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从钢七连开始 第122节

  但农村里的孩子会有多少父母舍得让他们报班学英语的音标?

  陈江运气好,出生在了一个还没有英语改革的年份,不然以他家里的条件,怕也够呛。

  所以他对伍六一的难处是感同身受的,顿时产生了拉兄弟一把的想法。

  “队长,我确实不会,26个英文字母我是认识的,但这些音标,他们认识我,我不认识他们啊。”伍六一一脸的无奈。

  “六一,你跟我说句实话,你想不想继续留在A大队?”

  伍六一一听就跳了起来,“怎么可能不想,我要是不想,我来这里吃这么多苦头干什么?”

  陈江笑了,“那好,那接下来我给你补习音标还有语法,就是我教的也并不一定有多好,如果有什么错误,你可别埋怨我。”

  “队长.”

  伍六一的眼眶湿润了,陈江一个名牌大学的学霸,亲自辅导自己英语,这还能挑肥拣瘦?

  人家的水平就摆在那里呢,中队里的工作又这么忙,还要分出精力来,这

  “好了,别墨迹了,我们抓紧时间开始学!走,换个地方,这鬼地方这么暗怎么看的清楚?”陈江拿着伍六一的小册子就招呼他起身跟着自己走。

  伍六一在他身后使劲擦了一把眼泪,快步跟上。

  有了陈江的助力,伍六一学的格外刻苦,别人睡觉的时候他也在被窝里用手电背单词,

  白天跑步训练的时候他口袋里也会搁着一本册子,一有机会就拿出来背几个。

  在这样拼命的学习中,他的英语水平终于开始进步了,不仅追上了大家的进度,甚至还冲到了中游水平,这已经相当的不容易了。

  计算机方面,伍六一也格外拼命,当时的输入法还是五笔为王,拼音输入用的是智能ABC,打字速度远不如五笔,因此老师教的时候是鼓励大家用五笔字型。

  伍六一就从“大犬三羊古石厂”开始背,然后再照着键盘模型摸键帽,从而提升自己对计算机键盘的熟悉程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伍六一计算机这一门课也终于赶了上来,

  看到他的进步,陈江由衷地替他高兴。

  好事接二连三,困扰他最大的问题,信息化技术人才也有了眉目,陈劲松告诉他,通过面向全国重点院校招募,终于有了二十几人报名,他建议由陈江自己把关,选拔出他需要的人才。

  按陈江早期的设想,这些人既然愿意报效军营,干脆都招进来,结果铁路把他好好的教育了一通,

  这些人进来后,只能算文职雇员,待遇虽然不高,但也要上面专门拨款来支付他们的薪资待遇,人多了资金量就大了,最终很难通得过审批。

  为了保密考虑,陈江向上级请示并跟学校对接过后,选定了一个日子,由袁朗带班,他们组建了一个小型的考察团奔赴国防科技大学,希望能从这些人中优中选优,挑选出真正可用的人才!

  因为事先联系好了,所以学校向有意向来的应聘者发去了邀请函,为了表达诚意,这些应聘者的来去车票都由A大队直接报销。

  陈老师依旧热情接待了袁朗一行人,并给他们提供了一间会议室用于考察。

  因为时间很紧,所以经过简单的抽签后,就开始让应聘者依次进入会议室面谈。

  面谈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毕竟双方都不甚了解,大家都坦诚相待,一些想问的能答的都说说清楚,这样可以避免这里选中了,但过不了多久又要离开的尴尬局面。

  铁路虽然没有亲自来,但他也对此事非常上心,让人提前准备好了签约合同,明确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

  袁朗对铁路这个做法还有些意见,觉得本来人家就不太乐意来,不然也不至于面向全国招募才来了这么点人,现在还要设置如此苛刻的条件,就更容易吓跑人家。

  但陈江对此却有不同看法,他非常支持铁路的这条建议,因为现在跑掉,总比招募进来了干了没多久跑要好的多,他在这个条款前面明确注明:出于保密需要。

  第一位进来面谈的是一位南方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文质彬彬,戴着一副黑框眼镜。

  陈江看到他分发过来的简历,虽然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但简历里的考试成绩是比较一般的,有几门学科甚至还是挂科。

  不过好在C语言这门课还算可以,考了80多分,汇编语言也还行,高等代数与微积分等基础学科也能过得去。

  所以陈江觉得他的整体素养还算过的去,人家毕竟是远道而来,需要给他个机会展现一下自己。

  结果对方一开口丝毫没有成绩一般的尴尬,而是开门见山的问如果他去了A大队,一年税后能拿多少钱?在市区分房吗?

  这让袁朗一脸无语,但还是耐着性子表示,大队里会提供给他们的待遇,本科参照上尉,硕士研究生参照少校军官。

  至于分房的事情,目前还不大现实。

  袁朗的话音刚落,对方就有些不耐烦起来,“既然你们是要招聘优秀人才,特别是入职后要立刻能用的,那么当然要保障足够优渥的待遇,否则谁会愿意来啊?”

  这话让袁朗顿生不喜,但还是尽量压制着自己的怒气说道,“我们现在还不怎么富裕,有限的经费要用到设备采购等方面,今后等经费宽裕了,可能会考虑给你们分房子。”

  “今后,我肯定等不起的。”眼镜男推了一下即将滑落的镜架,有些忿忿不平的继续说,“我是有诚意的,从那么大老远的地方赶来,但你们不能只要求我奉献,不给我解决实际问题啊。我来了后就差不多要结婚了,结婚要个房子不过分吧?要求不高,三室两厅两卫,120平就够了。可如果这点都解决不了,难道要等我50岁了才有房子?那我家不是绝后了?”

  眼镜男的这通话让大家哑口无言。

  不可否认,他说的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既然是人才引进,就不能“只要马儿跑,不给马儿草”,如今这个时代,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大学生越来越少了,何况还是计算机方面的本科生,就业面很广的。

  陈江相信,他即便是成绩比较一般,但本科学历足够让他在城市里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那人家又为什么要来这里吃苦受罪呢?

  袁朗知道没有继续聊下去的必要了,所以第一位应聘者很不爽的离开了。

  后面的应聘者,有些是211大学的,也有些是专科院校的,甚至还有民办独立学院的学生,他们其中也不乏计算机方面的高手,有一位还在国内建模大赛中得过奖,但很遗憾,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提出了很过分的要求。

  比如年薪不得低于20万,要配女助理或者轿车,或者要求房子等等。

  这些根本就不是袁朗他们能答应的了的,所以都只能不欢而散。

  看着谈崩了的人一个接一个,陈江等人的心也随着不断下沉,难道今天真的招不到人才了?

  袁朗靠在椅背上,手指不停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嗒嗒”声。

  “下一位。”袁朗的声音里已经带着明显的疲惫。

  门被轻轻推开的那一刻,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修长白皙的手轻轻推开房门,紧接着就是约莫一米六五的个子,身材匀称得像是精心计算过的黄金比例。一个干净利落的马尾,额前没有一丝乱发,只有几缕细碎的刘海自然地垂在额角,为她增添了几分柔和。

  她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黑色一步裙,裙摆过膝,正好令自己修长的大腿“犹抱琵琶半遮面”,既有几分职业的气息,又带有几分知性的美丽。

  陈江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因为这位应聘者他居然认识,正是之前他救过对方一命的安雅。

第165章 白猫黑猫,会抓老鼠就是好猫

  “请坐。”袁朗的声音十分温和,他并不认识安雅,但是觉得这个女孩子十分的娴静。

  今天来参加面谈的几乎清一色男生,女生里她还真是第一个,而且是如此漂亮的一位。

  安雅点头致谢,款步走到座位前,这时候她也认出了陈江,吃惊的表情一闪而过,低头下意识地抚平了裙摆。

  “安雅同学,你知道我们招聘的岗位是做什么的么?”袁朗清了清嗓子,“我看你就读的是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的民办类院校。这所学校的学费恐怕很高吧?”

  “嗯,确实很贵,但你们招人的时候并没有说不允许民办院校的学生报名啊。”安雅有些吃惊的问。

  “嗯,你可能误会了我的意思,我刚才的话意思是,你花了这么多钱读大学,然后应聘我们大队,这个薪资待遇可能达不到你心里的预期。”袁朗虽然对安雅的印象不错,但前面的应聘者真是让他有些后怕了,像安雅这样的民办院校大学生,家庭条件都非常好,所以对就业的期望值就会很高,如果不现在讲清楚,去了那里闹着要走可就麻烦了。

  “我知道你们的待遇,我之前大致了解过。”

  “哦?”袁朗颇有些意外,但为了保险,他还是追问了一句,“你为什么要报名参加呢?”

  安雅往陈江那里瞅了一眼,然后很直接的回答,“因为我比较向往军营和警队的生活,所以就来报名了,请放心,我对待遇问题真的不怎么看重。至于我的工作能力,简历里应该能证明一些东西。”

  陈江也在翻看她的简历,

  确实,这丫头的简历非常漂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这个专业严格说起来是属于数学类,但又偏向计算机软件方向。

  她从大一开始考各种等级证书,到大二就已经拿到了英语六级和软件工程师证书,大三参加全国建模大赛获奖,现在已经是大四,系统分析师都已经考了,估计极有可能过。

  这样的人才确实对于部队的信息化建设非常有帮助,陈江注意到,她的数据库管理这门课拿到了满分,这可真是太厉害了。

  而且还有一点,她哥哥是外国国籍,她却是本国国籍,估计昆吉早就想好了路子,让她在这里能安稳的过一生,毕竟这里的治安是世界上最好的,没有之一。

  “好吧,麻烦你先去外面的休息室等等,我们需要商量一下,才能敲定最终人选。”事关重大,他觉得应该向铁路请示一下。

  安雅微微一笑,很礼貌的向大家鞠了一躬,然后款步出门了。

  后面还有几人,但跟前面的人差不多,都谈崩了。

  所以现在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就签下安雅,要么就等下一批应聘者,可这次已经是广发英雄帖了,下一次估计更加不靠谱,关键这信息化建设也等不起啊。

  他们必须要赶紧定下来。

  袁朗他们自己先要讨论好,然后才向铁路汇报,

  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原因就是A大队没有女兵没有女军官,安雅要是去了,吃住洗澡,上厕所都是个麻烦事。

  还有一点,安雅的简历里,家庭情况那一栏,父母都没有写,哥哥昆吉的工作单位只是写了“国外务工”,别的什么都没有。

  但也有人表示支持,因为安雅的水平就摆在那里呢,如果招录了,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肯定是大有好处的,这样的人才难得呀。

  “陈江,你怎么不说话?这项工作是你主抓的,招来的人要放在你那里的,你的意见建议很重要!”袁朗其实自己是倾向于用安雅的,现在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很难找,特别是有真本事的人。

  关键人家已经明确表示了,对待遇不在乎,这还不够?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陈江有些欲言又止,但在袁朗鼓励的眼神下还是开口了,

  “我之所以不说话,是因为安雅这姑娘我认识,之前执行任务的时候就是我救了她!”

  陈江的话一说出口,其他人看向他的眼神就有点不一样了,这姑娘不会是为了陈江才来报名的吧?难怪一个衣食无忧的女孩子家会愿意跟他们这帮男人一起钻到偏远地区搞信息化建设了。

  “你们别这么看着我,我救她只是为了工作,而且我根本就不知道她也是学计算机方面的专业,还这么优秀。”然后陈江把他哥哥的情况也说了一下,这下大家就更坐不住了。

  原来安雅的哥哥是个D贩?军中怎么能让这样家庭情况的人进来?

  这明显是不符合有关规定的。

  果然,听到这里,不少人都有异议提出,觉得安雅不太合适。

  但这样一来,他们需要的人才去哪里找?

  “陈老师,你觉得呢?”袁朗看陈劲松始终一言不发,于是也想听听他的意见。

  陈劲松无奈的表示,“现在的行情就是如此,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难招啊。安雅这个学生,是自己来报名的,她老师还不放呢,因为是她们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候选人,外面很多大企业都看中了她,想要高薪聘请。所以人家既然愿意来,你们又确实需要,为什么不能试一试呢?”

  陈江知道陈劲松说的确实是实话,他当初在南大也是学计算机的,如今他的那些同学还没毕业呢,就都已经被大企业预定了,开出的条件也非常优渥,这些同学是不可能愿意来的。

  袁朗听后久久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下定了决心,

  “我讲几句,首先是大家最关心的安雅家庭背景问题,据我所知,她哥哥昆吉下落未知,又没有列入通缉名单,更没有定罪,所以这个审核一关也谈不上违规。最重要的一点,安雅她应聘的岗位只是文职,并非军官,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不算很大。当然,具体的把关肯定要上面批准。”

  “此外就是她的专业水平,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今天的面谈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我们想要招聘到高学历高水平人才真是相当困难,而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却迫在眉睫,耽搁不起。她既然在计算机方面有如此造诣,我们为什么不让她试试呢?当年邓公就曾经说过,白猫黑猫,会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袁朗的话掷地有声,说的其他人哑口无言。

  最终,大家初步同意将安雅列为考察对象,然后由袁朗打电话给铁路,

  铁路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后,也是立马挑了担子:组建一个考察小组,去她学校考察一下实际情况,最终提交A大队班子会议商议决定,再跟高建军将军汇报此事。

  当袁朗把他们的意见告知在外等候良久的安雅之后,安雅十分高兴,陈江也是走过去表示祝贺,并提醒她最近不要离校,部队里会安排一个考察小组来了解一下她的学习生活情况。

  安雅自然欣然答应。

  后面的日子里,考察组对安雅的了解是十分顺利的,她本来就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她不仅学习好,而且生活上也没有铺张浪费的情况。

  唯一的短板就是她不怎么爱交际,在学校里几乎没有什么朋友,铁路他们认为这可能和她哥哥有关,这些都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所以铁路说服了其它班子成员,大家一致认为,可以先把她招进来,然后再慢慢引进其他人才,特别是军校里分配生名额,也可以争取几个,如此就能把队伍架构搭起来了。

  铁路他们把情况上报给高建军之后,高建军对A大队的做法也表示了支持,并且指示要尽可能的保障她的生活起居问题,让有志服务军队的优秀青年免除后顾之忧!

  有了军区首长的支持,A大队接下来的工作就容易多了,

  大队里提供了一间单人宿舍,里面有独立的卫生间,配备热水器和空调,并且安装了监控与防盗门。

  当他们把安雅接来的时候,中队里为她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铁路和袁朗都出席了欢迎仪式,陈江把队里的人员一一介绍给她,大家看到来了一位这么漂亮的技术员,都是非常高兴。

首节 上一节 122/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