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残明 第61节

上台的庄朝正过来低声问道,“班头,用水火棍还是哨棍?”

庄朝正问的,其实就是杀不杀那三人,哨棍是快手一般出去打人用的,前端空心十分轻便,打人很痛但不会造成重伤,水火棍就是打板子专用,实心重木威力强大,一百棍下去,基本非死即残,残了的话,大概对这个家庭的打击比死了更沉重。

外边的几个家眷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庞雨听着那惨厉的哭叫声,目光在台上摆放的水火棍和哨棍间来回转动,最后落在黑红色的水火棍上,眼神不停变幻着。

南街的一座二层楼房内人声喧哗,楼上刷满红色的新漆,显得十分喜庆。

庞雨仰着头,看着门楣上挂着的牌匾上的“百顺”二字。

这座新的赌档坐落在南街,以前是叶家一个家奴经营的典铺,民乱之后庞雨让刘若谷买下,又买了毗邻的两户铺面,改造了一个月之后在今日开张。

因为庞雨刚好碰到抓回逃兵,错过了开张的时辰,所以来的时候只能看看满地的鞭炮屑,但门口不断有人进出,显得人气很旺。

“这火药留着多好。”

庞雨嘟哝了一句,随即朝着迎来的刘若谷堆起笑脸。

刘若谷因为有了顶身股,所以现在对庞雨非常恭顺,做事情也很有动力。

他深深一躬身道,“见过庞大人。”

庞雨停下看着刘若谷,“怎地突然叫我大人了,好歹也要是个司吏才好叫大人,勿要乱叫让人听了传些闲话。”

“是,小人只是觉得班头乃非常之人,早晚也是要当大官的。”

庞雨听了笑笑道,“刘掌柜果真是能言善道,与谁说话都让人如沐春风,那就先谢过刘掌柜吉言。”

刘若谷领着庞雨进了大门,门内有几名南城小队的快手在维持秩序,见到庞雨纷纷点头哈腰。

庞雨笑着点点头,再抬眼打量大厅,里面颇为宽敞,各处刷着红漆,颇有些刺激人的视觉。

厅中随处可见的的红色可以刺激人的情绪,让他们更兴奋,赌起来就更激烈。

一个小厮在门口朝着进来的赌徒喊道,“今日新店开张送筹码啦,凡买筹一两以上者,皆送白鸽票一张,十两以上送午餐,三十两送酒席,百两送青楼过夜啦”白鸽票就是用千字文前二十句选字,共八十字,每日从中选二十字为谜底,赌客选十字,若是全中可得百倍,以下递减,直至四字以下便再无奖。

这类似彩票的前身,在中国历史上也存在过,庞雨曾有些了解,他要求刘若谷开展这项生意,但没想到刘若谷会用来作为筹码吸引赌客。

“你送白鸽票倒有些意思,不值多少银子,但又看似有不少银子,还能让赌客了解这新玩法。”

刘若谷笑道,“小人都是跟着班头学了点皮毛。”

他恭敬的随在庞雨身边,指着后院门的方向道,“后院出去通往如花楼,按大人你说的,赢家和输家都会想去。

典当和借贷便在一楼那扇小门之后,赌客要借银子都不用出大门。”

庞雨点点头,凑到前面一群喧哗的人群中,这里是赌骰子的地方,骰子玩法在明代叫骰宝,可以分为押大小和押点数,庞雨这新赌档的大门处就设骰宝,大门这三桌只赌大小,务必要简单热闹,吸引赌客入场。

庞雨原本想玩两手,但今日因为买筹有优惠,桐城四乡来的赌徒不少,三桌都围得水泄不通,庞雨一时没挤进去,只得退出来往大厅里面走。

刘若谷指指前面两堆人,“大人设计的这轮盘赌,倒是像街上转盘射糖的样式,不过要稍有乐子些,前几日我一人试玩的时候不觉着出色,今日转的人一多,一围聚起来倒果真吸引人。”

刚说完,前面左边一堆人中齐声欢呼,有一人狂呼着“三十二倍”,连玩骰宝的人都被吸引过去。

刘若谷凑过去看了片刻后退出来道,“有人投中单押,得了三十二倍,小人觉得这轮盘赌未必能赚到多少,可能牌九还好赚一些,只要咱们赌档自己坐庄,找来的都是熟手,赌客总是不及他们的。”

庞雨摆摆手道,“轮盘赌三十八格,最大赔率三十二倍,同时买两个号便变成一赔十六,总的猜中比例还是三十二,比三十八总是少的,某天可能咱们会亏,但长期来看咱们一定会赚,这是数学不是运气。”

刘若谷也能听明白,他现在不太敢违背庞雨的话,连忙引着庞雨走向后面的牌九。

牌九的人数也不少,但比起轮盘赌又少多了。

庞雨对牌九没什么兴趣,但此时玩的人确实不少,他也只能按照市场规律来,什么项目玩的人多,就怎么配置项目。

庞雨稍稍看看牌九,便抬脚往楼上走去,一边走一边对刘若谷道,“咱们面对的主要客户都是市井之徒,赌博要简单直接,才能足够刺激。

这样布局便挺好,热闹直接的都在一楼,有些高端些的客人,便可以在二楼安静的博弈。”

来到二楼上,从门廊可以看到一楼大厅,门廊连接着一个个包间,里面都是打的需要动一动脑子的赌博。

刘若谷低声道,“天九牌、默和牌、碰和牌都配置在二楼,连叶子戏和双陆也备了,但玩的人大概不会多。”

“有备无患嘛,我改的那碰和牌有没有人尝试?”

“今日都去看那些热闹玩意,二楼本就没多少人,以往会默和牌、马吊牌、碰和牌的,也都要凑在一起才能玩。”

庞雨嗯了一声,此时的默和牌他也打过,已经与后世麻将非常类似,默和牌是纸牌,兴起于天启年间,分为文钱、索子、万贯三门,每门一至九共二十七色,再加么头三张,共三十张,四人博弈的时候,将四具牌合为一具,共一百二十张,最多可以合并五具,共一百五十张牌,三张同色可碰,所以又有碰和牌,玩法与默和牌类似,只是碰和牌是骨牌,就更像麻将了。

庞雨则参考麻将,直接去掉了么头,保留文钱、索子、万贯三门,以简化玩法,在碰和牌“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坎、吃两种,以丰富博弈的玩法,与后世麻将基本没有区别了。

庞雨进了一个包间,里面摆放着他定制的麻将,此时碰和牌和牌九的骨牌都比较薄,摸着手感不太好,庞雨定制的麻将更大一些,拿着更有感觉。

庞雨对身后跟着的何仙崖、江帆道,“来坐下来玩几把,本班头教教你们这新玩意,叫碰和牌没新意,就改叫马将牌。”

刘若谷又递过来一叠纸牌,“班头你说的那什么扑克牌,已在安庆府做了个样本,班头今日有闲,要不要教一教咱们这新的叶子戏。”

庞雨接过那一叠扑克牌,摸了摸纸质,稍有些粗糙,厚度也比记忆中的要厚,好在明代有大量纸牌,南直隶制造这些东西可比造铠甲的资源好找多了,仅仅安庆便有三家纸坊可以做纸牌。

庞雨取出一张举在面前,“这玩意就不是一时半会说得完了。”

===第九十二章 早课===

清早时分,周家纸店的侧门打开,周月如轻手轻脚的出了门,对着里面的老帮工道,“把门关好,别让爹跑出来。”

旁边的布店老板看到周月如,立刻把眼神转开去。对面的几家见到周月如出来,都低声议论着,周月九六如红着脸把头埋低,她不与邻居说话,也尽量不弄出声音。

自从上次流寇的警讯传来之后,周家与邻居的关系就一直怪怪的。后来都说潜山的消息不实,市民的情绪都缓和下来,无人再提驱逐周家的事情,但毕竟与周家有了隔阂,街坊与周家从此少有往来。

现在周月如在新开张的赌档上班,因为赌档连着勾栏之地如花楼,街坊中又开始传闲话,说周月如在做勾栏里面的营生。

周月如知道他们议论什么,但她没办法去解释,一路埋头疾走,从银满赌档经过的时候,周月如习惯性的转头看了一眼,这个赌档据说是刘秀才接下的,场地不太大,就是聚赌的地方,自从百顺堂开张之后生意一落千丈,此时还没看到人开门,也无人在门口等候。

百顺堂开张了大半个月,此时已是十一月中旬,天气越来越冷,但百顺堂的生意却越来越火。特别是气温下降之后,百顺堂在大堂点了火盆,所有赌客都更愿意去百顺堂。

等周月如走到百顺堂门口,那里已经等了一大堆人,这些人都是等着吃免费早餐的,庞雨搞的开业酬宾活动之一,就是每天最早购买筹码的前三十名赌客可以免费吃一顿早餐,以此吸引赌客早起排队,显得百顺堂从早到晚都人气很旺。

周月如也有对早餐的期望,因为百顺堂给员工提供早晚餐,所以起得再早,周月如也没有怨言。

赌档里面的员工也等候在外边,除了守夜的人之外,其他人都在南街的叶家老宅住着,收拾了一个单独的院落出来,跟壮班是分隔开的,因为都在南大街,早上过来上班很近。

二十多名赌档员工站成两行,那些等待的赌客都兴致勃勃的围过来,周围还有些附近的百姓端着碗蹲在边上等着看热闹。

周月如红着脸,匆匆跑到最后面的中间,让其他人挡着自己,即便站在中间,她依然觉得周围所有人都在看自己。

刘若谷走到队列前面,摸着胡子道,“咱们百顺堂开张不足一月,每日来的赌客不下三百,刘某做生意这么多年,还第一次见新开的门市这么兴旺。大伙都做得不错,堂中各项事务也都上手了,东家说了,本月的工食银月底就发,奖金要等到下月,过年之前一定能发到各位手上。”

下面一片谢谢掌柜的声音,刘若谷摆摆手道,“都是东家的恩德,都要谢东家。好了,蒋淑琼你带大家把早课做了,做完就开门。”

一个胖乎乎的中年女人走到队列前,对着刘若谷讨好的一躬身。

周月如紧张得额头冒汗,这一天中最让她难熬的时间来了。

胖女人面向队列,突然一声大喊,“我们是哪里的帮佣?”

队列众人一起回答道,“百顺堂!”

胖女人一脸不满的停下来,在队列前面走了一圈怒气冲冲的道,“都没睡觉咋地,就这么点声音,早上起来就这副模样,怎地把一天的差事做得好,一天之计在于晨,东家让我等做早课,就是要让大家都精精神神的,都警醒点,重新喊过,喊不好不准吃早饭。”

周月如旁边有人低声骂胖女人,这女人就是蒋淑琼,以前是聚凤楼里面的洗碗婆,但她是一个有追求的洗碗婆,她想当个女清客好得点中介费,没事就在勾栏里面混迹。可惜她这副形象不受人待见,一直未能如愿。她自己也感觉在青楼这个看脸的行业难以发展,正打算修改职业规划。

正好庞雨这百顺堂开张,需要招募一些女帮佣,一般正经人家的不敢来,蒋淑琼有青楼从业经验,百顺堂是多重经营,需要她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蒋淑琼便顺利成了赌档一员。在这赌档里面蒋淑琼如鱼得水,既管洗碗的婆子,也负责带客去如花楼,凡是没有人愿意做的,她通通愿意做。

就早上这喊操,其他人都避之唯恐不及,只有她自告奋勇,而且第一次喊操,就以声情并茂获得了庞雨的认可,成为固定领操员,并因此荣升百顺堂女班的班头。

“重新来,都给老娘打起精神来!” 蒋淑琼凶巴巴的瞪了他们一眼,“后面的几个声音大点,别以为躲在后面老娘就看不到,老娘专门看你们后面的,特别是你周月如,说你呢,把脸抬起来,在百顺堂的账房当差还屈你的才了咋地,抬起来!”

周月如额头出汗,勉强把脸孔抬起来一点。

蒋淑琼翻翻白眼,调整了一番呼吸,开始新一轮早课。

“百顺堂是啥行当?”

“伺候人的行当!”

“客人是我们的什么?”

“客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我们的职责是什么?”

“让客人满意就是我们的职责!”

蒋淑琼挥起圆圆的拳头,唾沫星子喷射而出,尖利的声音在大街上回荡,“我们每天都要努力!”

众人齐声喊道,“努力!努力!努力!”…

围观的百姓和赌客喜笑颜开的看着,还有小孩在旁边学。周月如脸色通红,在人群中动着嘴巴,实际什么声音也没发出来,她知道这是庞雨发明的,非要百顺堂的员工早上来这么一出,每天早上都让她尴尬得要死,不知有什么道理。

这时大群穿黑衣的壮班从叶家老宅列队跑出,领头的正是庞雨。

蒋淑琼听得动静,眼角留意到了庞雨的身影,口中大声叫道,“庞东家是我们的什么?”

下面帮佣齐声回应,“再生父母!”

蒋淑琼肥脸上面目扭曲,突然声音高了八度,以能震碎玻璃杯的强大声波尖叫道,“庞东家的恩德,岂止再生父母,那是我的祖宗啊!”

……

“老爷说明日晚间回一下药铺,祖宗牌位还在那里,他说少爷有两三月没拜了。”

“知道了。”庞雨心不在焉的回了一句,精力全在东花园训练的壮班身上。

壮班正在轮流使用长矛刺杀木人,靠墙的位置修建了一排模拟的城垛,那些木人就摆放在城垛间,东花园中杀声震天。

英山的流寇销声匿迹,安庆府确认并没有大股流寇从大别山区出来,但也没解释清楚潜山报的警讯到底怎么回事。

桐城派出的马快沿潜山至桐城官道梯次部署,直到他们也确认事态平息,庞雨才放松了戒备,也让马快撤出潜山,但在县界附近仍留有两人,以防流寇突袭。

壮班则在这段时间招齐了一百九十二人,还有三十人的帮闲,庞雨在忙着完善组织结构,原先五人成伍、十一人成小队的编制保留下来,庞雨计划是三小队成一中队,暂时编成六个中队。他对古代军队编组一头雾水,庞雨的概念中是没有伍这个单位的,眼前这种编组法,还是因为曾听阮大铖提过。

打造的兵器够一半人使用,数量最多的是长矛,有铁匠从安庆找到了官造枪头的规格,现在长矛和标枪都按这个规格在制造,一边造一边实验,最后发现标枪不能使用这种枪头,否则重心太过靠前,造成难以投远,庞雨只得又专门设计新的标枪规格,这些兵器并非是随便造出来就可以用。

腰刀也从安庆和庐州找了好几种规格,总体造型都是雁翎刀的形状,刀刃弯曲的幅度很大,有些有两深一浅的血槽,有些则是单个的血槽,刀刃和刀柄的长度也各有差别,通刀长度大致在三尺左右,刀刃长度接近两尺半。

铁匠铺中有人做过腰刀,因为此时行商的人最喜欢带的就是刀,算民间打制最多的兵器,庞雨跟他们聊了几次,这才弄明白,刀刃上的血槽并非是放血用的,也不是为了刺入之后好拔出来。

血槽主要的作用是用来配重,以调整整刀的重心,方便使用者能省力的劈砍和刺杀,刃口部分还要点钢,腰刀看似简单,也不是所有铁匠都有那技术能做。

现在等着兵器用,庞雨只能先选了一个容易制造的腰刀规格,发给几家铁匠铺一起打制,打出一柄合适的就用一柄。

军队中的所有细节中,都有各自的学问,庞雨被这支区区百余人的小军队折腾得头顶冒烟,以他的估计,至少到腊月中旬,新招募的丁壮才能有点成效,到时又该过年了,庞雨估计明年的三四月才能配齐所有服装和器械,到时才能勉强称为一支军队。

不过庞雨现在也不是太急了,因为流寇的威胁并不急迫,安庆这边已经闹过两次警讯了,两次都平平安安的,即便要来大概也还有不短的时间。

王增禄递过一堆黑乎乎的东西,“班头,这是张记铁匠铺张满寿做的铁甲。”

庞雨接过,双手往下一沉,在此时寒冷的天气中如同摸着一块寒冰,这件铠甲以布面为基础,上面堆叠着层层的铁片,互相用麻线加固,庞雨穿戴在身上后来回走了几圈。

停下后庞雨摇头道,“还是太重,怕不得六十斤,承重都在肩头上,真要是打仗,还没交锋已经先累死了,承重应该由肩、背、腰一起承受,还有这铠甲太松了。不过你告诉张满寿,第二件能做成这样,算他用了心,这件先收了,给姚动山备着,反正他够壮,扛得动这铠甲。”

“班头,张满寿说这件要四十三两了。”

“只要算得合理,一百两也给他,新东西不舍得花钱,就得不到性价比最高的规格。”庞雨挥挥手道,“但以后这种事情你不要管,外边送东西来,只能送到门房,不能进来交给队长。”

“小人明白了。”

“去训练吧。”庞雨挥挥手打发走王增禄。

此时一阵风吹过,竟然冰寒刺骨,再仔细看看衣袖上竟然有些白色的雪花。

庞雨拢拢衣服,抬头看向天空,漫天的雪花正簌簌而下。

庞雨看着天空有些出神,“不觉都快过年了!”

===第九十三章 棍神===

首节 上一节 61/2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