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从钢七连开始 第123节

  在这个地方,女性真是不多见,如今来了一位美女技术员,大家学信息化知识的热情就变得空前高涨了。

  安雅虽然不会喝酒,但在接风宴上还是破例喝了两杯,其中有一杯是陈江来敬她的,白皙的瓜子脸被酒精一刺激,红彤彤的又带点娇羞,显得格外青春美丽。

  安雅在A大队的第一个清晨是被尖锐的哨号惊醒的,准确的说是在凌晨,因为她实在想不到,A大队里的训练会如此早。

  她猛地从床上坐起,已经听到远处的男兵宿舍区响起了响亮的报数声和口号声。

  她揉了揉太阳穴,昨晚接风宴上的两杯白酒让她到现在还有些头晕目眩。

  床头柜上的闹钟显示才三点半,这是她大学生涯中从未有过的醒来时间。

  既来之则安之,安雅匆忙套上军装——这是昨天刚领到的文职人员作训服,和其他军人的差不多,最大的区别在于肩章是棕绿色底配橄榄枝纹样,配上她昨天刚理的短发,这英姿飒爽的形象令她感到十分陌生。

  镜子里的自己头发凌乱,她急忙用手指梳理了几下,戴上军帽,穿上胶鞋,匆匆洗漱了一番就往下面跑去。

  待她跑到中队的集结区,整队工作已经完成,陈江正在队列前方激情澎湃的动员。

  “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十公里武装越野训练,对你们来说只是开胃小菜.”

  “报告!”

  一声女子的报告声顿时让所有人都转过头去。

  陈江怒喝一声,“注意军容军纪!”

  所有人立刻又目视前方。

  陈江走过去问道,“你怎么起的这么早?”

  “我反正也醒了,还不如跟着你们去看看情况,这样才能更快的融入这个新集体。”

  “不行,我们是去训练,不是过家家,而且你是文职人员,不需要参加这种高强度的训练,等会儿我会让人带你学一下基本的队列知识,这就够用了。”

  陈江本来是好意,因为A大队的越野跑步可是相当快的,安雅这样的大学生怎么可能适应得了?

  而且他也没工夫照顾她。

  说完,陈江直接转身下达命令,“出发!”

  整个中队所有人立刻由小队长依次带着跑起来。

  虽然陈江没有带上她,自己跟着中队一起跑了,但安雅还是发挥了美女魅力,上了中队里的收容车。

  她对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奇,想要看看中队里到底是怎么训练的,结果看了之后才发现,这些军人的训练真是好辛苦,包括陈江在内,所有的军官也都不搞例外,统统参与训练。

  并且陈江的体能好的离谱,队前队后的跑,时而还能喊几句鼓动大家的士气。

  越野跑结束后就是其它的规定训练科目,安雅肯定是没有办法参与的,但她很认真的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到了早上6点多,训练终于告一段落。

  中队里的小伙子们整队结束后才开始前往食堂用餐。

  陈江安排安雅跟他们坐在一桌上,安雅其实并不怎么饿,因为在收容车上的时候,司机塞给她一包饼干,也算是临时垫了下肚子。

  陈江他们都饿坏了,当中队长一声令下后,所有人都开始了狼吞虎咽,陈江给安雅盛了一碗小米粥,并且递上了饭盆里的肉包子。

  “安雅,你起来的太早了,累坏了吧?赶紧吃完,然后去补个觉,然后再开始具体的工作任务吧。”陈江知道大学生一般都起的很晚,安雅这么早起来,虽然只是看着大家训练,但估计也累得够呛。

  她的任务可不是训练,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

  “不累,你们可都是在拼命训练,我只是看看而已,累什么呀?”安雅优雅的笑了笑,然后开始大口大口地嚼起了手里的肉包子。

  其实她在学校的时候并不爱吃肉包子,但今天不知道为什么,这包子好香,非常的对胃口。

第166章 令人大开眼界的新装备

  吃过早饭,陈江将训练交给了齐桓,他则是带着安雅来到中队里的机房。

  这是位于营地最西侧的一栋独立建筑内,推开一楼的大门,安雅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几十台崭新的电脑整齐排列在长桌上,最靠里面还有一间主控室,仅服务器就堆放了小半间,一看就是花了血本的设备。

  “这就是我们的信息化系统?”她难以置信地问。

  陈江笑着摇了摇头:“经费有限,现在只能做到如此地步。试点工作如果成功了,还会在二楼三楼布设更多先进的设备。”

  他把自己提前做好的信息化构建设想手稿拿了出来,

  “这是我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你看看能不能帮着把代码弄起来。”

  陈江虽然也是学计算机的,但他才读了大一就入伍了,因此对于很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他已经有些生疏了,只能寄希望于安雅。

  安雅仅仅是翻开看了几页,就被里面宏大的架构设想吸引住了。

  “我需要一点时间吸收消化这些东西,让我一个人静静。”

  不得不说,安雅认真起来的时候,非常的有气场,陈江一下子还真有些不习惯,

  “好,我到外面等,你思考完了,走出来叫我。”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安雅才从里面走出来,虽然略显疲惫,但眼中充满自信,她见四下无人,就没有叫队长,

  “陈大哥,你的这些想法实在太棒了!虽然很复杂,但我有信心把这些程序编出来,就是会需要一些时间。”

  “多久?大致上。”陈江听到她能编,不由地长出了一口气。

  “我估计要3个月的时间。也许更久.”安雅有些难为情。

  陈江略一沉思,满怀期望的问道,“还能再快点么?我急等着用。在这段时间里,你只需要负责这一项工作即可,其它所有的训练全部暂停。”

  安雅抿了抿嘴唇,最终还是点了下头,“那就两个月,我全力以赴,这里面好些程序都比较复杂,有些可能需要我回学校请教我的导师。”

  “好,那就两个月时间!如果你需要回学校,我会派车送你去,大队和军区的首长们都等着我们出成果。”陈江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么催一个小姑娘似乎有点不妥,于是缓和下口气,“后续我们还会继续招兵买马,到时候你也一起把把关,如果能配合你一起工作,那样效率会高不少。”

  “行啊。”安雅爽快的答应了。

  往后的日子里,安雅全身心的扑在了系统研发上,她为了赶进度,基本上吃住都在机房,陈江则是集中精力抓队内训练以及与陈劲松那边的科研对接。

  期间楚宁打过他几次电话,问询了一下他的身体恢复状况,还想让陈江去复检一下,这当然被他拒绝了,他现在忙得两脚不着地了,哪有功夫去检查?

  而且他的身体他自己清楚,有外挂就这个好,体检根本就是个多余事。

  对楚宁的好意,他也不能太过于拒人千里之外,所以他表示,等自己忙完了这一阵子,会来军区一趟,到时候请楚宁吃饭表达一下自己的谢意。

  经过国防科技大学的全力攻关,陈劲松老师那边终于传来了好消息,他需要的小型无人机、电子干扰器和多功能单兵通讯设备都已经制作出了样品。

  经过初步测试,它们都可以正常运行。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实地测试,只要能够成功,三款设备就能正式投产。”

  电话的那头,陈劲松正兴奋的说道。

  这既是为了自己学生努力,同时也是为自己助力,要知道这种军方的重大科研成果一旦确实发挥了大作用,很可能会让军方高层作出批示,他个人自然也会得到更大的进步。

  这一段时间以来,他和学校里的师生团队夜以继日地参考图纸、调整参数、制作设备,每个人都付出了大量精力。

  尤其是他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甚至连胡子都来不及收拾,今天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胡子邋遢的,头发也早已盖过了前额,有沧桑忧郁大叔那味了,忍不住想笑。

  是的,在这一刻,无论是陈劲松还是陈江,心中都充满了喜悦。

  因为他们付出了无数汗水,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陈江听老师这么说,立刻就跟他约定好现场试验的日子,他们则是赶赴国防科技大学所在的城市。

  陈江、齐桓,还有袁朗、安雅四人,一起坐着MPV前往,安雅也有些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去向陈老师请教。

  一些核心代码的编写,她一个人还是搞不定的,必须要学校里的精英助力。

  一个风光明媚的日子,除了本校的领导之外,其他一些知名军工院校的信息化专家也来到了现场观摩。

  信息化部队的建设是大事,陈劲松的研究项目开始之后,就获得了国防科大等国内诸多专家教授的关注。

  这处试验场地在国防科技大学一个分校校区的山脚下,较为偏僻。

  早在研究没什么眉目的时候,就被单独划分出来。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陈劲松大手一挥:“开始试验。”

  “第一项,咱们先测试小型无人机。”

  “是!”

  一名助手立即带着小型无人机开始测试。

  这一刻,场地边的观众都为之侧目。

  信息化技术的设备试验,哪怕在国防科大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因此他们都想看清其中细节,以便为将来的科研工作进行借鉴。

  那名助手将小型无人机放置在了一处空地之上,另一名助理则是从包裹里小心翼翼的取出一个带有显示屏的遥控器。

  在陈江看来,这种无人机的遥控装置跟后来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上卖的民用版本差不多,但在现在这个时期,这已经是非常先进的东西了。

  单就那块彩色的液晶显示屏,估计就造价不菲。

  刚开始的时候,无人机飞的很慢,只在场地上空来回盘旋。

  来观摩的人看到如此情况,不禁皱了皱眉头,顿觉索然无味。

  这玩意好像就是个遥控飞机小玩具啊,没有什么军用价值。

  这有什么好看的?

  然而很快,他们的热情就被重新点燃!

  因为这款无人机居然加装了100万像素的摄像头,通过这个摄像头可以实现视距外的遥控飞行,从而使超低空贴地飞行成为可能。

  并且还能让无人机飞到数百米的高空进行侦察拍照,并且能把里面的数据事实传输回来,这一点可就牛逼大了!

  因为虽然军方有侦察卫星和侦察飞机,但那是用于战略宏观的角度,可这种小型无人机则不一样,完全可以单兵背着作业。

  试想,如果侦察小分队有了这种东西,那侦察的效率与速度将提升一大截。

  飞了大约15分钟,无人机终于返航,平稳地降落在了出发位置。

  “这?”

  “牛逼啊!”

  “确实不简单!”

  “好东西!”

  赞扬与惊叹随之而来。

  陈劲松对陈江小声的说道,“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个无人机的续航时间不够,充一次电大概只能飞20分钟。”

  陈江觉得这是可以接受的,因为现在的锂电池还没有研发成熟,普通的电池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好了。

  再说了,到了战场上,多带几块备用电池就可以了,东西嘛,总要不断完善提升的,不可能一出来就十全十美。

  将来如果技术成熟了,再加上热成像识别技术,嘿嘿,即使到了晚上也能侦察,那才是真正的牛逼PLUS!

  更不用说随着功率的增大,将来还能带炸弹,那对方还怎么跟自己玩?

  “诸位,这就是我们研发出来的新型无人机,它具有体积小、速度快、声音轻、便携灵活的特点,可以有效进行近距离战场侦察。”

  “其最大飞行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六十公里,在最大航行速度下,续航时长能够达到一个小时之久。飞行半径,能达到五公里。”

  陈江听后马上就反应过来了,陈劲松肯定是赶紧“放几个卫星”,这样才能让其他院校的领导对此更感兴趣,也会派更多的精英人士加入到这个研发项目中,从而不断完善无人机的功能。

  姜还是老的辣啊!

  果然,在场的人眼中顿时燃起了兴趣。

首节 上一节 123/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