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从钢七连开始 第140节

  刚开始,她是有些排斥的,因为在她的印象里,陈江这些军官都是不懂先进技战术的“土包子”,只会用最传统的方法来训练部队。

  所以导致事故的发生,在她的认知里,部队就应该是高科技化,只要坐在信息指挥中心里点点鼠标,导弹无人机什么的就杀了过去,自己这边是不需要付出什么伤亡的。

  但陈江的档案却极为不同,

  首先他也是信息化工作的先行者,据说还搞出了名堂?这让她颇有些不服气,一个没读完大学的家伙,能搞出什么信息化成果?

  其次就是他这次确实捅了大娄子,上级对训练安全问题那是三令五申,而现在对他很不利的一点就是:之前这个连事故率为0,他一来当军事主官,没多久就出了这么严重的事故。

  “对于这起事故,你要有正确的态度,这样才能得到从轻处理。”唐心怡无力反驳陈江的话,这才把这句套话挂在了嘴边。

  可陈江对此却极为反感,他直接站了起来,“唐上尉,你不要拿官话来压我,我的态度很明确,该是我的责任,我不避不让,不该是我的责任,我坚决不认!”

  “好了,我知道的都已经说完了,要是没什么别的事情,我就去抓部队的训练了。”陈江戴上帽子,敬了个礼就直接离开了。

  这把唐心怡真是气的够呛,这态度如此恶劣,到底是谁犯了错误?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陈江来找自己谈话呢。

  “唐主任,这人真是嚣张,咱们要不是把他对抗组织审C写进去?”边上的助手小声嘀咕了一句。

  他们的报告,最终会提交给上级部门研究讨论对陈江的具体处理,因此其中的份量还是很重的。

  “你想什么呢?你看我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吗?这段不写了,就把事实讲清楚就可以了,我们的调查要讲究实事求是,不添加个人感情色彩。”

  陈江出门后感觉到十分心烦意乱,干脆回部队监督连队训练。

  事故虽然出了,但训练决不能放松。

  “陈副营长!可算是找到你了!”

  陈江听到喊声回头,看见团部通讯员小李气喘吁吁地跑来,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什么事?”陈江擦了擦手上的沙土,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通常只有坏消息时,通讯员才会露出这样的表情。

  “孙克明的父母来了,”通讯员压低声音,眼神闪烁,“团长让我立刻找您回去。”

  “知道了。”他简短地回答,转身对正在训练的士兵们喊道:“继续训练!”

  姜发挥小跑过来,压低声音问:“是克明的事?”

  陈江点点头,喉结滚动了一下:“他父母来了。”

  姜发挥的表情瞬间凝固:“他们知道了吗?”

  “应该只知道受伤,不清楚具体情况。”

  “我和你一起。”姜发挥不由分说地跟上。

  团部接待室里,一对年近六十的夫妇拘谨地坐在长椅上。

  男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膝盖上放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女人则是一身灰布衣裳,双手不停地绞着衣角。

  他们脚边放着两个印着“尿素”字样的蛇皮袋,鼓鼓的,隐约露出几个罐头和水果的轮廓。

  这就是孙克明的父母。

  陈江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才推门进去。

  “叔,婶,我是孙克明的副营长陈江。”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

  孙父立刻站起来,黝黑的脸上挤出笑容,眼角堆起深深的皱纹:“陈营长好!”

  他伸出粗糙的大手,又想起什么似的在裤子上擦了擦才握住陈江的手。

  孙母也跟着站起来,嘴唇颤抖着:“俺家克明.他咋样了?团长说他在医院,伤得重不?”

  陈江感觉喉咙发紧。

  他瞥了眼龙凯峰,后者立即朝他使了个眼色,

  陈江会意,没有选择回答,而是给他们加了点水,

  “叔,婶,先喝口水。”然后他巧妙地转移了话题,“你们是怎么过来的?路上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孙父连连摆手,“部队给买的卧铺票,俺这辈子头一回坐呢!”他的笑容里带着朴实的骄傲,却又很快黯淡下来,“就是.就是接到电话说克明受伤了,孩子他娘一宿没合眼”

  孙母的眼圈已经红了:“领导,俺家克明从小身子骨结实,当兵三年没生过病,这回是伤着哪儿了?严不严重?”

  陈江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他该怎么解释那个在村里放了炮仗庆祝儿子参军的老父亲,现在要面对的是一个无法继续适应部队训练的儿子?

  参谋长林晓适时地插话:“叔,婶,具体情况还是去医院看了再说吧。团里已经安排好了车,咱们现在就能过去。”

  孙父的表情突然变得凝重。

  老农民敏锐的直觉让他察觉到了什么,但他什么都没问,只是默默拎起了那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这是克明最爱吃的落花生,他娘亲手做的.还有晒的地瓜干.”

  去医院的路上,孙母一直紧紧攥着那个印着“尿素”字样的袋子。陈江从后视镜里看到,她时不时抹一下眼角,却又在丈夫看过来时强装镇定。

  “克明在部队表现很好,”陈江试图缓解凝重的气氛,“每次训练都抢在前头。”

  孙父的眼睛亮了一下:“真的?”他的语气里满是骄傲,却又带着心疼,“他从小就很要强,就是咱家的这个条件差了点,不然当初就让他去读高中了。”

  军区医院的白色大楼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陈江带着二老穿过长长的走廊,

  孙母的脚步开始发颤,不得不扶着丈夫的手臂。

  病房的门开了。

  病床上的孙克明看到父母的一瞬间,他的眼睛顿时瞪大了,随即泪水夺眶而出:“爹娘.”

  孙母的视线第一时间落在儿子身上,然后缓缓下移——那打满石膏的右腿,像一把尖刀刺进她的眼睛。

  “我的儿啊~~~~~~!”

  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响彻整个病房。

  孙母扑到床前,颤抖的手悬在右腿上方,却不敢触碰。

  她的哭声像是要把这些年的辛酸和期待都哭出来,整个人瘫软在地上。

  孙父站在原地没动,但陈江看到老人家的手在发抖,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慢慢转过头凝视着陈江,“首长,你跟俺说句实话,克明的腿,是不是残废了?”

  这时候楚宁走了进来,正好听到孙父问,于是她赶紧回答,“不会的,他只是受伤,我们已经帮他接上了肌腱和神经,脊椎也没有问题。

  孙父一听,疑问的问道,“那为啥他的右腿成这样了?”

  “这是石膏固定,只要等他养好了,就可以下地走路的。”楚宁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表达出来。

  孙克明的眼泪也忍不住的流了下来:“爹,对不起我.”

  “别哭!一个大男人哭,丢人不?你还是个军人哩!”孙父突然提高了声音,又立即压低,“活着就好,腿也保住了,这就要知足了。”他说着,自己却哽咽了。

  陈江站在病房角落,喉咙发紧。

  多么朴实的老百姓,只要自己的孩子活着,保住腿,这就够了!

  从今天开始,陈江对于训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一定要严管厚爱,尽全力不让战士受伤。

  病房里的空气沉重得让人窒息。

  护士进来换药,看到这场面也红了眼眶,动作轻柔得像对待易碎品。

  “医药费”孙母突然开口,声音干涩,“部队能给报销多少?”

  这个问题像刀子一样扎进陈江心里。

  他知道孙家的经济状况,供孙克明读书已经掏空了家底,现在儿子受伤住院,他们第一想法就是治不治得起病,更不用说后期的康复了。

  “叔,这个您不用担心。”林晓表态了,“团里会全额负责克明的医疗费用,还有一笔额外的补助。”

  “那可使不得,能包看病已经是敢情好,哪敢要什么补助。”孙父非常本分的说道。

  从病房里出来,陈江送二老去部队招待所休息。

  孙父走在他边上,在走廊拐角处突然拉住陈江。

  “首长,”老人的声音压得很低,“克明以后.还能留在部队吗?”

  陈江知道,如果让孙克明就这么回去了,他们这个家怎么办?

  恢复得再好,回去种地估计也难了,这对于本就贫穷的孙家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我会尽力争取,叔,相信我。”他只能这样承诺。

第184章 尘埃落定!

  当JQ的处理结果下来的时候,陈江还在七连参加班排长讨论会,讨论的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提升七连的战斗力,

  “孙克明事件是个教训,但他更是个意外,不应该成为我们降低训练标准的理由。”

  陈江的声音不高,却让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他环视一周,目光在每位班排长脸上停留片刻,“年底考核就在眼前,到时候拼得就是一口气,我们没那么多时间浪费。”

  “副营长,战士们已经连续三天高强度训练了!今早五公里,三班有三个战士跑到吐了!”

  有人发声,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

  陈江注意到,就连一向支持他的姜发挥也低下了头,手指不安地摩挲着茶杯边缘。

  茶杯里的水早已凉透,水面映出他紧锁的眉头。

  “报告!”一排长清了清嗓子,“上周的射击训练,全连平均成绩下降了5个百分点。医务室说,这是疲劳导致的肌肉劳损.”

  陈江的目光扫过墙上曾经挂着锦旗的位置——当时“钢七连”的红旗就挂在那里,老连长时刻强调:“七连的魂,就在一个'拼'字上。”

  正当讨论陷入僵局时,陈江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来电显示“高城”两个字让他的瞳孔微微收缩。

  按下免提键的瞬间,高城爽朗的笑声立刻充满了整个会议室:

  “老陈啊!好消息!上级研究决定,对孙克明事件不予处F!”

  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班排长们面面相觑,茶杯被碰倒的声音此起彼伏。

  陈江看到姜发挥的钢笔“啪嗒”一声掉在会议记录本上,洇出一片蓝黑色的墨迹。

  “领导们特别强调,”高城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七连的训练方向完全正确,就是要保持这种'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劲头!不过”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要注意科学组训方法,确保类似的情况不再发生。”

  挂断电话后,陈江缓缓站起身。

  阳光从百叶窗的缝隙斜射进来,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细密的光斑。他注意到王建军的喉结上下滚动,姜发挥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这是他们紧张时的小动作。

  “现在,”陈江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还有谁反对我的训练思路?”

  虽然他原来凭借着职务也可以要求大家执行命令,但这种事情最好是能做通思想工作。

  果然,如今的班排长骨干们,全都不好意思的支持起来,姜发挥也是站起来表忠心,“陈副营长,我听你的。”

  思想统一后,陈江一分钟也不想浪费,迅速集合队伍,开始了他的“魔鬼式”训练。

首节 上一节 140/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