意思,干脆不再来了。

李长笑的有事没事医铺,被传得神乎其神,不过多数病症,李长笑总是用“百病散”打发,久而久之,反是那号称百病消的百病散,名声甚大,大家都说仙、凡、猪狗人…凡活物都可药到病除。

本百病散只有李长笑的医铺有卖。但李长笑自不藏着掖着,他觉得这等药散,散补出去,是件大好事。便把百病散的丹方,写在纸上,交给了王如意运作。

王如意当即召开医者大会,诚邀全天下的医者,一同前来兴邦城开会。将“百病散”下放到各大医馆。但严格限定,此药方不可擅自更改,不可谋求私利妄自加价。

彼时的王如意,手腕已经壮大,朝廷上下,无敢不从。何况那各地而来的医者。如此一来,百病散便散布了大余上下。大大小小无数医馆,均有此病方。

购置百病散,自也不必,非去哪有事无事医馆了。李长笑的有事无事医馆,反倒变为了“无所事事”医馆。他倒也乐得清闲。或说忙里偷闲。

李长笑的医馆有两层。地段还算金贵,在一条热闹却不拥挤的地段。人族、鲛人族两族大战,但战火只在海上,大余虽地处南方,但战事难以波及到此处。反倒类似“后勤”一般存在。让参战修士有处落脚,有处歇息。有时派遣镇海、杀海等舰船入海杀敌。

故大余上下仍旧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怕也唯有如此,方才可稳定人运灿盛,保住人族之本,生生不息延续下去。

大余城被九重天浪,冲击得几乎无存。镇海巨舰、杀海小舰需要倾国力而造,导致大余城一直没能重建。王如意确有,就在兴邦城落脚之意。

可想而知,李长笑那医馆,只怕是“寸土寸金”,丝毫不为过。他不过是臭讨酒的,哪来那么多钱财。自是背后有人,借助官场“腐败”,给他批地批财,将那有事无事医馆,建得风生水起。

第一层看病救人。第二层,便是奇了。李长笑收集了许多,天机道怪器。有折影镜、望月统、子母传音哨、千里箭…

这些天机道怪器、新器,对他来说好生新奇。他目光锐辣,天机道再过千年,万年…定将昌盛至极。只因此道顺天而行。

所谓逆游难,顺游易。

修士将乾坤造化,尽收归己身,一身伟力,随意而发,随意而止,自是畅快无比,逍遥无限。但逆天路中的艰苦难行,并非一星半点。路上的多数坎坷,是许多人无论如何,也跨越不过去的。

天机道不同,好比那“子母传音哨”,普通凡人一吹,便可将想说的话,通过音韵传到‘子哨’中。修士要想做到这步,修为需是筑基,其次修习过相应术法。

李长笑不住一叹,这天道当真吝啬,天机道姑且可浅显的看做,是向天道借取力量。修士亦可浅显看做,向天道索取力量。天道斤斤计较,把以前丢的力量,悉数讨回。即便是外借,也抠抠搜搜,不肯大方一些。

反倒对待鲛人、洪荒、甚至更遥远天下的神族,反倒十分大方。一诞生下来,就赠予一份大礼:远强于人类的肉身。

人族不多讨要些力量,便只有被狩猎捕食的份。

李长笑倏而一笑,天道本是虚幻之物,哪有具体形体,什么借不借,讨要不讨要,不过是李长笑胡思乱想,全无半点凭据,绝不可当真。

李长笑把玩着天机道怪器。五花八门,各类皆有。不得不感叹,一些人的智慧。许多奇思妙想,便是让李长笑活得再久,想得再久,也未必能想得出来,做得出来。

但想到此处,不住又想起那和谈大会。想到鲛人族,洪荒猛兽。人族与鲛人族拼杀,尚已死伤惨重。但鲛人族与“洪荒猛兽”一比,却是远远不如。

洪荒天下,才是最为骇人的恐怖巨兽。洪荒猛兽,称呼鲛人族为“小鱼”,称呼人族为“陆蚁”,如今陆蚁把小鱼咬得半死。不知哪里还有力量,对付那真正的洪水猛兽。

如此一想,不由大为绝望。李长笑虽是想着,天塌了,自有高个子顶着。但…他也不矮了。比他还高还高的,也已经不多了。

李长笑喃喃自语:“李寻道,你可有良策?”整座扶摇天下,全指望一人…

道宗魁首。

应劫之人。

灵气喷井之际,应运而生之人。

李长笑不知,这一切一切,是否仍在他算计之中。心中总为人族未来,多了几分忧虑。李寻道自是厉害。

但洪荒天下更是骇人。十凶十凶…任何一尊,都有大乘期的实力。

结束飘零的思绪。李长笑伸个懒腰,不再多想未来之事。静待和谈大会到来。

求变五百六十二年。鲛人族凡人使者“鲛凡”,路经七十大国、万仙锋城,自扶摇天下回归无尽海域。

一则消息传出,李寻道答应,参与和谈大会。

纵是扶摇上下,均早有意料,但仍轰动一时,相应的大国,大势力无数,一时刻代表人族的重要人物,纷纷汇聚向南。

有凌天国君李天余、敕天国君“张顺成”、离天国君刘雨、有香火神祇慕琴、万仙城城主李寻道、万合山庄庄主苏轻眉、大衍花宗周清瑜、有百山洲的十八黑山寨寨主、大武洲的紫琼派旧人……

鲛人族一遍,鲛天、鲛喜二老祖,数十鲛人凡国国君…

(今天只有一更哈,颈椎疼,意识到自己好久没运动了。出去运动运动。)

第763章 凌天访大余

求变五百六十二年,三月十七。今日是大余的“天机日”,大余每逢三月十七,便会将天机道怪器,展示民间,鼓励民间专研天机道,大开讲堂,传授天机道知识。大余的天机部,亦会趁此节日,招揽有用人才。

本并无欢庆之意,但孩童最喜新奇玩意,每到今天,便迫不及待游街观赏。见各种新奇玩意。

久而久之,竟每逢天机日,大余上下欢腾一片。王如意并非迂腐之人,于是大手一挥,把天机日真作为一欢庆节日,不止展示天机道怪器,还有各色美食、街道放置鲜花…

兴邦城人声鼎沸,好生热闹,街边琳琅满目,各种奇怪器械夺人眼。

今年的天机日,似更胜往昔,来了许多外地游客。他们每见到奇怪器械,便啧啧称奇,有的赞不绝口,有的出声诋毁,有的说此物多此一举,全无半点用处,但均架不住新奇,一路边走边看。

流连忘返。

凌天国君李天余,胯下骑骏马,衣着光鲜,行于大余街道上,身后是凌天使臣。李天余已是第二次抵达大余,他自夺得皇位后,便全力发展天机道,欲赶超大余。

但事与愿违,李天余效仿王如意,颁布数条政令,虽也起到效果,但远远不如大余。因凌天终究是旧国,且国情比大余复杂得多。乃是由仙朝化凡而来。李天余虽夺得皇位,但国内话语权,远不如王如意一言九鼎。

再加上有离天、敕天两大皇朝互相制衡。许多本来简单的事情,真正做起来,却复杂得多得多。李天余常常为此头疼不已,心中有效仿父亲统一一洲之意,却大感实力有限,时世不允。

只能暂修生息,将这份志向,托付给后人。李天余衣着华贵,胯下宝马,镶嵌各种金石绸缎,神骏不凡,奢侈至极。加之容貌俊逸,虽看起来,已渐偏向中年,但反而更有国君气度。

只是这位国君,怕从未亏待过自己。

李天余道:“听说大余的镇海巨舰,乃人运之所凝,可称为对海杀器,我去拜访那大余国君一趟,看看能否讨一艘回来。”

李天余又道:“这城热闹不输凌天城,我若见了王如意,或可与她商量商量,开几家廉民当铺。”,想着,一夹马腹,驾着骏马,朝大余皇宫赶去。

沿路啧啧称奇。

大是感叹,这天机一道,凌天即便再怎么追赶,怕也难有大余如今规模。李天余真正惊奇之处,是大余上上下下,上至国君,下至三岁小儿,均对天机道兴趣浓郁。如此学风氛围,才是天机道的重中之重。

但凌天做不到,因为大余已成规模,天下的天机道人才,早早汇聚此处。大余便成了天机道的领路者,开拓者。万事万物历来如此,开拓者、领路人最为艰辛,承担风险最大,但后来者绝无超越可能。除非后来者另辟蹊径,不走前人之路,成为自己的开拓者。

修道更是如此。

李天余行至皇宫深处,被接引至一座大堂。发现堂中人真切不少。从左至右扫去,约莫有数十号人。有些许熟悉面孔,有些许陌生面孔。

原来,和谈大会日期已经确定,便在四月二十四日举行。这当口,已有许多一国之国君,一宗之宗主赶来。因事关整座扶摇,即便是道宗魁首李寻道,也难做道凭一人一言定夺。故扶摇上下,有名有姓,无论仙凡,都可参与此一大会。

鲛人一族实也用了一计阴招。

人族庞大,卧虎藏龙,但反而言之,蛇虫鼠蚁更是不少。放出和谈大会,贪生怕死之人,自不愿意与鲛人族死战。如此一来,人族内部分歧自生,鲛人族更有可乘之机。

鲛人族擅弄阴谋诡计,确实难缠至极。

皇宫大堂中的数十人,千里迢迢赶来玄域,自是由大余招待。王如意正坐前方,认出李天余来,颔首轻笑,引他入座。

不少人好奇镇海巨舰生得何样,纷纷提出请求,欲要观上一观,了却一件心事。王如意见推脱不得,便领着众人,搭乘马车,前去彩盐湖参观。

众人坐上马车,纷纷惊奇不已,那马车行于山野路段,却平稳得很,丝毫不见颠簸。一番问询,才知这马车的车轱辘,乃是天机道器物。

此前仅是耳闻,众人此刻方才初尝天机道神异,惊讶不已。对那镇海、杀海舰船,顿时更为兴趣。

待行三四炷香时间,来到一座彩色湖泊,见到那彩湖之上,有数尊闪烁着黑光的庞然大物,宛如小山一般傲然挺立。

来者皆惊叹。

有人道:“倘若仙尽陨,神尽灭,此为当世镇海楼。”

可见评价之高。

事后李天余隐晦的表达,想以凌天、大余两国结交,换取一艘杀海小舰。事实上,他本来是想讨要镇海巨舰的,但见到实物后,就再开不了口了。只因他隐约觉得,这镇海巨舰有镇海楼影子。他倘若真带一艘回凌天,只怕后果不堪设想,得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王如意拒绝得干脆。李天余哈哈一笑,稍微有些尴尬,但很快又自个寻一台阶下。

因外来之人渐多,镇海、杀海一众舰船,名声越发响亮。凡人看其规模,仙人看其气势。那镇海、杀海舰船,就好似定海神针一般,定住那怯战之心。

求变五百六十二年,三月二十七。

有一女子,搭乘一木舟,顺着蜿蜒河流而下,抵达大余。

第764章 折影镜妙用

因距离“和谈大会”还有些时日。抵达大余的众仙众神,只能在大余先行住下,待到“四月二十四日”,再去一起前往两仪岛,参与和谈大会。

大余热闹欢腾,凌天河母脚踩小舟,乘河而下,抵达大余。见到大余如今气象,不禁微微一愣。灵气枯竭前期,她曾特意研究仙国、凡国之别。大余虽是凡国,却能有如此气象,实属不易,若论地域辽阔,或许比不了凌天洲的三座皇朝,但论人文风土,却更显昌盛。

她脚踩大地,来到大余一座偏远小城,余下路程,便改水路为土路。沿途又走四五余日,终到大余国都兴邦城。

这场和谈大会,盛大空前。几乎人族所有代表,均会抵达现场。香火道神祇共来三人,一人凌天河母慕琴,一人西沙天佛王,一人弘善老人。

这三人乃香火一道先行者。其中又属慕琴走得最远,走得最深。抵达兴邦城,行不过数里,便有各种熟悉面孔,只是外人只道,这尊凌天河母神龙见首不见尾,道行高深,实力深不可测,且冷漠自私,不救一城,人缘实在不怎么好,也没什么朋友,出声与她打招呼的,寥寥无几,大多对视一眼,便快快撇开。

慕琴寻一客栈入住,对大余风土人情,甚是感兴趣。见到各式各样的天机道怪器,也忍不住好奇,伸手去摸。她手头余钱不少,事实上,只要不是跟着某人,她就从没为“钱财”发过愁。但偏偏一与某人同行,钱财就总觉用不够。只怕那钱财,全化作了酒水,流进了某人肚里。

想到这里,不由轻轻一笑,本冷漠面容,顿时生动而明媚。她路过一条街道,名为“天街”,一街有八百户,尽是商户,专售各种天机道器械。慕琴静研香火道,清心寡欲,总有几分万事不关己身的冷漠。但自寻回本心后,又藏几分天真自然的灵动。见的天机道如此繁盛,竟打自心底,生出了几分兴趣、喜爱。

她沿路慢慢逛去,将三四件十分别致,且甚合心意的小玩意,收入囊中,心中甚是欢喜,但无人分享,导致面上仍是冷冰冰。卖家还以为,这位客人心情不好,不敢得罪。慕琴实是位全才,学识涉猎极广,纵使从未修习过天机道,但仍能一眼便可猜出,不少天机大至原理。一法通则万法通,但遇到庞大、复杂的天机道怪器,她也就全看不懂了。

慕琴来到一片宽敞空地,中间耸立一块碧绿玉石,阳光一照,于是粼粼闪闪。慕琴本以为是精美饰品,但听得旁人谈话,才知这块玉石名为‘折影镜’,可折射影像。

慕琴顿时啧啧称奇,在凌天、乃至万仙城,可没这等奇物,不依靠灵气,便可传递景象画面。不由叹道:“香火道可延仙神,天机道可兴人族,善。”眼神尽是欣慰。

此时已是傍晚,慕琴本欲离去,但见四面八方,不少本地居民走来。他们各寻一空地席地而坐,旋即目不转睛,盯着那高大的碧绿玉石,饱含期待、开心。慕琴稍稍一惊,不住去想,自己初来乍到,空是听闻这折影镜之神,但终究未曾亲眼所见。现下人群汇聚,显然是此镜将要“显威”,怕错过会留遗憾。想到此处,盘腿而坐,将拂尘横放在双腿,静静望着那折影境。

过不多时,折影镜幽光闪动,玉面中五彩斑斓,渐成人像。只听四周一阵喝彩鼓掌。慕琴虽不知发生了何事,却也跟着喝彩鼓掌,定神望去,玉面中的人像越发清晰。

竟映射出了南海画面。画面中,南海大浪滔天,一道渺小人影拔地而起,一掌将巨浪压下。众人见到此一幕,齐齐叫好,心情激动。慕琴道:“此镜好生神异,不依靠灵气,便能做到如此程度。天机道着实让我吃惊。画面中人,身材高挑,但右臂残缺,应是‘只手大圣’,想不到竟在镜中,先窥探此人英姿。”

想到此处,不由深深一叹,她与只手大大圣,曾在化神境界痛痛快快打过几场,此刻触景生情,想起数千年前的旧事。一面感慨时光飞逝,一面感慨物是人非。

画面一转,变为另一名修士,与一鲛人族殊死搏斗,双方虽修为不高,但打得甚是惨烈,最后双双跌入海中,生死不知,胜负不知。画面再一转,又变为大余皇宫中,王如意与众人面面交谈。

原来这折影镜中,有忆影之能,王如意渐知折影镜妙用。许些公开性国策,可直接通过折影镜,告之天下。如此一来,百姓可直面圣上,直听圣意,使得大余政治清明,于治国,于天下,都是件大大好事。

慕琴看那凡人女帝,暗暗点头:“倒不失为一条妙计,不知是谁人所想。自古君、臣、民,若能同心,何愁不兴?何愁不旺?”太多凡国,君、臣、民互生间隙,导致内乱不断。强如凌天皇朝,也远远做不到这点。这折影镜功能虽小,但用到正途,意义十分重大。

这当口,画面再一转。

又从那殿堂深处,转到了某条街巷的医铺当中。

画面中,见一白衣男子,正为一怀胎十三月的女子接生。用的方法也稀奇古怪,有是投掷铜币,又是扎针。慕琴也全看不懂,当即啐了一嘴:“这家伙又在耍甚么宝?”认真望去。原来那白衣男子,正与一老者斗医。

那老者她确也眼熟。正是扶摇第一神医扁祸。

第765章 活久些

慕琴看那一老一少斗医,竟一时半会,没分出个胜负来。她涉道虽广,但医理一道确实薄弱,看不出所以然来,却也隐约觉得,医道还是扁祸更胜一筹。不过在她心中,此番斗医,还是李长笑赢了。事实如何,她可不管,只要李长笑出现,她就认定是李长笑赢了。即便输了也是赢了。

这位慕大仙长,向来如此霸道,不讲道理,我行我素。折影镜中,两人斗医结束,画面又变。慕琴坐半个时辰左右,觉得没多大兴致,便起身离去了。

她想着这大余,有极多值得慢慢探究,慢慢体悟的地方。于是不徐不疾,随意租了一间客栈。

在里面住下,打开客栈窗户,清风吹入房中,慕琴远望城中热闹街景,忽的明悟,为何修士赶赴南海尽力,偏偏要途径大余。

人运之所聚,自也是人之所聚。这大余比之其他国度,确有难以替代之处。

慕琴在客栈住了数日。发现每日清晨时分,便有说书人坐在一楼大堂,一盏温热茶水、一把木制折扇、一张伶俐嘴,口若悬河,讲述民间故事。慕琴本不在意,但听得多了,忽是想到,这或也是了解一地风俗人情的好办法。

于是花三两文钱,买了个座位。听着那民间琐事,有真有假,有夸张出天际,也有字字句句经典。

例如一件事,她便觉得极为可信。说书人说起大余,曾经香火作乱,祸害百姓,蒙骗香火。后来有一剑客,杀尽了香火神祇。再后来,当今国君执政,发展天机道,遏制香火乱象。这才渐有今日之局面。

慕琴想起一路走来,大余境内,香火神庙确确极少。偶尔见到一两尊,也是自己的庙宇,且香火稀疏。

慕琴自嘲一笑,天机道虽非延命大道,但与香火道一样,同可算是“变法”产物。两条大道可说全然相悖。香火道重神,天机道重民。更致命的是,两条变法大道,都需倚靠朝廷生存。

首节 上一节 466/5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