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凯峰原本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见首长确实无意追究前过,也聚精会神地投入到战局分析中。
“首长,蓝军偷袭失利,战场态势又再次恢复了平衡。我军的正面防御十分坚固,而南线又得到了加强,所以我觉得他们大概率会把目光投向北线。毕竟在北边,蓝军的装甲部队优势比较明显。”
龙凯峰对全局的分析还是比较中肯的,如果从常规思路上来看,确实如此。
程国强听后,又问了问陈江,陈江只是点头表示同意,没有说什么其它。
程国强听不出什么新意的东西来,只能挥挥手让他们离开。
“参谋长,难道我们只能去加强北边的防御么?”
他还是有些不甘的,如果一味地被蓝军牵着鼻子走,那么这场演习还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我觉得陈江还有些话,想说但却没有说出来啊!”参谋长不愧是搞思政工作的,一眼就看出了陈江的顾虑。
程国强也反应过来了,他的想法肯定跟龙凯峰的不同,所以才不会当着旅长的面说出来,不然龙凯峰的面子搁哪里去?
“嗯,这个陈江,唉.”他欲言又止,“等会把他再叫来,悄悄地。”
十几分钟后,陈江又被叫回了指挥室。
这处指挥室位于地下,具有很强的“三防”能力。
“说说吧,你有什么新的意见建议。”程国强喜欢开门见山,毕竟跟陈江也非常熟悉了。
陈江沉吟片刻,指着沙盘:“首长,蓝军偷袭失利,正面强攻又受挫于我们的防御工事。目前来看,能有机会的只有北和南两翼。”
“这个我知道,说具体的结论吧。”程国强有些急了。
“我觉得蓝军还是会攻击我们的南线!”
陈江的话,可谓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一下就把指挥室里的一众高级将领给震住了,
一位首长当即就反驳道,“不可能吧,他们可是刚在黑风峪吃了个大亏,还来?”
程国强摆了摆手,示意对方稍安勿躁,让陈江说下去。
陈江点了点头,然后又继续解释道,“兵者,诡道也!正因为对方在黑风峪吃了亏,所以我们都觉得他们不会从南线进攻,那么从南线进攻就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这是符合用兵之道的!”
“有意思,说下去!”程国强听的两眼冒光。
陈江受到鼓励,于是继续说,“蓝军在黑风峪被我们吃掉的不过就是一支快速反应部队,其实对于家底厚实的蓝军部队来说,这点损失不算什么,但大家请不要忘记了,它的南线离中部战区虽然距离不近,但却有一条铁路贯穿,若是从中部抽调装甲部队主力南下,然后不走黑风峪,绕远路走这里呢!”
陈江用手指了指沙盘上的一处地形。
这回,参谋长明白了过来,“你的意思,他们会在这里架设浮桥,然后把坦克开到我们的背后发起攻击?”
“没错,如果我是蓝军的指挥官,我也会这么做的!蓝军可是有一支很不错的工兵部队,装备了最新研制出来的架桥车,要在这条河的最窄地带架设浮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那我们要去那里布防么?”之前的那位首长被陈江的话吓得脸色都变了,如果真的被蓝军的装甲兵主力杀了过来,他们全完蛋!
“不!我的建议是,放开南线,让他们过来!”
程国强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但语气依旧平稳:“放开南线?胃口不小啊。说说你的具体想法吧。”
“是!”陈江挺直腰板,他的信心很足,南线看似很脆弱,但红军的优势就在于远程火力引导技术,都什么年代了,能用导弹解决问题的事情,何必用地面部队?
“如果我们就这么耗着,最后大概率会是平局或者惨胜,而蓝军的指挥官我了解过,他好胜心很强!所以他很有可能会抽出中部的主力南下,这样一来,他中间的力量就会空了出来。而等他的部队抵达渡口架设浮桥,在渡河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远程炮火与导弹对该区域进行火力覆盖,同时以C旅作为反击主力对其进行反突击!”
陈江补充道:“而这个时候,趁着蓝军中部防御兵力空虚,我军主力从中间突破,将蓝军拦腰切断,使其首尾不能相顾,这场演习,咱们就赢了!”
众将校们无不被陈江的这招“诱敌深入”给惊到了,这小子的计谋也忒歹毒了点,不过大家心里都在称赞,歹毒是歹毒了点,不过我喜欢!
程国强背着手,在指挥部里踱了几步,房间里只剩下他沉稳的脚步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指挥员的最终决断。
忽然,他停下脚步,斩钉截铁地说:“好!就按这个思路来。陈江,渡口的任务就交给你们C旅,给你们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龙凯峰胸膛一挺,郑重敬礼:“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绝不让蓝军一兵一卒逃回去!”
程国强点点头,最后命令道:“我命令,”
全体起立。
“为了迷惑蓝军,从南线再调一部分部队加强到北线,动静弄的大一点,同时从中部也抽一些部队过去,晚上再偷偷调回来,等南线这边打响后,集团军主力从中央正面突破!一举摧毁蓝军的防线!这次的代号,就叫‘雷霆’行动!”
“是!”
“是!”
“是!”
大家的眼中都透着必胜的光芒。
程国强的命令下达后,整个集团军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而隐秘地运转起来。
为了将“诱敌”的戏码做足,红军开始了一系列战略欺骗。
白天,庞大的车队扬起漫天尘土,浩浩荡荡向北线开拔,其实很多车辆上装载着的都是用纸盒做的假坦克和假装备。
无线电通讯里充斥着部队北调的命令和联络信号,刻意让蓝军的电子侦察部队捕捉到“红军主力北移,南线相对空虚”的“绝密情报”。甚至有几个团的兵力大张旗鼓地在北线构筑新的防御工事,摆出一副严防死守的架势。
而到了夜晚,这些部队又悄无声息地借着夜色和地形掩护,分批秘密返回中部预设的攻击出发阵地。
同时,C旅的部队,则在陈江和龙凯峰的率领下,利用恶劣天气和复杂地貌,昼伏夜出,向预定的南线渡口区域秘密机动,并完成了隐蔽伪装和反装甲伏击阵地的构筑。
远程火箭炮和导弹部队也悄然调整了射击诸元,沉默的炮口直指那条看似平静的河流。
在陈江的要求之下,唐心怡的信息大队也开始做好了电子干扰的准备,当蓝军的部队杀到渡口时,强大的电子干扰能力将会使对方暂时失去“眼睛”和“嘴巴”。
在焦急的等待中,蓝军指挥官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红军抛出的“美食诱惑”,
他们根据侦察情报判断红军已被北线的佯动所吸引,南线防御必然减弱。
蓝军指挥官下令从中部战区抽调其最精锐的装甲突击集群,利用夜间铁路输送,迅速南下,意图从红军“不设防”的南翼渡河,直插红军指挥部后背。
演习第三日凌晨,天色微明,河面上雾气氤氲。蓝军工兵部队凭借着先进的装备,在河流最窄处开始快速架设浮桥,一辆辆涂着蓝军标志的主战坦克和装甲车在岸边集结,引擎低沉地轰鸣,等待着过河的命令。
红军前沿观察所将蓝军部队陆续抵达、开始架桥的情报实时传回指挥部。
程国强站在巨大的电子屏幕前,屏幕上的敌我态势一目了然。看到蓝军主力几乎大半都已进入预设的渡河区域,
等蓝军渡河完成一半的消息传了过来,他眼中锐光一闪,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地下达了命令:“‘雷霆’行动,开始!”
刹那间,红军部署在后方的远程火箭炮和战术导弹部队率先发言,密集的炮弹和导弹如同长了眼睛一般,划破黎明的寂静,精准地覆盖了蓝军架桥区域和沿岸集结地。
爆炸的火光和水柱冲天而起,刚刚架设好的浮桥段被精准“摧毁”,正在渡河的几辆蓝军装甲车顿时被打得不知所措。
几乎在炮火覆盖的同时,陈江一声令下,埋伏在渡口两侧缓坡后的C旅伏击部队猛然开火。反坦克导弹、火箭筒和各种直射火力,如同暴雨般倾泻向陷入混乱的蓝军队列。
龙凯峰亲率一支突击分队,利用炮火掩护和烟幕弹,迅猛前出,抢占有利地形,进一步分割和压制试图组织抵抗的蓝军部队。
天上还飞来了C旅的陆航直升机大队,火力异常凶猛。
蓝军装甲部队在狭窄的河岸地带猝不及防,首尾难顾,建制被打乱,一时间陷入了极大的被动。
随着演习裁判组的电话通知,蓝军突击部队的指挥官恨恨的命令部队放弃了抵抗。
“报告!蓝军南渡部队遭我重火力覆盖和伏击,损失惨重,已被成功阻滞于河岸地区!”参谋长兴奋地汇报。
程国强脸上没有丝毫放松,他知道,决战的时刻到了。
他对着通讯器,向早已在中部战线箭在弦上的红军主力攻击部队,发出了总攻的命令:“中央突击行动开始!”
霎时间,红军在中部战线积蓄已久的主力装甲洪流,撕破了正面看似坚固、实则因兵力抽调而空虚的蓝军防线。
蓝军指挥部此刻才惊觉中计,但为时已晚。
中部防线在红军的空中打击和地面装甲部队突击之下,被迅速撕开巨大的缺口,红军的钢铁洪流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他们的纵深猛插。
战局急转直下。
蓝军南北不能相顾,彻底陷入混乱,
最终,演习裁判组判定红军获胜,消息传来,红军指挥部里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第235章 让陈江管后勤,暴殄天物啊!
演习虽然胜利结束,但后续的总结反思是必不可少的。
龙凯峰因为陈江的缘故,使得原本板上钉钉的处分变成了表扬,但私下里,依然受到了首长的约谈,希望他要引以为鉴。
陈江则是通过此次演习继续大放异彩,用实际行动回击了那些觉得他提拔太快的人,程国强就在班子会议上公开表示,“这样的人才居然去管什么后勤,真是拿了冲锋枪当烧火棍使!”
会上大家一致通过,决定调整C旅的班子分工,后勤这一块交给政委厉海光,陈江主抓军事训练与业务,相当于“常务副旅长”的角色。
不仅如此,陈江还被邀请列席集团军班子会议,程国强允许他在会上谈一谈心得体会,这可是很罕见的情况。
陈江并没有提前做准备,所以被点到名字的时候,他还是有些懵圈的,
不过作为这次演习的亲历者,他也确实有很多想说的了,
“诸位首长,这次演习给我们的教训很深,但触动也很大。”
“首先是现代战争中,导弹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装甲集群突击的进攻模式,已经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陈江的话,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会议室里的领导一片哗然,但碍于程国强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大家也只能耐着性子继续听。
“因为大规模的装甲集群,很容易被敌方的卫星、雷达以及越来越先进的无人机等设备侦得,那么迎接它们的就只能是一顿铺天盖地的远程火力。”
陈江的这番话,可谓是非常逆天,因为我国陆军一直都有火力不足恐惧症,从建军开始,就是靠着小米加步枪起家的,刚开始的时候,缴获一门炮甚至都会成为全军稀罕的物品,也就到了东北解放的时候,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坦克部队。
而且军队的很多作战思想都是师承了“老大哥”,装甲部队集中使用一直都是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袭的不二法宝。
但陈江的话,却完全要将此种作战模式给推翻了,这如何使得?
果然,一名领导就忍不住“开炮”了,“陈江,你说这个话,可要负责任的,我们生产出来如此众多的装甲车辆,难道一下子就没用了?难不成今后的进攻,靠步兵的血肉之躯会更好?”
他的话自然得到了很多人的赞成,如果坦克都没用了,那士兵冲锋不是更没用?
陈江听后丝毫不慌,他坦然道,“坦克当然不是没用了,它的防护性不是人的血肉之躯可以媲美的,但坦克今后的作用将会发生重大改变,单纯的突击与反坦克效用会越来越被弱化,今后可能会成为步兵连甚至步兵班的支援型武器平台。”
“这是什么意思?”有人不明就里的问道。
“今后的导弹技术会越来越先进,加上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的日趋完善,对付大规模的有价值目标,只需要引导远程火箭炮部队进行覆盖即可,特别重要的目标,导弹也可以解决一切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来的那种大规模集结的作战方式,会逐渐被淘汰。未来的战场,将会是以高度的信息化、科技化、感知化为主题的技术较量。所以地面部队,应当小而精,功能齐全!”
陈江的观点十分大胆,要不是这次他立下大功劳,估计多半就会被现场的领导训斥,
程国强听后沉默了半响,这才问道,“能具体说说你的设想么?部队要怎么改,就拿你们C旅来说。”
陈江略一思索,马上就把自己早就酝酿好的东西说了出来,
“以现有的条件,最好是取消团级配置,以合成营的方式组建全新的部队。”
“它整合步兵、装甲、炮兵等多兵种,实现模块化编组与立体攻防能力,每个营下辖3个步兵连、2个坦克连、1个炮兵连及支援保障单位,总兵力约八百人,装备相应数量的主战坦克与自行火炮及辅助车辆。”
“每个步兵连约120人,配备步兵战车14辆,负责突击与渗透任务。坦克连每连约50人,装备主战坦克14辆(全营28辆),提供装甲突破能力。炮兵连配备自行火炮若干,承担中距离的火力压制任务。还有作战支援连:含侦察、通信、工兵等分队,约130人,负责战场情报与工程保障。另外还要加上后勤保障连:约140人,管理油料、维修、炊事等,确保持续作战能力。”
“同时旅一级配备武装直升机大队,确保有足够的空中优势,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信息保障大队,今后的作战要更加倚重它,能靠着鼠标点几下就完事的任务,何必要派地面部队大费周章?”
“另外,合成营还应加强与陆航、空军、特战部队、电子对抗部队的联系。通过卫星终端、数字化移动网络设备的装备,合成营的每个连都可以及时呼叫陆航武装直升机、空军轰炸机对敌发动空袭,电子对抗部队对敌方地域实施通讯干扰压制。地面作战部队更多的将是充当‘地面上的眼睛’,通过呼叫火力打击来消灭敌军。”
陈江算是首次把合成化部队的作战思路说了出来,其实他也清楚,现在的条件下,要搞合成化部队还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个是趋势,而且他相信,今后的科技会越来越发达,到时候可能合成连都要出来,试想一下,一个连队里都有主战坦克配合出击,那这个作战场面又是何等的科幻?
程国强不紧不慢的喝了一口快要凉掉的茶水,会议室里静得甚至只能听见呼吸声。
陈江提出的构想太过超前,甚至有些“离经叛道”,但这恰恰击中了他内心最深处的思考——他们改革口号喊了很久,但到底要改到哪一步,现在的水平跟西方军事强国真的对标对表了么?
“继续说。”程国强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陈江深吸一口气,知道这是关键时刻,他必须把握住这个机会。
“合成营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和多功能性。它规模适中,既能够独立执行战术任务,又能够多个营协同完成战役目标。每个营都具备完整的作战体系,指挥链条短,反应速度快。”