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残明 第163节

不知是哪个莽撞的马兵冲击队头,反被一群步兵杀死。

吴达财挤入队列,到了前排时,一人一马的尸体摆在地上鲜血淋漓,那马兵身首异处,马匹则还在挣扎。

“继续前进,不准停!”

吴达财在连绵的箭支攒射中,叫喊着推搡那些士兵,士兵们有些茫然,高度紧张下,他们服从了吴达财的命令,跨过人马的尸体继续前进。

队伍恢复了速度,箭支仍不断的射来,队列中的士兵还在减少。

吴达财冲到左侧偏头看去,无数骑手在旷野和官道朝猛虎桥亡命奔驰,流寇大多也是红衣,远远看过去,一片杂乱的场景,根本分不出来谁是流寇谁是官兵,不知骑兵局是否已经到达桥头。

坐骑激烈的奔跑着,脖颈上的细微汗珠逆风飘飞,落在陈如烈的脸上。

猛虎桥就在前方,这里也有几十户的人家,大道穿过这个小集市,延伸到河道的位置就是那座猛虎桥。

一些零散的马兵刚刚逃到桥上,还有十多名原本在桥头位置的流寇,出乎陈如烈的预料,他们根本没有上来拦截,而是打马向河那边跑去。

陈如烈回头看了一眼,后方漫野的红衣骑兵,夕阳下光线弱了,陈如烈都分不清谁是官兵谁是流寇,更不用说这些留守的马兵,他们对整个战场的形势一头雾水,看到如此多的骑手往桥头飞奔,惊慌之中逃窜毫不出奇。

“你带第二队继续追过桥去,追散他们立刻回来。”

陈如烈向身后的一个队长吼道。

那队长继续打马,带着几个人追上了桥面。

陈如烈一收马缰,筋疲力尽的坐骑嘶鸣着减速,顺手在它的脖颈侧面一拍,满手都是汗水,有什么东西碰到了手肘,陈如烈低头一看,腰上挂着一支轻箭,这支箭意外的破开了锁环,他此时感觉到腰上有点痛感,抓住箭尾一狠心,箭头跟着拔出,陈如烈痛得一皱眉,随手将箭仍在地上。

后续的骑队陆续赶到,陈如烈看到队列短了许多,许多人和马身上都带着弓箭,漫野的流寇已经接近,他来不及去点数,立刻跳下马来大声道,“全部下马,四匹马系一起”刚说到一半,旁边巷子中突然冲出一个骑手,把陈如烈撞得一个趔趄,红衣红巾竟然是个流寇,他从旷野跑来,只想忙着逃命,混没想一头撞进了官军的人堆里。

街中正在下马的骑兵猝不及防,顿时一片纷乱,纷纷取兵器来围攻,那马兵反应灵敏,奋力一扯马头的同时朝陈如烈砍出一刀。

陈如烈慌乱的举起刀一挡,待要还击的时候,马兵已提起马速,朝着桥面上逃了。

“你姥姥的流贼,封住这个巷”还不等陈如烈安排妥当,又一名马兵从那个巷口冲进街道,这次陈如烈有了预备,乘着那马兵减速,一把抓住了骑手的腰带和袖子,那流寇拿的线枪,此时哪里管用,他抓着马鞍拼命挣扎,无暇控制马匹,周围几个骑兵一拥而上,一顿刀枪将他砍杀下马。

陈如烈丢下那流寇回身过来,此时街中人马混杂,奔驰后的马匹喷出大股的白雾,下马的骑兵手忙脚乱,将三四匹马的缰绳连接在一起,这样它们很难逃散,甚至难以离开街道,这样可以阻挡通路。

街道中拥挤而混乱,充斥着各种叫喊,这支骑兵并无什么巷战训练,这一次也没有充分时间布置,下马之后骑手各自打算,大部分仍留在街中,寻找好作战的角落,有些进入了门市,有些提着弓箭上了二楼,队长则在到处找人。

后面蹄声如雷,流寇已经近在咫尺,按当时的安排,郭奉友中间带塘马,杨学诗在最后,到达之后队尾变成了前线,由杨学诗就地指挥。

陈如烈对找到的两个队长安排完毕,便大声催促着往街口走,街中人马混杂,他看不到后面的情形,目前桥上没有敌情,他担忧杨学诗的安危,准备穿过拥挤的人马去查看。

如雷的蹄声越来越近,似乎传来杨学诗发令的声音,还有一些紧张的回应声。

陈如烈刚走到两步,街口方向一阵大喊,陈如烈赶紧踮起脚从一匹马的背上看过去。

街口方向晃动着刀枪,几名流寇马兵急速策马而来,直直的撞入了街口的队列,随着几声强烈的闷响,那边一片惨烈的叫喊,马兵的身影也随之消失,那里有兵器挥动,有人在互相砍杀。

街中人喊马嘶,马匹不安的躁动着,一些来不及连接缰绳的马匹开始试图寻找出路。

陈如烈几人原本预想中,到达后将马匹连接后放在街口阻挡对方,骑兵则在其后列阵迎战,万万没想到最后变成如此的混乱,流寇就跟在身后,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做任何准备。

陈如烈焦急的扒着眼前的马鞍,一脚踏上马镫,街口前方无数红衣的流寇策马飞奔,他们一改方才拦截时的小心,毫不犹豫的向着猛虎桥蜂拥而来,仿佛要生生踏平这个小小的集镇。

那一片奔腾的马群前方,骑兵的三角红旗在街道中迎风飘扬。

===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战===

官道上奔来的骑兵中不停有人落马,陈如烈认出那些是亲兵的塘马,他们所用的骑乘马不耐冲刺,远远落在后八一 .zwdu.me面,与追击的流寇马兵混杂一起,在高速奔跑的同时胡乱对砍,那些塘马缺乏战斗训练,基本都被砍落马下。

混乱中他们几乎同时到达街口,大道上已经堵满了守备营的坐骑,马匹不需主人控制,自发的降低了速度,直到最后停止下来。

守备营的塘马和流寇纷纷下马,就在街口互相打斗起来,寇群中有人大声叫喊,招呼后续马兵,成群结队的马兵将马留在街外,挥舞着兵刃冲来。

“塘马往里退!”

陈如烈大声喊着,声音都淹没在周围的人喊马嘶之中。

街口仅有的一处二楼窗口,占据了阵位的骑兵纷纷取弓射箭,依然不能阻止那些马兵接近,退路被截断的马兵状如疯狂,扑到街口对着面前的马匹乱砍乱杀,被攻击的马匹浑身浴血拼命挣扎,嘶鸣中几乎要直立而起,头部又被马缰牵扯,在其他马匹的对抗之下,纷纷被束缚在原地,其余马匹受惊之下想要远离受攻击的马,将马缰崩得笔直,引得其他马匹在原地跳跃。

外围连接的马匹在流寇的攻击下陆续倒地,拖倒了其他同类,马类强大的生命力增加了他们的痛苦,满地铺满挣扎的马匹,扭动的身体和乱蹬的四蹄让街道充满危险。

一些心急的流寇不顾危险,直接冲入街道,沿着边缘要从缝隙间逃命,马匹间还有些守备营士兵,双方在街中相遇就互相砍杀,使得混乱更为加剧。

街口一时间喊杀震天,马群受到惊吓又无法逃离,满街的马都在躁动,到处是扭动的马头,马身撞击着周围的门市,不时将屋檐上的瓦片振落。

陈如烈在马镫上朝外边扔出一把飞斧,纷乱中也不知打没打中,他周围的马匹突然开始冲撞,他的腿被卡在两匹马之间,脚在马镫中取不出来,身边的马剧烈的跃动,不时有马匹扬起前蹄,几次擦过陈如烈的手臂,身处这些狂暴的庞大动物间,陈如烈感觉到了惧怕。

顾不得再去看流寇,惊恐中的陈如烈丢下手中的腰刀,双手抓住马鞍伏在马背上,减少被撞击的可能,身下的马匹激烈的挣扎,与其他两匹相连的马对抗,随着它的扭动,马身与其他马不停相撞。

陈如烈乘着它的一次移动,将脚从蹬中抽出,在马背上平平的抬起,就像在飞行一样,坐骑原地跃动,陈如烈便如在一艘颠簸的船上。

此时侧面一匹马突然朝后猛力后蹬,正中陈如烈坐骑的腹部,坐骑惨嘶一声,往侧面退后两步,马头再次被其他两名同类拉扯,顿时又停止下来,在极速冲刺后已经筋疲力尽的马遭遇这次重击,轰然倒在地上,将其他两马的脑袋也扯向地面。

陈如烈摔得晕头转向,刚回过神来,就看到一只马蹄迎面而来,连忙在地上一滚,刚好躲在另一匹马的身下,赶紧起身蹲好,抓住两侧垂下的马镫,随着马身转动,靠着这匹马的身体掩护,躲避周围的冲撞。

赶到猛虎桥之后,他没有参加任何战斗,却累得满头大汗筋疲力尽,周围到处都是马脚,外边是人马惨烈的叫喊,陈如烈脑袋一片空白,只是凭着本能跟随那马的移动,那马每跃动一次,马腹就向下撞击陈如烈的脑袋。

陈如烈从未经历过如此混乱的局面,不由后悔为啥要把马匹相连,此时一双人腿突然出现在他的右侧,陈如烈一个激灵,是蓝色的裤子,脚下踩着布鞋,还有一把腰刀的半截,守备营没有这样穿的,肯定是流寇。

那双腿停停走走,小心的避让着马匹,他的注意力全在马上,根本没看到下面还有一个人。

再一次马身的撞击后,陈如烈蓦然发觉已经到了街边,从马腹下一望,那流寇正站在铺面的门口,这是脱离马群的最佳机会。

陈如烈顾不得多想,松开马镫窜出马腹,朝着那流寇猛扑过去,流寇猝不及防,被陈如烈抱腰撞入门市之中,后腰猛撞在一张桌面上。

那流寇高声惨叫,腰刀也跌落地上,两人随即滚在地上,陈如烈乘着流寇负伤,坐在流寇身上死命卡对方的脖子,脖颈上满是汗水,陈如烈一时竟无法卡死,流寇拼命挣扎着,将双手伸出顶住陈如烈的下巴,他的手臂比陈如烈强,逼迫陈如烈松开了卡脖的手。

陈如烈几次打开,那流寇又跟着顶上,两人气喘吁吁的搏斗着,陈如烈身上的锁子甲哗哗直响,外边人喊马嘶,大队流寇正在接近。

陈如烈心中焦急,脸被顶起看不到对方,两手张开抓在对方脸上,凭着触觉摸到了流寇的眼眶,指头用力扣了进去,接着感觉到了温热的液体。

身下传来惨烈的嚎叫,手掌跟着一阵剧痛,陈如烈压开流寇的手,只见那流寇用嘴咬着自己的拇指边缘。

手臂挥动着挣脱开后,那流寇眼中流血嚎叫着双手乱抓,陈如烈起身时被他抓住裤子,一时无法移动,他赶紧在旁边抓到一根条凳,朝着那流寇的面门连砸数下。

流寇面部血肉模糊松开手,再没有丝毫气息,陈如烈才满头大汗的坐到地上。

还不等他喘口气,门口嘭一声巨响,残留的半边门板突然破裂,一匹马跟着撞入门来,它后腿在门市中移动一圈,里面的桌椅哗啦啦歪倒一片,那马随即被其他三马拖拽,又出了门外。

陈如烈惊魂未定的躲在一张桌子后,剧烈的喘息片刻,才发现自己身上一件武器也没了,连短刀也不知去了何处,看到那流寇的腰刀掉在门口,赶紧爬过去握在手中。

外面喊杀声越来越近,壮起胆子凑到门口往外看,连绵不断的箭支正在落下,密密麻麻的扎在那些马背上,让马群更加癫狂。

陈如烈不敢出门,他站的位置斜对着那二层小楼的窗口,有三四个骑兵在上面射箭,陈如烈定神看去,竟见到了杨学诗,刚刚拉开他的步弓。

“杨把总!”

陈如烈兴奋的连喊几声,但杨学诗却没听到。

陈如烈把头伸出门市一看,街口方向红巾涌动,满街都是流寇,他们踩着马匹尸体涌入街道,脑袋不停的冒起又落下,各种兵器挥舞着,不断有马匹倒下,若是不加阻挡,他们很快会杀光所有马。

陈如烈不用想也知道,而下马的骑兵肯定被马群挤入了门市,不能汇集起来作战,面对街中那些集中的流寇,必须要结队而战,现在只有在桥面上可能有两个小队,因为那里是马群的末端,杨学诗被堵在这处楼上,只有他可以去组织士兵。

想到这里,陈如烈一狠心,闷头冲入街中,冒着箭雨的同时躲避着街中马匹,一路将门市中躲避的骑兵拉出,往桥面的方向集中。

嘣一声弓弦响,街口外一名流寇应声而倒,惨叫声淹没在尖利的背景音中,几乎听不出来。

杨学诗飞快的缩回身子,几支轻箭斜向划过,咚咚的插在后面墙板上,杨学诗再往箭壶一摸,却摸了一个空,插满二十支箭的箭插已经空空如也,看着楼外密密麻麻的人影,心中不由有些恼怒,早知道有现在这么好射的目标,就不该在路途中和那些马兵对射,浪费了接近十支箭。

面前的柱头上有两支箭,伸手抓住箭杆上下一摇,那箭便松了。

侧身朝着街口方向瞄准,源源不断的流寇赶到街口,留在外边的马匹越来越多,受到街中马匹嘶鸣的惊吓,没有主人看管的坐骑纷纷逃窜,猛虎桥南面的旷野上到处都是奔跑的空马。

这么一耽搁,杨学诗再拉弓时,突然一支轻箭扑面而来,在他的额头上呼一声拉开一道伤口,杨学诗赶紧缩回,顿时血流满面。

后面的楼梯上传来兵刃交击的脆响,杨学诗顾不得包扎伤口,来到楼梯口处,两个骑兵正在和几个准备攻楼的马兵交战,当头的马兵用的线枪,枪头已经杀到楼面上。

快步转到楼梯后面,那流寇的背影完全暴露,杨学诗拉满弓,箭矢飞射而出,锋利的箭头直接没入那流寇的后背。

随着一声惨叫,那流寇站立不稳,翻转跌到下去,后面的流寇跟着退了下去。

此时楼下马嘶惨烈,杨学诗回到窗口,躲在柱头后探头一看,流寇已经杀到楼下,他们拥挤在街中,踩踏着马匹的身体,跌跌撞撞的砍杀街中剩余马匹。

“别射了,楼下人多,扔东西!”

楼中的几个骑兵放下弓箭,拿起屋中的桌椅板凳柜子,从窗户往街中乱砸,杨学诗找到几个盆景,看也不看直接往下扔。

楼下接连不断的惊叫,密集的流寇无处躲藏,纷纷往两侧门市中躲避,密集的队形随之疏散,但后方的流寇还在源源而来。

“把总,没东西了。”

杨学诗回头一看,果然快扔空了,只有房间角落还有一张床。

“把床拆了。”

几个骑兵连忙七手八脚的拆床,乘着这点空隙,杨学诗躲在窗口往外看,街中的流寇在朝着楼上反击,不时从窗口飞进来飞斧飞剑之类的东西,砸在墙板上嘭嘭作响。

往东南方的大道看去,到处都是无人的空马,守备营步兵的队列在顽强的推进,随着步兵前锋接近,围堵他们的马兵越来越少,马兵的战斗意志急剧下降,纷纷打马超越步兵,要赶在守备营步兵之前通过猛虎桥。

街中已经冲进来一些骑马的流寇,他们不愿意丢弃坐骑,使得街中更加拥挤,地面上倒满了死去的马匹,策马的骑兵跌跌撞撞速度极低,还不时撞到徒步的马兵,造成了更大的混乱。

那些徒步的马兵大声叫骂着,很快就演变成了动手,将那些骑手从马上拉下,甚至有人开始互相砍杀。

更多的流寇越过了小楼下方,朝着桥面位置逃窜,官军的步兵越来越近,外围的马兵争先逃命,再没有人射箭,一片惊慌中,街中流寇来不及砍杀剩余的马群,而是纷纷从缝隙中钻过去,与街中的守备营骑兵在马群中混战。

街中遍地尸骸血流成河,浓重的血腥味连二楼都能闻到,几个骑兵拆好了床,杨学诗跟着一起动手,将那些木板木条朝着楼下乱扔。

人喊马嘶之中,杨学诗擦了擦脸上的血迹,从窗口再望出去的时候,守备营第一个步兵旗队已经在两百步外。

看向桥头时,街市和桥面交接之处,也是马群的尽头,有三排红衣的徒步骑兵列阵而待。

===第二百三十九章 尸山===

吴达财右肩上插着一支轻箭,血还在不停的流着,他气喘如牛,残破的旗队在官道上跌跌撞撞的前进,外围的藤牌插满了各种弓箭,队形已经破碎不堪,但猛虎桥就在前方。

三里的路程中,他们被马兵围攻了一里半,全队三十一人只剩下十六人,但现在压力大减,附近攻击的马兵已经多数离开,只剩下几个顽固的马兵,其中包括带着认旗的那个头目,不时仍有弓箭射来。

“藤牌围住!”

吴达财勉强喊出四个字,周围的士兵又靠近一些,但队列需要跑动,不可能像就地防御那样滴水不漏。

前方是无数的马兵,吴达财出发的时候很清楚是要夺取猛虎桥,现在的头脑中却有点糊涂,马兵已经跑在前面,而且有数百之多,他们这十几个人上去有没有用,他想不明白,只能机械的往前跑动。

抽空往后面看了一眼,配属的十个弓手只剩下五个,其中两人带伤,正在后面追赶,而后续那个旗队,也只剩下了约二十人,距离大概五十步,他们周围已经没有马兵。

吴达财在心理庆幸,要是没有后续旗队牵制,他这个前锋早就全军覆没了。

周围的马兵打着马,越过吴达财的位置,向猛虎桥落荒而逃,前方遍野的马匹,这些聪明而胆小的动物各自朝着远处逃离。

桥头位置杀声震天,步骑混杂的大量流寇拥堵在街口,说明流寇并未突破,他们拥堵在街口,等自己这半个旗队冲到,那些流寇反击就完蛋了。

后面不远就是王增禄,北峡关之战的时候,退回的大部分都被后队杀了,王增禄就亲手杀了两个,少数没死的,战后清理出来也全部斩首,没有人有退路。

到了怎么打,吴达财没有概念,手下的队长死了一个,有一人受伤掉队,还有一个在前面跑,没有人商量,只能一头撞进去。

背后一声惨叫,吴达财赶紧把藤牌往后背,扭头看了一眼,一个年轻的流寇刚刚冲上官道,末尾的一个长矛兵倒在地上,身边还有一个骨朵在滚动。

此时只剩下几个流寇还在攻击步兵,吴达财对这个小流寇印象深刻,他骑一匹劣马,绕着步兵不停寻找机会,其他马兵都跑了,他依然没离开,一直跟着那面认旗。

“狗日的贼子。”

吴达财狠狠骂道,他很想停下去救人,但出发的时候王增禄说了,不得以任何理由停顿,只能眼睁睁看着那流寇下马,用腰刀砍杀地上的矛兵,那矛兵被骨朵打中,但还有一拼之力,在地上支着长矛。

后面的三个弓手停下射箭,那流寇没有寻到杀死矛兵的机会,飞快的跳上马,又窜下了官道,但他的坐骑也中了一箭,只是入肉都不深,看来弓手也没力气了,准头也差得紧。

那流寇打马从旁边跑过,看起来也不准备在阻拦,要忙着跑路了。

吴达财狠狠盯着那人的背影,红衣但是腰带是蓝色的,骑的是黄马,记住这个印象,到桥头时要找他报仇的。

正在这时,一支箭从后飞来,命中那流寇的背部,吴达财气喘如牛,在心中叫了声好。

那流寇在马上一个摇晃,随即又坐稳了马背,丢下步兵向着猛虎桥逃了。

首节 上一节 163/2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